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7600000019

第19章 群星璀璨的科学艺术(4)

波兰招贴画起步于20世纪初,最早的波兰招贴艺术家来自克拉科夫和利沃夫(今属乌克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获得独立,招贴画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开始得到发展。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波兰艺术家不把招贴画作为普通的商业广告,而是把它作为一门艺术去精心创作。他们吸收了波兰民间艺术的简单化表现风格,也从日本版画和西欧的“新艺术”风格汲取灵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1948年维也纳国际招贴画展中,波兰招贴画脱颖而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波兰招贴画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一跃成为领导力量,产生了一代招贴画大师瓦?希维日。他的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视觉尖锐,有独立思想性,其代表作为《音乐巨匠》。1966年,波兰作为发起国,在华沙举办了首届国际招贴画双年展,此后招贴画被视为艺术并获得了创意竞争的平台。1968年,华沙的维拉诺夫招贴画博物馆正式开张,招贴画首次被引入博物馆。从1994年第14届招贴画双年展开始,该展览开始拥有“招贴画奥林匹克”的声誉,波兰也成为双年展的大本营。

波兰有7所高等美术院校教授海报课程,华沙美术学院工业设计院还率先开设了电影海报专业。野兽派、新潮艺术、新写实主义、波普艺术,所有的画派在波兰海报中都有所体现。这种艺术传承延续至今,装饰波兰街头的是电影海报,顶级艺术博物馆每周都有海报展,每年波兰会在世界各地区举办几十次海报交流会。

第三节文学奇葩争奇斗艳

有历史的国家必然会孕育出出色的文学家,在波兰这块富饶苦难的土地上,1000多年来,对祖国的热爱、对亡国的痛惜及对侵略者的反抗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

公元10世纪中叶,波兰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基督教定为国教后,拉丁字母成为官方语言。最早的作品有拉丁文《年鉴》(10-13世纪)、《编年史》(12世纪)、拉丁文教会抒情诗(13世纪)等。15世纪下半期,波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波兰历史》出现,记录了自远古至1480年的波兰历史。15、16世纪之交,波兰开始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欧洲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进步思想传入波兰。16世纪,这股文化思想潮流更加深入和普及,推动了波兰科学、艺术、文学的发展。由于印刷术的发展,波兰语言文字日益普及,成为全民族的语言文字。第一部用波兰语写成的世俗作品童话集《寓言》诞生。

《论共和国的改革》的作者莫哲夫斯基(1503-1572)是波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这部着作里,莫哲夫斯基主张社会各阶层在法律面前平等。国家的繁荣不能只靠贵族,农民、手工业者、商贩对国家也有贡献,教育事业应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他的着作在欧洲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16世纪,波兰文化进入了“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作家。赖伊被认为是波兰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体现了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在科哈诺夫斯基的诗中,波兰文写得非常优美,抑扬顿挫,带有韵律,成为表达人们最细微思想感情的美妙工具,代表作有《哀歌》、《送别希腊使者》、《短歌》等。

在争取恢复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波兰文学中出现了“军团诗歌”,其中《波兰没有灭亡》在20世纪初成为波兰独立后的国歌,一直沿用至今。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1855)、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1809-1849)、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1812-1859)等,创作了一大批鼓舞人民投身革命和起义的诗歌与诗剧。这3人被认为是波兰浪漫主义的最伟大代表。

19世纪80年代,波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这一时期,波兰现实主义文学日益繁荣。许多作品揭露了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歌颂历史上波兰人反抗异族侵略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兰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作家,其中的佼佼者为显克维奇和莱蒙特。他们分别于1905年、192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波兰第一位和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78年,眼科医生卢德维克·柴门霍夫(1859-1917)创立了世界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作家在国内外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斗争的作品。女作家万达·瓦希列夫斯卡(1905-1964)在战前、战争期间、战后创作了《祖国》、《虹》、《生死斗争》等一大批反映人民斗争的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文学流派较多,题材拓宽,有生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小说、历史小说、黑色幽默小说,等等。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波兰抵抗纳粹德国侵略的运动,1951年旅居法国,1960年到美国定居。他的诗寓意深刻,往往包含一些哲理,诗的风格自然、流畅,语言质朴、口语化,不求韵律严谨,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96年成为波兰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早年诗作主题有不少是冷战、波匈事件、越南战争等,后来转向探究人与生活,诗的风格神秘、晦涩,被视为波兰当代诗坛上诗歌哲理化倾向的主要代表。

1.历史小说大师显克维奇

亨里克·显克维奇(1846-1916)是波兰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1905年,他凭借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坛巨匠。

1846年5月5日,显克维奇出生于俄占波兰的波德拉什地区的一个小贵族家庭。显克维奇出生不久,全家迁到华沙。

他在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华沙中央学校(华沙大学的前身)医学系学习,一年以后弃医从文。1871年,沙俄当局将华沙中央学校改名为华沙帝国大学。正当毕业之际,显克维奇为表示抗议而拒绝参加毕业考试,离开了学校。

显克维奇在大学期间已开始文学创作。1872年,他用了“李沃斯特”笔名在《波兰日报》上发表了一批有关华沙社会生活的讽刺小品,同年出版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徒劳无益》,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自传,它描绘了波兰大学生的苦闷和失望情绪。1876年,显克维奇以《波兰报》记者身份赴美。1878年,他所写美国通讯汇编成《旅美通信》出版,在书里他一方面肯定美国的进步,一方面又揭露美国虚伪的民主,对美国的社会制度流露了失望情绪。1877-1880年,显克维奇写了不少中短篇小说,题材广泛。他的《炭笔素描》(1880),通过描写一位农村妇女为使丈夫免于兵役而自卖其身的故事,揭示了农村的苦难;《音乐迷扬科》(1880),写的是瘦弱而灵秀、富有音乐天赋的农村儿童扬科,如痴如狂地喜爱小提琴,后来因为摸了一下地主男仆的小提琴而被当做小偷,屈死于棍棒之下;《天使》反映了农村中的苦难生活;小说《战胜者巴尔泰克》(1880)揭露了外国统治者对波兰人民的压迫;《灯塔看守人》(1882)描绘了波兰侨民在美国的悲惨遭遇。

丰富的经历以及苦难的民族史激发了显克维奇创作历史长篇小说的兴趣。他一头扎进17世纪的波兰史料,1882-1886年完成了着名的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弗沃迪约夫斯基先生》。《火与剑》描写的是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麦尔尼茨基领导乌克兰人民脱离波兰,归并沙皇俄国的斗争。此前,乌克兰是波兰贵族共和国的一部分,苏联曾认为这场斗争是解放战争,具有进步意义。《洪流》真实地再现了波兰人民反抗瑞典封建主1655年入侵(史称“洪水”)的斗争。《弗沃迪约夫斯基先生》的主人公哈米尔·弗沃迪约夫斯基曾在前两部中出现过,弗沃迪约夫斯基是一个出色的战士,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的,直到他遇到瓦西亚。弗沃迪约夫斯基和瓦西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被送到了土耳其去驻防。1572年,土耳其人入侵波兰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一系列惨痛的遭遇和背信弃义,最后弗沃迪约夫斯基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英勇牺牲,伟大的波兰英雄约翰索·比耶斯基于1673年在科钦打败土耳其,拯救了波兰。小说暗示在民族解放的“大我”与个人损失的“小我”之间的选择关系。

1896年,显克维奇出版了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这篇小说描绘了古罗马帝国暴君尼禄(生于公元37年,公元54年即皇帝位,死于公元68年)时代的生活,通过一位罗马贵族青年与信奉基督教的女青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尼禄的暴虐,多神教和基督教的冲突,以及尼禄的倒台与灭亡。显克维奇因这部小说而名声大振,并于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时正是他的创作高峰,被誉为“显克维奇时代”。获奖之后,显克维奇又回到了创作波兰民族小说的路上。1900年,显克维奇出版的另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描绘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的斗争,以及波兰历史上最着名的格伦瓦尔德战役,在波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09年,显克维奇发表了小说《漩涡》,其主题是1905年的波兰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显克维奇前往瑞士组织了波兰战争牺牲者救济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他还着手创作小说《兵团》,这篇小说描写了波兰伟大爱国者扬·亨里克·董布罗夫斯基在19世纪初领导的波兰志愿兵团争取祖国解放的斗争。但还没有来得及写完,显克维奇就于1916年11月15日因动脉硬化在瑞士去世,其灵柩运回波兰安葬于克拉科夫瓦维尔宫的地下室里。

虽然让显克维奇获得国际盛誉的是一部关于古罗马的历史小说,但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历史小说的创作,成为波兰民族文学的一面旗帜。

2.投笔从戎的革命诗人密茨凯维奇

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1855)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瑰丽,描写生动,形式通俗,以史诗见长。他被称为“波兰之鹰”,至今被波兰人民奉为民族英雄。在华沙一条古老的街道——克拉科夫郊外大街上,有一座高大的密茨凯维奇纪念碑。

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市中心广场,也有一座密茨凯维奇纪念碑。其碑座上几乎终年鲜花不断。

克拉科夫瓦维尔宫主教座堂的地下墓室里,有波兰十几位国王的石棺,同时安放着密茨凯维奇的棺椁。

密茨凯维奇于1798年12月24日生于诺沃格鲁德克郊区扎奥希耶(今属白俄罗斯)一位波兰小贵族的庄园里。波兰亡国后,密茨凯维奇的家庭日渐衰微。密茨凯维奇从小就听到关于过去美好生活的叙述,亲历了亡国的痛苦,经常接触贫苦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诺沃格鲁德克是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混居的地方,亚当在三个民族的习俗、传说和民谣的熏陶中长大。这些都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密茨凯维奇的父亲是诺沃格鲁德克法院的律师,希望亚当能受到高等教育,因此亚当被送到县城的中学读书。1812年,密茨凯维奇14岁时,其父去世。1815年,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土,建立了由俄国沙皇兼任其国王的波兰王国。就在这一年,密茨凯维奇进入维尔诺大学。在大学里,他参加了爱知社(属于秘密爱国组织)。1819年,密茨凯维奇大学毕业,到科夫诺担任中学教师,但同爱知社的成员仍保持联系。这时,他写了第一批叙事诗。1820年夏季,他到维尔诺时期的朋友维莱什恰克兄弟的庄园度暑假。在这里,他认识了他们的妹妹玛蕾尔。玛蕾尔不仅美丽,还喜爱文学和音乐。花前月下,两人的感情很快交融在一起。1820年12月,密茨凯维奇写成了第一首着名的诗《青春》。它是青春的赞歌,也是对旧世界战斗的号角。诗中嘹亮地呼喊:

联合起来,朋友们,联合起来!

不管道路的崎岖和险滑,不管暴力和软弱的阻拦,我们要以暴力反抗暴力。

这首诗在1830年华沙起义时,成为起义战士们广泛传唱的战歌。

1821年1月,密茨凯维奇又写了《浪漫颂》。它被认为是波兰青年一代浪漫主义者的宣言书。

同类推荐
  • 远古水洞沟

    远古水洞沟

    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水洞沟遗址是我国三大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截至目前,水洞沟遗址先后已经出土文物超过4万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石制品。这些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不仅证实了我国拥有着丰厚悠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同时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物资料,也为探讨和解决东亚地区古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 话说中国——锦绣河山

    话说中国——锦绣河山

    本书对中国的锦绣河山进行了详细介绍。按地域分类了祖国山川。主要有华山,泰山等。
  •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去过普罗旺斯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就像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说的:你只有到过普罗旺斯才有体会。《人生总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普罗旺斯风情笔记》用优雅而浪漫的文字,带你感受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魅人风景。那里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梵高,抚慰过毕加索……那里是浪漫而迷情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地方,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 在大地与天空之间行走

    在大地与天空之间行走

    你还在做着写作的梦吗?自去年怀着圆梦的想法握起这支钢笔,开启被岁月尘封已久的思绪,抒发自己时而汹涌时而悠悠时而翩翩时而静谧的情怀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回望,心中竟有许多怀念与感动: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多彩,原来世态可以这样多姿,原来万物可以这样鲜活!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是的,不论我们为了什么出发,也不论我们走了多远,更不论我们是行走在大地还是行走在天空,我们终将到达,所达之处必是人间好时节!
  • 灵魂是囚不住的——我的路·我的心·我的旅程

    灵魂是囚不住的——我的路·我的心·我的旅程

    本书是一部关于旅行的漫记,分为“东西海岸看美国、深秋的法兰克福、去托尔斯泰庄园、对视宝岛台湾、天下最美神农架”五辑,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俄罗斯、台湾、神农架五地的风土人情。
热门推荐
  • 漫漫大唐路

    漫漫大唐路

    一次意外,王小麦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这一年,隋炀帝被叛乱的骁果军杀死,一代暴君陨落;这一年,仅仅统一了三十个年头的九州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神拳太保秦琼、混世魔王程咬金、玉面寒枪俏罗成……这些只在评书演义中听说过的英雄,如今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腹黑?勇猛?雄才大略?到底哪个才是英明伟大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真实的一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在这漫漫唐路上,穿越而来的王小麦,究竟会与之产生怎样的交集?
  •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 随风凋零

    随风凋零

    谁都不是谁的谁我们只是过路终究要回到现实中去孤独生活......
  • 楼兰一梦醉潇湘

    楼兰一梦醉潇湘

    缘起于千年的相识,却不想只结束在一瞬间,为她,他亓火不惜一身的修为,只为救她。为他,她楼兰与她的家族承担逆天的惩罚,只为他的元神不会消失。只是没想到,她与他的出现,破坏了牡丹花主费尽心机所布置的一切。对此牡丹花主异常的愤恨,牡丹花主疯狂的报复她,使她陷入险地。
  • 狼血神探

    狼血神探

    跟萝莉拌拌嘴,跟美人调调情,抽根雪茄查查奇案,自己却是首席通缉犯,无人知晓的过去,谁也查不出的身世,他本身就是一个谜团!看够了死神小学生的冷漠?见惯了卷福华生的卖腐?给你一个会说相声的爆笑神探!
  • tfboys之宠你一生

    tfboys之宠你一生

    她们是三首富的三大千金,他们是当红明星,也是三大校草,她们刚来到学校,就阴差阳错的和他们分到一个宿舍,她一进宿舍,就被王俊凯壁咚,她愤怒的看着他说“放开我,不然下一秒我让你终生残废”“呵,威胁我,我偏不放”她下一秒,她踢中了他的小腿,疼得他坐到地上。她冷冷地看着他,“以后离老娘远点,不然我废你一条腿”
  • 少年侦探团之幕后黑手

    少年侦探团之幕后黑手

    :〈作者:我,这是一个悬案推理小说简介:一个国际青少年侦探小组,两名女生两名男生四人在A是协助虹吣姐办案,一件有一件密案扑面而来。他们一一侦破,也更有默契,有一天他们发现这些小案件只是一个大案件的铺垫,那这是个什么样的案件……
  • 空城里的女孩

    空城里的女孩

    我来到城南以南的那个城市,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却让我不得不把自己束缚起来,原本只是想走一走,却不小心跑了起来,只是跑的太快又不小心伤了自己,后来受伤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想简单的走一走。
  •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在创建节约型的社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意味着付出的时间最少,节省的成本最多,取得的效果最好。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高效率,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世上无后悔药,第一次就赢得结果;这样做,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方面着手,告诉人们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