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7600000010

第10章 体验别样波兰(2)

波兰人也有很多民族禁忌。在饮食方面,他们一般都忌吃动物内脏,也不喜欢吃酸黄瓜。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据说,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因此,按规定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为“受难节”。波兰人就餐的席位忌单数,尤其忌讳13人同桌,因为这容易使人联想起出卖耶稣的犹大,波兰人忌讳在13日、星期五举行任何礼仪性活动。不仅餐桌上不坐13人,而且住房没有13号,旅馆没有13号房间。如果13号这天是星期五,则不宜出游。清早出门,如果离开了家再折返回去,则预兆这一天办事不顺。清早在路上如果碰到穿丧服的女人、穿黑袍的修士或修女,都被认为是不吉利。波兰人如果半夜遇见黑猫,正午遇见泼出来的食油也都被认为是不吉利。在波兰,用一根火柴不能点两支以上的烟。欧洲人出门都不希望遇见出殡,如果波兰男人遇见出殡则要脱帽。波兰人从外面回家,如果进屋就顺手把礼帽放在床上也被认为是不吉利。波兰人家里的床一般不许别人坐,尤其是未婚女子的床更是不许别人坐。波兰人每年下雪的第一天不向对方倾诉爱意,因为害怕爱情像雪一样快速融化。婚礼时要仔细看圣台上的蜡烛,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烛光清明、笔直,表示夫妇将和睦、幸福;如果混浊、烟过浓,表示夫妻会经常口角;如果烛光过强、过亮,则表示其中一人会有许多婚外情。

5.西方神秘文化——狼人、吸血鬼

“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自从中世纪以来,狼人、吸血鬼无疑是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波兰等斯拉夫民族中尤为盛行。

传说古世纪欧洲,大陆爆发瘟疫,人们纷纷死去。村落里一个名叫科维努斯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惨状,为了生存下去摆脱瘟疫的困扰,自己研究生命的起源并得到启示,后来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科维努斯的后代一共有3位,不幸的是3位中的一位被染过病毒的蝙蝠咬伤,另一位被染过病毒的狼咬伤,只有一位是完整的作为人的形态活了下来。活了下来的这位,他的两个兄弟由于染上病毒产生变异,一位成为吸血鬼的始祖,另一位成为狼人的始祖,从此狼人和吸血鬼便在欧洲流传开来。

而在《古代波希米亚大词典》中,狼人被称为“维尔克拉克”。

相传有一次,一个人正在森林里赶路,突然看到一头大灰狼驮着一个孩子奔跑。这个人急忙赶上前去,想救那个孩子。可大灰狼跑得实在太快,他怎么也赶不上,于是只好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慢慢走。可就在不久,他在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只孩子的小手,拨开草丛一看,只见后面有一个山洞。进去之后,他发现里面生着一堆火,墙上还挂着一张狼皮。于是,他拿起那张狼皮,丢进了火堆里。狼皮刚一着火,他就听见背后传来一声尖叫。一位老妇人冲了上来,想从火堆里拣出狼皮,可为时已晚。等到狼皮烧干净,老妇人也变成了一股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里都有关于人变为野兽的神话传说,中国有狐妖,非洲有狮人,秘鲁有豹人,印度有虎妖,这些野兽在当地人眼里都是令人生畏的。而欧洲人对于狼有着特别的恐惧,这是因为欧洲没有大型猫科动物存在,也就是说人们没有受到过狮子、老虎和豹子之类的大型猛兽的侵害。欧洲原产的大型猛兽是熊和狼等动物,其中唯一对古代欧洲畜牧业和人甚至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只有四处游荡的狼群。狼群嗜杀成性,往往主动攻击人类及他们的家畜。狼群在袭击羊群或是驯鹿群的时候往往将自己吃不了的猎物也杀死,这样就造成牧人极大的损失。由于在北欧和西欧地区,畜牧业远比农业重要,对于毁灭农民生活来源的害兽-野狼,欧洲人的痛恨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波兰文化当中,也有很多关于狼人的传说。据说每年圣诞节和仲夏夜都是狼人活动最为频繁的日子。根据波兰人的说法,如果巫师把一个人皮做的圈放到一个正在举行婚礼的家门口,那些跨过皮圈的新郎、新娘,还有伴郎和伴娘都会变成狼人。但是在3年之后,巫师会送给这些狼人一张带着毛发的人皮,披上人皮之后,他们就可以马上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有一次,一个变成了狼人的新郎披上了人皮之后,突然发现由于人皮太小,结果没能盖住尾巴。从此之后,新郎就一直拖着这条尾巴。

在波兰,人们称吸血鬼为Upior[也称为UPIER(男性),UPIERZCYA(女性)],这种生物大半夜都在睡觉,只在正午和半夜间起身,因其无止尽的饥渴而闻名于不死的生物中。这些吸血鬼对血有着惊人的爱好,不管吸入多少,它们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甚至喜欢躺在血泊中睡去。吸血鬼也爱好卷曲的裹尸布-那些在其葬礼时用过的裹尸布。波兰人会在那些死者的身上小心地放置一些珠宝用于辟邪,使尸体不至于变为可怕的东西。他们将死者面部朝下,并在腋窝、胸部、鄂下放置柳木十字架,用大量的泥土将尸体深深地埋于地底。为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死者的亲属会使用血面包,一种用吸血鬼血和面粉以某种形式混合制成的烤面包,这被认为能对吸血鬼的任何攻击产生免疫。同时,木柱和斩首的方法在当时也相当流行。

6.老树发新芽——波兰传统手工艺品

波兰是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经历漫长的岁月产生了许多令人称道的手工艺品,其中皮画和剪纸更是成为波兰走向世界的名片,古老的技艺在这个时代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皮画发源于波兰,有波兰国粹之称。它是当地的艺术家利用柔韧性很强的意大利上等牛皮、羊皮,加以特殊的脱水加工工艺,保留动物皮的柔软、细韧,做出独特外形,以之作“画纸”,然后用油画颜料在其上作画,别具一格的画艺跃然“纸”上,使它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是富有浓郁欧洲传统风格的立体油画艺术。皮画题材多样,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之物,人物、风景、花卉、乐器,田园乡野的自然气息力透“纸”背,极富野趣。在这里,连接想象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精湛的艺术,设计师似乎可用牛羊皮天马行空地创造出任何一款立体造型,完全不受材质的限制,作品凹凸感很强,细微处触及女人迎风飘扬的丝丝秀发,堪称浮雕艺术的一种延续。皮画经常用于高雅场所的装饰或私人空间的点缀,充分体现主人独特的品位。

剪纸,波兰语叫wycinanki,在波兰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以前农村还没有玻璃窗的时候,波兰人就在窗口挂上羊皮,然后剪开一些孔隙透光,后来就发展成剪纸艺术。波兰剪纸常以花草树木和家禽动物为题材,主要用于装饰家居、教堂和家具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波兰馆就巧妙地将剪纸艺术融于建筑当中,外部光线透过剪纸图案的缝隙照射进馆内,产生了明暗错落的效果,实现了环保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庄重与热烈并存——波兰传统节日

波兰人天生就喜欢节日。波兰是拥有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最古可以追溯到异教徒所有举办的仪式,但其早已失去了神秘性,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在许多盛大的宗教节日中,如圣诞节、复活节、圣体节巡游、万圣节等,人们仍然能强烈感受到波兰的传统气息。神圣的地方很受朝圣者的青睐,其中包括位于琴斯托霍瓦光明山的天主教修道院,位于莱扎伊斯克的拉比以利米勒之墓,还有格拉巴卡东正教圣堂。除了宗教节日外,波兰还有许多特色节日。

1.波兰人的“大年夜”

圣诞节是波兰最有节日气氛的宗教节日。平安夜汇集了很多习俗、礼节和信仰,是波兰人家庭一个很特别的日子。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用来烘托喜庆气氛的圣诞装饰物,特别是五彩斑斓的圣诞树。尽管这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传统,但如今在波兰,没有圣诞树的圣诞节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最初,圣诞树是由德国人和德国的新教徒在19世纪引进的,后来逐渐在整个波兰传播开来。在此之前,波兰人喜欢用冷杉、云杉或松树的绿枝来装点家居。

另一类传统的圣诞节装饰是一束束的小麦、黑麦、干草和稻草。

它们象征着丰收的到来,也提醒着每一个人“耶稣出生于贫苦”。人们通常会把一小束的干草放置在桌布之下。现在有的家庭还会把少量金钱、一片鱼鳞或一块骨头放在钱包里,这一切都是为了祈求来年的财富。人们会准备一套额外的餐具放在餐桌上,以备迎接突如其来的客人,有时候一个空的碟子也表示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

人们相信平安夜将影响整个新的一年的景况,因此在这一天会过得特别融洽,每个人都对其他人表现出最大的友善。如今人们依然会花很长的时间精心准备,在黄昏之前做好平安夜的晚餐。晚餐开始前,大家会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当看到第一颗星星时就可以用餐,如果遇到下雨或下雪时,差不多会在七八点开始晚餐。

晚餐前大家一起唱圣诞歌曲,由家中的长者手里拿着圣诞饼与家中的其他人共同分享,并祝福他们,之后就按照年龄大小顺序一一祝福其他的人,每个人口中都会说“彼此宽恕,也特别祈求天主的爱,不断地与他同在”。在餐桌内会放些钱,意思是说:希望这个家明年有足够的钱。家中也布置有耶稣诞生的马槽,大家快乐地分享过去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事。

按照传统圣诞大餐应该有12道菜,意味着一年12个月或者基督十二使徒。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会去数,因为餐桌上的食物越多,表示明年越吉祥。这种习俗来源于对大自然果实的古老崇拜。晚餐大约进行二三个小时,等到快要结束时,家中未婚的小姐要帮忙整理和打扫,到外面丢垃圾。丢垃圾时,如果听到小狗汪汪的叫声,这表示她明年会结婚,并且狗叫声传来的方向,预示她未来的先生会从那个方向来。

如果狗叫得很小声,这表示她的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所以,换句话说,声音比较大,先生住得比较近,而声音比较小,先生住得比较远。餐后人们会唱圣诞颂歌,许多人还会参加深夜的集会(如子夜弥撒),直到这一天结束。

第二天教会庆祝圣德范,在每台弥撒结束时,坐在楼上的教友们会把麦子往下丢给楼下的教友们,大家彼此希望在新的一年和往后的日子农作物收成都很顺利。从26日开始每个堂区神父会拜访每个家庭,用祝圣过的粉笔在大门写上“天主保护这个家庭,不让魔鬼破坏”,之后洒圣水并降福家里的每一位,祈祷后神父手上拿着十字架让每个人亲吻,意思是说:耶稣是我们的道路,我们的一切,我们应该不断地依靠他、爱他、跟随他。最后,神父也和家里的人一起唱圣诞歌,这是波兰每位神父的义务,一年至少一次花比平常还要多的时间来帮助教友。除了神父之外还有两位辅祭以及教堂管理人和一位风琴演奏家,他们相信:神父来,天主与他们同在。这个活动一直进行到2月1日献耶稣于圣殿当天为止。26日,教堂的圣咏团也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庆祝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

知识小百科

圣诞节

波兰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新年有某些相同之处,比如说:不管你离开家或住在外面,每年过圣诞节你一定会回家与家人团聚。煮一些与平常不同的菜,有红包可以拿,穿新衣戴新帽去拜访朋友。

圣诞节期间,还可以经常看到带着星星和基督诞生雕塑的唱诗班在串门过户。据说他们的造访是自己希望得到打赏,过去是一些小圣诞食物,现在更多的是些零钱。唱诗班一般会以圣经里的图案做打扮或临时制作一些道具,典型的角色有希律王、天使、魔鬼、死神,有时还有吉卜赛人、小熊或小山羊。

圣西尔维斯特节新年和除夕,也就是波兰有名的圣西尔维斯特节,是一场伴随着宴会和舞会的狂欢节日。其中,一个传统的娱乐项目便是乘雪橇,数百年来它一直是绅士们的喜好,到现在仍然很流行。由马儿拉着的雪橇和雪车队伍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庄园,沿途受到热情的款待,美餐之后人们便热烈地起舞。如今场面已经没有那么壮观了,但在结束的时候通常会举行一个篝火晚会,大家尽情地品尝着香肠或是波兰传统炖肉。在狂欢节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波兰人喜欢用炸面圈或炸麻花来填饱肚子。狂欢节以“忏悔星期二”的狂欢盛会结束,这就是着名的“鲱鱼盛会”,吃完鲱鱼后便预示着基督教大斋期的到来。

“淹死马让娜”

3月的一个清晨,维斯瓦河畔的一群小学生在不停地抽打一个干草扎的两尺来高的“老太婆”。孩子们排着队,边走边打。这是在春节举行的送冬迎春仪式。

同类推荐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阅读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探险故事,能够扩大我们的眼界,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的精神,启迪我们的人生。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集故事性和纪实性于一体的《最经典的探险故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探险家和探险故事数不尽数,我们尽量选取在人类探险史有重大影响的探险家或探险故事来向大家介绍。
  • 铁道旅行人生

    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背包中国

    背包中国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本书专为以下人群准备: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但又对陌生的地方无所适从;追求灵魂自由,只为放逐一下自己仍然拥有的那一点点不羁之心;只能利用节假日外出,又不想所到之处都人满为患;厌倦了远远地眺望,希望置身其中静静地行走,寻找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安慰:总之,这是一本为真正渴望发现旅游乐趣的人准备的圣经。当你在寻找启程目的地时,它详尽的内容是个绝佳的出行指南针;在旅途中失去头绪时,它又成了一位指导吃喝住行的店小二,厚实的身板甚至还能在夜里客串当个枕头;当苦于没时间旅行时,它又化身为让人解闷神游的高手,让一个人的旅行也可以很省心、很安心、很精彩。一本书,一场旅行,一种人生。
  •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美国

    《世界我知道》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修真之重归都市

    修真之重归都市

    当穿越修真世界的陈宁重归都市,又会带来一段什么样的传奇?
  • 铁武

    铁武

    蓝吟前世在游戏《武皇》中是一个神偷,靠着绝技“无影手”偷遍江湖,从一个小人物成长为一流高手,但也成为武林公敌,惨遭多年追杀。被欺骗和出卖后,和敌人同归于尽,重生回十年前。神秘游戏《武皇》,前世诸多大敌,今生的江湖路,注定要以铁与血铸就!
  • 花都师道

    花都师道

    杀手凶残,视人命如草芥,纵横千里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可当杀手之王易剑睁开第一眼望向花都校园时,他觉得。。。。他的春天。。。。来了!
  • 迎向诗意的逆光

    迎向诗意的逆光

    赵月斌是写家兼评论家,是作家式的批评家。他有创作的经验做底子,有艺术的直觉做导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灵动的文字做翅膀。赵月斌的批评有宏观性、质疑性,观点犀利,锋芒毕现,敢于批评,不惧名家、大家,而且言之凿凿,自成一家。喜欢看文学评论的读者不妨看看赵月斌这本《迎向诗意的逆光》。迎向诗意的逆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 母心,佛心

    母心,佛心

    琦君留给世人40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七月哀伤,烟愁漫漫,母心天空琴心连。”这是灵堂两侧的挽联,巧妙嵌进了琦君最重要的多部作品名称,她朴素却温婉的文章,沁人心脾,感动过几代的中文读者。在琦君笔下,平凡的事物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本书中,她娓娓叙说母亲的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深刻动人,而脍炙人口的怀旧记忆篇章,更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本书分为“护生篇”“怀旧篇”“生活篇”“随感篇”四辑,篇篇情真语切,意蕴深长。幽默处,令人会心。悲悯处,哀而不伤。
  • 我的灵你的命

    我的灵你的命

    灵魂轮回千年,三世人生,纠葛不断。你这一世生在民国......
  • 主神神徒

    主神神徒

    侥幸从主神空间灭世灾难中重生的欧阳天辰,以为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即将远去时,却突然间发现他这次又被主神老头坑了。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 陪嫁山庄

    陪嫁山庄

    男主人公龙榔出身名门,是一位才华卓绝的诗人,他英俊不凡,庄重和善。他的未婚妻花渡则是一位孤高好胜,情绪不稳,经常在转眼之间,便由笑靥如花变得怒气冲天的大小姐。就在他们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某一天,一场意外将他们的生活彻底打乱了。高天珠是一位在校女大学生,她聪明多才,娇美可爱。她和龙榔一见钟情,二人初次见面,对彼此的感觉却像是已经熟悉了一辈子。那种锥心的疼痛和相思,纠结缠绕着,再也理不开,剪不断了。这种钟情和吸引,似乎源于某种“前世因缘”。高天珠的清丽脱俗和她哥哥高天宝的恶劣同样深入人心。由于高天宝过分嗜赌,经常使家里陷入窘迫。
  • 刺客法则

    刺客法则

    本着善良,仁爱,公正,谦卑,牺牲,英勇,诚实的原则,我愿接受法则的召唤,奉献自己的灵魂,成为一名代表杀戮,残暴,冷漠,罪恶,狂妄,堕落的......!----阿兰·邓肯摘自《刺客法则》首页的神言一文=====================================================刺客,为钱财而杀,是为罪人。为大义而杀,是为英雄。为天地苍生而杀,则为神。旧世界毁于科技文明,新世界便不允许科技文明出现,一旦发现有科技复苏的火苗,一律杀无赦。22世纪特工,因任务意外昏迷失去记忆,醒来后成为“神”为了扑灭科技火苗的工具,在各种诱惑下,将文明科技扼杀于摇篮。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神的匕首,对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