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001

第1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1)

第一节 春节来历

梅花犹带雪,万户庆新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我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佳节。按照我们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岁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又被称为“三元”;并且因为它又是一岁之朝、一月之朝、一日之朝,还被称为“三朝”。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中国人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年”最初叫“稔”(rěn),寓含禾谷丰登之意,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关系。在传统民间习俗中,过年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祭社”(有的地方从十二月初八“腊祭”)那天开始,一直延续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现在我们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有时候却称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中国人过春节,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说它的来历,大抵是从源于殷商时期的“腊祭”活动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先民们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人们都要举行活动,祭祀神庆新春灵和祖先,以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腊祭。腊祭期间,人们不干活,聚饮联欢,载歌载舞,嬉笑玩乐。

第二节 历史演变

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人过新年至今大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从虞舜时期开始的。舜当上部落首领以后,带领属下祭神祭祖,人们便把这一天作为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来历。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正月初一究竟从哪一天算起,并不统一。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为端月(因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讳,所以称正月为端月),即农历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建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新年习俗渐渐从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因此可以说,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乐、万民欢庆的“佳节”。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互相拜年”。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决定采用公历,把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但当时还不叫“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第三节 神话传说

一、关于年的由来

民间盛行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其实“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古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做“年”。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人担惊受怕,成为人间的一大祸害。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来一次。后来,人们在长期与年的实践斗争中,发现了“年”的一些弱点,如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等等。于是,有一年,大伙就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山里去了。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过年关”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留了下来。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二、关于春节的来历

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以打柴为生,聪明勤劳,为人善良。他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发现,天地万物,大多有规律性的节奏特征。当时人们还没有掌握节令知识,不懂得四时规律,由于节令的失常,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不便,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老百姓叫苦不迭。于是,万年下决心要区分节令四时。经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万年苦心研究出草历,可是,万年认为自己的草历还不够准确,又不辞辛劳地花费了极大的心血继续测量推算。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终于把太阳历定准了。这个重大的发现,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类生活的计划、安排和组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此时的万年,却已从当年的壮年人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叟了。天子为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后来,人们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万年老人。这个传说虽不足为据,但却为春节的来历增添了神话的色彩。

三、关于春联的来源

战国时代的一本著作里记载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鬼蜮,当中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蟠曲3000里的大桃树,上面结满了鲜美可口的大仙桃,树下青石屋内住着两兄弟: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兄弟俩靠吃野桃生活,对桃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它百般呵护,精心照顾,经他们的辛勤劳作,桃子结得又多又大,格外香甜。人们都说它们是仙桃,吃了能延年益寿,成仙成佛。大桃树的东北面有座鬼门,世间所有的鬼都必须从那儿出入。天帝怕鬼怪下到人间为恶,就派了他们两个在鬼门口把守。碰上恶鬼就用苇绳捆起来喂老虎。这弟兄俩守门尽职尽责,专门惩治害人的鬼怪,所以任何恶鬼都怕他们。

后来,兄弟俩上了天庭,成了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成为人们心中正义和勇猛的化身。传说他们种的桃林能驱鬼避邪,因此,以后每逢过年,老百姓就用桃木制成板块,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是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家门两边。借他们的威风来驱灾避邪,保佑家人健康平安。神荼、郁垒也就成了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的门神。这种用桃木制作的木块就是最初的“桃符”,所以春联也叫“桃符”。北宋王安石有《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和喜儿在新年到来之际贴门神的一段唱词:“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说的就是门神守户拒鬼的意思。而桃符改称“春联”则是明代的事情了。

四、关于压岁钱

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时有个叫“祟”的小妖怪,他身黑手白,面目狰狞,长得十分可怕,每逢年三十夜里就蹿出来,专门吓唬小孩,触摸睡熟的小孩脑门。凡经“祟”摸过脑门的小孩就要发高烧,待退烧过后,就变得呆头呆脑。人们都怕它伤害自家的孩子,就整夜点灯不睡觉,谓之“守祟”。据说当时嘉兴府有户姓管的人家,老来得子,十分疼爱。年三十晚上,老爷子一直陪着孩子在床上玩铜钱,夜深了,玩着玩着不留神就睡着了,结果用红纸包的8块铜钱,就撒落在枕头一边。半夜时分,小妖怪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正要对小孩下毒手,突然枕头边迸出了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了出去。这件事后来传开了,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三十夜里就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边上,果然“祟”就再没有来侵扰孩子。因而,人们把这叫做“压祟钱”。“祟”、“岁”同音,天长日久,就把“压祟钱”称为“压岁钱”。压岁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红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和吉祥。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五、倒贴福字

这个风俗习惯在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在京城街头微服私访,来到一个集市上,见不少人正围在一幅年画前议论纷纷。仔细一看,只见年画上画着一个没有缠足的赤脚女人,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朱元璋看后,心中恼怒,在他看来,年画背后的意思是“淮(怀抱)西(西瓜)妇人好大脚”,耻笑淮西妇女不裹脚,脚大。由于马皇后正是大脚淮西女人,所以朱元璋认定这些人是在嘲笑自己的皇后。于是,回到宫中后,他立刻派人前去查问,并记下这些人的住处和姓名,并且让人在没有参与这件事的人家大门上面,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然后,就下令去捉拿大门上面没有贴“福”字的人问斩。

好心善良的马皇后听说明太祖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心中焦急万分,为了消除这场灾祸,避免百姓遭受无妄之灾,她悄悄命人传令全城,必须在天亮之前在自家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但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拿人,见家家户户都贴了“福”字,无从辨识,只是一户人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后,大为恼怒,就把所有的怒火都发向了这家人头上,要把这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大事不妙,急中生智,忙对朱元璋说:“想必是这家人知道陛下今日来临,故意把福字倒贴,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言之有理,也因他们着实无辜,便下令放过了这户人家,一场灾祸终于被马皇后消除了。从此,人们过年时,都将福字倒过来贴,一来图个大吉大利,平安幸福;二则为了纪念善良的马皇后。

六、关于烟花爆竹

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鞭炮最早与桃符、春联一样,是用来驱除邪魔妖怪的。汉代东方朔在《神异经?西荒经》上说:古时候,在西方的一座深山里,住着一个怪物,长得像人,可只有一尺多长,也只有一条腿。这个怪物生性机敏,毫不怕人,而人若碰上它就倒了霉了,它会使人得上寒热病,浑身发冷并发烧,不多时就会在痛苦中死去,这个怪物名叫“山魈”(xiāo)。

传说山魈喜欢在过年时下山,人们都很害怕。相传有一年冬天,一位农民在山上砍完竹子回家,一路上感觉很冷,就随手折了一堆小竹子点燃,竹子在火中噼啪作响。正在这时,他突然看见山魈,吓得他丢下竹子就跑,谁知道这个怪物看见那堆正在噼啪作响的火堆,跑得比这农民还快,一眨眼工夫就钻进山里,再也不出来了。原来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了,人们知道了它这个弱点,就在每年正月初一早晨,在各家庭院里烧竹子,火光熊熊,竹裂声啪啪作响,吓得山魈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出来害人了。

爆竹的发展与火药的发明密切相关。唐朝年间,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后来,相传在初唐年间,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放进小竹筒里,点燃爆炸,以驱除山间的瘴气,减少疫病的流行。这火药竹筒发出的响声远比烧竹子响得多,传得远,这便是最早装硝爆竹的雏形。至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后来,还有人用麻筋把纸制爆竹编成串,所以称“编炮”。又因为成串的爆竹燃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如同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称它为“鞭炮”。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过年,无论贫富贵贱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图新。

知识小百科

尧舜时称年为“载”,夏朝称年为“岁”,商朝改岁为“祀”,直到周代才改称为“年”。古人说“周以稼穑兴年谷为重”,可能从周开始,中国的农业日益兴盛起来,并正式以“年”名岁。《谷梁传》上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有年”是指收成好,“大有年”是指大丰收。直到现在,我们还用着“丰年”“荒年”“年成”等这样的词语。

春联用纸是大红色的,而庙宇则用黄色的,守制(孝服未满)之家用蓝色的,清代宫廷的春联用纸是白色的,蓝边包于外,红边镶于内,这是由于满族尚白之故。

压岁钱也称“押岁钱”、“压祟钱”、“压胜钱”(宋以后,压岁钱改为铜币,所以也叫压胜钱)等。起初,压岁钱是用来驱邪避魔、帮助孩子平安过年的,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而如今,则寄托着长辈们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代表着一种节日的喜庆。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工作实务

    办公室工作实务

    本书旨在加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办公室工作技能培养。编者以新型高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指导,创设具体、真切的办公室秘书工作适用情境,以具体业务操办流程为线索,重点突破秘书尤其是基层秘书在办公职能活动中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化学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化学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 建筑材料作业集

    建筑材料作业集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建筑材料》的内容,更好地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安排,组织编写了《建筑材料》作业集。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月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三界剑主

    三界剑主

    剑动三界,主宰沉浮。全文已推翻,正在回炉重造中……
  • 黑白消长传

    黑白消长传

    身负战友血仇并背上叛徒黑锅的缉毒警察身入魔宗,杀性一发不可收拾!敌人哀嚎和鲜血的洗礼,还有不明的身世馈赠,他迅速成长,追寻身世。异彩纷呈的修者世界血拼不断!地球,由谁掌控?
  • 风云之国

    风云之国

    21世纪的女主和年幼的儿子被前夫推下悬崖后,穿越时空掉到了一片云上,在风云之国过上了不可思议的奇幻生活,遇上了此生真正的灵魂伴侣。
  • 习习清风,琪开得南

    习习清风,琪开得南

    昔日的好友,如今的敌人,一场车祸,使两个家庭支离破碎。仇恨?还是欲望?无声的硝烟弥漫在许习习与葛天琪之间。一次次的算计,一次次的陷害,一次次的背叛。许习习望着那个对她微笑的葛天琪,看向身后的万丈深渊。进,是死,退还是死。许习习的眼神暗了暗,低下头思考了良久。进,尚得一线生机。退,便是身败名裂。
  • 今生我要做反派

    今生我要做反派

    前世她为了他失去一切,包括性命,他却和别的女人享受着那一切所换来的荣华富贵。如果他们两人就是所谓的男女主,而她只是一个小炮灰的话,那么重生一世,她势必要做一个反派大Boss,男女主?干掉!挡路石?干掉!不顺眼?通通干掉!嫁给了很多人?没有,只是勾搭上一个精神分裂的青梅竹马而已。
  • 寅神

    寅神

    龙体觉醒,坤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成就了他的神位?坚强,不屈!!
  • 柯南·道尔的一生

    柯南·道尔的一生

    本书详实地描述了一个因小说人物成功得享名利却又对这个虚构人物恨之欲其死的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生。
  • 女配在上

    女配在上

    苏醒重生了,回到了高中那年。小胖妞决定夹起尾巴好好做人,谱写一个大好的明天。不过……怎么总有人先她一步脚踏朵朵白莲花?还好,在这黯淡无光的日子里还有一个不平凡他。
  • 九转化圣

    九转化圣

    混沌的九州,蠢动的龙冢,逆天的征程!强者武圣,历经八世,功亏一篑,终难化圣!九次重生,化名武辰,最后一搏!醒吾上古玄魂,战尔天地神魔……挡我化圣者,杀无赦……
  • 穿成病号伤不起

    穿成病号伤不起

    一株开白花的“小草”意外死后,倒霉地穿越到古时空一个濒死的重病号身上。还来不及喘息,一只黑手猛然卡住她咽喉!形势逼人啊!她被迫着从毛虫渐渐蜕变成美丽蝴蝶。他是她的护卫,他的名字因她而来。那一天,他单膝跪地,向她许下一生的承诺:我会永远护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