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400000007

第7章 文成县国民经济与农民收入变化特征(1)

4.1国民经济与农民收入的总量变化

4.1.1全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

1978—2007年本县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978年文成县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868万元、5169万元、1981万元、3188万元、1850万元、172万元、176万元,2007年分别为278600万元、308400万元、268800万元、39600万元、115300万元、133800万元、19100万元,十年间分别增长了56.23倍、58.66倍、134.69倍、11.42倍、61.32倍、776.91倍和107.52倍;粮食总产量却出现负增长。

1978-2007年文成县工农业总产值逐年提高。工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5169万元,连续跃上1亿元、10亿元台阶,到2007年已达到了30.84亿元。但总体增长比较缓慢,年均增长率仅为15.96%,如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率要更低,并且波动性较大,阶段性明显,具体表现为:

(1)1978—1984年,属缓慢增长期。该县工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5169万元增长到9300万元,年均增长率仅为7%。其中1982年、1984年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9%、-3%;该两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21%、10%。该阶段该县农业的发展对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最大,但总体水平不高。

(2)1985—2000年,属稳定增长期。该县工农业总产值开始突破1亿元。

从1985年的1.0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9.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5%。其中1990年、1998年、199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4%、-2%、-3%,分别与该几年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关。1992-1999年,该县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均超过30%,工业发展很快,而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却低于10%。该阶段该县工业的发展对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最大,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3)2001—2007年,属快速增长期。该县工农业总产值开始突破10亿元。

从2001年的11.0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0.8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3%。

其中2006年、200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达28%、29%。2006—2007年,该县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分别达35%、38%,工业发展迅猛,而2007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却为-11%。该阶段该县工业的发展对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最大,农业下滑明显。

4.1.2全县生产总值的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1978—2007年文成县GDP增长迅速,2007年分别是1978年的47倍,其中主要体现在工业产值的增加。总体上看,近30年文成县的经济发展迅速。但该县GDP增长阶段性明显,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具体表现为:

(1)1978—1984年,属不稳定缓慢增长期。该县GDP从1987年的4868万元增长到8843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0.5%。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1982年、1984年该县GDP的增长率仅分别为3%、2%。说明该阶段该县GDP的增长不稳定。

(2)1985—1998年,属大幅波动期。该县GDP开始突破1亿元。从1985年的1.02亿元增长到1998年的9.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07%。其中1990年、1998年GDP的增长率仅分别为3%、5%,分别与该几年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关,说明该阶段该县GDP的增长率波动很大。

(3)1999—2007年,属缓慢增长期。该县GDP开始突破10亿元。从1999年的10.2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7.8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2%。虽该县GDP绝对数较大,但较第二阶段总体增速放缓。按2007年的数据计算,人均GDP为7471元,处于浙江省倒数第一。说明该县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政府财力不足,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4.1.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较

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逐年都在增长,但各自的增长幅度却相差很大。从1978—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2007年比1978年增长了71.51倍,农民平均纯收入2007年只比1978年增长了19.22倍,可见农民的绝对收入在增加,但其收入与社会其他群体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农民增收缓慢是不争的事实,而最近8年放缓迹象明显。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还相差不大,90年代逐渐拉大,到2000年以后急剧拉大,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威胁。

4.2国民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结构变化

4.2.1全县生产总值构成比例的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是由各行各业组成,这些组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前我国把国民经济归并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包含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等。产业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物质资料以及科学技术含量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演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不变和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趋于不断上升中。改革开放以来,文成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上述一般规律的趋势,也体现了文成县自身的特点。

从最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全县各项生产总值指标较2006年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幅度在30%以上的有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和建筑业)和金融业,增长在10%以内的有:第一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从历年数据比较得出,第一产业在总产值中占比减少,由1978年的50.4%下降到2007年的11.2%;第二产业在总产值占比变化不大,1978年占28.9%,2007年占34.7%;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占比增加,由1978年的20.7%上升到2007年的54.1%。可见该县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2007年该县的第三产业占据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盈余占到总盈余半壁江山。

1978—2007年文成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自在GDP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自增长速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此期间,较为重要的年份为1987年、1994和1998年。

在1987年以前,文成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支柱和主导,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少。1987年以后,该县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一、三、二”格局。再经过7年的发展,到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一、二”格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到1998年以后,该县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格局。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文成县服务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成为拉动文成县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从“一、二、三”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化,即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就业人数最多,第二产业相应次之,最后是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第二产业稍次,第一产业最小的经济发展阶段方向转化。在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单位工业增加值吸纳就业的能力将不断下降,服务业将成为就业和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同时可以大大缓解节能减排的压力。因此发展土地环境资源制约相对较少、附加值高、就业机会多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文成县的重要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对各类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些新兴行业在不断涌现和壮大,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娱乐、科学研究等逐渐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逐步得到改造,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

4.2.2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动态

农民收入来源包括家庭经营纯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纯收入四个方面。文成县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主体,但增长速度不快。2007年比1978年仅增长了8.67倍。种养业收入一直是文成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的种养业不同,除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民收入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的“精养、特种”,也就是说,“名、特、优”种养产品,以及为了加工而种植、为了加工而养殖的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2007年比1978年增长了47.98倍。

稳定的工资收入对农民增收作用逐年加大。劳务经济成为增收一大支柱。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环境的逐渐好转,农民外出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改变了1997年至2002年外出就业人员逐年下滑的局面,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许多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农村住户人均总收入构成来看2007年和2006年,工资性收入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外出从业得到收入,说明外出就业的农民不断下降。同时下降比较明显的还有财产性收入,下降幅度达到50%以上。这些因素与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有关。

转移性收入明显增长。转移性收入2007年比1978年增长了43.64倍。

财政支农是近两年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如中央财政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全国各省、区、市安排粮食直补资金、全国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农民得到了实惠。转移性收入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很大。总体上看,1978-2007年农民各项收入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财产性纯收入刚刚起步。1978—1995年没有财产性纯收入,2004年开始才有一少部分收入来源于财产性纯收入,这与农民收入提高,理财意识增强有关。

从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2007年)的构成来看,家庭经营纯收入占45%,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各占27%,财产性纯收入仅占1%。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90%,第二产业收入占8%,第三产业收入占2%。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农业收入占78%,牧业收入占19%,林业收入占3%,渔业收入几乎为零。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占69%,外出从业得到收入占18%,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占13%。文成县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却不明显。

同类推荐
  • 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作为“全球500强”之一,怡和洋行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0)前成立于中国的唯一延续至今的外资企业。1832年靠建立“鸦片帝国”起家的怡和洋行,在剧烈变化和咆哮奔流的这段历史河流中,逃过了无数次危机的打击,并以惊人的弹性拓展了广阔多元的业务领域,呈现了一个“百年老店”的别样经历和掀起各种风浪的多样画面。
  •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一书是王振芳先生在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王先生就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讲“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课程。当时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论著,主要偏重于对某一经济基础问题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而王先生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考书。为此,王先生一边收集资料,一边讲授,不断充实内容,直至2007年王先生退休,积功有十五六年之久。
  •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本书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对策篇三部分,共九章;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结合或互动中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效供给问题,从概念到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
  •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本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惠及世界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已有地研究成果,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集子。旨在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甘肃省的“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热门推荐
  • 清梦紫烟

    清梦紫烟

    我其实不是多想重新活一次,因为这个讨厌的顺治,倒霉的静妃都是我不能接受的。但是既然来了,那就好好活一次吧。。。
  • 一剑断九州

    一剑断九州

    我有一剑可开天地我有一剑可斩凡尘我有一剑可劈日月我有一剑可断九州
  • 龙王觉醒

    龙王觉醒

    地龙麦尔斯为夺得龙族大权,阴谋暗杀龙王阿尔维斯,却大意之中让其幼子逃出龙渊,被月神后裔所救,在麦尔斯的策划下,借助光明教皇的力量铲除月神后裔,阴差阳错之下龙王之子逃入异界,在麦尔斯的追杀下艰难的开启了复仇之路。
  • 魂创风翼

    魂创风翼

    于意外之缘获得远古剑修剑神霸天的修炼功法“玄天剑典”,从而被无情追杀,不甘的陨落,但是从而也预示着新的生活的到来!!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
  • 城墙边

    城墙边

    以独特的视角,轻松的笔调,幽默的风格,描写生活在城墙边的老成都人的故事,历史跨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的事情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有些真象永远是个谜,但作者本人并不是刻意去追究,去问责,而是以凡人的故事给人予启发......
  • 无敌狂修

    无敌狂修

    天恩大陆,强者如林。石天,洛城豪门少爷遭人陷害,死而复生获得无上神功。恩怨分明,以绝对天资碾压前进道路上的敌人,你要我死,我就先杀你,你待我好,我十倍还恩。前路漫漫,危机重重,我石天就一脚一脚向前踏去,无所畏惧!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聪明工匠的故事

    聪明工匠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羽时代之羽之复仇

    羽时代之羽之复仇

    她,没有13岁以前真正的记忆,能想起的只有被人改动过的记忆。一次次被杀,一次次复活,只为找回那段属于自己的回忆!恶魔STAR,她负责的协会层级。冷酷,傲娇,遇到熟人偶尔会摆出小孩儿的天真。她,踏上了充满荆棘的复仇之路,成为王牌杀手,你若真心对我,我便用心回报。记住,曾伤害过我的人,都不得安宁!
  • 朝圣传

    朝圣传

    朝圣晚容,自有万千道法,大道三千,人人只求长生,而我只望能随心所欲.庙堂翻云雨,天凉寻道去,喝最烈的酒娶,娶最爱的女人,且看穿越在另一个人间的叶折如何能笑傲众生的崛起征程..........
  • 浮生烂漫

    浮生烂漫

    那一年,婚书而至,她受到天罚,葬于巫山。那一年,知微木花开正浓,他倾尽天下要将她唤醒,却惨遭封印。千年之后,她成了一介凡人,而他却是没有躯体的灵魂。他用尽一切想让她记起前世,可谁知半路杀出的甲乙丙丁乱了计划。青梅竹马如何,救命恩人如何,至亲好友又如何!她是幽月也好,是一缕幽魂也好,是当年执着的瑶姬也好。她只能是他的爱,他的妻。她的心里也只能有他一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