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300000044

第44章 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4)

事后,宾汉在他的《英军在华作战记》里对清兵尸体的描述中有如下句子:“他们的帽子有一种特别的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身后。”也就是说,为了配合统帅在关帝庙抽的签和在被窝里做的梦,我们的士兵,干脆被打扮成了老虎的样子——虎吃羊(洋)嘛!

英国人不知道,天朝这次开战以来的最大的反攻,除了牺牲了诸多“虎兵虎将”之外,还牺牲掉了十九只猴狲呢。据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这两个美国佬说,奕经手下一度有人想出了一个制敌绝招:“找来猴子把鞭炮送到英国战船上,点火烧船。”他们说得对,天朝毕竟是天朝,当人不行的时候,不是鬼出面,就是牲畜出面。马用过了,现在该猴狲上了。时人贝青乔在他的《咄咄吟》文集里详细记载了天朝军方的这次猴式畅想曲:奕经准备反攻时,任命泗州知州张应云为前营总理,命其驻守曹娥江,接应宁波、镇海二城。张应云手下一人认为,英国人的火药较中国倍用硝磺,性尤猛烈,然深藏舱底,如果能给英国人烧掉就好了。

于是有人说,这好办,用大猴狲,多缚花炮于其背燃放之,再抛入夷船,火星四迸,万一碰巧有个火星撞到火药了,那英国船不就变成粉末了吗?于是,张应云派手下人买来十九只猴子,进攻前,把它们带到了宁波的骆驼桥,希望它们身背鞭炮,蹦到英夷船上,引燃英夷船上的火药,送英夷上西天去。猴子是弄来了,但是怎么让猴子上得英夷的船,却成了头号战略问题。结果,兵败之后把十九只猴兵带到了慈溪举人冯镕家。待反攻大失败时,兵民皆逃,也没人顾得这些猴兵了,十九只猴子统统饿死在了冯家前庭。让人不好意思的是,清方没有弄成猴兵猴将,对此,前面所说的俩美国佬居然表示遗憾,说:“如果这一幕发生了,那简直就是《绿野仙踪》的再现。”我晕,他们想看马戏团表演呢,想得美!

唉,猴哥们完了,天朝有史以来组织的一次看起来规模最大的反攻就这么泡汤了。奕经的幕僚臧纡青被奕经的混蛋气得左目失明,赌气回家了。下面,该英夷反攻了。

1842年3月15日,郭富和巴加率领三艘轮船和数十只杉板船,载兵一千两百余人。携带四门小炮溯姚江而上。中午,行抵慈溪以南的大西坝,留下一艘轮船和少数英兵给自己保护后路;另两艘轮船载部分兵力上驶至余姚东面,威胁清兵后路;大部兵力则在大西坝登陆,直扑慈溪南门,守军不战而逃。英军穿城而过,出北门,分路进攻大宝山。刘天保领兵五百防大保山左侧,朱贵领兵四百防大宝山右侧。刘天保由于进攻镇海时火器大都丢失,所以稍事抵抗即溃;朱贵抵抗多时,请求驻守长溪岭的文蔚派兵支援,文蔚犹豫半天,天黑时派出兵丁三百,但为时已晚。朱贵后路被英军切断,与儿子一同阵亡,部队溃散。大宝山于天黑时被英军占领。

3月16日中午,英军开始向长溪岭进发,下午三时抵达。英军没想到,驻守此地的文蔚于15日夜晚就跑了,于是不费一兵一卒占领长溪岭,将工事与火药库全行拆毁后,撤出。

总指挥奕经一看大事不妙,带领千余兵丁渡过钱塘江,一路逃回杭州。回去后与文蔚联衔写折子向道光汇报战果,折子于3月23日传到道光案前。细看奕经与文蔚的折子,实在是太好玩了。宁波为什么没有得手呢?将军与参赞解释曰:宁波城内楼高路窄,清兵人人争先,反而导致了交通拥挤,甚至影响了兵械的施展,所以进了宁波城又退出来了。镇海为什么没有得手呢?两人解释曰:由于火攻船只未及接济,所以打进去也退出来了。至于定海一路,由于远隔重洋,干脆没有消息。折子写于3月15日,战事发生于3月10日,居然还不知道定海方面的消息,也算是只有在天朝才会发生的奇迹了。当然,两位天朝大吏并没有忘记在折子中顺便“夸奖”一下汉奸们,说他们都穿着大清兵勇之衣,黑暗中辨别不清,导致清兵吃亏不少。虽然吃亏不少,但是由于人人奋勇杀敌,所以击毙夷匪四百多名。不用说,这数字又是捏造出来的。不管如何捏造,大反攻结果彻底失败却是掩饰不住的,所以道光深受震动,在折子之后朱批道:“逆夷实堪发指”。所谓的“逆夷实堪发指”,通俗的说法应是:英国鬼子气得俺头发都直立起来了!

3月24日,道光接到了奕经、文蔚发出的有关英夷在浙东反攻的折子。折子中重点强调了汉奸的可恶性:

第一,曹江以东,到处汉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分不出良歹来。

第二,汉奸不过贪洋人钱罢了,我们恐民无知,遍贴普通话和乡间俚语写出的告示,谁知月余,竟无一人前来悔罪投归。

第三,最可恶的是,他们与犬羊一般的夷人站在一起,每逢打仗之际,百姓男妇,毫无畏惧,从旁指点嬉笑,竟不知是何肺腑?

为此,道光朱批道:“愤恨何堪,笔难宣述。”

说得也是,咋说呢?打不过人家就够丢人啦,百姓居然还站在一边说风凉话、看好戏,就连女人们,都顾不得什么妇德,纷纷跑出来看这百年不遇的西洋景了,天朝体面何在啊?当然,被国家大员诬成都是汉奸,浙人们表现不含糊,反诬堂堂的扬威将军是胆小鬼。据民间传说,扬威将军驻节无锡时,就有人冒充医生,在将军门口发帖子,说有“壮胆丸”出售,“一治大将军拥兵不进,一治各督抚束手无策,一治各武员临阵退走,一治州县官弃城不守”。

浙江后来流传的对联,有意思的还有两幅:“逆不靖,威不扬,二将军难兄难弟。波未宁,海未定,一巡抚忧国忧民。”(看来就浙江巡抚刘韵珂的民间官声不错)“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

写到这里,咱哭笑不得。不愧是天朝人民,在改善自己的政治、经济等生活境况方面无能为力,但是在幽自己官员的默方面,向来是很俏皮的。这叫苦难出幽默、多难兴邦吧?

奕经跑了,天朝咋收拾浙江的烂摊子呢?天朝还能不能打下去?若打,让谁打去?若不打,让谁擦屁股去?这对道光来讲,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就在道光头疼的时候,浙江巡抚刘韵珂上场了,对于浙江的烂摊子,拐弯抹角地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试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道光会听他的吗?

刘韵珂的“十可虑”和伊里布的二次出山

奕经咱就不说了,宗室人物,投降不投降,在敌人面前跑得快与慢,都是人家家务事,与咱无干。需要说的是刘韵珂,他与林则徐、裕谦,同属铁杆主战派大员。但三人在英舰面前的反应不太一致。林则徐没有战的机会,否则肯定是个死战派(也可称作战死派);裕谦运气好,死战,战死;刘运气不好,眼看着他心目中最得力的战将裕谦自杀了,又看着奕经的反攻失败了,所以,他一下子从主战派忽悠到主和派了。当然了,聪明的大员从来都是将矛盾上交、把球踢出去,从他自己的嘴里,是不会说出“战”还是“和”的。他给皇上列举出了十个可虑的方面,让皇上自己拿主意,余下的,就不归他管了。所以,当代一些学者把刘称作投降派是欠考虑的。折子写于3月21日,3月28日到达了道光的案前,请大家移移情,把自己当做道光,看看刘的“十可虑”是否说中了统治者的心病:

一是浙江清军遭遇两次打击,打怕了,打不得了。

二是再从西北调强兵,来不及了。

三是英军武器太厉害,抵挡不了了。

四是英军好像也挺会陆战的,腿脚好像挺利索的,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一仆不起。

五是清军即便在陆上侥胜,英军也会登舟而去,我们就奈何不得人家了。

六是英军老是巴结民众,施以小惠。现在民众不怕英军,反而担心咱官军,跟咱们没有同仇敌忾之心哪。(中国统治者最怕的就是这个,英军偶尔也学着刘邦的小样儿,搞什么秋毫无犯、开仓放粮什么的,勾引民心哪,太可怕了)七是咱屡败,人家屡胜。咱现在不但进攻无把握,就连防守都无把握。

八是由于夷兵来犯,浙江漕粮都没收上来呢。(是啊,官以食为天呢)九是浙江去年遭遇雪灾,匪徒窝聚。如今,难保不会有不逞之徒乘机而起哪。

(是啊,攘外必先安内嘛)十是劳师费饷,没个底啊。(咱是小气皇上嘛)刘韵珂除了呈上“十可虑”之外,还上了几个附片,其中一附片,是恳请皇上重新起用原先因抚夷而被革职充军的伊里布,说他老成持重,素为英人感戴,说他的家人张喜,也素为逆夷所倾服。若令他们主仆二人来浙江军营效力赎罪,说不定英夷就不再内犯了呢。道光当即同意了。

有意思的是,伊里布动身前,张喜曾交代他的主人,如果在北京蒙皇上召见,一定要向他说明夷人的实情。总之,张喜希望主人说真话。看来,张喜与夷人接触时间长了,有些西化了,希望实话实说呢。问题是,道光理智上接受了刘韵珂的建议,感情上可能仍然反感伊里布这个主抚派。最后,伊里布路过北京,皇帝竟然没有召见他。张喜一看情况不妙,拒绝与主人同下浙江,他说自己有病。

除了把伊里布空调到浙江外,道光在同一天,还下发谕旨,命宗室耆英前往浙江,署理杭州将军。

4月4日,道光下谕,赏给伊里布一个七品衔,赏给咸龄一个四等侍卫衔,交于耆英手下效力。

4月7日,估计是怕耆英仅作为杭州将军权威不够,所以道光给他加派一个钦差大臣关防。这是天朝为对付英夷而任命的第五位钦差了!

4月8日,湖广道监察御史吕贤基上奏,说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借口战事,对百姓搞摊派捐款。当天道光谕旨内阁,说“攘外必先安内”,命各地严密查访,百姓如果真有捐款,但接无妨,但一定要严密办理,把捐款用到实处。攘外必先安内的发明者,是大宋的岳飞,现在,多次被道光和他的大吏们移用。关键时刻露真情,封建政权的头号敌人还是人民而不是英国鬼子啊!

4月10日,道光给刘韵珂下谕,命他查明奕经那次大反攻,究竟击毙英夷多少名?

有无着名头目?据说英夷运往定海的尸身就有五船之多,是否确实,请查明奏报。看来,皇帝怀疑他侄儿奕经了。但是奕经照样谎报军情,隔三差五上报暗攻夷人、擒黑白夷人、烧夷船云云,哄着道光不断地给一些将领发奖状,提干升级什么的。

道光打得有些手软心虚了,可英国那边,正打得上瘾呢。1842年4月,英军增兵,调来军舰七艘、陆军七个团,兵力大增。英军增兵的原因,乃是英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1841年9月,英国首相迈尔本及辉格党下台,部分原因乃是由于英国国内对发生在中国的战争不满。取而代之的是托利党的罗伯特·皮尔。前面我们说过,托利党在野的时候,对辉格党的中国战争攻击得不遗余力。现在,他们上台了。

上台之后,不但没有背离对手党的路线,相反,他们加大了侵略的力度。郭富手下的士兵一下子从三千人增加到一万人。英国增兵,对天朝意味着什么呢?

乍浦之战:满洲兵的顽强和满洲家属们的节烈

乍浦位于钱塘江口,是江浙两省的海防重镇。该城南临大海,东南有绵延不绝的小山作为天然屏障。原有八旗兵一千八百人驻防,战事吃紧时,增兵到六千(按马士载,清军八千,其中满洲八旗兵一千七百人)。乍浦最高军事长官乃是副都统长喜。

1842年5月17日,英舰驶抵乍浦海域,随即派出火轮船开始了侦察活动。

5月18日,英军派出军舰七艘,载陆军两千两百余人,开始了进攻。三艘军舰对乍浦炮台炮轰,四艘小型军舰掩护陆军登陆。登陆兵分为三个纵队,历时三个钟头后,乍浦被拿下。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原因在于城南天尊庙,由两百名八旗兵在他们的佐领隆福的带领下,展现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原满洲铁骑的作战雄风。

英军最后抓了五十个俘虏,其余八旗兵全部作战至死,给英军以重创。整个乍浦之战,英军死亡九人,但死在天尊庙的就有七人。隆福最后自尽身亡。

天尊庙一失陷,整个乍浦的战斗就算结束了。长喜也自尽身亡。

乍浦之战,乃鸦片战争中满洲兵与英兵的第一次遭遇。按马士记载:“满洲兵的顽强抵抗很使英军惊讶,这是他们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的。他们对于满洲兵的那种不是死在敌人手里,就是自戕的甘心情愿的精神也很惊异。

当满洲兵不能再战斗时,他们能够死,疯狂自戮的事例是十分可怕的。家眷也不能免于杀戮——妇女杀死他们的子女,先把他们溺毙在井里,然后自己也跳下去。丈夫们勒毙或毒死他们的妻子,然后从容自刎”。

天朝官兵这种自杀与手刃亲人的精神,英国人是绝对缺少的,见都没见过,他们当然要震惊了。奥茨特伦尼在他的《中国的战争》中如此描述:“我们进攻兵营后目睹的却是大多数比较高档的房子里的悲惨景象:女人及儿童或横躺在地板上,或吊死在椽子上,有的尸体因中毒而肿胀发黑。排外和优越感成为他们生活和政府的惯例,这种情感驱使乍浦的鞑靼即使在战败时……也从未想到过举家撤出城外以逃脱我们的追击。”对此,这位亲历者的感叹是:“尽管我们斥之为野蛮,但面对此举我们仍然肃然起敬。”

同类推荐
  • 阀阅三国

    阀阅三国

    阀阅:功绩与经历。一介大学历史讲师,穿越到东汉末的最底层。从低贱的商贾起家,聚敛钱粮,组建私兵,结交豪杰,招纳宾客,广施恩惠,累积声望,终成州郡名望。又从郡掾吏涉入官场,历经了多个官职后,逐步成熟。在一步步抬升中,他踩着一路路皑皑白骨,趟着一座座血腥尸山,握着一件件功绩,开启一代枭雄之路。因出身低贱,注定了坎坷与波澜;因诉求不同,有了阴谋与背叛;因不甘人下,诠释了厚黑与豪情。
  • 大明1629

    大明1629

    公元1644,华夏文明史上最大的劫难,竟由蛮夷统治中原大地!1629年,辽东尚有蛮夷虎视眈眈情势危急,山陕又起流贼攻掠州县如蝗虫泛灾,天灾人祸不断百姓如处水火;当此时局,却无人可力挽狂澜于即倒,框扶大厦之将倾。一支强军于大同破土而出,驱女真、平贼寇、转战南北,使华夏再度屹立世界之巅,看穿越者的明末成军路。这是一本由小人物书写的历史传奇。----------------------------新书《扫明》正在连载,更精彩的故事,另一个传奇画卷,已肥可宰!
  • 染清传

    染清传

    宅男王潇,幸运的来到了明末清初,变成了王氏支脉的老祖宗王潇。原本弱小凌弱的王氏一族,是否因为老祖宗的奇遇而走出新的发展之路呢?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王潇在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帝身上,得到了一个神秘宝物,也因此被绑上了已经被改写的历史车轮,于是随着大清进关,王潇终于决定,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且看他在这滚滚的历史车轮中,如何洗染大清。
  • 大宋模范丈夫

    大宋模范丈夫

    只是一觉醒来,党崇孝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却也增添了不少古怪的记忆。他没有别人穿越那般的神奇,不会造枪造炮,既也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也没有妻妾成群。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与所有的大宋青年一样的梦想,升官发财娶老婆。可身无长技如何立足,岂不是白玩了一把穿越。莫急莫急,且看他如何展现聪明才智,如何创新发明。看他如何只利用当时的可行条件,来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成就!
  • 虎将

    虎将

    历史上记载李渊第三子十六岁就夭折,为什么后人要把他塑造成天下无敌的英雄?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并不占优势,为什么一举成功?唐灭突厥战争中,颉利可汗已经商议投降,李靖为什么要发动突然袭击而俘虏了他?李元霸,一个极端的人。他的性格,他的作风,他的成就,甚至他的兵器,无一不做到极致。可这样一个人,却是公元两千零八年的一名记者。他在喝酒的时候,请动了酒仙李白,因为一句“当代中国处在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世”而与酒仙起了争执,后者决定送他回唐朝,见证中华先祖所开创的宏图霸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热门推荐
  • 医见钟情:换我来爱你

    医见钟情:换我来爱你

    18岁,他是她深藏在心的少女情怀,20岁,他是她想染指一生的未来。23岁,他冷冷的看着她说:还好,我从来不爱你。于是,她终于醒悟,真的有人的心是永远都捂不热的呢。(简历无能,请看正文)
  • Round the Moon

    Round the Mo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戮第七夜

    杀戮第七夜

    “我不会让你死的!”――终结的红色彼岸,凄美的曼珠沙华。断桥涯,那里是一切的终点,也是故事的起点。当意识再次回归,残缺的记忆,陌生的世#界。熟悉的身影,却是不同的演绎。初遇见她时,他是受伤的少年,她是逃亡的女孩。携手共患,红颜未续。七夜的学院,传承的意志。他们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少年少女。本不会有接触的生命,因着共同的目标,却是不同的背负。齐聚在第七夜。从此,命运纵横交错。跨越的时空,追寻的真#相。他和她,他们和她们。究竟是逃不过的命数,还是不退缩的撰写下命运。
  • 两个我的世界

    两个我的世界

    2013年大学毕业的杨语嫣因为车祸突然死了,却意外发现进入2006年的世界,成为那个世界的死者,她进入自己母校,成为自己昔日同班同学的班主任,在那个世界居然还有一个15岁的自己,她遇到自己的初恋-林毅,现在是时空隧道的掌门人,在不知不觉中她被迫卷入时空猎人,时空元老院之间的争斗,有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展开……
  • 风吹过的那条街

    风吹过的那条街

    “我喜欢你........这也有错吗……每个人不都应该有权力去爱吗……为什么我不行”
  • 苍澜叹

    苍澜叹

    本书的宗旨是弘扬自由,平等,人人如龙。英雄者,头顶苍穹、脚踏厚土,匡扶正义,为民争命;英雄者,大无畏,虽千万人,吾独往,直面重重磨难,挑战一切邪恶;英雄者,敢为梦想勇往直前,粉身啐骨在所不惜;英雄者,直面真爱,勇于承担;英雄者,行出所想,言出所言;英雄者,一诺千金,守信轻命;英雄者,弘扬自由,教化世人。三尺青峰,九步天阶,漫漫血雨,仗剑、杀人,逆天而上,无所谓正与邪,只有愿不愿;一柄大刀,横扫八方,纵横四阖,踏着尸山血海,洒下赤红血雨,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只为一诺,纵与世间为敌,化身为魔,亦所不惜。
  • 轮回千年之红颜殁

    轮回千年之红颜殁

    一个神秘的珠子把沈颜带到异大陆,灵者?武者?一位神秘的白衣女子,前世尊贵的身份,背负着重大的使命。收神器,搞破坏。。。当一切准备就绪,面对千年前的对手,最终将谁胜,谁负?
  • 极道邪途

    极道邪途

    十八年前唐家紫峰会被血洗,母亲入狱,他也在监狱中出生,十八年后,他走出监狱,风雨欲来,势要逆夺一切!腥风起,血雨落,遍染红尘;刀锋泪,男儿血,生死相随……杀该杀的人,泡想泡的妞;不能名垂千古,也要遗臭万年;黑道之中,恩怨情仇;征途之上,十步九杀;刀锋所向,谁与争锋……
  • 青冥志

    青冥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万物之灵,修仙之祖的人类也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当世人麻木,沦为奴仆的时候,当御剑飞行,成为幻想的时候,一位少年,开始了自己的修仙之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天地直上九万里。
  • 熬剑九天

    熬剑九天

    少年梦天,神与魔之子,神魔之体,始祖之魂,右执开天神剑,左拿灭世魔剑,踏上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