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006

第6章 正月中旬动帝京——元宵节(3)

四、踩高跷、扭秧歌

在欢庆元宵节的各种民间娱乐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融戏剧、舞蹈、体育、技巧于一体的踩高跷了。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是一种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文艺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我国的踩高跷历史悠久,据说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脚和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活动。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踩高跷就已出现,只是当时还很不普遍。唐代以后,踩高跷就比较普遍地流行起来了,表演水平也日臻完善。宋代的高跷不仅用于娱乐,还用于战争。传说梁山泊好汉二打祝家庄失败后, 第三次就是用木头绑腿的办法,增加腿长,爬过了祝家庄的围墙,取得了三打祝家庄的胜利。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3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

当然,在这项活动中,最富有特色,并具有明显民族艺术风格,给人以惊险、优美之感的还是高杆“芯子”。

芯子,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据说最初是农民耕田回来,把孩子绑在犁把上,把犁放在犁驮上,随着犁的前进而左摇右晃,逗人取乐,后来经过逐步的改进,演变成现在多种多样的芯子。芯子发展到现在,有车芯子、马芯子、背芯子、平台芯子、高跷芯子。芯子高者达3丈余,3至4层人高,最多有10多名演员。力求惊险离奇,使人怵目惊心。芯子杆,有专用杆,一杆扮一事,当然也有多用杆,可以灵活通用,变化多端。它不仅可以扮演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也可以装饰亭台楼阁、飞禽走兽,以前一般都取材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太公钓鱼”、“八仙庆寿”等,今天则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赋予了更新的意义。

踩高跷,在一些地区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生产劳动手段。我国广西京族的渔民就喜欢踩着高跷在浅水里捕鱼。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新春正月里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之一。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一种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历史悠久。秧歌舞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一般舞队由10多人至上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变换成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常与高跷、舞龙、舞狮等一起演出,渐渐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成为一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

五、跑竹马、跑旱船

“竹马”,是汉族古老的民间歌舞,最迟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跑竹马,又叫“竹马洛子”、“竹马灯”等,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是“竹马”表演和“旱船”、“秧歌”、“高跷”表演结合起来,走村串街沿途表演,更惹人喜爱。民间艺人以竹劈子扎成马形骨架,分为马头与马尾两部分,外面糊有各色绒布或彩纸,再经过精心设计,制成尾巴、嘴巴、耳朵、眼睛等,恰似一匹活泼可爱的小马。舞者腰上系着马形道具,像是骑在马上,表演马儿徐行、奔驰、跳跃等动作,边跑边唱,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多则20多匹,少则五六匹。传统的跑竹马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大多数化装成历史故事和戏曲中的人物,通过舞者的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边舞边唱的,群众称为“竹马洛子”;只舞不唱的,叫做“跑竹马”。

跑竹马,有些地方是在晚间进行,人们就在竹马的马头和肚子里安放上灯烛,在马脖子上拴上五彩串铃,跑起来铃声叮咚作响,灯烛闪耀,别有一种情趣。人们常把这种身上带灯的竹马叫做“竹马灯”。竹马舞蹈步伐比较简单,表演者主要在“跑”字上做文章。虽然,舞者以戏剧装扮,但不容易表现剧本的全部内容和人物的性格,只是跑几个阵式,热闹一番而已。

与跑竹马同场表演的,常常还有跑旱船。“旱船”也叫采莲船。民间传说,这项活动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舜帝统治时期洪水泛滥成灾,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舜帝派大禹治水,他一方面开江导流,另一方面教民造船,最后终于战胜了洪水,拯救了人民,使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后来水流到大海以后,所有的船筏都搁浅在了陆地上。每次收割之后,孩子们便在打谷场上把它们拉来拉去,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跑旱船”的活动。旱船是用竹、木等扎成的船形骨架,外面蒙以彩色布,装饰得五彩缤纷,形状像个采莲船。

道具系在扮演采莲女的舞者腰间,同时把一双假腿平放在“船”上,看去如坐船状。另有一人扮作船夫,手持木桨。两人且歌且舞,做出撑船、走船、击浪等动作,并增加了鼓乐和唱腔,如船行于水上,亦是妙趣横生。

晚上在彩灯下表演起来也很有趣。跑“旱船”时,一股都有乐器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六、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这种新奇的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其所以叫“元宵”,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夜吃它,取上元节宵食之义。元宵节吃元宵,取月圆人团圆之意,意在祝愿一家团团圆圆,幸福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

元宵节的晚上点华灯、放爆竹、吃元宵,谓之“开春”。起初的元宵称为“元子”,是用糯米做成的圆球,不用糖做馅,而是把糖放在汤里。到了南宋,“元子”才用乳糖做馅,称为“乳糖元子”。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一上一下,飘在碗里很有点一轮明月挂天际的感觉,所以也叫“浮圆子”或“汤圆”。起初这种食品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应节食品,因其专在元宵佳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上元节月亮正圆,元宵形如月,故亦名“圆宵”,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汤圆”或“圆子”、“团子”。元宵的种类很多,近代的元宵已经有了几十种做法。元宵由糯米制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的,另一种是带馅儿的。实心的元宵若再加上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滋补。带馅儿的又有甜、咸之分。从馅的材料上来看,有以糖为主和以菜为主两类,在以糖为主的馅中又有芝麻、桂花、枣泥、豆沙等若干种;从吃法上来分,有水煮、油炸、煎炒和蒸制等。元宵的制作方法亦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则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制作的元宵风味,也各有不同,其中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元宵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许多新的发展变化,如元宵外面滚上一层糯米,放锅里隔水蒸煮后,像颗颗珍珠,故名珍珠圆,又叫刺猬圆;还有外裹芝麻的芝麻汤圆等。现在的元宵已跳出应节食品之外,成为一种四时皆备、人们喜爱食用的甜食小吃。

同类推荐
  • 惊悚人心的雪灾地震

    惊悚人心的雪灾地震

    本书是一本加强公众避灾自救意识、帮助公众掌握避灾常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科普书籍,主旨是让灾难的危害降低,让更多的生命从容避险。内容包括灾害常识,还有防范和逃避以及自救和互救等知识。
  •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泛泛地提出概念,而是针对管理者常存的棘手问题,把“清晨半小时课”概述为以下六个方面:即一、建立公司发展的高期望值;二、互相信任,掌握授权艺术;三、辅导员工爆发个人的敬业精神;四、减少障碍的沟通法则;五、培养忠诚员工——表彰的巨力;六、新管理模式——制度与教育合一。全书的主旨在于:向管理者传达“工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忠诚地主动执行自己的工作,就是具有责任心的优秀管理者”两大理念。而这两大理念,往往决定你究竟能否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最后本书的用意还在于:如何高效地利用“清晨半小时课”而避免喋喋不休的“疲沓会”,是与管理者的能力和形象相关的大问题。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父爱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职业类型与发展趋势;农科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个性差异与职业;职业素质准备;现代就业观念;就业与求职方法等。
  • 精彩的语言艺术:字海寻趣

    精彩的语言艺术:字海寻趣

    本书将奇思,妙语,精彩段,一网打尽。语言就是在进行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进行一种美好的对话,在阅读中领悟,在借鉴中进步。
热门推荐
  • 至尊脉神

    至尊脉神

    神秘莫测的神脉大陆。强者能劈山斩海、降妖诛神、毁天灭地、永生不死!不凡少年异界重生,展开一段精彩的人生。
  • 随身空间农女翻身记

    随身空间农女翻身记

    周雅觉得自己上辈子积了大福,居然突然天降横福得到了一个可以升级的随身空间农庄,开始做得自己天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幸福日子。结果,大福之后就是大灾,她居然在一个睡梦中就来了一个穿越,而且还是自己曾经看见过的一本古代农女小说中的女配。不过还好,这个女配开始的生活那是非常不错的,有着极度偏心眼的奶奶,还有偏心眼的爷爷,可是都是偏向自己的,当然那完全不靠谱的父母和哥哥直接被她忽略了。
  • 丹古天王

    丹古天王

    生死丹劫炼真身,三世丹心镇古今!在过去,炼气士的天下,他是最强丹仙,以凡人之身逆炼仙丹。在现在,属于丹师的时代,他是至丹道至尊,雄霸星空丹域。在未来,体术称雄的时代,他是无上丹神,以丹入体,修成最强真身
  • 我与世界隔了时光

    我与世界隔了时光

    青春这首陈旧的歌,听着听着心中的苦楚便会席卷而来,我想我会潸然泪下,但是却不禁上扬起嘴角,原来我们都成长几载。青春那么悲伤,此生何幸能够遇见你,这是30个悲伤的故事,有古有今,让我们一起缅怀年少。
  • 谢心泉的语文课糖

    谢心泉的语文课糖

    我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语文教师,在上岗之前,为我的语文课堂做一个假设,可能真的实现很难,但是即使不能成为现实,也可做一个笑话,供大家一笑。
  • 红颜乱之祸世佳人

    红颜乱之祸世佳人

    一次穿越,仪夏成了水裔家的十一小姐——水裔容冥!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一箭穿心;自己唯一的孩子,被活活自腹中打下。将箭射进她夫君心脏的君主君影;玷污她、杀她亲人的修罗冷峥嵘;逼她变成祸水的紫湘国国师陆子祁……这天下负她的,她仪夏都将一笔一笔的,讨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韵如梦情

    韵如梦情

    父仇不报怎堪为人?年仅7岁的她褪去童真,发誓要那些害死她父亲的人偿命!2年的时间,她成功复仇,随后便选择忘却不堪回首的往事。7年后,她在学校里邂逅了她最爱的人。为了他,她在鬼门关中捡回一条小命,却又为了曾经的发小而忍痛割爱。百转千回之后,发现他们之间原来竟有着这样的牵连,让他们再无法在一起。他心如死灰离开这座城市,她又如何承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密友的背叛。而她狠心反击后,却终究还是失去了……不是她的总也不会被她拥有,是她的无论经历多少也不会失去。兜兜转转,她最终还是为了救他,当嘴角弯起动人的弧度,施起古老的宫廷礼仪,礼貌微笑……“以后,请叫我嫂子。”但她知道,他深爱她……
  • 校花和贴身鬼神

    校花和贴身鬼神

    季凡机缘巧合之下脱离特种部队。在自家老头子的指导下,来到江都市,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他活不过二十岁,他还有两年的时间,他只想好好地泡妞。直到恶势力的出现,直到异能者的出现,直到自己身上浮现出神秘的纹身···季凡在众美女的帮助下,面对一切阻碍,去寻找打破‘活不过二十岁’诅咒的方法。
  • 激战多维男女之传奇

    激战多维男女之传奇

    一部架空历史的爱情传说。她为他打打杀杀,为了他一次次冲锋陷阵。她又一次次要和他分手,但宿命注定与他纠缠在一起。他,一个花花公子,总是喜欢和美女周旋——
  • 凤绕凰腾美人泪

    凤绕凰腾美人泪

    唐朝女皇武则天,历来最喜欢的寝宫就是上阳宫,但此刻,躺在睡榻上的她已是奄奄一息。她曾经的辉煌在这一刹那似乎都已经风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具垂垂暮已的躯体,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一个女人,她要带着美丽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她穿上了那件她最喜爱的倾世绣衣,凤绕凰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