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017

第17章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节(1)

第一节 中秋来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便合家围坐桌旁,一边品尝月饼等美味佳肴,一边观赏明月,同享天伦之乐。那八月十五为什么叫中秋节呢?而这个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这3个月是一年中的秋季,八月在秋季的中间,故称为“中秋”,而古时候把每季的3个十五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为秋季的第二个十五,故中秋也叫“仲秋”。又因为与上古祭月的习俗有关,故中秋节又是“祭月节”。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两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固定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节气在八月内,日期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如要祭月而无月未免太伤风景。因而,逐渐的,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了八月十五。而中秋节也由最初作为帝王们的祭月典礼,尔后由贵族士大夫们效仿,经神话的渲染之后,逐渐传入民间,成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因其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又被称为“八月节”、“八月半”或“八月十五”。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第二节 历史演变

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人们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先秦时代,即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祀制。《礼记》中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之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明清时期,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至今,我国各地仍然有许多中秋祭月的“拜月坛”、“拜月亭”、“拜月楼”等古迹遗存。据说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月坛”,就是明朝嘉靖时期为满足皇家祭月而修建的地方;北京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大臣、后妃和宫女祭月的场所。民间中秋活动大约开始于魏晋时期,并有了赏月、咏月的诗赋之作。

在唐代,中秋节成为民俗。中秋节逐渐由祭月变成了赏月,严肃的祭祀也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在宋朝时,中秋节极为盛行。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上有圆饼;而南宋时百姓也多于此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是贫穷的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菜来欢度中秋。除了团圆、拜月、欢娱之外,还有赏灯的习俗。并且自宋朝起,在杭州钱塘江观潮,也成为中秋节的一个节俗内容。元朝虽属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很深,节日习俗也大都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中秋节已经与元旦齐名了(古时候,人们称春节为元旦)。祭月、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清宫有祭月之俗。祭月的地点就在御花园,然后就是丰盛的合家宴会。清代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等地方习俗。

总之,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随着新内容的不断增添,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第三节 神话传说

一、嫦娥奔月

嫦娥是怎么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药,嫦娥却背着丈夫偷吃了全部的长生药,独自成仙,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欢笑,只有一只惹人怜爱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总在砍着桂树却总也砍不倒的吴刚相陪伴。她想起了丈夫平日里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却也只能自食其果,独自忍受着月宫中的孤寂。

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另一版本是: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帝时期的人,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猎,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彼此倾心,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幸福美满。有一年天上突然出现了10个太阳,把土地烤焦了,海水烤干了,庄稼烤枯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天下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这件事惊动了后羿,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9个太阳,因为尧帝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后羿才息怒收弓,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后羿立下盖世奇功,创下丰功伟绩,受到了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自己心爱的妻子,不愿一个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里,不料被蓬蒙看到。过了几天,正逢这一年的八月十五,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嫦娥的内室,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嫦娥滞留在月亮上的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与后羿团聚。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晓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岂知蓬蒙早就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格外圆,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王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凡人间与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仲秋节。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二、吴刚伐桂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500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却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砍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取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却始终也砍不倒这棵树。

关于这一传说的另一版本是: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一直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就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又名吴权,是汉朝西河人。太阳神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3年学仙道之时,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下了3个孩子。吴刚归来知晓此事后,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上,利用这种徒劳无功、永无休止的劳动对吴刚进行惩罚。

而后来,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遂命她的3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子,一个变成了蛇。

三、无盐拜月

这种风俗起源于北宋京城。当夜,满城人家,不论穷富贵贱,男女老少,都要穿上崭新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自己的心愿,祈求月亮神的庇佑。相传古代齐国有个丑女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德行被选入宫中,但一直未获得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争相拜月,期盼能“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这些传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向往自由、征服宇宙和探讨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所以古今中外广泛流传着,给节日增添了神话色彩和无穷的趣味。

知识小百科

无盐女:无盐与宿瘤是我国古代两个奇丑无比的女人,由于她们才德兼备,竟然使得齐宣王与齐愍王大为折服,而成为他们的夫人。无盐是个长相丑陋不堪的孤女,年过四十,不但流离失所,甚至无容身之处。她本来有个名字叫钟离春,因生得太丑,又出生在无盐,大家就都把她叫做“无盐”,反而忘记了她的本来姓名。后来,人们就把“无盐”作为丑女的代称,如同把“西施”作为美女的代称一样。无盐和西施,一个极丑,一个极美,简直无法相比。如果竟有人把她们两人相提并论,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贬得太低,这叫做“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刻画,是加工描绘;唐突,是无礼冲撞的意思。)后世用无盐女以称颂和比喻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

第四节 中秋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虽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中秋赏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中秋赏月源自于祭月,古称玩月。俗语道:“春花、秋月、夏云、冬雪。”秋月,是秋季的特色。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因为,冬春两季风沙较大,气候干燥,夏季多雨,空气中常有大量的水气。这些情况都会使月光通过大气时变得暗淡。但是秋天却另有一番景象:秋天风势较弱,大气中的水气、尘沙和杂质减少了,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当然月光通过这样的大气,自然要比其他季节明亮。另外,月亮是围绕地球赤道运行的,中秋正好在秋分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也直射着月亮,因为直射比斜射的光强,所以受光最多,反光最强。再加上这一天是望日,一轮明亮镶嵌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中,就倍觉明亮皎洁。

民间中秋赏月的活动大约开始于魏晋时期,盛行于唐宋两朝。在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秋赏月、玩月已颇为盛行。浏览唐诗,中秋赏月的诗篇可谓不在少数,许多诗人的名篇中也都有咏月的篇章。唐代大诗人李白生前喜爱明月,给孩子起名叫明月奴,李白的妹妹名字叫月圆。传说,李白的族叔李阳冰,于中秋之夜,喝醉了酒,在江上乘船,入水捉月,溺水而亡。而李白自己本人确实是一位寄情于明月的诗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认为明月是光明皎洁的象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是诗人对人民的怀念。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诗人望月而勾起的思乡之情。

到了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盛,逐渐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铺、酒楼都要粉刷一新,重新装饰,牌楼上扎绸挂彩,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赏月。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如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曾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著名诗句千古流传。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有朝月楼,皆供人赏月之用,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过去玩月的形式非常丰富,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月亮是诗人描写的对象,但它也属于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人民的“悲欢离合”都在它的照耀之下。人民热爱明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富有我国人民的感情,又是一个寄托美好希望的象征。“清风朗月不用钱买”。因此,“民间拜月”人们以月寄情,表达了百姓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情怀。

二、赏玩花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然而人们对此并不满足,于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同类推荐
  • Email这样写,谁都会赞

    Email这样写,谁都会赞

    经常收到行文繁琐、让人不知所云的邮件?邮件发出去好几天没有回音,询问之下才知道对方不知道“你”是谁?随意地回复全部,才发现收件人里有“炸弹”?……Email看似是谁都会的雕虫小技,却并非你以为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当下,Email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你的形象。本书以Email日常写作应用时常出现的错误为例,切实有效地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对应的Email写作和背后的人际交往法则。读透这本书,让你的邮件沟通变得轻松高效。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
  • “零距离”看美国

    “零距离”看美国

    作者编写《“零距离”看美国》奉献给读者,旨在让他们慢慢阅读,从中比较全面地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本书尽量从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法律、风俗、旅游等各个方面,说说美国的奇闻趣事,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眼光,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讲述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观察比较美国与中国的异同,从比较中看中美两国的差异、差距及其发展变化,力争透过一些生活现象,揭示一些本质和内涵,带你零距离看美国。
  •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人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亲近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只不过许多人的这种亲近感被现实生活逐渐磨蚀或掩盖掉了。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纷扰下,渐渐觉得从动物身上更能寻求到心灵的慰藉乃至生命的意义。狗的忠诚、猫的温顺会令他们快乐并身心放松.而野生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野性光辉及不可思议的本能,则令他们着迷甚至肃然起敬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相当长的历史内,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皮影戏被誉为“最中国”的卡通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热门推荐
  • 最热血的军魂:兵家

    最热血的军魂:兵家

    堪比《亮剑》《虎贲》的又一铁血军事力作!以革命英雄人物三十九集团军坦克团团长王景文为原型,王扶之将军亲笔推荐!再现保卫四平、解放沈阳战场最真实的场景,还原抗战时期最热血的军魂!讲述了在国难时期,满门忠烈的王氏一门,不怕牺牲、勇于奋战的英雄事迹和感情传奇。
  • 崩塌的岁月荣光

    崩塌的岁月荣光

    马斯说,如果昨晚的那路公交车多停三秒,或者司机晚三秒再踩油门,再或,他如果早三秒,他就不会再花半小时在冷风里等着下一班公交车。有时候有些事,好像怎么说都不能说的很透彻,马斯还是回到了家,他记住的是,他错过了一辆看似适时正当的车。Andy老板来了,在他的茶室里,开着大喇叭听歌,问着专访稿的事情,我低着头,发现脚上的白鞋又多了几处鞋印,这都是哪些个孙子给踩的!!
  • 逆鳞血祭

    逆鳞血祭

    异界大陆溟荒之初,溟渊大陆被分成三块大陆,分别位于极北苦寒之地,极东噬离之地,极西曜月之地,就在极北苦寒之地处的那块大陆上。一位杰出的首领死渊弃神溟建立了强大的溟帝国,为了扩充疆土,他不断四处征战,侵略别的部落,溟帝国得以不断扩大
  • 边界禁区

    边界禁区

    果然还是不会写简介,其实这本书就写了阴谋论和一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水平高低不好说,至少自己看着还满意,供君一乐吧。《人类的一百万种未来》系列的开山之作:边界禁区。深陷二次元游戏世界的主角,恍然发现,原来幻想中的一切,已经悄然在身边发生,而明白了这些的主角不得不承认,幻想是幻想,现实总是坑。预备互动群:209580781,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与看到的各位永远的一起走下去。
  • 轮回与重生

    轮回与重生

    当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地球人,继续穿越,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又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当踏入轮回时,他亦或者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了世界的真谛?
  • 苍凉的萌生

    苍凉的萌生

    颓灰的世界,被吞噬的不是熹微的日光,是一片苍凉的萌生!
  • 地球之上

    地球之上

    不一样的科幻。地球之上,我给你想要的好看!
  • 三界五尊

    三界五尊

    天地三界,凡间七境。君临一途,举步弥坚。上古之时,天地原分仙魔凡三大界,各自不得干扰。然而岁月如梭,几千年后,凡间一界业已式微,被强行剥夺三大界之一的地位,并为了防止其死灰复燃,设定了五烈仙魔巡的挑战。从此凡间七境每隔二十年必须选出五位最优秀的年轻术士参加挑战,胜者可换籍偷生,败者交还尸骨(如果还有的话)。所以本书是一本五人术士组团与其他团队间较量的热血战斗小说,但在此之前,必须得先集齐五位主角……
  • 逆道斩天

    逆道斩天

    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我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切都不是注定的,那我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在惶惶天道之下,一只蚂蚁努力挣扎求取生存的故事。
  • 爆萌宠妻:乖萌逃妻狠狠爱

    爆萌宠妻:乖萌逃妻狠狠爱

    幼时他们便相知相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次偶然的分离,却让年幼的她忘记了曾经深爱的人,而他却一直苦苦寻找......那次的回眸间,记忆在脑海间重叠,他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女孩,可当他满心欢喜地与她相认时,却发现她的世界里早已没了他的身影,一次的误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洛曦曦,无论如何你都只属于我苏瑾昊一人!”苏瑾昊的唇角微微上扬,暮然一笑,他的笑容仿佛让天地都为之失色,而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霸气和占有!欢迎加入苏筱念读者群,群号码:146890675(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