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1700000002

第2章 越地人物见于正史(1)

《史记》

薄太后

薄太后,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她的父亲是秦朝会稽郡人,姓薄氏,与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后,葬在山阴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六国遗族纷纷割据自立,魏豹自封魏王。正是在这个时候,魏媪将薄姬纳于魏宫。薄姬进宫之前,魏媪带女儿去许负那里看相。许负看完,告诉魏媪,此女形相大贵,将来所生,当为天子。此时,项羽与刘邦正在荥阳相持不下,天下形势不明朗,未来的走向很难预料。魏豹起先与刘邦站在同一阵营,共同对抗项羽。待刘、项之争处于胶着状态,魏豹已然心生动摇,此时许负之言,更加滋长了他的侥幸心理。于是他违背与汉王的盟约,保持中立,甚至暗中联络项羽,居中得利。刘邦派遣曹参攻打魏国,掳获魏豹。汉王收复魏地,废国立郡。薄姬被输送织室,与奴婢、遭谴宫女为伍。

魏豹死后,汉王巡幸织室,见到薄姬容颜美丽,便命令下官将其送到后宫。薄姬入宫一年多,始终不得刘邦召幸。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约,将来如若富贵了,不要忘记彼此的友情。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被选入汉宫,得到汉王宠幸。有一次,管、赵二姬在一起聊天,提起当年的富贵之约,不禁感觉好笑,毕竟贵贱两重天,谁又能真正不在意身份高下,做到荣辱与共呢?她们的谈话恰巧被刘邦听到,高祖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当晚便召幸薄姬。薄姬对刘邦说:“昨晚我梦见有苍龙在身上。”“这是极好的征兆,我将使你如愿。”这一夜刘邦就留宿在薄姬那里。说来也巧,留宿一夜居然留下龙种。公元前202年,薄姬生下皇子刘恒。

高祖驾崩,生前得到宠幸的夫人诸姬,都遭到吕太后幽禁,“不得出宫”。高祖生前对戚夫人万千宠爱,令吕太后备感冷落。所以高祖死后,吕太后变本加厉,穷凶极恶,竟然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薄姬极少得到垂幸,反而因祸得福。

吕太后特地恩准她随刘恒出宫到代国去,封为代王太后。太后之弟薄昭随行。

刘恒为代王十七年,高后崩。朝廷大臣商议高祖子嗣当中,谁可立为帝位继承人?外戚势力本来是皇权的重要佐助,但是外戚过于强势却又往往危及政权。朝臣惩戒于吕氏之祸,故而放弃淮南王、齐王,择定代王刘恒。他们认为薄氏较为“仁善”,不会做出吕氏的行径。于是迎立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其弟薄昭封为轵侯。

薄太后的母亲先前已经去世,葬在栎阳之北。于是追尊薄太后之父为灵文侯,由会稽郡在其墓旁安置民户三百家,形成邑落。山阴县的高级官吏奉旨守护陵冢,按法令进行祭奠。薄太后母亲的陵园设在栎阳北部,称灵文侯夫人园,园邑安置、陵园守护、祭奠规定都跟会稽灵文侯墓园一样。薄太后由追尊父母而推广到封赏魏国旧臣,这是因为她的母亲本出魏国王室。薄太后在公元前155年驾崩,葬在南陵。

见于《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辕终古

辕终古,钱塘人。元封元年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征讨东越。东越使徇北将军驻守武林,汉军不利。徇北将军多次击败杨仆部下,并且击斩汉军长吏。辕终古以军卒身份勇斩徇北将军,建立奇功,同年闰四月癸卯封御儿侯。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辕终古去世,谥号为庄。

见于《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汉书》

严助

严助,是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的族子。汉武帝掌政以后,一改前朝与民休息的政策,大事兴造,用意开拓边疆。为了在朝中统一意见,折服外朝百官,汉武帝多次命令郡国守相向朝廷举荐贤良文学,充实中朝智囊力量,严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举荐来到武帝身边。当时,被荐参与对策者共一百余人,严助的对策尤其得到汉武帝欣赏,于是提拔他为中大夫。严助经常被武帝授意与丞相公孙弘等进行论辩,用各家观点为既定政策缘饰,那批严正守旧的大臣经常被严助等人诘难制服。在众多的中朝官吏中,严助最受重视,侑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等人所得宠遇都要略逊一筹。

建元三年,闽越围攻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请求援助。当时汉武帝未满二十,涉世未深,就此事与太尉田蚡商量。田蚡以为越人相斗,寻常不过,不必出兵卷入其中,主张汉武帝应该采取自秦以来置之不理的政策,不必因为越人烦扰中国。对此,严助予以严厉反驳。他说汉朝不能采取亡秦的策略。只要条件允许,国力强大,汉朝对于周边小国的动乱应该负起责任,尽力援助。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汉朝的浩荡国威。于是,汉武帝诏命严助手持符节,领兵前往救护。严助暗示南粤王将儿子送到京城作质子,侍从皇帝周围。他又告谕淮南王刘安,让他改变先前与田蚡一致的置之不理的立场,配合朝廷发兵,赶赴前线。经过这些活动,严助的才干更加得到汉武帝赏识。有一次,严助侍从帝座,武帝竟然问起严助当年落魄乡野之时,有何恩怨难以释怀。严助对曰:“我年少时家境贫寒,经常遭到势家欺凌。”汉武帝又问:“如今发达,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严助说:“最想做的莫过于担任会稽太守,衣锦还乡。”于是汉武帝拔擢他为会稽太守,同时特许他在任职的前几年大胆作为,朝廷不加稽查。

后来,汉武帝又派人致信严助。信中说:“因为你对在皇宫里周旋感到厌倦,对宫廷任职感到乏味,同时对于故土的怀念愈发强烈,所以才任命你为郡守。会稽之地,东边靠近海洋,南边接近百越,北边以长江为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曾接到你的音讯,未知近况若何?希望你用《春秋》之意回复我,不要再用苏秦等人合纵连横的那一套。”严助接到书信,非常惶恐,上书自责,同时承诺今后三年政绩考核力求居最。此后,汉武帝索性下诏,命严助回到京城,以侍中的身份留在皇宫。每当有奇异之事,就命他撰文作赋,文辞灿烂,多有可观。

后来,淮南王刘安因为谋反被铲除,朝廷追查党羽,穷治故旧。严助曾经接受淮南王馈赠,交往亲密。汉武帝念及严助才情,有意从轻处理,不欲深究。但是当时担任御史大夫的张汤认为严助身为腹心之臣,却在外与诸侯交结,极为不忠。此种行径,不加诛除,倘有后继者,不可为治。在张汤的强烈干预下,严助最后被处以死刑,尸首运回由拳故地安葬。

见于《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朱买臣

朱买臣,字翁子,汉武帝时会稽人。家境贫寒,不善于经营产业,却喜欢读书,常靠打柴维持生计。在繁重的砍伐拖运过程中,朱买臣养成了诵读的习惯。他读书的声音嘹亮悠长,响绕山林。朱买臣的妻子跟着一齐打柴,每次当他开始朗诵书篇时,总是制止他。妻子觉得打柴是食力者赖以糊口的生计,出于不得已,劳作艰苦,反而高声读书,成为路人焦点,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朱买臣却不这么想,打柴与诵书没什么不协调,所以他不但不收声,专心干活,反而放开嗓门,念得更加来劲。妻子实在不能容忍这种我行我素的德行,请求离他而去。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四十多岁,你辛苦已久,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怎能富贵?”朱买臣不能挽留她,只好任凭她离去。此后,前妻和丈夫上坟,碰见朱买臣边走边唱。看到他又冷又饿的样子,就招呼给他饭吃。

过了几年,朱买臣跟随上京会计的官员,来到长安。当时,与他同县的严助得到汉武帝宠幸,严助向皇帝推荐了朱买臣。召见之后,皇帝让朱买臣展示一下自己的学问。朱买臣当即谈了自己学习《春秋》、《楚辞》的心得。汉武帝非常满意,拜他为中大夫,跟严助一道担任侍中。

汉武帝执政以后,为了应对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吏,倚重中朝诸臣,大量才能出众的人才屯集在侍中群体,朱买臣即其中的一员。当东越之地变诈反复的时候,朱买臣抓住机会,向汉武帝上书。他说:“从前东越王驻守泉山,山势险要,一人守住关口,则千万兵士难以登攀。听说现在的东越王不知道守住关口,向南迁移,离开泉山近五百里,居于水泽之中。如果我们从海上发兵,直奔泉山,排好阵势,以风卷残云之势向南扫荡,东越之乱,立马可破。”汉武帝认为可行,任命朱买臣担任会稽太守。汉武帝对他说:“士人闯荡于外,如若富贵,一定要体体面面地回到故乡,否则就好像穿了一身好衣服在夜里行走,辜负了胜人之处。如今拔擢你为本郡太守,感觉如何?”朱买臣顿首称谢。汉武帝下命朱买臣先行赴郡,建造海上航行的楼船,配备作战所需的粮食与武器,等诏书一到,便和大军一同出征。

朱买臣初到京城,等待诏见,有一段时间断粮,极为窘迫,全赖会稽驻京官邸接济。当奏折久久未见答复时,守邸官吏轮流给他送吃的。拔为会稽太守之后,朱买臣故地重游,依然穿着旧日的衣服,印绶揣在衣兜,没有乘车,像往常那样步行来到官邸。恰遇郡府至京报账,会稽来的那些官吏正在觥筹交错,不亦乐乎。朱买臣进到室中,毫不声张,直接坐下吃饭。吃着吃着,守邸官员突然发现朱买臣衣兜露出官印的丝绶。觉得奇怪,就上前拿出来看看,会稽太守印!

他大惊失色,连忙告知众人会稽太守正同他们一起吃饭!那些喝得忘乎所以的上计官吏根本不信,“开玩笑,不可能的事”。这批人当中有一小吏向来看不起朱买臣,他率先进屋验证。小吏定睛一看,二话没说,转身跑出,惊慌地喊道:“真的,千真万确!”大家这才有些紧张,于是赶快告知头领,呼啦啦一片,按官阶大小,伏地跪拜。此时,朱买臣才慢慢从室中踱出,接受跪拜。不一会儿,朝廷派来的专车也赶到了,于是朱买臣正式换上太守的行头,收拾妥当,乘车而去。

进到吴县境内,朱买臣恰遇前妻,她现在的丈夫是修路的役夫。朱买臣命车队停下,让后面随从的车辆载上前妻和她的丈夫,安排他们到太守馆驿吃饭。妻子为自己不识丈夫才器,感到惭愧,上吊自杀。

朱买臣担任会稽太守一年有余,带领军队大败东越。汉武帝对他非常赏识,升为主爵都尉。中间有事受到牵连,朱买臣一度被免官。后再度出仕,担任丞相长史。因为丞相的关系,朱买臣跟御史大夫张汤隔阂很深。为了陷害张汤,朱买臣将张汤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上报朝廷,构成重罪,张汤自杀。汉武帝后来追悔张汤之死,朱买臣又为此丧命,归葬故里。朱买臣的儿子张山拊后来官至右扶风。

见于《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郑吉

郑吉,西汉会稽人,行伍出身,跟随汉朝军队多次出征西域,立有功绩,担任郎官。郑吉为人果断坚决,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比较了解。

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西征之后,汉朝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屯田于渠黎。汉宣帝时,郑吉以侍郎身份屯田渠黎,积蓄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为征战准备了物质条件。后来,郑吉伺机发动驻地周边的小国家,集结兵力,向车师国进攻,一举攻陷了他们的城池。因为建立奇功,郑吉升迁卫司马,主管鄯善国以南、以西大片区域的外交军事工作。汉宣帝神爵年间,匈奴乖张作乱,日逐王先贤掸打算向汉廷投诚,他派人跟郑吉接洽,告知自己的意愿。郑吉得到消息,迅速采取行动。他调发渠黎、龟兹等国共五万兵力前往迎护日逐王。日逐王降汉,带来百姓一万二千人,高级官吏十二人。这支队伍由北向南,浩浩荡荡,郑吉一直护送到河曲地区。

部分人众行到半途,欲逃回故地,郑吉派人追还,个别顽固分子被杀头示众。匈奴降众一直被送到长安,西汉朝廷封赏日逐王为归德侯。

郑吉以卫司马的身份击破车师国,劝降日逐王,功勋卓著,威震西域。他由此得到朝廷格外重视,车师国以西、以北的大片区域也由他兼管,号称都护。所谓都护,指兼护西南、西北诸要务。这个职务的设立,以郑吉为第一人。汉宣帝非常赏识郑吉的才能,特下诏书:“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对西南、西北的部族精心安抚,树立大汉朝廷的威信和声望,迎接并护送匈奴单于的哥哥日逐王一行人等,击破车师的兜訾城,功勋卓著,远近闻名。故特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一千户。”郑吉于是在西域的中心地带设立幕府,治所定在乌垒城,安抚西域诸国,强梁乖张者加以诛伐,有意投诚者用心抚纳。汉朝诏令通行西域,由张骞创始,而收成效于郑吉。郑吉死后被赐谥号为缪侯,他的爵位由其子郑光承袭。

郑光去世,没有子嗣,封国被撤。汉平帝元始年间,追录复封那些无罪过而失掉封国的功臣世家,郑吉的曾孙郑永被封为安远侯。

见于《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后汉书》

同类推荐
  •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本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为对象,由相关研究专家撰述他们的生平小传,并酌情辑收部分作家的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访问记、演讲等,以求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伟大作家的人生轨迹及著作风貌。各篇传记的作者均系翻译、研究名家,文字简明扼要,评论深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教师公文包-名人风范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哲学宗师——笛卡尔

    哲学宗师——笛卡尔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秋风辞

    秋风辞

    一场诡异血腥的政变破解了后刘邦时代的政治乱局;两位清静恭俭的帝王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太平盛世”。年仅十六岁雄心勃勃的帝王刘彻该怎样经营这个庞大的帝国?这里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有参详天地的通才鸿儒,有一赋千金、文采风流的才俊……
  • 孟子评传

    孟子评传

    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担当着“第二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孟学内涵丰富而曲折,后人不仅对孟子生平事迹争论繁多,就是对孟子思想也多有歧解。面对孟学研究的这两大困难,《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一方面尽量汲取前人的成果,对孟子生平事迹中诸如师承、生卒、游历、著作等重要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澄清有关的争论等此外,《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将孟子思想列为王霸、经权、义利、舜跖、人性等五辨进行讨论,打破了一般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研究孟子的呆板模式,较好地把握了孟子思想的特色和原貌,体现了作者刻意求新、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读来有严谨有序、耳目一新之感。
热门推荐
  • 12字改变草根人生

    12字改变草根人生

    改变草根的人生并不难,下面这12个字便能为你指点迷津:志、诚、忍、行、勇、挺、变、钻、迂、靠、借、交。12个字,源于中华文明智慧的凝结。12个字,取自当代人生成功的经验。字字凝重,寓意深刻,道出了生活的真味,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本书从草根生存的现状出发立意,为平民百姓改变人生命运献计献策,指点迷津。道理深入浅出,贴近生活,案例真实动人,情理交融;方法实用可行,用即生效。这是为草根大众奉献的一部人生励志的有益读物。本书从草根生存的现状出发立意,为平民百姓改变人生命运献计献策,指点迷津。道理深入浅出,贴近生活,案例真实动人,情理交融;方法实用可行,用即生效。
  • 护世天尊

    护世天尊

    修仙炼道非吾愿,奈何乱世种机缘。斩魔炼天终不怨,证道成尊护世间。一位身负国仇家恨的皇族少年,因身现异象而被纳入修仙宗门一个资质平庸的仙门弟子,最终踏上强者之路,确是宿命使然从而,成就了他炼天道、斩妖魔、救苍生、扶盛世的不朽传说世人也因此而奉他为“护世天尊”
  • 圣光吸血鬼

    圣光吸血鬼

    黑暗的吸血鬼成为了圣光的祭师以黑暗之身行走在光耀之上散播圣光,为属民带来新的信仰化为阴影,将敌人拖进无尽深渊——————————————————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隐藏在圣光阵营中吸血鬼的疯狂之旅
  • 那谁我爱你

    那谁我爱你

    一步步走过来,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爱即永恒,相守即一生。
  • 雨之落

    雨之落

    雨,沁动人心,衬托出一城思念。一城的雨,一城的夜,一城动人的气氛,沉淀出一城沉厚的思念……
  • 乱志

    乱志

    万小米独自一人来到南方高中上学,第一天就幸运的连续被球砸。砸出了怎样的火花呢?请拭目以待。
  • 穿越之我欲成仙

    穿越之我欲成仙

    宅男英雄救美不成,遭遇空间裂缝坠入修真界。是延续普通的人生,惶惶度日,还是逆天而行,夺天地之造化,创造不世传奇?我欲成就大道,人挡杀人,仙阻诛仙。
  • 重返少时

    重返少时

    经历了前世的重重,陈泽宇只想更快乐的重新出发,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
  • 重生复仇之千金

    重生复仇之千金

    我在十五岁那年经历了父母的离异,而父亲又以飞速再婚,而自己也在自己的婚礼上被我的爱人和妹妹害死,我不甘心呀!可是再次睁开眼睛却回到自己十五岁那年就开始我的报复了
  • 勿念勿安

    勿念勿安

    命运玩人,本是一段美好的爱情却阴差阳错,最终误会解除,她是否会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