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5400000016

第16章 漆器的裂变之旅(4)

当然关于“曲水流觞”最著名的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集序》。兰亭是浙江绍兴的流杯亭。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月3日,王羲之和亲朋好友一共42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曲水流觞”,共度传统习俗中的修禊日。这个游戏,是将盛满酒的耳杯放入水中,让依靠双耳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耳杯顺流而下,当耳杯遇到水流曲折处往往会被冲出主流,停在回水处的水面不动,这时坐在此处曲水位置的文士就要将停在面前的耳杯拾起,喝完耳杯中的酒,然后即兴赋诗一首,若是不能吟出诗句,那么所饮的这杯酒就算是罚酒了。大家饮酒做诗,兴致盎然。最后大家决定将诗文结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王羲之就是在集风雅和美酒的陶醉下,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据说酒醒之后的王羲之重写这篇序文,却怎么也找不到当时微醺状态下的那种神韵了。

如今,著名的流杯亭有故宫乾隆花园的契赏亭、中南海的流水音亭、圆明圆的坐石临流亭和寄情咸畅亭、恭王府花园的沁秋亭、北安河七王坟退潜别墅的流杯亭、潭柘寺的猗玕亭等,有兴趣的人们可以有机会演绎一下古人的风雅聚会。

漆工的故事

当我们看到造型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精湛的各时代漆器时,不禁要问,它们是谁制作出来的?

在我国古代,统治阶层一直是重道不重器,器物的制作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一般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从事手工艺制作。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也很少有对匠人成就与贡献的记载。作为传统手工艺的漆器也是如此。我们可能会对一件精美的漆器啧啧称赞、流连忘返,却很难找到它的创作者的信息。那一代代的漆器工匠,有着灵巧的双手与奔放的情感,大多都在流逝的光阴里消失得无踪无影。

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物勒工名”制度,就是要求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以便责任明确。正是因为这项制度,古代的漆工们得以把名字留在了自己的作品上。如秦代的很多漆器上刻有“文”、“介”、“但”、“忠”、“李”、“中”、“士五咸”、“士五军”、“士五皆”、“小男子左”、“小女子”、“大女子”等文字,汉代漆器也有“章”、“东”、“朱”、“李”、“杜”、“任”等标识。这些似乎并不是完整的姓名,看上去更像是个代号。但正是默默无闻、说不上姓甚名谁的他们,创造了古代漆嚣的辉煌。

在《后汉书·申屠蟠传》记载:“蟠家贫,佣为漆工。”这是我们能知道早期能记载下完整姓名的漆工。

到了元明清时期,漆器工艺发展规模扩大,官营漆器与民间漆器制作并存,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著名的漆工得以史上留名。

元代的漆工

元代的雕漆工艺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涌现出张成、杨茂、张敏德、彭君宝等技艺卓越、流芳千古的制漆名家。张成、杨茂并称为“堆朱杨成”。

《格古要论》记“元朝嘉兴府西塘杨汇有张成、杨茂得,剔红最有名。”

张成,元代雕漆巨匠。雕漆作品特点是髹漆肥厚,雕工圆润,藏锋清晰。其雕漆技艺全面,作品题材广泛,山水人物题材的作品通常画面疏朗,景物深远,空旷辽阔。张成的漆器作品在国内仅存3件,一是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剔犀云纹盒,二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剔红曳杖观瀑图圆盒,三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剔红栀子花圆盘。

杨茂,与张成同时齐名且为同乡的元代雕漆巨匠,嘉兴府西塘杨汇人,以擅长剔红而名盖一时。杨茂的雕漆风格,在题材的选择与艺术处理上与张成各有千秋。杨茂的花卉题材作品,用漆不厚,刀法娴熟,花卉表面略显平滑,刻阴线花筋叶脉,与张成采取的边缘凸起、花瓣枝叶反正卷折、花卉茁壮丰满的风格略显不同。其山水人物题材的作品多以近景为主,突出人物的各种活动,表现手法细腻逼真。杨茂的传世作品在国内只有3件,即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剔红花卉纹尊和剔红观瀑图八方盘,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剔红梅花纹盘。

张敏德,元末雕漆名匠,其生平无考,可能是张成的后裔。据现有资料来看,他唯一的传世之作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剔红赏花图圆盒。其所刻人物、建筑、庭院均具有浮雕的表现力,可与名家的工笔画媲美。

彭君宝,浙江嘉兴人,元代的戗金银漆器名家。

明代的漆工

当时的雕漆名手,都是世代相传,如张成之子张德刚、杨茂的后代杨埙,都成为技艺高超的名匠。

张德刚,明永乐间著名漆器艺人,生卒不详,浙江嘉兴西塘人。父张成,元末杰出雕漆工艺家。万历《嘉兴府志》:“张德刚,嘉兴西塘人。父成,善髹漆剔红器”。康熙二十四年《嘉兴府志》:“张德刚(光绪本此下有‘西塘人’三字),父张成与同里杨茂俱善髹漆剔红器。永乐中日本、琉球购得以献于朝,成祖闻而召之,时二人已殁。德刚能继其父业,随召至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复其家”。据《明史·职官志》,营缮所属工部,“洪武二十五年置营缮所。改将作司为营缮所,秩正七品,设所正、所副、所丞各二人,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张德刚以精艺任营缮所,负责果园厂御用雕漆的制作,对明永乐以后雕漆工艺的发展,曾起过很大作用。

杨埙,字景和,宣德时嘉兴西塘漆工,承父业,明漆理。《骨董锁记》记载“宣德间,有杨埙者,精明漆理,各色俱可合,奉命往日本学制漆器画,其缥霞山水人物,神气飞动,愈久愈鲜,号杨倭漆”。《元明事类篇》记载“义士杨埙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习之,更出己意,以为五色金钿,并施物色名称,倭人见之,亦龋指称叹。盖其天资敏妙,一艺亦绝古今也”。杨埙是否赴日学漆艺,两者说法不一。《图绘宝鉴续纂》、《明画录》记载杨埙“善以彩色漆作屏风器物,极其精巧。皆以泥金书题于上,书画俱佳”。《珊瑚网》上说“杨埙以髹笔妙绘染,凡屏风器具上,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绝”。《七修类稿》、《清秘藏》、《东海集》和《福建画人传》等著作亦有记述。

周翥,明嘉靖年间扬州漆工,开创漆器传统品种“百宝嵌”,称为“周制”。

黄成,字大成,隆庆年间安徽新安(今歙县)漆艺名家,著《髹饰录》。

杨明,号清仲,天启年间浙江嘉兴西塘名漆工,为《髹饰录》撰写了序言,并逐条加注。

蒋回回,苏州艺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晚期,以善制金银镶嵌漆器,名重于时。所制的泥金描彩和金银螺钿镶嵌器,混合使用泥金描彩和镶嵌等多种装饰方法,制做的花鸟树石等图案,金碧辉煌。《遵生八笺》记载“若吴中蒋回回者,制度造法极善,模拟用铅钤口,金银花片,钿嵌树石,泥金描彩,种种克肖,人亦称佳”。

王松,云南大理雕漆名家,作有“滇南王松造”剔红文会图委角方盘。

江千里,明末清初扬州著名漆工,王士祯《池北偶谈》和朱琰《陶说》作姜千里。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浑朴华丽,驰名当世,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之誉。一生喜用《西厢记》故事作小件软螺钿镶嵌。漆制品有酒器、方圆小盒、笔筒、杯等。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载:康熙初年,扬州有名画家查士标,擅长山水画,另有漆器名师江秋水,擅长螺钿镶嵌,可见其成就之高。传世作品有锡胎嵌螺钿多宝黑漆描金执壶、嵌螺钿插屏、嵌螺钿银胎碗,另有嵌螺钿加金银片长方黑漆盒,盒盖内有篆文方印“江千里式”四字款。

清代的漆工

卢映之,为江苏扬州漆工,以善制做百宝嵌著名。根据《履园丛话》记载,他依照宋宣和内府制仿制漆砂砚成功,名躁一时。乾隆诗人袁枚说“卢叟制器负盛名”,曾为卢映之所制的都盛盘(盛放各种文具的盘)作铭康。他的儿子慎之、孙子葵生,都以髹漆著名。

王国琛,与卢映之同时的著名漆工。《履园丛话》记载“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百宝镶嵌)”。

卢葵生,名栋,字葵生,生于乾隆乙未年左右,卒于道光庚戌年,卢映之之孙,善长以漆砂砚。顾千里《漆砂砚记》中赞卢氏漆砚“有发墨之乐,无杀笔之苦,庶与彼二上品(端砚、澄泥砚)媲美矣!”因而当时仿制者甚多,以至卢葵生不得不在砚匣内夹入防伪单。他在防伪单中说:“其砂全以沙漆,制法得宜,方能传久下墨。”并指斥仿制者“假冒不得其法”。主要有漆砚、漆盒、漆壶、漆臂搁、漆琵琶、漆佛象等作品传世,他善长调动多种漆艺如浅刻、百宝嵌、八宝灰、波罗漆、仿紫砂漆、绿沉漆、罩金森等,表现江南文化情味和文人意趣,是扬州漆器文化史上的骄傲。

夏漆工,姓名不详。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居江苏扬州头巷。娶梨园姚二官之妹为妇。民间漆工,善古漆器,有剔红、填漆二种。以金、银、铁、木为胎,朱漆三十六次,镂以细锦。合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诺式。盘有方圆、八角、縧环、四角、牡丹、花办诸式。匣有长方、两三撞诸式。呼为雕漆器,以此致富。故河房中器皿半剔红,并饰之循槛,为小秦淮第一朱阑。”

沈绍安,清乾隆年间著名漆工,福州脱胎漆器的创始人。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辛巴达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辛巴达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校园节庆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节庆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学生自学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学学习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本书所说的品德学科教学涵盖了本学科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把重心落在了一至六年级这个阶段),主要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品德学科教学活动,即品德学科的教师,根据国家品德学科教学标准,通过品德学科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责任感的教学过程。然而,当我们去认真观察品德学科教学现状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痛的。但或许因为痛,我们才更希望去寻找灵动的感觉。
  •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由邓秀珍所著,本书精选中国古代的禅诗,作者中,有佛门中僧尼,有世俗中官民。作品中,有五七言律绝,也有古风歌行。诗言志,诗缘情,换言之,诗是心境的外化。禅诗,则是禅者心境的外化,乃以诗美传达禅悦。禅是难以言说的。但又不是完全不能言说。表达禅可以言说的语言形式,莫过于诗。诗的含蓄。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
热门推荐
  • 误闯春秋变霸主

    误闯春秋变霸主

    一场车祸,让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邹子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变成了晋国二公子重耳。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晋国在外有秦、齐等国虎视眈眈,在内有骊姬和荀息阴谋不轨,还有心术不正的晋国三公子夷吾,再加上胸怀坦荡的世子申生。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的邹子华,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去拯救晋国的命运。假途灭虢,平冤案,斗骊姬,出使楚国,代晋献公参加葵丘之会,蒲城斗秦军,流亡天下,杀夷吾夺回晋国,称霸中原……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接踵而来都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改变历史,也不能创造历史,但是因为邹子华的意外出现,会不会让历史上所记载的春秋和现实发生一点点改变呢?(稗官小说不求实事与正史相合,学者通人不必深究。)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作曲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作曲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作曲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喋血商场

    喋血商场

    一名少年的成功商路。由于机缘巧合,打进了商圈,成为了一名喝血的商场奇才。
  • 花后娘娘

    花后娘娘

    他是花国之主,拥有神鬼莫测之威,她只是花店的老板娘,除了种花啥都不会。她被他掳去异界,在妖魔鬼怪的世界里竟然混成了娘娘?
  • 难道我比不上你几个月的男朋友

    难道我比不上你几个月的男朋友

    1996年2月14日这一天是情人节,天空飘着沉甸甸的雪······
  • 爱情修炼日记

    爱情修炼日记

    呃呃呃,这是一个特别老套的剧情。囧!!!“一百万,离开她”“……”我的生日你没来,我在医院你没来,我去你家你没来……“我要去广州了,你会来吗?”“……”“……”“……”我来了,以一个全新的身份。我想远离你,却不停靠近你。我想用爱情报复你,却深陷泥沼。我想……却……
  • 灭人之战

    灭人之战

    一个好战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帝国,再加上一位嗜战的君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离不开他的女人,可是为了争宠,11三千佳丽,又会发生一些怎样的故事呢?而在他功成身就的时候,又被别人称为暴君,可是谁有能明白他的心呢?只有她,才明白!为了自己的子民,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帝国。走向了一个令别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可是谁有知道,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呢?
  • 从未忘记霓

    从未忘记霓

    十年前的他爱上她,十年后她爱上了他。十年前她给他鼓励,给他保护,十年后他给他守护,给她支持,给她幸福。分隔十年确从未忘记。爱在继续
  • 梦幻年代

    梦幻年代

    世上万物皆有运转的轨迹,千变万化唯有生与死是一切的根源。这梦幻美丽的世界不过是一场泡影,只有你才是我世界唯一的真实。
  • 随心而遇

    随心而遇

    随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捧在手心里的明珠,却渐渐发现很多事情都那么无力……亲情无力,男人不可靠……皇宫就是个大染缸,没有人能干净的从里面出来……无奈跌入江湖,一切却又变了,连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赵玄似乎也已改变,两人的地位仿佛颠倒了过来,随心如何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