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梦馨撕下自己的裙摆余边,用来包扎莫冥身上伤得较重的伤口,“我也不太清楚,这个洞顶看起来有些眼熟,我们好像是在猴山当中。”
“这儿这么阴暗,咱们来的时候连点火的物什都没带,可惜我的剑也遗失在了山口,现下想要出去恐怕困难了。”
出口倒是可以慢慢寻找,可是两人是如何进到这猴山之中的呢?
“莫冥哥哥……你说,这里会不会有鬼呀。我……我害怕。”
鬼神之说莫冥自不相信,只是昏迷前的一幕,那无数黑影窜出黑麻麻一片乃至现在都令他心悸。他悄悄地把梦馨揽进怀里,“馨儿,记住一句话,只要走的正,不怕影子斜。你我又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就算有鬼有神,又能奈我们如何?咱们现在还不能出去,如果就这样出去了,那我们岂不是白来了!馨儿,来,咱们四处走走看,也许能有什么发现。”
就这样,两人相扶相依,一步步的摸到了墙体,墙壁阴湿润滑,此刻那上面还在流淌着水液似得东西,莫冥摸在手里感觉异常,心里暗诧这内洞的石壁怎会如此平滑,仿佛有人磨造过一般。莫冥正猜疑着,恰巧梦馨摸到了一块腐骨,发出一声尖叫。莫冥正要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却在这时,一声忧心的叹息长长传出。
虽然在这样能见度很低的地方很难看清周遭的环境,但莫冥还是听辨出这叹息声是个女人发出的,而且不是梦馨。莫冥一步跳到梦馨前面,将她掩在身后,大概估摸声音的位置,问道:“是谁在那?”
话音一落,只听啪的一响,洞内忽然通亮,锥形的洞室内上下一共排列了二十多盏灯。说灯是因为那些光芒并不是蜡烛,而是一种看不清形状的光。地上全是枯萎的花草,散落着的还有一些枯骨,流淌在石壁上的液体也并不是水,而是深红的血水。梦馨呀了一声,顿时靠紧了莫冥。
“馨儿,别怕!”
望向正中的声源,那是个衣着打扮雪白的女子,本看起来像是很老的样子,奇异的是那张面容十分柔美。乍一看,应了窈窕和娉婷二词,甚至令梦馨自惭形秽。那女子坐在洞室正中的石台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上,闭目轻息,泰然自若。
“我希望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是他。”
那女子留下这么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仿佛很艰难的睁开了双眼,昏黄的灯光下,莫冥二人看见了她那对似乎蒙了一层纱的眼睛。白白的一层只能略微看见黑白的眼睛,加上她的白色装束,看起来不禁骇人。只是当她看到莫冥二人时又再次合上了眼睛,长长一叹,特别忧郁。
莫冥二人很是诧异,连刚才还很害怕的梦馨这会儿也不禁向莫冥低声询问:“莫冥哥哥,这个人怎么了?”
莫冥暗想,既然两人已经进到这个地方了,想逃出去恐怕不太可能,更何况这个女子看起来清纯如雪,并不像有能力伤害他们的人,就算她会谋害自己,也不会等到现在吧。莫冥试探着接近她,并询问:“敢问这位……姐姐。”莫冥过了脑子想了想,觉得还是叫姐姐比较合适。“你,怎么了?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女子并没有忌讳莫冥唐突的问话,轻淡的回答:“我,在这里等一个人。”
“等谁?”莫冥想都没想就问了出来,不过这样的问法的确显得有些不太礼貌,他急忙改口:“那,敢问姐姐你怎么称呼?”
“我叫白禾,也叫梦婵。呵……名字,只是代号。而今,我也不知道我该叫什么了。”
“梦婵?”莫冥瞧了瞧身旁的梦馨,她也是一脸的惊异。“方才冒昧了,在下莫冥,这位姑娘是前峨嵋派掌门之女,梦馨。”
梦婵轻笑着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我大概已经猜到了千岁为什么会放你们进来了。”
“千岁?”过脑子一想,莫冥讶然吐出:“是那些小孩?”
“不,它们不是人,它们都是拥有几百年修行的猴精。经过炼化,成为人形。”
“看来峨嵋派中的杀人的猴子是真事。”莫冥转瞬想到了这女子的身份,“那你是……?”
“我是谁并不重要。你们想听我讲个故事吗?”
莫冥性子较急,心里盘算着来这儿的时间,生怕耽误了时辰,外面再出什么变故。但是看梦馨颇有兴致的样子,便应了下来。梦婵这便开始讲述起来:
蜀山,自古以来都被称作仙山,仁侠之地,这里不乏五彩斑斓的传说,更不乏人们对它的赞美和颂扬。而在这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
那时,蜀山还只是人间门派,每日掌门引领各门下弟子修习所谓的仙法,亦时常派遣门下弟子云游天下,铲奸除恶,平妖除魔。
恰逢一日,天色混沌,门人在蜀山门口拾到一名弃婴。交予掌门,掌门怜慈,取名道安,收为弟子并抚养成人。转眼二十余年,道安魁梧成才,不负师恩,成为蜀山派内望尘莫及的弟子。掌门在欣喜之余,也颇为担心。
道安因参悟法道整日闭门修炼,一次偶然路过镇妖塔,闻听里面的惨叫,发现了蜀山的秘密。原来蜀山掌门为了获取升仙之法,关闭并镇压各路妖精共十三层,整日利用各种符咒汲取妖气修习异术。道安获悉后,恍然慨叹“世间本无道,怎奈人心各异,偏偏生出各种****学说,却是妖本无罪,怎奈是妖!”
道安私自打开镇妖塔,解放诸妖,并治愈了一名花妖,自此便与之暗生情愫。花妖名叫白禾,她向道安讲述了蜀山掌门的勾当,听得道安哆嗦切齿。
时光婆娑,白禾怀了胎儿。道安想来想去,还是不忍心对栽培自己的养父和师父下手,就当他决定带着白禾离开蜀山时,一则消息震动蜀山内外。蜀山掌门死在了道安的剑下,门下师兄弟自来嫉恨道安,此次栽赃令他百口莫辩。众弟子最终决定处死道安,烧死白禾,以敬掌门。
孰不知道安本身乃是道家太清道德天尊座下弟子,下界本是悟道,却不想遭遇毒害。
道安狂怒之下,由善而恶,挣开绳索,救下奄奄一息的白禾,屠戮蜀山近千名弟子扬长而去。此事惊动天界,玉帝怪责,下令处死道安,而白禾,念在她怀孕在身,并无祸乱百姓,恰巧天宫的百花坊空缺,她又深得王母喜爱,便化解胎孕,晋升为仙,真名百合。
道安被处死后,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痛惜弟子,取其灵气灌注白鹤,放入玄灵山修炼,道号玄灵。
白禾晋升为百合花仙,乃众妖之望,可她却日日忧心,每天站在天宫门前遥望着脚下这万里大地,惦念着道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老君那里得知道安变成了现在的玄灵以后,心若狂喜,果断逃下界,寻找玄灵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