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000000002

第2章 红帮发展史纲要(1)

季学源

红帮,是中国近现代形成的一个很大的服装革新群体。他们是颠覆中国旧服制的主力军。他们在中国服装史上树立了一尊全新的光辉的里程碑。

他们揭开了中国服装业现代化的第一章。他们成为中国服装史上最大的一个服装流派。

一、“红帮”名称的由来

(一)说“帮”

帮,源于行(hang)。行,原是古代买卖交易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交易的人们,渐渐按相同的交易内容,结伙成群,名之为“行贩”、“行贾”(gǔ)。汉代文献中已有记述,如《乐府诗集·孤儿行》:“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史记·货殖列传》:“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至隋代,虽然工商业仍被儒家视为“末”,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改变,行贩、行商还是有所发展的,仅东京丰都已有120行。到南宋,仅临安(今杭州)一地已有440行,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到南宋,工商业已开始摆脱“末”的历史地位,不再是“农”(本)的附属。

至明代中叶,市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商皆本”的思想已呼之欲出,(1)于是各种商业、手工业者以职业为依据,结伙搭帮,形成各自的帮口、帮派。

帮,在旧中国,原是封建性的民间社团。主体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沦落而成的大佬、流民、地痞、恶棍结集而成,如青帮、洪帮。他们往往为某种政治团体所利用,参与某些政治活动。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者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帮派渐次淡化党派政治,全力从事本行业的职业活动。虽然有时也介入某些政治活动,如“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罢市抵制日货等等,但毕竟以本业为主务。

随着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的发展和更新,“公会”之类行业、帮口组织应运而生。红帮裁缝已经由背着剪刀、尺子包袱走街串巷寻求生意的流浪者,变为开店铺、办作坊、使用缝纫机械,走上机械化之路的业主。他们开始以现代商家的身份登上社会舞台,已经和封建帮派青帮、洪帮之类性质根本不同了。

1927年11月,上海红帮人士发起筹建“新服式同业公会”,1929年1月更名为“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后又几次更名,但都称“同业公会”。这种公会先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成立,发展迅速,均以红帮人士为骨干和主要领导成员。这时,红帮已不再是自在地散漫于城市街巷中的松散行帮,而是一个有组织纲领、章程,机构相当健全、有多方面统一行动的现代性社群组织了。

(二)说“红”

关于“红”,迄今已有如下说法。

1.“红”即奉化县的“奉”

“红”与奉化县的“奉”声韵相近;奉化又是红帮主要发源地之一,人数众多;1915年10月奉化县已有裁缝(本帮和红帮)二三千人,为统一行规、行风、伦理道德,奉化县知事专门发布公告,并于同年秋天成立“成衣公所”。(2)由县政府专为服装行业发布带有根本意义的文告,并有落实行为,在当时实属罕见,很有意义。由此,有人认为红帮即奉帮。此说自然是有其依据的,但其涵盖面不够广阔。宁波地区的每个县,当年都曾出现过红帮名师、高手、裁缝世家,比如慈溪县的裁缝于明代天启年间(18世纪70年代),已经在北京成衣业中大显身手,形成了“浙慈帮”,在北京前门外晓市大街创建了浙慈会馆。这些裁缝的后代,有一些后来与时俱进,改做西式服装、现代服装,所以,应该认为本帮裁缝是红帮裁缝的前辈,有传承关系。再如宁海县前童镇曾以“三百把剪刀”著称于中国服装界,他们曾于清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在“三北创成衣作场”。其他各县也都有创业于19世纪的红帮裁缝。所以2001年开始编著《红帮服装史》的时候,主编便提出:红帮的主要源头在鄞县、奉化县,即“奉化江两岸”。这是一个新提法。并且认为:红帮之源,并不是单源的,而是多源的。(3)

2.“红”源于“红毛”

“红毛”是早年中国民众对早期来华欧洲人的通俗总称。因为他们的头发呈红色,成为当时民众区别欧美人与东方人、中国人的首要、主要特征。当时,还有人称外国人为“老毛子”、“金发女郎”,也是与外国人的头发颜色有关的。南方人则把欧美人称为“红毛人”。这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就如同后来群众称外国人为“老外”差不多。

“红毛”之说,是有历史文献可征的。

清康熙《台湾舆图》中有一地标谓“红毛楼”;《定海厅志》卷17《关市》记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宁波府所属的定海县专门设有与英法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红毛馆”;《普陀县志》有关于“红毛扰山记”的记述:“约在康熙四年,‘红毛’以郑氏踞其巢窟,遂浮海劫掠。”这里的“红毛”指曾被郑成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侵略者。

因为红帮裁缝早期主要是为这些“红毛”以及为他们服务的买办、翻译、中文秘书、跑街、看门人以及与外国人为伍的中国人,为这些人修补、缝制西服的裁缝,遂被称为“红帮裁缝”。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工业》和《乡风》称:“自海通以还,工人知墨守旧业,不足与人相竞争,于是舍旧谋新,渐趋欧化,若土木,若成衣,……东南两乡业此者,多成衣、土木,名之曰红帮裁缝、红帮作头。”“……沪汉各地,凡为西帮裁缝者,不问而知为(鄞县)南乡人。”“西帮裁缝”即红帮裁缝。

3.“红”源自上海虹口

董涤尘先生在《杭州西服业见闻》一文中说:“杭州西服源自上海,18世纪80年代黄埔江边有一批本帮裁缝,为外国人修补翻做西装,掌握西服款式结构和工艺,经过探索,成为西服裁缝。他们大多住在虹口镇,民众误以为他们有帮会色彩,遂称他们及其弟子为虹帮师傅,因专做外国人服装,又叫外国裁缝”。(4)据当代学者考察,红帮裁缝及红帮名店大多在南京路以及靠近黄浦江的几条马路中,住在虹口镇的也有,但并非红帮主体。此说聊备参考。

4.“红”源于红火的“红”

有人说:红,源自于红帮生意红火。20世纪20年代之后,做传统中式服装的本帮裁缝生意日趋凋敝,而做西式服装的西式裁缝生意日渐红火,于是有人称他们为红帮裁缝。此说未见于文献,有望文生义之嫌,似不足据。

将以上几种说法加以比较,“红毛说”依据似较充分,且能反映红帮裁缝的发展历程,他们确实是从引进、制作西服开始他们的服装创业生涯的,而且,不受他们出生的地域(宁波地区各县)、从业地域(东西南北各地)、他们所做的西服流派的局限,凡是引进、制作西服,进而创发、制作现代中国服装的裁缝,都是红帮裁缝。而且,随着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理念和方式的现代化,红帮便开始泛化了,不只指剪裁和缝纫服装的手工业师傅,而且包括红帮商店中的设计人员、裁剪师傅、缝纫师傅、辅助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这种泛化,是红帮事业发展的必然现象。

“红帮”见诸文献,最早是1920年的《夏口县志》:“汉口成衣业分浙江衣帮和汉口衣帮,西服业称红帮。因大多从师于浙江人。”(5)

夏口是古地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分汉阳县汉水以北地区而建,治所在今武汉市。1912年改为县。这一新概念表明,1920年以前,“红帮”一词已经出现。20世纪30年代编印的《鄞县通志》不但出现了“红帮裁缝”这一概念,而且作了背景介绍:“海通以还,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船运输而来,乡风为之丕变……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者矣。衣服之制,五十年来迭经三变。”宁波邻近各县,莫不如此。

镇海、慈溪两县是“宁波帮”主要发源地,自然欧化之风流行迅速;鄞县、奉化两县是红帮的主要发源地,“服制”之变,自然超乎其他各县。

1948年4月发行的《上海市场大观》在《同业团体》一节中说:“民国元年,上海大小同业团体已不下八十家,除总商会性质之‘商务公所’外……称作‘公所’的有石匠、水木、浙宁水木、铁锚、成衣(红帮裁缝)……”

在新编武汉《商业志》中,还有这样的记述:“包括南京在内,或合绍兴,称宁绍帮。”还有“浙江帮”、“浙帮”、“上海派”等等提法,实际上都指红帮,都是师从红帮师傅,然后自立门户,在上海、南京、杭州、绍兴、宁波以及哈尔滨、北京、天津、汉口各地创业的红帮传人。上海轩辕殿成衣公所等有关文献中的“洋帮裁缝”、“西式裁缝”之说,(6)实际上都是指红帮裁缝。在学术研究过程,这些概念应予统一。

二、红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红帮,这个中国服装史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服装业群体,为什么会产生于宁波这块土地上呢?这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的,是内外多种因素纠结、互动的结果,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是丰富的、深邃的、宝贵的,值得认真发掘、剖析、总结、记取。

兹就其地域、经济、人文、政治几个主要方面概述如下。

(一)地域背景

自六朝至明清,北方人多次大规模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财富和人才,推进了宁波地区开发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人口压力,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步加剧。“穷则思变”,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开拓生存空间、生存方式的内驱力。存在决定意识,这是宁波本帮裁缝——红帮裁缝产生的根本原因。

宁波人多地少的矛盾于南朝刘宋大明初年始现,这引起了南朝史学家沈约的关注,在《宋书》中他记述了这个不容忽视的人地关系紧张的情景。

东汉之后,北方战事频繁,天下大乱300年,“永嘉之乱”,导致“百官流亡”避祸江南,宁波地区成为北人主要迁居地之一。人口骤增,人地关系失衡。

再经唐宋的“安史之乱”、“靖康之变”,大批中原人士相继南迁。宋人李心传《建炎系年要录》记述:“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7)南宋王朝南逃,使宁波这个边鄙小郡一跃而成京畿重镇,人口剧增。

据《(宝庆)四明志》记载,北宋政和六年(1116)宁波约有26万余人,至乾道四年(1168),不过52年,宁波人口增至33万人,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人均土地占有量则锐减。据宋人戴栩《浣川集·定海七乡图记》记述:定海县(镇海县)政和年间(1111-1118)人均9.12亩,而到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不过100来年,人均不足6.4亩,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而这时宁波地区可垦的土地已经不多,所以人地矛盾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显得紧张。

至明清时期,宁波地区的人地矛盾更加严峻,明中叶王士性曾在《广铎志·江南诸省》中发出如下喟叹:“不知何以生齿繁多如此!”结果是:“禾稼所出,不足以自赡。”慈溪县因“人稠地狭,丰穰之岁,犹缺民食之二三。”鄞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鄞县人口607749人,增加近一倍。

至清末,鄞县姜山镇和茅山镇,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600多人。农业自身摆脱困境的能力已尽,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民众生存方式、价值观念改变,势在必行;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手工业、商业,势在必行。鄞县姜山镇、茅山镇,奉化县的江口镇、西坞镇,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红帮裁缝,其根本原因概在于此。民国24年(1935),姜山、茅山两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已达628人;民国38年(1949),江口、西坞两镇,人均耕地已不到1.9亩。农民不外出谋食,何以存活?文献大量记述了这方面的情形:

明代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论崇奢黜俭》中写道:“若今宁绍金衢之俗,最为号俭,俭则宜其民之富也。而彼诸郡之民,至不能自给,半游食于四方。”

王士性在《广铎志》卷4《江南诸省》中谈到:在土地“半不足供”的情况下,“其儇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次者兴贩为商贾”。宁绍人“善借为外营”,“大半食于外”。

《慈溪董氏宗谱》记载:族人“跋涉数千里,吴蜀晋楚诸省,靡不历遍。”

清代《(光绪)鄞县志》记载:“(宁波)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四出营生,商旅遍天下。”于是至清代后期便产生了“天下无宁不成市”之民谚。这虽不免夸张的成分,但总体情况是确实的。

综合多种史料推算,1852年移居上海的宁波人至少有6万人,到20世纪初,移居上海的宁波人已达30多万,到1948年,上海总人口是498万,宁波人为100万。在服装、饮食等行业中,宁波人已占绝对优势。

《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发表竺菊英的《论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以及宁波的《通商各关华洋贸易报告总册》涉及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宁波外迁人口的一些数据,均可参校,兹摘录如下:1891年,181000人;1905年,198597人;1920年,926081人。

从上列数据中可以窥见,传统农业社会中那种死水无波似的守土恋乡情怀,在宁波地区已经逐渐淡化,而且随着变法维新运动的出现,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宁波人外迁渐次增加;红帮的前期创业者鄞县张尚义家族、奉化王睿谟家族和江良通家族的外迁,都典型地体现了宁波人的外迁态势。它明确表明,封建时代“安分守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已经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转变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生活理想、人生价值追求。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轶事

    毛泽东轶事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巧用《水浒传》战胜了蒋介石;揭开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揭秘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的确立过程;毛泽东五评《金瓶梅》;毛泽东为何推崇屈原;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等。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本书再现了七大铁血狂人的隐秘人生,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丑陋的几段疯狂岁月。全书内容包括:希特勒——让二十亿人卷入战争漩涡的维也纳流浪汉,墨索里尼——从铁匠家庭中走出来的“专制狂魔”,东条英机——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军国主义狂徒等。
  •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有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维多利亚是一个复杂体。她有时温柔、天真、善良,有时却又强硬、狡猾、冷酷;她有时对时代潮流采取顺应、随和之态,对外却贪得无厌拼命地支持殖民扩张……不同的人总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去评价维多利亚这个人,维多利亚这个时代,尽管她和那个时代在历史上已经消逝将近100年,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潜伏在而巨大的。
  • 商用雍正智慧

    商用雍正智慧

    本书试图提供已加工成型的诸多智慧。然心思如行云流水,无固定方法可言,无行迹可述。一旦智慧堕入成法与成迹,刻舟求剑,则难免要纸上谈兵,贻害自身了。虽有智谋珠玑之诸成例在先,但识得与用得者还在个人。以现代商战透析雍正智慧!康熙只是个开垦者,雍正才是种植者,乾隆不过是个收获者罢了!
热门推荐
  • 斗战神帝

    斗战神帝

    孟星魂一个普通屌丝少年,却意外得到一颗远古星灵,从此走上争霸之路。逆转星空无数必死命运,掌控兆亿星灵武者,最终成为一代星空至尊。逆阴阳,掌乾坤。踏灵域,灭阎罗,重塑一代天道。得到龙血武帝武道真传,得到东方汗图的千变万化核心符文,凝聚出星灵巨人。开启了争霸之旅。孟星魂的话语:谁说这世间没有人族天骄?是因为我没有出现!我走过,万族需膜拜在我的脚下。
  • 此一年便一生

    此一年便一生

    杜冉冉结了婚才发现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此时却遇到了她钟情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冉冉也是一见钟情。奈何两人因为冉冉的已婚身份痛苦不堪,为了这个男人,杜冉冉决定再次恢复单身,奈何结婚容易离婚难······
  • 特种兵之我不是兵王

    特种兵之我不是兵王

    【日更万字套路无限穿越不止热血爽文等你来袭!】特种兵叶光难耐寂寞在末世中纵横。一次隅然,在救下年轻女孩舒云后,竟意外接触到各种系统:属性栏、物品栏丶等级栏丶技能栏丶系统回城且看劳资叶光如何在这末世称霸王者!最终,加冕为一代无敌战皇!粉丝qq群号码:516729379
  • 废材要逆天绝世天才四小姐

    废材要逆天绝世天才四小姐

    一朝穿越,她从21世纪金牌杀手变成了洛家的废物小姐,什么人都能欺负她、侮辱她。开什么玩笑,她可是21世纪金牌杀手,看我如何将你欺负回去,让你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什么?你说我没有兽宠?我的神兽大军踩扁你!你要娶我?好,从此之后你只能属于我。若是你背叛了我,我会让你后悔遇上我。
  • 萝莉公主的恶魔王子

    萝莉公主的恶魔王子

    一个长着娃娃脸,有着娃娃音的可爱女生,一个看似冷酷无情,到底比谁都‘温柔’的霸气男孩,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期待吧!
  • 姑娘,我想为你唱首歌

    姑娘,我想为你唱首歌

    奇艺的星魂大陆之上,传统六艺却代表着由六个不同的家族所掌握的六种不同的修炼体系,掌握六艺之中《乐》的乐家,迎来了一个出生之时引星魂洗体的天才,但奈何他本英才,却偏生天妒英才,本该锦衣华服的他,出生的那一刻,灾难便因他而生,最终降临于整个乐氏一族!
  • 仙动乾坤

    仙动乾坤

    百年沉沦一世修,八方乾坤几人留。往事早已乘风去,独领风骚几多愁。清心绝尘念,修身灭情忧,待我仙动苍穹游,立于巅峰笑各州。
  • 百变女王

    百变女王

    女主身份重多,说变就变,外貌第一,个性万变,全能女神!让男主们疼爱不得……新男团成员出道,女主偷袭。
  • 冰魂奇缘之白骨独

    冰魂奇缘之白骨独

    她叫张辰,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尚潮女,她执着叛逆,坚强独立,钟爱研究历史神话!她善良痴情,一枚龙纹玉戒将她带到了唐朝,她成了魅惑众生的蛇族公主。“小独,回二十一世纪吧,那里才是你的家!”他白皙温厚的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眸中无限深情疼爱。“那大人呢?”她望着他,心中惊诧,亦深深的不安……一朝穿越纵千年,为情执念煎心苦,火郎虽为佳人痴,奈何一心两用之,撕心迷茫绝望际,一影逐渐入心来,他来占据我的眼,你却长在我心底,蓦然回首长相护,真心竟是属金君,神妖奇情天地变,殊途同归天机现,劫后余生天劫至,唯有真命舍真身!
  •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

    照亮成长之路的故事

    本书编选了中外经典成长故事,每篇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会了青少年怎样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让青少年懂得了如何为人处世,健康快乐地走向未来。书中每一个故事都足那样的真挚、感人,富含哲理。掀开书中的每一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让这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