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9500000031

第31章 饮马长江(2)

不久,渡江指挥部就和地委一起从苏北各县收集了木材、竹子、桐油、石灰、麻丝、钉子等修船的原材料,集中了许多工匠,日夜突击,到3月底就全部抢修完毕。此时二十三军已有大小船只539条。其中多数是俞乃章搞来的,有一部分是部队自己动员来的江边的渔船,还有一些改造的机帆船和木排。有些船只暂时被隐蔽在藏船场。每天早上,当战士们离开江滩时,要把又高又重又笨的木船拉到江滩后面或者树丛深处藏起来。船随着口令在旱地里慢腾腾地移动着,战士们回营时,身上总是湿漉漉的,衣服用手轻轻一拧,汗水就成滴往下掉。

人一忙,时间就过得快,转眼间就是3月下旬了。二十三军的渡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只待上级一声令下了。

陶勇、卢胜对自己的部队是心里有数的。他俩扳着指头把这次参加渡江战役的十多个军挨个儿估摸了一遍,觉得自己所率的部队里江南子弟占绝大多数,水战是占优势的。

各个部队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部队作战前,不管是士兵还是领导,对自己部队的荣誉很在意,那的确是一种看不见却涌在每个人心中的激情,这激情比武器比生命还重要。军长们更是较劲。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想探探陶勇的底,打来电话问:“嘿,老兄!我们再来个竞赛怎么样?”

“行啊,老聂,我哪次也没输给你!”陶勇颇有些得意,笑得听筒里声音直颤,“这次比,你那北方旱鸭子可要吃亏,你干脆就在长江边等着,我给你把老蒋捉来吧!”

说着陶勇笑得更响了,还不时向一旁的卢胜挤挤眼,那神情聂凤智看不见,但听得出来。于是话也急了:“好你个老陶,你别高兴得太早,出水才见两腿泥呢,咱们俩还难说谁能捉住老蒋呢!”

“你实在想让你的部下过江就让他们背好救生圈,我的弟兄们看到救生圈就跳下去救人!”

“好,你会说话,我不跟你抬杠,过江咱们再论英雄!”

陶勇说了一番“大话”,心里跟喝了酒一样痛快。卢胜瞟了一眼还沉浸在兴奋中的陶勇,捅了他一下:“老陶,看看部队去。”

“好。”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来到引以为骄傲的第二〇七团。这里是黄黏土地带,刚下过雨,到团里时,他俩的鞋底粘了一寸厚的土。正当他们用树枝刮鞋底时,听见动静的干部战士呼啦一下都围了上来。

陶勇问:“假如要你们渡江打先锋,大家有什么想法?”

许多人争着说:“军长放心,只要给我们任务,就是打到只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要渡过江去。”

陶勇嗯了一声,对这种回答又赞赏又疑惑,眉头一挑,问道:“只剩下一个人,那怎么渡江啊?”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嘲讽意味。

有人被问得低了头,有的脸上已经有了不自然的红润。答话的是个士兵,可这种情绪肯定来自干部。

陶勇是个勇将,但最讨厌有勇无谋;他是个乐将,却不喜欢言过其实。盲目乐观对一个指挥员来说是危险的。“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既要勇敢不怕伤亡,又要善于出奇制胜,以小的代价争取大的胜利。”他说这话是对着大家,却是说给团长政委听的。这也是陶勇自己的作战原则。

他继续发挥着这个原则:“要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一要勇猛,二要快速。勇猛,是进行任何作战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部队的老传统,而这次渡江作战发扬这种好的战斗作风尤为重要,勇气百倍,猛打猛冲,就能迅速冲垮敌人的江防;快速,对这次渡江作战特别重要,也可以说是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敌人在岸上,我们在水中,英雄无用武之地,早一分钟登上滩头,我们就可减少一份伤亡。‘旱鸭子’只要一上了岸,抖抖翅膀就能跑,能飞。再把我们的老把戏近战夜战施展开来,只要冲开一个缺口,敌人就是铜墙铁壁也得土崩瓦解!”

卢胜分析着:“现在我们的部队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老一点的同志大都在大江南北转战过,对长江并不陌生,也有一定的渡江经验。但当时是在敌人没有绵亘防御和在地下党协助下利用夜间偷渡的。

现在则不同,是要在国民党军全线严密防守下,实行大规模进攻作战,突破长江防线的。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要研究新的情况,探索新的战法。另一种是,一些入伍不久的北方同志,就是陶军长刚才所说的‘旱鸭子’。这些同志与江河打交道不多,听说‘长江无风三尺浪’,心里直打鼓,想‘宁过千重山,不过一里江’。这两种情况都是不足取的。我们要让‘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功夫就在平时的准备上。”

陶勇又说:部队情绪高涨,准备紧张,为此一时期主要特点。前几天的演习增加了大家不少见识,打破了大家很多顾虑,对长江不再害怕了,过去什么“无风三尺浪”“无边无岸”的夸大说法都被打破了。有风才三尺浪!还没有黄河水急呢!过去担心船小不能过江,现在才知道要用小船才好,小船又小又不易暴露目标,船在江中活动,岸上很难击中目标。还有登陆的问题,只要下船时肃静,从沙滩上去,岸上敌人是不易发觉的。他希望干部们多动脑筋,发扬军事民主,比如每只船要多准备几块跳板,可以分路上下船,动作快;跳板最好宽一些,板上最好用粗绳捆起间隔来,使它不滑;要多准备几根篙子,以便接近岸时集中力量撑过去,迅速登岸;准备小型轻便梯子,以便爬堤岸打敌人;每个组长以上的干部准备一根竹竿,以便测量水的深浅看能否下去;准备长绳以便需要时拉着绳子下水探险,或急救落水人之用;船上可铺点草,以免下船发生大声响;登陆点及船只队形应明确告诉船夫并很好掌握,以免形成拥挤混乱及船与船失去联络……

“乖乖,名堂还不少,真复杂,真要好好抓紧学习才行!”听讲的干部说出声。

卢胜说:“目前存在的两种思想障碍,干部中自满急躁情绪逐渐滋长,特别是经过江中实地演习和像你们这样历史较老的团队,有‘早一天打过去,敌人就少一天准备’‘长江也不过如此!’的想法,不愿耐心做好准备工作。”

“政委说得对,”陶勇插话,“靖泰新参军战士的乡土观念还很严重。你们团三连来了24个家属有22个哭的,对部队是有影响的,有些单位成立了军属招待所,由营统一招待就较好。”

卢胜接着说:“老同志顾虑新战士无实战经验,信心不足,因此,我们目前要加强老战士爱护新战士的观念,加强思想互相活动是当前巩固工作、内部团结重要一环。”

房间一下沉静下来。浓重的旱烟味直冲鼻子,有人忍不住咳嗽起来。从他们的目光里,陶勇知道他们在动脑筋了。这种目光所蕴含的,不再只是宁折不弯,还有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好些制胜的法宝。陶勇掂得出这种目光的分量。

同样,也掂得出突击团选择上的分量,他久久没有下决心。一天,他正在军部那幢三进大瓦房的天井思考着,两位团的干部梁竹吉和伍洪祥来军部看望陶勇。他们一进门,陶勇就高声叫喊:“你们来了,好!好!”他们跟他进大厅坐下,警卫员把茶、烟放在桌上,梁竹吉抽着烟,看着陶勇高兴的样子,不由得想起刚认识他那一次。那个日子梁竹吉记得很清楚:1940年6月24日,他随姬鹏飞到郭村西南杨家桥,迎接陶勇率新四军苏皖支队参加郭村保卫战。陶勇看见欢迎的群众,即从马背上跳下来,高兴地挥手致意。陶勇看上去是个中等个头,但健壮精悍,着装整齐,人字绑带一扎齐。虽然经过一夜行军又过了运河封锁线,可他脸上没有一丝倦意,两只大眼瞪得像铜铃。梁竹吉上前敬礼,手还没放下来,就听得陶勇问:“你干什么的?”“我当民运科长。”陶勇又问:“老百姓很喜欢你吧?长得又红又白,像个大姑娘!”这下梁竹吉满脸通红,心想,这位首长真爱开玩笑。后来他听人说陶勇打起仗来杀气腾腾,常有两句话挂在嘴上:“不完成任务,不要回来见我!”“怎么搞的,我要杀你的头!”……

思绪拉回来,梁竹吉耳边响起伍洪祥的汇报:“部队从鲁南一路南下,情绪很高,没出什么问题,可以按时到达泰州集结待命。”

陶勇一脸的笑:“我早说了,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哪个不高兴?尤其是江南籍的干部战士,更是想早日解放他们的家乡了,但要注意掌握好这股士气。”

陶勇站起来,朝墙上挂着的大幅地图走去。他在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指着从南京到江阴那段长江,对梁竹吉说:“这是我们东线兵团突破的地段。我们的部队过去在这儿渡过江,上级把我们军调到东线来,在泰兴东南的夹港至七圩港段强渡长江,突破圩塘镇至利港段敌人江防,截断京沪铁路。我打算由六十七师和六十九师各以一个团为第一梯队团,担负突破长江防御,占领南岸滩头阵地的任务。一个是二〇〇团,一个是二〇七团,这两个团你都当过政委,你看他们行吗?”

梁竹吉一时语塞,心想这么大的事,军长还征求一个团干部的意见,我怎么好乱说?支吾道:“军长已决定,我没什么意见,行啊!”

“不是这个意思,”陶勇说,“我还在考虑中,并没最后决定,事关大局,不能马虎了事。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

伍洪祥听到陶勇的话,也站到地图前面来了。他捅了捅梁竹吉,示意叫他讲。

梁竹吉只好开口,还有些紧张:“报告军长,我在这两个团工作过,但在二〇〇团的时间不长,了解得少些。这两个团的共同特点是:朝气蓬勃,执行命令坚决,敢打敢拼,机动灵活。二〇七团团长杨绍良灵活机动,点子多;政委佘景行工作深入,勇敢坚决,他们担负突破任务是适合的,能完成任务的!”

陶勇点点头:“上岸以后,可能还有硬仗要打,由二〇一团和二〇五团去发展纵深。”

陶勇回到桌边坐下,掏支烟点上,又说:“这个问题,我还要征求其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后好下决心,暂不要外传。”

半帆待渡

4月18日夜。渡江先锋团之一二〇七团指挥所。

这是一栋半新的房屋,桌凳门窗都散发着一股桐油味。高大的窗户半开着,烟雾朝外飘散着。虫声蛙叫,在窗外时紧时慢地聒噪不休。

被陶勇问得红过脸的团干部们,再也没人打“一个人也要渡过江”的保票了。几个人围着一张地图打转。他们在冥思苦想,如何才能在战斗发起时以最快的速度第一个到达对岸。点子跟头顶上飘浮的烟雾一样多,也跟烟雾一样最终都被驱散。哪个点子都有合理性,可哪个点子也不中用。眼看夜色渐浓,有人已经哈欠连天了。参谋长袁俊开了腔:“因为我们是乘坐帆船过江,要争取首先突破,又不能把实力过早地暴露在敌人面前,就必须让我们的船比友邻起渡快,而且越快越好。我看,还是要在船上做文章。”

大家一议论:是这个理。起渡主要耽误在解缆、起锚和掉转船头这些麻烦事,倘若出击前一定时间把船隐蔽在河湾港汊里,不系缆,不抛锚,命令一下就放船,岂不就快多了?这法子到底是否可行,最后决定让汪主任亲自找船老大们商量一下再定。因为他负责管理船只,又是对岸谏壁人,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对当地风俗、民情了如指掌。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汪主任带着一脸的失望回来了。一问才知那办法根本不成。汪主任喘匀了气,才带着几分怨气说,你们也不想一想:长江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小木帆船一失去锚缆就跟大树拔起根一样,那还不飘到江里去?再说敌机天天在上空盘旋,船飘了出去,将会发现我军意图,招致空袭。

“这是谁的主意?”他磕着鞋窝里的砂粒,提醒着,“不管什么主意,都得想办法固定住船。军长让我们过去的船要像钉子,钉在对岸,你们想清楚没有?”

第一个“想清楚”的干部叫戴本立。下午,他兴冲冲地跑回团指挥所,讲了用人固定的一些办法。团领导们将信将疑,都说还是找船老大问一下吧。

船老大说行。又有人补充了一些,决定在发起冲击前一个小时左右,把所有待渡船隐蔽在江边,船头都朝向对岸。让战士每人拿根木棒,插进船下的泥沙中,用劲撑住,这就把船牢牢地固定住了。再一个措施就是把船帆升到一半,也用人力拉着等待。因这次是隐蔽行动,为了保证行动隐蔽、神速和一致,再用一根粗绳子从团部拉到各营、各连,时间一到,团部绳子一拉,迅速从营传达到连,不用发出任何声响和火光,就能很快起渡。

二〇七团在偷偷地练。

这一切,都只为了赶一个日期,赶一个绝对秘密的日期。

每个身临江岸的人,都分明感到这个日期的临近,却又全然不知它究竟是哪一天。

这个日期,就是4月21日。

只要这天一到,集结在江北岸的百万雄师,就要在一声令下,横渡长江,踏平国民党军在长江南岸的阵地,结束国民党政府的一朝天下。

4月21日,晌午刚过,几个军领导便早早地来到了指挥所,陶勇拿起电话向各师询问情况。六十九师谭知耕师长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命令一到,就能起航。天不太好,老刮东南风,对帆船南渡不利。

陶勇望了一眼窗外摇曳的垂柳,告诉他们:“风向也可能变,不要心急。不管老天刮什么风,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征帆。你告诉突击团的同志们,一定要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渡江突出任务。”

“军长,你的表几点了?”谭知耕在电话里问。

“怎么,你连表都没有吗?”

“打仗的时候,总是上级首长的表准嘛!”

两人说着都笑了起来。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已被广为流传。青少年朋友。在他们当中,还有为了捍为国家利益,在充满剑拔弩张气氛的谈判中,不懈抗争的爱国志士,而曾纪泽就属这样一位。曾纪泽年轻时两次到京城应试都落了榜。他也曾因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心中闷闷不乐,而一想到他父亲的教诲:“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而应“以后穷经读史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也就慢慢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勤奋学习,并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曾纪泽放弃了科考,潜心钻研对社会有用的典籍。他除了研读经史诗文外,还学习天文、地理、数学、音乐、骑术等,成为了博学多才的人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百年巨匠黄宾虹

    百年巨匠黄宾虹

    本书以黄宾虹的曲折命运为经,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以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亲历采访对话,讲述了黄宾虹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热门推荐
  • 云中谁寄桃花来

    云中谁寄桃花来

    十万年前,天帝的登基大典。我救了一个小童,嫩嫩的小脸透着红彤彤的粉,恰若开得正好的桃花,我看得心下一痒,便吻了他的脸。十一重天的再见,那人站在那儿,便是一副画,飘渺得不似九天之人,眉心有鲜艳的红色火焰,竟是魔的印记。
  • 倾世仙妃

    倾世仙妃

    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到灵瑶大陆,变成空有容貌没有实力的‘低等人’。她的未来坎坎坷坷....谁辱我,我便杀之!谁弃我,我便伤之!你所守候,我定夺!你所珍惜,我定弃!
  • 无限征途道

    无限征途道

    纵使身死魂灭,不让山河碎。无限征途,策马江山,横刀立马。为英雄,长歌当哭。
  • 若君不负卿

    若君不负卿

    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复仇心切的亡国公主云子卿身上。亡国?!复仇?!……三年前,陈国内有奸贼告密,外有敌军强攻。父皇战死沙场,母后殉情而死,姐姐为护她周全而惨遭蹂躏,从此下落不明。幸而,被父皇昔日的兄弟(梁国的淮安王)收为义女……那年,她十三岁。三年的处心积虑,终于获得了复仇的机会。然而,天意弄人。就在她即将达到手刃仇人,报仇雪恨的目的时,却方知原来淮安王才是真正害她国破家亡之人,但为时以晚,她已被设计下毒而死。……没关系,既然我占用了你的身体,那么,就由我来替你复仇,替你走完这辈子……某女会心一笑。
  • 爱在重生

    爱在重生

    他是她最爱的人,他却与她姐姐纠缠不清,两人奸情暴露,他狠心将她杀害。在21世纪惨遭劫匪杀害的“她”竟意外的穿到了死去的她身上,也许是上天给的一次重生的机会,让她代替原本的她好好活下去,不再为他心伤。偶遇的冷男王爷对她似乎不太一样,莫名其妙出现的面具男也似乎对她不错,看来,撇了烂桃花,桃花依旧朵朵开·········
  • 我的丧尸妹子团

    我的丧尸妹子团

    末日突然降临,整个世界的秩序瞬间坍塌,陷入混沌。苦逼青年龙凌由此成了一只奇葩丧尸,这怎么让人接受得了!?不过,做丧尸久了,他慢慢发现,其实做丧尸也挺不错的。就说那丧尸妹子,那是又乖又听话,上能么么哒,下能啪啪啪,困了当抱枕,战斗加BUFF,分泌的汁液美味又强身……“什么,这是丧尸妹子的反奸计?”“那我反反奸!”眼前一堆丧尸正在叠罗汉,不要害怕,那是龙凌在调教丧尸呢!PS:大丧尸,求各种药!~
  • 箭破异世

    箭破异世

    斗气与神箭特技的完美融合,羿凡背负着丑陋的外貌,在重重逆境中求生存,让嘲笑过他的人统统后悔出生在这世上,让看不起他的美女统统为他意乱情迷。羿凡用手中的弓和箭,在这光怪离奇的异界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将整个天衍大陆搅得天翻地覆!
  • 纨绔女帝:邪尊独宠妃

    纨绔女帝:邪尊独宠妃

    本以为自己的美男之旅就要结束了,想不到一不小心穿到了婴儿身上,母后太彪悍,父皇太妻奴。谁知,天下风云一夜间乎变,邪魅“太子”殿下,直接登基,自此,又创造了一段传奇佳话。世间美男都喜欢一个男人?还是那个纨绔的皇帝?殊不知,世间美男竟然没有一认为自己是错的,为他或是为她,倾尽了天下……
  •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他和她在下一场生死棋,生无数次,死无数次,无限的循环他和她破天荒的下了一场错误的棋盘错误的开始也将错误的结束但是,这场棋盘看似是他和她的棋局其实下棋之人另有其人……
  • 我的男神学霸同桌

    我的男神学霸同桌

    我本身大大咧咧。他本身是氧气少年。都是因为家庭的变故,多少,让我们有些不一样的变化。我的男神学霸同桌那一年我认识了他,丝毫不悔。接触到他名字之后,丝毫没想过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故事……愿老天可以善待我们!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