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9700000011

第11章 踏往天国的阶梯——宗教(2)

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便可将其首级拿来代替做男孩儿的脑袋。于是湿婆便派遣他的天将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正好头朝北方的垂死大象,于是待大象死后便取下其首级装到了伽内什身上,男孩儿伽内什复活了,从此,男孩儿伽内什正式化身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象头神。

每年阳历8-9月间的月圆之日,是象头神的神诞日,印度教教徒会在此期间举行为期10天的象头神节。人们会早早准备好椰子、花环、香枝、鲜果等祭祀用品,将象头神的神像请回家中,寓意引入财富、智慧和吉祥。

在节日的最后一天,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将象头神的神像送入河流和大海,让它随波而去,意味着除旧布新。

因为象头神的原因,印度的大象也沾了光。印度人十分崇拜象,并用象来代指自己的国家,原因之一在于印度人奇特的宇宙观,他们认为世界是支撑在3只大象的脊背上的。印度人会有这样的宇宙观,是和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们的图腾观分不开的。印度的地形是以德干高原为主的半岛,高原周围山脉环绕,东北部是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西北部是广阔的沙漠,其他两面则是汪洋大海。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给人自成一体的印象。

猴神哈努曼

印度猴子特别多,不仅在森林里,即使在新德里、孟买、阿格拉等城市里和其他旅游胜地也可见到成群的猴子。它们常常缠着人们要面包和水果。印度人见到它们不仅不烦,反而异常高兴地给它们吃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印度,猴子是人们崇拜的神物,神猴哈努曼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偶像,是印度人最喜爱的神之一。在印度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看到哈努曼的神像,他浑身通红,头戴金冠,浓眉大眼,嘴巴鼓鼓的,身后还有一根尾巴一样的东西。许多地方专门给他修建寺庙,虽然规模不一,里面的塑像大小不一,质地不同,但人们的虔诚是一样的。有些印度人家里像挂年画那样挂着哈努曼的画像。在一些农民简陋的家里,干脆就用涂料在墙上画上哈努曼。这样就能天天看见他,供奉他。

哈努曼是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个角色,是一只拥有超凡力量的神猴,他是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罗摩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能手举喜马拉雅山,能抓住高天疾驰而过的飞云,能一步从印度大陆跨到楞伽岛。传说阿瑜陀国的国王十车王听信妃子的谗言,把亲生儿子罗摩流放到森林里,罗摩的妻子悉多也随夫流放。锡兰的十首魔王罗波那垂涎悉多的美色,将她抢走。罗摩在四处寻找妻子时遇到了哈努曼。哈努曼同情罗摩,决定帮他解救悉多。他从高山顶峰上纵身越过大海,深入魔窟,找到了被囚禁的悉多。在罗摩讨伐魔王的战斗中,神猴率领众猴兵助战,打败了魔王,救出了悉多。从此,神猴哈努曼成为忠诚的象征。每年的印历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历3月,印度人会庆祝猴神哈努曼的诞辰。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沐浴、祈祷和斋戒后,还要去神猴庙,往哈努曼神像的头上涂朱红,搽油,进行装饰,并供奉各种据说是哈努曼喜爱的炒豆、煎饼、勒豆、红糖和番石榴等食品。

之所以要往哈努曼身上涂红油源于一个传说。传说在一个星期二的早上,哈努曼觉得饿了,他来找罗摩的妻子悉多要吃的东西。他看见悉多的头发分缝处涂有红颜色,便问其原因。悉多告诉他说,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她的丈夫健康长寿,就一生都会涂红颜色。哈努曼想,那我要是把全身都涂上朱砂不就能让我师傅罗摩长生不老了吗?于是他把自己全身都涂成了红色,去见罗摩。在场的人一见他这副模样都大笑起来。罗摩虽然也微露笑容,但觉得不能嘲笑哈努曼,他知道哈努曼心地淳朴,为人谦逊,他对自己是全心全意的,于是罗摩宣布:“今后无论是谁在星期二向我最亲爱的哈努曼提供朱砂和油,我都喜欢他。我保佑这些人,他们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因此人们认为拜哈努曼不仅可以使自己成为神猴那样的忠实信徒,而且可以使自己成为罗摩那样的神人。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来源于神猴哈努曼。

3.印度教的毒瘤:种姓制度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历史上总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文化习俗多种多样,却神奇般地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是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黏合剂。

早在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征服了达罗毗荼人后,他们认为,肤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种姓,深色皮肤的达罗毗荼族和其他土着民族是品质低贱的种姓,雅利安人天然高贵于达罗毗荼人,因此不许自己的子女与达罗毗荼人通婚,这就是最初的种姓制度,只限于用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种姓差别。随着生产和职业的分化和发展,随着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这种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在雅利安社会内部也引起了区别和分化,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在梵语中意为“瓦尔那”,它原来的字义是“颜色”或“品质”。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4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有关印度种姓制度最重要最完备的法律文献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他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

婆罗门是雅利安人的祭司贵族,地位最高,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报道农时季节。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如武士、王公等,掌握国家中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也有贫困的雅利安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

这4个等级的权利、义务、职业都不同。各个种姓职业世袭,婆罗门、官吏等各种高级职业可以传给下一代,而农民、奴隶的子女永远都是农民和奴隶。各个种姓之间保持严格界限,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一张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各个种姓之间互相不能通婚,以保持血统的纯正。但也有可以通融的情况,高种姓可以娶同种姓或略低于自己的低种姓女子。但高种姓女子绝不能嫁给低种姓男子为妻,如果违反就会被开除出种姓,其子女也会沦为贱民。

除了上述4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等外种姓,即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又被称为“达利特”。他们占印度总人口的15%,被认为是不圣洁、污秽之人。其他种姓不仅不可以与贱民交往,甚至不能互相看见。如果贱民出门,要佩戴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者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在传统的印度社会中贱民只允许做与清扫有关的职业,如理发、洗衣、抬死人等。贱民也有等级之分,如扫地的就高于扫厕所的。

贱民的来源不明,他们可能是达罗毗荼人来到印度次大陆以前的原住民,可能是罪犯,可能是犯事的战俘。

等级制在古代世界广泛实行过,其中印度的种姓制度最为典型和持久。它对印度的历史、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几千年来,在没有统一国家、战乱连绵的印度,种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维系和巩固印度社会的纽带。但是种姓制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婆罗门僧侣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来世要降为较低种姓。按照婆罗门教中因果报应的说法,一个人在现世中的地位是由其前世的行为决定的。因此,人们应由于他们过去的罪孽而对他们现在的苦境负责。改善在来世中的地位是不满意现世地位的人的唯一希望,而这只有通过恭敬地履行现世中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所以处在低种姓的人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和争取,遵守制定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同时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阻碍了人才的流动,把生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印度社会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种姓制度的危害,力图改变这一制度。1947年印度独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否定种姓制度的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第17条还明确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还实施了着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的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

在现实生活中,贱民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改善。由于印度是选举政治,数量庞大的低种姓和贱民占人口的较大比例,成为各党派竞选过程当中竞相争取的对象。一些贱民甚至担当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为改善低种姓群体的利益奔走呼号。纳拉亚南总统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贱民出身的总统。在许多大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的邦,不少出身贱民阶层的已经上升为较为富有的中产阶级,低种姓和高种姓之间通婚的现象已不罕见。

但是在一个印度教人口占83%的国度,让运转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消失并非易事。在目前印度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高种姓出身的人尤其是婆罗门仍然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行政大权。贱民依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事着最肮脏、最低贱的工作。他们稍有不留意,就会触怒高种姓,轻则遭到毒打,重则被残害致死。由于种姓制度造成人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种姓之间彼此仇视,成为印度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也是阻碍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佛教:觉悟者的宗教

佛教是作为婆罗门教的对立面起家的,在孔雀王朝和戒日王朝贵为国教,但越来越晦涩的教义使天性简单的印度人失去了信仰它的兴趣。如今的印度,佛教已经难觅踪影,只有曾经的佛教遗址在述说它曾经的辉煌。

1.菩提树下论佛陀

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进入列国时代,在文化上也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思想界涌现了所谓“沙门思潮”。这股思潮主要反对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其中佛教是主力之一。

佛教的创立者为乔达摩·悉达多,他被佛教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贤人”。又被称为“佛陀”,即“觉悟的人”。他原是迦毗罗卫国(现今印度、尼泊尔边境)释迦族饭净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自幼聪慧,受过传统婆罗门教的教育,16岁便结婚生子。29岁时有感于社会的种种不平和人生的痛苦,抛妻子弃,离家出走,去寻求解脱人世间痛苦的途径。出家后他先后从师于当时的婆罗门学者阿罗逻·伽罗摩和优陀伽·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经过7个昼夜的苦修冥想,得道成佛。菩提树也就成为佛教的圣树。

从那以后,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并开始在各地传教说法,并创立了自己的宗教组织——僧伽。80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去世。佛教称为“入灭”。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将其遗体火化。火化后,在灰烬中找到了残存的四颗牙齿,还有指骨和头盖骨等。佛教徒将这些视为佛祖的真身舍利,将其供奉在佛塔之内,对其顶礼膜拜。

佛教代表着当时实力逐渐强大的刹帝利种姓和吠舍中工商业者的利益。因此信仰佛教的主要是商人、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从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到公元13世纪佛教从印度消失,佛教在印度半岛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孔雀王朝时期,得益于阿育王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佛教成为国教。

随后的笈多王朝倡导婆罗门教,佛教呈现衰弱趋势。尽管后来的戒日王朝时期佛教再度兴盛,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公元8世纪,经过商羯罗的改革,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开始迅速占据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绝对优势。

佛教渐渐密教化,教义晦涩难懂,脱离了普通群众的认知范围。随着伊斯兰民族入侵印度半岛,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大行其道,许多重要的佛教寺院先后被毁,13世纪佛教最终在印度消失。

经过漫长的发展,佛教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教体系。其教义基本可以总结为四谛,即苦、集、灭、道。佛教认为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亲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为了摆脱人世间的痛苦,必须抛弃欲望,不发怒,不长害人之心,最终进入涅盘状态,获得永生。

佛教还讲究“三世两重说”。所谓“三世”是指生物都有三世,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不断轮回。轮回的道路有6条:天、人、魔鬼(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如果人们谨慎的行为能与佛教的“法”相符,就能免受轮回之苦。

2.佛教的传播:墙里开花墙外香

佛教虽然在它的发源地印度最终销声匿迹,但它经中亚传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真可谓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同类推荐
  • 爱如禅你如佛

    爱如禅你如佛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他也是一个伶人,在人生这个色彩纷呈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场又一场阴晴圆缺的戏。他叫苏曼殊,一个被世人称做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的传奇人物,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换来一场红尘的孤独游历。
  • 城市之旅

    城市之旅

    传统文化、民俗色彩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构成了中国城市固有的魅力。在中国的城市中,环境、布局、景观、格调等若干元素,正以或古典或现代的面貌,展现着城市生动迷人的细节。有的城市已成为一种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比如人们提到拉萨,就举想到圣洁和纯净;提到丽江,就意味着浪漫和古典;提到北京,则透出中华古都的大气和雍容……不同的自然岁月、历史底蕴和生活内容,结合成色彩鲜明的文化,在城市这个容器里得以体现。透过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我们可以领略到更多精彩的风景。
  • 走遍世界

    走遍世界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土耳其、马尔代夫等。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世界我知道-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

    世界我知道-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雨后的晨光

    雨后的晨光

    杨皓晨出国那天,温雨在机场大厅哭得心和眼泪碎了一地。她好想跟他说,你别走,留下来,可是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杨皓晨还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转身离开了。那背影,坚决的就像是要去前线抗战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温雨知道,自己没有立场说这句话,可是她的心真的像是被什么人狠狠地踩了一脚一样的疼。她是舍不得,舍不得杨皓晨,更舍不得放开这段感情,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温雨对杨皓晨的感情,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身边的朋友就没有不知道的,甚至是杨皓晨自己也心知肚明。温雨第一次见杨皓晨是在高中。二年级刚分了班之后,学校举办了一台文艺演出,演员海选的时候听到他唱了王力宏的《Foreverlove》,歌声很干净很好听,温雨就…
  • 器刃

    器刃

    【2组签约作品,有存稿,请放心收藏!】什么?玄元被破、经脉被废不能修炼?屁话!本少爷偏偏靠隐脉再次崛起!不服气?好吧...这样说吧...管你是逆天强者,还是圣域至尊,够胆的,放马过来吧!境界划分:玄者—玄师—玄王—玄君—玄皇—玄帝—玄宗—玄尊—玄圣—玄神玄技划分:下位玄技—上位玄技—极位玄技—超位玄技—圣技—神技【器刃】书友群:102642718
  • 迂言百则

    迂言百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夜森林之微光

    幻夜森林之微光

    上接『幻夜学院异能争霸』,下接『幻夜森林之眩光』,番外篇『幻夜之前世尘缘』
  • 花千骨之浴火重生的你我

    花千骨之浴火重生的你我

    改写花千骨电视剧以及小说,颠覆不完美结局,还大家一个心中的画骨!
  • 绝世术士

    绝世术士

    没说什么说的....只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
  • 宠妻成瘾,总裁你够了

    宠妻成瘾,总裁你够了

    一个二十七岁的成年男人压榨一个十八岁的小女人时用几分力量比较合适?十八岁那一年,左小暖遇见了一个男人,本以为是萍水相逢,却不曾想之后两个人这样那样的原因,开始反复牵扯在了一起。这是一场爱情迷局,明明是她拉的他进来,但最后沦陷的却只有她一个。当另外一个女人出现在他身边时,左小暖准备离开,后被他抓回,他嘶哑着声音问,“丫头,我是不是该在你肚子里种点什么,才能让你安安分分的呆在我身边,嗯?”左小暖冷嗤一声,“种吧,大不了我带着种子一起跑路!”
  •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倾情之恋

    tfboys倾情之恋

    3位来自各个地方的校花转学生遇上人气组合tfboys,校园里的故事会如何发展?10年后又是另一番光景?想看的就动下手指收藏吧~~~~~~~
  • 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人

    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人

    人在这个世上,或许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也会参与其中,我也是这样一个人,但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身在其中心却不在,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