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6700000033

第33章 宁折不弯张经武(2)

不久,他就被“监护”了起来。先是北京西郊的半壁店,后来又到安定门外的交通部干校改造成的临时监狱。

“文革”期间统战部发生了一起“档案事件”,有人诬陷他支持抢档案。

这起“档案事件”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被传得很是离奇。

事情发生在1967年1月15日,有人指挥群众组织冲进了统战部档案室,抢走了二十多箱档案材料。据后来参加抢档案的人讲,他们当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批材料,不让对立面“天派”抢去。这些材料被他们装上汽车,拉走了。

当时传说,这些档案中有一箱是绝对机密的,档案散失后,有的到了特务机关之手,使党在境外的一些人员受到了严重损失。特别是导致台湾的一些高层人士被杀。

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些都是谣言。但在当时此事惊动了党的最高层,公安机关把几个主要头头抓了起来。

事情发生后,张经武明确表态:这是错误的!

但指挥抢档案的人中,有那么一位局级干部,他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给自己开脱,说:“张经武知道此事。”并且还编出了怎么商量怎么开会的“情节”。而抢档案时在场的另一个头头却说,张经武根本不知此事。尽管有人讲真话,当时又有谁听真话呢?于是乎,专案组就开始审问他,要他交代支持抢档案的“罪行”。

张经武很是气愤:“我干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工作,难道不懂什么是机密?我怎么能支持他们抢党的机密?这不是笑话吗?”

“抢档案的,正是你支持的组织。你和他们穿一条裤子,就是你支持他们抢档案的!”

这叫什么逻辑?这就是当时的逻辑!

张经武还想和他们讲理:“我是支持过他们,毛主席说要我们支持革命的群众运动嘛!”

他不知道,要把他打为抢档案的黑后台,是两派斗争的需要,也是中央文革要打倒一大批老干部的需要。

“革命”需要他承认是抢档案的黑后台,不承认就要打一打态度,因此他就开始吃苦头。

“有我这样的假党员吗?”

不久张经武就被两个专案组管了起来。一个是中央专案组“一办”,另一个是“五一六”专案组。

那时候,有个说法叫“老账新账一起算”,只要打倒你,就要查查你的历史问题,不要说别人,就是周恩来不也有人要查他当年在上海搞地下活动时的情况吗?

开始直接审问他。在众多的所谓问题中,有一条说张经武是假党员。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意思。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张经武从没有想到会有人说他是假党员。他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了几十年,居然成了假党员,这不是很滑稽的事情吗?

张经武记得,1930年春天,自己徘徊在武昌街头,正好碰上在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的同学曾希圣和伍云甫,当时自己的心情十分苦闷——在军阀樊仲秀部当排长负了伤,对自己的前途和中国的前途都感到悲观。

在这里碰见了老同学,真有点“他乡遇故知”的味道。他们走进了一家小酒馆,边吃边谈一直到深夜。那时,曾希圣和伍云甫已经是共产党员了。

他们劝张经武不要灰心,可先回到樊仲秀部,慢慢再求发展。

张经武说:“给军阀干,还有什么意思?”伍云甫告诉他,你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际上是让张经武搞兵运。

张经武听了他们的劝说,又回到了樊仲秀部。也正是这样,他才得以在这一年的4月,由樊部的干校里的军需官姚上进,政治教官管梓材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3人组成秘密的校委会,张经武任委员。

在革命的路上真是鱼龙混杂,大浪淘沙。后来,他和这两个人各奔东西。

解放后张经武还和这两个人通过信,但并不知道他们后来的情况。在历次填写的材料中,张经武都是这么填的。

张经武把自己回忆起的情况如实告诉了专案组,他说:“我的入党介绍人应该是姚和管,曾希圣后来也清楚。你们可以去查证。”

专案组先找了也正受到冲击的曾希圣。曾知道他的经历,却不能证明谁介绍张经武入了党。

专案组又派人跑到南京,到南京监狱翻遍了档案,找到了一封管梓材给张经武的未寄出的信。并且得知姚上进已经去世,管梓材还活着。他们又千方百计找到了管梓材本人。

“文革”期间内查外调的事情很多,像这样的外调,管梓材经历过好多次,在这种问题面前他的回答首先是不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当问及他是不是张经武的入党介绍人时,他回答说:“那个时候我连党员都不是,怎么能介绍他入党呢?”

专案组的人认为这是重要突破,赶快回来向上级报告。

报上去了很久,却没有音信,后来才知道,这样的事情很多。最高层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意见,认为:大革命时期,入党可不像后来,有入党仪式,有入党志愿书。那时只要你愿意入党,组织上也觉得你可以入党,就通知你是党员了。而且那时党组织是秘密的,只有和你联系的人知道你是共产党员,别人根本不知道。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人,却发展了一批人入党,而这些党员都出生入死,为党工作。你能说这些同志不是共产党员吗?

“我怎么是刘少奇在西藏的代理人?是毛主席派我去西藏的!”

专案组要他交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所谓黑线人物问题。因为当时有人揭发他在西藏工作期间执行了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

张经武的态度很鲜明,他说:“去西藏是毛主席派我去的,那里的大政方针是毛主席定的,我执行的是毛主席的路线,怎么能说是修正主义!”

专案组的人说:“你态度放老实一点,赶快交代你和他们的黑关系。”

“我去西藏,是毛主席找我谈的话,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可以去问他。”

专案组认为他的态度很不好,要打一打他的态度。谁知,越打张经武越强硬。致使他们的审问再也进行不下去。

晚上,他们让张经武写交代。写什么呢?张经武面对铺开的稿纸,回忆起那一幕幕令他永生难忘的画面。

1951年春天,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了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代表的和谈代表团来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席全权代表的代表团进行谈判。

张经武是谈判代表之一。这次和谈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个协议在当时引起了多大的震动啊!

后来张经武被任命为驻藏代表。是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和他谈的话,向他详细交代了入藏任务和中央对西藏的方针政策。张经武说:“感谢总理的信任,我对西藏很生疏,怕完成不好这项任务。”

周恩来说:“正是因为西藏的情况不同,才派你去,你一定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紧接着他驱车去了丰泽园,毛泽东主席召见并留他吃了晚饭。毛泽东亲笔书写了一封给达赖喇嘛的信,请张经武亲手交给他。临出门时,毛泽东又嘱咐说:你到西藏去任务重大,要注意工作方法,认真开展统战工作,尽快说服达赖返回拉萨——此时的达赖正在距印度很近的亚东,他随时可能出境。

张经武接受任务,直奔广州,再经香港去印度。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如果坐飞机,他携带的礼品就只能扔下;如果坐轮船,东西倒可以带走,但时间太长,一旦达赖出走,后果不堪设想。张经武毅然决定,他携带毛主席的亲笔信和几名随员乘机先行。

经过一番周折,张经武到了亚东。至今张经武还清楚地记得亚东那美丽的景色,虽然它海拔两千多米,却是树木葱茏、鸟语花香。

第二天,张经武见到了达赖,将毛主席的亲笔信和协议副本交给了他。也许是中央政府的真诚打动了达赖,他表示藏历6月18日返回拉萨。

随后在拉萨的日子,是惊险而又紧张的。这里对张经武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他需要应付和处理多少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他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再加上高原缺氧严重,他突然晕倒了,但清醒过来以后又连夜工作。

以后在拉萨的日子,是充满挑战的日子,也是张经武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越是回忆,张经武越是想不通。如果说,把自己的这一段也否定了,那不是等于把毛主席也否定了吗?

铺开的稿纸上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至死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

由于上面的几个问题都不能使张经武就范,因此,他就成为抗拒运动的典型。他的境遇也就越来越坏。有一阵子,每天都有专案组的人要他交代问题。

对他进行车轮战,疲劳战。

这一天,“五一六”专案组一位女负责人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吼道:“张经武,你好大的胆,居然想当总理!”

张经武不仅没有反驳,而且冷笑了一声。

“你必须老实交代!”

“说别的还可以,你们不觉得这种说法太可笑吗?我张经武还不敢有这份野心呐!”

来人手拿一张纸说:“你还不交代?我们手里有材料!”

“那就把材料给我看看。”

材料当然不能给他看,但问题还是要交代的。至此,张经武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张经武怎么也想不到,专案组手里的材料竟然来自他的夫人杨岗……

几乎是和张经武同时被抓起来的杨岗,已经在秦城监狱被斗得神经失常了。

她哭,她叫,她呼喊,可专案组的人并没有因此放过她,采取逼供信的办法,硬要她写一份关于张经武的军事政变计划。

这份材料中说,张经武参与贺龙搞的“二月兵变”,兵变成功后,贺龙当主席,张经武当总理。

专案组就拿了这张纸逼张经武承认他要当总理,篡党夺权。要他交出所谓“二月兵变”的黑纲领。

张经武听完哈哈大笑:“你们太抬举我了,我生来还不曾有这样的想法呐!”

那位女将说:“张经武,你态度放老实一点!”

张经武轻蔑地看着她,一句话也不说。

她很惧怕张经武的目光,不敢和他对视,这场闹剧也就至此不了了之了。

宁为玉碎,不求瓦全!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充满了恐怖。

也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就是但丁描写的炼狱。

张经武也是一步一步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荒谬的。刚刚开始时,他是紧跟,生怕自己掉队;后来他迷惘,他觉得是一场闹剧;再到后来,他都怀疑这场运动的真实目的了。

这就是所说的那场反修防修的大革命吗?这就是人们说的触及灵魂的革命吗?越看越不是那么回事,越看越觉得自己是被人愚弄了。

于是再让他交代什么问题,他都不再理睬,他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抗争。

这样他就被认为极不老实,他就是对抗党中央,对抗毛主席,他就更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此时,他是多么想见到毛泽东,见到周恩来,向他们陈述这一切,然而,他写了无数次的信根本就送不上去,他甚至有些绝望了……

终于有一天,他趁着看守不注意,一头朝暖气上撞去,顿时鲜血直流。

有一天,他和看守他的人闹了起来。

“你们把我写的信送给周恩来!”

“你是个老反革命,有什么资格这样说话?”

“我是老反革命?告诉你,我闹革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你骂人!你这个老反革命!”

“就是骂了你,又怎么样?”

看守挥起了拳头,张经武也挥起了拳头。青年时期,张经武就习武健身,在军校时还学过擒拿格斗。

士可杀,不可辱!他动了手,张经武也动了手,但张经武毕竟是60多岁的人,他怎么能够打得过年轻力壮的看守呢?于是,他的胳膊被扭断了,他的身上留下了青一块紫一块的“纪念”……

在那种情况下,抗争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张经武还是选择抗争,否则,他就不是张经武了。

此后,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方式——绝食。他对专案组的斗争方式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了。

“你们查不出什么问题,还不放我出去,我绝不会再吃你们给我的饭。”他很平静地对专案组的人说。

“爱吃不吃,不吃还为革命节约了呢!”

他们没有想到,张经武真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和他们抗争了。

一天,两天,三天……张经武坚持了一个星期,最后,就出现了休克,专案组这才把他送进了医院。

在这段时间,专案组没有向上面汇报,实际上是让张自己饿死的。

据说张经武死后,周总理批评了他们,并对有些人作了处分。

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张经武举行了平反昭雪追悼大会。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给了张经武以极高的评价。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张经武同志的亲属张华川的大力支持,且提供了照片,在此特表谢意)

同类推荐
  • 小张村大解放

    小张村大解放

    正当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之际,一本即将付梓出版、尚未与读者见面的新书,却预先摆上了我的案头。我刚一翻阅,即为其新鲜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气读了一遍。深感这是樊林峄同志主动放弃离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甘受辛劳,携子笔耕,终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向共和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十年前,在一次课堂教学上,同学们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一些同学认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犯了一些错误,认为毛泽东是不主张对外开放的。一些同学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毛泽东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并且有其开放的思想和理论,只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没有能够得以实施罢了。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于当时备课不充分我也没能给同学们以满意的答案。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国家制度体制》:是对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的理论概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热门推荐
  • 玲珑曲

    玲珑曲

    喻家三小姐出生的那天,雪花漫天飞舞,千树万树梨花开。喻家老太爷正意态闲适把玩着一个玲珑剔透的手把件,听说添了个小孙女,随口说道:“是个丫头,叫玲珑吧。”喻三小姐便叫玲珑了。玲珑心肝,幸运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傲九天

    龙傲九天

    你说是佛便是佛,你说是魔便是魔,怎奈佛魔干我何,如若欺我卑微小,灭你佛魔又如何。一个先天泥丸宫被封的少年,在惨遭灭门之后,辗转修真界几大门派,受尽世间冷暖,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天下至邪之物—怨灵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不惜以一人之力,抗争于整个佛魔仙道。任你世人多么任性,我此生却绝不认命
  • 神医复仇计

    神医复仇计

    如果你不喜欢俗世繁华,那我就陪你悬壶济世,直到你在也拿不起针的那一天。
  • 单恋日记

    单恋日记

    每一个人都有过单恋,也许表白失败被拒;也许根本不敢站在他(她)面前开口;结局纵使失败,也是我们青春河流里的一朵里的涟漪。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 都市通天传奇大少

    都市通天传奇大少

    我是真的懒得码字,兄弟,不是不想码,是懒啊!!
  • 罪恶之主

    罪恶之主

    好吧,不就是不小心上了你么?干吗提着剑满世界追杀?而且,我知道你老子不是天下第一就是第二,可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到我,虽然你是绝世美女,但为了一颗树放弃整片森林,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我是傻瓜么?不是么?是么?不是么?
  • 离婚不过一张纸

    离婚不过一张纸

    她离婚了,发誓要活出一个发光的金子一般的自己!做一个女人该做的狐狸精,万人迷!让那个曾经瞎了狗眼的男人再一次膜拜在你的石榴裙下!当那个男人懂得再次珍惜你的时候,你就要摆高姿态,让这个男人明白。你可以找年轻美貌的,我也可以找钻石单身的!
  • 大王爷小相公

    大王爷小相公

    “娘子,这是这个月的奉钱。”女子接过银袋,打开清数:“一两,二两,三两……”男子的心里微微紧张,忽然女子抬起了头,斥道:“为什么少了一两?你是不是给我私藏小金库?!”说罢脱下绣花鞋往男子脸上拍去,堂堂一个王爷就这样被他的王妃打得抱头鼠窜。
  • 冷后倾心

    冷后倾心

    一个不知来历的婴儿,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当她从下界再度觉醒回归,当初欠她的势必要百倍、千倍奉还。纵使遍体鳞伤,成为妖魔,万劫不复,我也要让他们全族的鲜血为她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