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013

第13章 红帮发展史纲要(12)

中国现代服装业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凡是了解并珍惜红帮精神,真诚承传红帮精神,实践红帮精神的企业、从业人员,必然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宁波市3000家服装企业的发展史便是典型。

兹将红帮精神要点试述如下。

(一)引领新风,革故鼎新

自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宁波工商业者都是夸得海口的:“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鹿鞭活猴头”,“闯过东洋,走过西洋,下过南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什么阵势没有见过”。确实如此,他们见多识广,通脱灵活,善于捕捉先机,善于开辟新路,开创新局。

作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创业群体,宁波裁缝在其独特的创业征程中,革新了传统服制,也完成了一次思想观念的整体转换,两者互动,主要表现为:在孕育、发轫、发展、走向腾飞的长期实践、探索中,他们由不自觉、半自觉到自觉;由少数人自觉,到多数人自觉,把自我、家乡、行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生存、发展、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有革命,才有他们的生存可能,有革命胜利,才有他们事业的发展、繁荣;有国家的强盛,才有他们事业的腾飞,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中国社会的大转型,他们由衷地支持、参与革故鼎新的种种斗争,他们在斗争中成长。

1888年,康有为等变法维新派上书清廷,请求“易装”,光绪皇帝“圣鉴”:“国家制服,等秩分明,习用已久,从未轻易更张……不得轻听浮言,致滋误会。”(57)而这时,维新后的日本明治政府已颁发了易服制、易发型、易佩刀的政令。第一任驻华公使森有礼于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76年1月24日)前往保定直隶总督府官邸,拜访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这个号称洋务派的大臣与森有礼谈起日本的明治维新,有一段关于“中学”与“西学”的辩论,实在极有意趣,故不避累赘,抄录如下:

李鸿章问森有礼对“中学”、“西学”的看法。

森:西学十分有用,中学只三分可取,其七分仍系旧样,已无用了。

李:日本西学有七分否?

森:尚没有五分。

李:日本衣冠都变了,怎说没有五分?

日本使馆书记官郑永林说:这是外貌,其实质尚未尽学会。

李:对贵国近来所举,很为赞赏。独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森:其原因很简单,只需稍加解释。我国旧有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于多数勤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于今日时事之下,甚感不便。

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少。

李:衣服旧制体现对祖先遗志的追怀之一,其子孙应该尊重,万世保存才是。

森: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无疑会做和我们同样的事情。距今一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看到了贵国的服装优势就加以采用。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

李: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是最贤明的。我国服装织造方便,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现今模仿欧服,要付出莫大的冗费。

森:虽然如此,依我观之,要比贵国的衣服精美而便利。……关于欧服,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虽费一点,但勤劳是富裕之基,怠慢是贫枯之源。正如阁下所知,我国旧服宽大但不方便,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怠慢致贫,而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期得到无限报偿。

李:话虽如此,阁下对贵国舍旧服仿欧俗,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

森:毫无可羞之处,我们还可以以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不是外力强迫的,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其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李: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不采用外国。

森:凡是将来之事,谁也不能确定其好坏,正如贵国四百年前(季按:指清军入关前),也没有人喜欢现在的这种服制(季按:指满族服装制度,森有礼在讽刺李鸿章)。

李:这是我国国内的变革,绝不是用欧服。

森:然而变革总是变革,特别是当时贵国强迫作这种变革,引起贵国人民的忌嫌(季按:指清廷强迫全国各族人民改着满服)。(58)

别的姑且不谈,且说这个洋务派大臣和他的皇上对服制改革的观点、声口,何其象似乃尔!怎么能期待这样的皇上、大臣支持变法维新、搞洋务运动呢?程万军在《逆淘汰: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对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进行了论析:李鸿章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人物。李氏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861年,8年后,日本的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几年后,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结果,日本逼着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何以有此惨痛结果呢?

后来,梁启超曾有过评说:李鸿章是在沙上建塔,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知改造。在世界形势摧枯拉朽之时,作为“大国总理”却在一个破屋子里,专注当一个裱糊匠。还有人把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比作“圈中老狼与草原头狼”。

丘吉尔说过:“你不面对现实,现实却面对你!”在惨烈的现实面前,孙中山醒悟了,而康有为却执迷不悟,结果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也不去说它吧,且说去日本考察、学习服装改革的宁波裁缝们,面对这样的皇上、大臣,加上那位杀心极大的“老佛爷”,他们将付出怎样的代价呢?面对这么一个关乎脑袋存亡的问题,他们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历史的大考验。

当然,清王朝只是历史的一个方面,历史还有另一方面:革命派觉悟了,登上了历史舞台,要革清王朝的命。在他们的纲领中,包括服制改革问题:封建君主制打倒了,我们穿什么服装呢?1895年,孙中山提出了总原则:“尽易旧装。”

“天崩地解”(黄宗羲语),“西风东渐”,历史大潮席卷而来,宁波裁缝看到了清末服饰的多元化、日本明治维新的实例,看到了、感受到了这一切的新意,他们选择了“欧服”,并且和革命党人见面了,商谈了。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事因于世,而备适于时”,“世易时宜,变法宜矣”,他们为己、为家、为国,作出了选择:“西风”可追!服装改革,维新为大。

长袍、满服本来就是清朝统治者强加给广大民众的,落后于时代;西服是适合时代需求的,实用的,美观的,飒爽的,理当学做西服。在学做西服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借鉴西服之优长和先进的裁剪技法,为我所用,从东方人的实际出发,把中国人的“量体裁衣”的优良文化传统和中国缝纫工夫的长处运用到西服缝纫中来,从而创造出中国的西服流派——“海派”西服,在西服领域中独领风骚。同时,在借鉴日本新制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制、推广中山装。进而改革旗袍。也许他们中的多数人当初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干的工作大义何在,但他们执著地干了。而且放恣六艺,捭阖东(日本)西(欧美);后起者更闻风而动,一闻新法,莫不开悟,心力坚正,驰骛往来,敦厉新风,从服装界到闾巷女子,群起奔竞。从清末到20世纪末百年之间,旗袍已经在红帮及其新一代传人手中产生了多种新款式,至当代,旗袍更走上了中西合璧的创新境界,体现了中国服装的时代精神。回顾历史,人们都会惊叹:清代满族女性的旗袍已经脱胎换骨面目全新了。

最终的结果是:以衣冠将人分为上下贵贱的封建服制被打倒了,衣冠平等、自由的民主服制建立起来了。在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较换的过程中,红帮人也完成了自我的一次思想观念的转换。

(二)四海为家,衣被天下

由于“人稠地狭”矛盾的长期持续,“耕垦无田”以及宁波港的发展,终于改变了“穷家难舍,熟土难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传统性格,渐渐形成了“民皆不安其土”、“民无定业”、“以开辟为事”,以至于“恬风波而轻生死”,“四出营生,商旅遍于天下”,甚至于海外诸国,“亦措资结队而往,开设廛肆,有娶妇长子孙者”。哪里有工做,便到哪里去,哪里有商机,便到哪里去,见异思迁,得陇望蜀,以至于产生“天下无宁不成市”之说。以红帮裁缝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城市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地。从大上海到哈尔滨,从日本横滨到俄国小城,从天堂苏杭,到风雪高原,都成为他们创业之热土。这和宁波帮工商巨子们是有所不同的。到民国二三十年间,可谓全国城市一片“红”。民国《鄞县通志·序》已注意了这一历史现象,多次记述说:“邑人足迹遍履全国,南洋、欧美各地。”董涤尘在《杭州西服见闻》中也说:“部分裁缝漂洋过海,随外国人至俄国、日本、南洋、欧美、香港谋生,有数千人。大多数裁缝回国,多定居于海参崴、哈尔滨、天津和南方的上海、厦门、广州。”(59)

且看一些红帮人的足迹:

奉化县达溪镇有个裁缝叫毛炳财,生于1894年,1908年在本村学做传统裁缝,1910年便随人到哈尔滨学做西式裁缝,抗日战争期间逃至青岛,后至上海。1947年到杭州,1948年回故乡。1952年又去杭州,1956年回奉化。中间,国民党军队曾欲带他去台湾,终因母亲干预,未去。像毛炳财这样一生驰骋当途的裁缝,是难以记数的。趋赴天涯,已经相沿成风了。

江苏省现代服装业的创始人李来义父子,虽然终成大企业家,但他们从来没有以一城一地为得失。李来义原是奉化县农家孩子,十来岁即随父去上海“学生意”,成为邬顺昌西服店学徒,出道后成为店主的入赘女婿,随岳父到苏州。岳父去世后,他将店名“邬顺昌”改为“李顺昌”,在苏州打开了局面,随后,他将4个儿子都培养成红帮裁缝,但他没有让4个儿子都留在苏州,而让长子宗标到南京,次子增坤到扬州,另外两子各自迁出“李顺昌”,自立门户。

李宗标承接了“李顺昌”的牌子和风范。抗日战争期间,他迁至成都、昆明等5个城市开办5个分号,其间,奔波于川、滇、鄂、赣各省,南京光复后迁回南京复业。曾为蒋介石、孔祥熙等国民党要员制装,孔祥熙的2个女儿曾多次指名要李宗标之子黉达为她们制作西式服装。新中国成立后,“李顺昌”荣获过“西服优秀设计奖”、“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奖”,成为“中华老字号”名店。改革开放后,李氏裁缝世家没有忘记祖籍,利用自己的盛誉,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宁波多家服装企业创业(详见“红帮人物评传”)。

在宁波,这种纵横驰骋的人,可从红帮名人录中信手拈来。且说康镇兴,他祖籍奉化县亭下乡,1921年生于镇海县城。11岁到宁波“学生意”,不久,回镇海当学徒,终究没有出路。12岁随堂兄闯关东,在新京(即长春)一家镇海人开办的锦昌洋服店学做西式裁缝。日本侵略者扶植的“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满朝“官员”沐猴而冠,一时,洋服生意热了起来。康镇兴九死一生,沉浮于战乱之中,15岁到奉天(即沈阳),偶遇镇海大矸人董老板,他与人合开的泰兴洋服装店收留了康镇兴。1939年冬,康镇兴流落到牡丹江市,2年后返回长春。1942年到了河北省石门市(即石家庄),那里竟有宁波裁缝开办的10多家西服店。康镇兴先做打工仔。终于于1945年在石门市成家立业,创办了新光西服店。随后迁往北平(即北京),1年后迁至天津,解放战争期间迁到上海,不久返回宁波。北平和平解放后,康镇兴又赶往古都。20年闯荡东西南北,终于在北京站稳脚跟,成为做苏(俄)式西装的名手,曾为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西服和中山装。1958年曾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0年曾任王府井大街服装合作总社门市部经理。不久,调入中华老字号“雷蒙”,与红帮名师楼景康一起主持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但他退而未休,又应清河昕光服装厂之邀,为他们培训了40多名技工。

这样的人物,在红帮队伍中,谁能统计出有多少人!

鄞县下应镇是红帮名师顾天云、王铭堂、陆成法等人的故乡,这个镇的河西村有个红帮裁缝应德祥,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他出生于1905年,10多岁即到南京一家印度人开办的西服店做学徒,满师后即西去汉口,抗战期间迁往贵阳,在贵阳与上海女子王腰柳结婚。不久,迁往昆明,两口子同心同德,与人拼股开办了华昌西服店。三四年后迁至长沙,去上海考察了服装业行情后,1947年与同乡金加昌、李文合作,创办了“上海九龙服装行”,在长沙60多家服装店中,他美誉远扬。新中国成立后,他总结了自己从事现代服装的经验,除了在长沙广泛传授之外,还应邀去醴陵等18个地区“传经送宝”,作技术表演100多次,成为长沙服装界的一位名师。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隆美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隆美尔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张大千

    张大千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热门推荐
  • 圣院天骄

    圣院天骄

    一个少年,怀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梦想,走向太安城。当所有人都质疑他,视他为疯子时,唯独一个老人和一个与他同龄但贵为天子的少年选择相信他。老人临终授命,将圣院和帝国的安危托付,他成了圣院之主。而他的那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大梦想,就从圣院开始。
  • 龙珠之沙鲁

    龙珠之沙鲁

    一本普通的七龙珠的同人,大家就随意看看吧!
  • 全世界只有一抹微光

    全世界只有一抹微光

    四十八层的大厦上方,刹那间满眼烟火。有这么一个人,花巨资,买下一整层楼,只为了吃一顿饭,只为了放着一场新年烟火,告诉我他喜欢我。然而,我眼前忽而浮现出了大学时候,林远乔站在雪地里,小心翼翼点燃的“安沫沫,我喜欢你”那些烟火。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林远乔张开双手,他的身后是吱吱升起在天空的绚烂烟花。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急急忙忙地跑下楼,心跳不已地拥抱了他。他的脸庞被烟火照亮,笑容青涩,却温暖了我整个冬季。我们从青春走到荒芜,从炎炎夏日走到皑皑冬季,感情在时光挤压中破碎变形。但那个时候的雀跃不是假的,那个时候的小鹿乱撞也不是假的。那时的林远乔,是我这一辈子,最最喜欢的人。
  • 爱在向日葵

    爱在向日葵

    人终究要学会成长。哪怕在这个过程中跌得再狠再重,也是考验自己的最好方式。哭泣的泪水,难道只是代表懦弱吗?泪,更是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在哭泣中成长。在陆彦然的心底,破茧之蝶,是最勇敢的。它经历过种种,哪怕是弱体上的折磨。不努力也只能永远作茧自缚,逃不出命运的牢笼。万物旖旎无疑是最大的诱惑。一个人,受到的伤害。时间久了,消磨了。曾今受过伤的地方会变得坚硬,也不再是心底那块柔软之处。
  • 快穿之炮灰做主角

    快穿之炮灰做主角

    年姒看了眼后面跟着她的男人,不耐烦的说:“你跟着我做什么?”。她只想安安静静做任务,但是怎么老是有个黏皮糖。某男讨好的说:“宝贝,不看着你,我浑身不舒服”。年姒:“…………”。那你以前是怎么活过来的,无语了。
  • 总裁,别太狂

    总裁,别太狂

    “平白无故的甩了我,该给我个理由吧!”霍廷骅看着眼前的夏紫陌说道。“记住,我没有甩你,我只是在成全你。”夏紫陌一脸讽刺的看着霍廷骅,“我不需要你的成全,我只要你这一生都在我的身边。”霍廷骅抓起夏紫陌的手急急的诉说着自己的心意。“呵,可是六年前你并不是这么说的。”夏紫陌甩开霍廷骅的手.......................
  • 异世仙旅

    异世仙旅

    修真境界分为筑基旋照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度劫飞升。旋照开光融合心动为身动之境;金丹,元婴为意动之境;出窍,分神,合体为神动之境;大乘为不动之动的境界。山村教师意外落入修真古洞,走上修真之路。传送阵的失控让其跨越空间落入异世,种种际遇,挑战接踵而至,他将如何面对?
  • 海洋秘密

    海洋秘密

    “王星出世,天下婉转。”她是煞星和王星的宿体,“人善成佛,人恶成魔。”她的出世究竟会带来何种结局…
  • 汉时诛事

    汉时诛事

    汉朝公元前92年,自某日起每到傍晚就会月红,弯月,甚至连中秋圆月之日,月亮都不圆,她的出世,一切都恢复原状。汉武帝在梦中得知,女婴的出世,便派人捉拿刚出世的她,不料被她躲过此劫,被一户方氏好心人家收养了,汉武帝得知捉拿不到女婴而大怒烧了林府上下老小所有人。一切偶遇和巧合,长大后得知自己身世的她潜入宫中,替父报仇...
  • 爱妃千千宠:皇上请让开

    爱妃千千宠:皇上请让开

    【宠文,独宠】别的妃子千思万想,怎么爬上皇上的龙榻。唯有她,嫌弃起一国之君了。“妾身什么都不会,皇上你找别的妃子吧。”某人说。“爱妃,不会就学,朕教你。”某不要脸的帝王,死皮赖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