登陆注册
18689500000009

第9章 遗传学概论(1)

众所周知,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生物科学中发展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近年来人们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遗传学已不单单成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与遗传学携手,创造了一些生物学科的新成果。本章节对遗传学的基本概况、发展简史、在科学与生产上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遗传学的含义与分类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及其物质基础的科学。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早就认识到自然界的许多遗传与变异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样的种子种下去就会得到相对应的果实;优良品种可获得更好更多的果实,这种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但人们也发现,遗传并不意味着子代与亲代完全相同。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就是说,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这种现象就是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运动中的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变异则形成形形色色的生物,构成了生物进化的基础。所以说,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两大因素。

人们也发现,遗传与变异的表现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当今科学界与人类社会公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与信息,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与繁殖,最终表现出性状的遗传与变异。因此,在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目前,遗传学的分类非常广泛。从其研究对象来看,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等所有生物类群,分别形成了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医学遗传学等分支学科;从研究内容上看,遗传学又可划分为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群体遗传学、行为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药物遗传学、毒理遗传学、肿瘤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从研究手段与方法来看,又可分为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其中前者是指从生物表现型的遗传变异行为来研究生物基因型的遗传变异行为;而后者是指从生物基因型的遗传变异行为来研究生物表现型的遗传变异行为。从研究水平和角度可分为以下四个主要分支,即传递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统遗传学。

传递遗传学是遗传学最经典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它主要研究性状特征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规律。人们可将具有不同特征的植物或动物个体进行交配,通过对几个连续世代的分析,研究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一般规律。但在对人体进行研究时,因涉及伦理学问题,则采用系谱分析法,即通过对多个世代的调查,追踪某种遗传特征的传递方式,估测其遗传模式。由于这种研究方法首先是从孟德尔开始的,所以这一遗传学分支又称为孟德尔遗传学或经典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是通过细胞学技术与方法对遗传物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一领域中使用最早的工具是光学显微镜。20世纪初,人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及其行为。染色体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行为特征的发现不仅对孟德尔规律的再发现和被承认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奠定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基础。染色体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遗传学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认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所以,有人把其中专门研究染色体变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等内容称为染色体遗传学。后来,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可直接观察遗传物质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行为,使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视野扩大到分子水平。

分子遗传学是从分子水平对遗传信息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特征、遗传信息的复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突变与重组及基因信息的传递及调节等内容,是遗传学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一大分支。

生统遗传学是一门用数理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生物遗传变异现象的分支学科。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前者是研究生物体数量性状即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规律的分支学科,后者是研究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物种进化的学科。生统遗传学传统上是依据群体中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即表型来研究遗传和变异,但现在正在逐步向研究群体内分子水平变异的方向发展。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据各种考古学资料记载,人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而后人们逐渐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公元前8000-10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通过饲养瞪羚作为食物,以后又用绵羊和山羊代替瞪羚并用来生产羊奶。在古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就有记载人类通过选择和饲养蜜蜂来生产蜂蜜的活动。在植物的选育方面,在我国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中还保存有阔卵圆形的粳稻谷壳,说明人类对植物品种的选育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的石刻上还记载了人们进行植物杂交授粉的情况。西班牙学者科卢梅拉在公元60年左右所写的《论农作物》一书中描述了嫁接技术,还记载了几个小麦品种。公元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家畜的饲养,还特别记载了果树的嫁接,树苗的繁殖,家禽、家畜的阉割等技术。但是,这些大多只停留在对遗传变异现象的观察,或是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一些遗传、变异性状对动植物进行选择上,并没有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进行科学的研究。

最早开始遗传学理论研究是在公元前5世纪-4世纪,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及其追随者在生殖和遗传现象以及人类的起源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使古希腊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从宗教的神秘色彩转向哲学的和原始科学的思维方面来。希波克拉底学派认为,雄性精液首先在身体的各个器官中形成,然后再通过血管运输到睾丸中。这种所谓的具有活性的体液是遗传特征的载体,是从身体的各个器官采集而来的。如果体液带有疾病,新生儿就表现出先天性缺陷。这种早期的思想就产生了后来由达尔文正式提出的泛生说。

古希腊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人类起源和人体遗传作了比希波克拉底学派更广泛的分析,他是泛生说形成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认为雄性的精液是从血液形成的,而不是从各个器官形成的。精液含有很高的能量,这种能量作用于母体的月经,使其形成子代个体。

法国学者拉马克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在1809年发表的《动物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与林奈物种不变论相反的观点,认为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与不用即用进废退理论。拉马克还认为每一世代中由于用和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即获得性遗传。如鼹鼠没有视力是由于其祖先长期生活在黑暗洞穴,无须使用眼睛。这样,它们的眼睛逐代退化并遗传下去,最后鼹鼠就完全丧失了视力。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随“贝格尔”号战舰进行了5年的环球旅行和生物学考察,广泛研究了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关系,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通过生存斗争以及自然选择进化的理论。他认为生物在长时间内累积微小的有利变异,当发生生殖隔离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物种,然后新物种又继续发生进化变异。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谬论,而且有力地论证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没有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遗传学基础进行论述,他在1868年发表的《在驯养下动物和植物的变异》第二部著作中试图对这一不足作出明确解释,但他重提了“泛生说”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达尔文认为在动物的每一个器官里都存在称为胚芽的单位,它们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流动聚集到生殖细胞中。当受精卵发育成为成体时,胚芽又进入各器官发生作用,因而表现出遗传现象。胚芽还可对环境条件作出反应而发生变异,表现出获得性遗传。达尔文的这些观点也完全是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假设。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支持达尔文有关进化的选择论,但反对获得性遗传。他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连续论,把生物体分成体质和种质。种质是独立的、连续的,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而体质则不能产生种质。环境只影响体质,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即获得性不能遗传。遗传的是种质而不是体质。种质论在生物科学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直到今天的遗传学研究和动植物育种仍沿用了种质论的某些观点。但是,魏斯曼将生物体绝对地划分为种质和体质是片面的,而且今天的大量遗传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某些获得性也是可以遗传的。

可惜的是,由于孟德尔理论中的许多假设具有太多的超前性,其理论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孟德尔的工作结果直到20世纪初才受到重视。19世纪末叶在生物学中,关于细胞分裂、染色体行为和受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和对于遗传物质的认识,这两个方面的成就促进了遗传学的发展。

从1875-1884年间德国解剖学家和细胞学家弗莱明在动物中、德国植物学家和细胞学家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纵向分裂以及分裂后趋向两极的行为;比利时动物学家贝内登还观察到马副蛔虫的每一个身体细胞中含有等数的染色体;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在动物中、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别发现受精现象。这些发现都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奠定了基础。美国动物学家和细胞学家威尔逊在1896年发表的《发育和遗传中的细胞》一书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发现。

真正科学地、有分析地研究遗传与变异是从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开始的。他对豌豆进行了连续八年的杂交试验,于1865年在当地召开的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了试验结果。他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本遗传规律。他从试验中得到的结论是形成今天科学遗传学的基石,所以他被公认为是遗传学的创始人。

孟德尔的工作于1900年为德弗里斯、德国植物遗传学家科伦斯和奥地利植物遗传学家切尔马克三位从事植物杂交试验工作的学者所分别发现。1900-1910年除证实了植物中的豌豆、玉米等和动物中的鸡,小鼠、豚鼠等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以外,还确立了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萨顿和博沃瑞注意到杂交试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与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完全平行的,即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规律中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行为是相符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指出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这一学说促进了遗传学与细胞学这两门学科的结合,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1902年9月和1906年7月分别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国际遗传大会。虽然这两次大会仍分别以“植物杂交工作国际会议”和“杂交与植物育种国际会议”的名义召开,但在第三次大会上担任大会主席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贝特森(Bateson)正式提出了“遗传学(genetics)”这一名词。1909年,约翰逊(Johnnsen)将孟德尔所假定的“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gene)”,并提出了“基因型”和“表型”等经典遗传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同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摩尔根(Morgan)开始以果蝇为材料进行实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遗传学上的第三大基本规律——连锁与互换定律。另外,他还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并进一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

同类推荐
  •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

    初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教师讲课时能听得懂,但是对知识点掌握不够,为此我们编写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集,概括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有助于同学们开拓思维。本作业集内容由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概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组成。各章习题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习题紧扣教材内容。
  •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扫除成长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扫除成长心理障碍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阐述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以及历史演变。分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基本社保项目。本书在充分介绍和吸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理论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资料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改革与创新,问题和前景。本书体系完整、论述详实、内容很新,是这一领域较为完整、较为成熟、较为规范、也较为先进的优秀教材。
  • 西方教育十二讲

    西方教育十二讲

    本书有选择性地十二个专题,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古希腊、罗以时期以来西方教育思想与制度演变的基本路径与探索主题,内容涉及西方自由教育传统的奠基性成型、中世纪时期理性与信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知识传播、文艺复兴与西方教育人文性格的形成、宗教改革的教育意义等。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生命律动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生命律动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热门推荐
  • 美男在手天下我有

    美男在手天下我有

    初识时,她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武功废柴,而他是天下第一的莫名楼楼主。自幼抚养她成人的师傅说:“明玉啊,你并非没有练武的天赋,而是还没有到哪个能够彻底释放出来的地方。”一朝穿越,她从那个不会武功的武馆馆主摇身一变,变成江湖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组织的继承人。这是否就是师傅所说的地方?而与他相遇,终究是缘,还是孽?痴情侍卫说:“不管你是什么样子的,我只记得你是我心中那一块美玉。”阴戾太子说:“就算你恨我,我也会将你留在我的身边。”邪恶楼主说:“放下这一切吧,跟我一起沉沦罪孽。”终究谁会是她最后的归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丛书: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丛书: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逆战隐皇

    逆战隐皇

    你能想象千万年来,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投影吗?揭开这层投影,真实的宇宙又将是怎样的?地球之外的真相又是什么?是谁在故弄玄虚?又为何要如此隐藏?一切虚伪被揭开之后,人类又将何去何从?逆战隐皇将揭开一切的真相。
  • EXO的Lucky

    EXO的Lucky

    几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和EXO的相处中会发生什么有去的事呢?他们〔她们〕又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情呢?
  • 超级军神

    超级军神

    当军神重生异界,一场场战争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孤寂。当异界出现空洞,军神是否可以扭转乾坤……一场场战争后面是怎样的阴谋,那条神秘的大道为何如此血腥……
  •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朴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 无限之黑暗法则

    无限之黑暗法则

    罗纪世界里的恐龙灾难席卷全球,捉妖记里的妖魔横行祸乱天下,中土世界,引领饱受苦难的半兽人建立王朝,谱写一曲屠龙者的赞歌。我呼吸着无主之地的晨风,站在埃及金字塔之巅,眺望天使与恶魔的战争……潘多拉丛林是我的猎场,铁血战士的头颅是我收藏的酒杯,火烧连营…
  •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

    斯诺是一个美国人,一个优秀的美国人!临终时,他却用生命的最后力量说出一句话:“我热爱中国,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能留在中国。美国抚育和培养了我,我希望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将感到我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我知道几乎每一块土地上都有与我熟悉的善良和值得尊敬的人民,他们都是人类的一部分。”
  • 一吻诱惑你

    一吻诱惑你

    [花雨授权]要是早知道,打死她也不会答应!好了,有一堆黑衣人追杀她,看来小命不保。咦!竟然有一个又帅又好心的男人救她,太幸运了!有没有搞错!?他竟嫌她太多话,就把她绑起来,还封住她嘴巴?他是救她,还是整她?
  •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本书笔者将《未刻本叶氏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