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0900000020

第20章 风景谈

茅盾

前夜看了《塞上风云》①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③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川,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话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阴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同一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他们之是否恋人,落在问题之外。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但是什么能使他们这样呢?

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再有一个例子: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盘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磨石,几尺断碣,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现在请你坐下,来一杯清茶,两毛钱的枣子,也作一次桃园的茶客罢。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④,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就在他们近边,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这就够了,不用再多看。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古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但是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们却把这一片简陋的绿阴看得很可爱,因此,这桃林就很出名了。

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940年12月,于枣子岚垭

“鉴赏”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笔,新疆学院文学系主任。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很大,在小说创作上成就尤为卓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这篇散文写于抗战时期,作者在1938年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5月,他赴延安参观讲学,同年年底,遵照党的指示到重庆从事国统区的文学运动。作者写作这篇散文的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和感想告诉国统区读者,让国统区的读者能够重新认识延安,能够感受一下黄土高原的辽阔、粗犷和雄浑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让读者明白延安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作者开头写道:“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作者由抗战时的一部影片而想起猩猩峡外的沙漠,一下子就点明了写作的时代背景,让人有所感悟。接着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先是描写了猩猩峡外沙漠的“苍茫”、“寂静”、“纯然一色”,接着用动态的笔墨勾勒出沙漠中一队由远而近的骆驼行进图,图中的色彩由淡而浓,形象由小而大,声音由弱到强。作者将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使之交相辉映。这种写作手法使文章的意蕴得到升华,同时也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发出感叹:“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则加上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段话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也为下文的叙述作了有力的铺垫。

作者首先给我们描述了“月下的黄土高原”的情景。作者写道:“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这几句话就将黄土高原的面貌描绘出来,使我们了解到黄土高原虽然广阔而苍凉,但同时又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段描写简直传神极了!在这样美好的月夜里,也难怪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样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我们可以说这些勤劳朴实而又坚强乐观的劳动人民不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吗?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使黄土高原披上了新装,并且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接着又给我们描绘夕阳下延河的美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来到延河边休息。在夕阳的映照下,“河水喧哗得更响”,这与人们欢快的心情相统一,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风景画。作者再接着为我们描绘了雨中洞的奇景:“一对男女促膝而坐,头凑在一处看一本摊开的札记簿”。这对男女的情景使作者想到了“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阴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相比较而言,石洞远没有公园有情调,但石洞的静谧而安祥又远非公园可比。同样石洞中的男女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正是由于他们的自在从容,才使这石洞“熠熠生辉”。

作者又写到了桃林中的情景。桃林的风景并非是那样的诱人,但同样富含着神韵,许多怡然自得的人们正在装饰着桃林,那种欢乐、祥和而又宁静的氛围使人陶醉于其中,使得人们把“这一片简陋的绿阴看得很可爱”。

作者最后写到了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泛白,万籁俱寂,这是人们头脑最为清醒,最易凝神观察和谛听的时刻,忽然“一阵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正当作者精神为之一振,想要明白个究竟之时,作者却“另辟一径”,深情地补叙了白天在贴照簿上看到的,文章蓄足了势,感情积累到了一个新的视听度。于是作者“披衣”出去,终于看到了一位迎着霞光、“额角异常发亮”的小号兵,一位荷枪实弹随风飘动,显得活泼而轻柔,而那柄致敌人死命的刺刀却“闪着寒光”,格外富于“刚性”,两相对照,色调和动态的差异极大,因此给我们的主观印象也最深。也许有人会想不通作者为什么只单单描写小号兵和哨兵?其实这正是作者取材的高明之处。作者把英勇无畏的边区军民形象浓缩于小号兵和哨兵的身上,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以至上升到“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这一高度。作者此刻的心情也如奔腾的岩浆一样不可遏止,他写道:“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样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照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并使作者的心中的激情表露无疑,而这股激情缘自于他对延安生活的眷念以及对延安军民的热爱。

总的说来,《风景谈》这篇文章构思新颖,主题深远,在描述画面的同时,将抒情、叙述以及议论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可以说无愧于大师的手笔。

编者注:①《塞上风云》:一部反映团结抗日的进步影片。②猩猩峡:现通称星星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同甘肃省交界。③坎儿井:新疆地区一种利用地下水的灌溉工程,用横贯地下的暗沟作为输水道。④天下最难走的路:指当时的进步青年冲破封锁,从蒋管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同类推荐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有这样一扇门,通过古典传世名画,引领我们走进古代那些才情女子的世界。在那里,这些女子,摧毁了某座城市的意志,却成就了那一段古都里垂暮的爱情。
  • 实斋笔记

    实斋笔记

    本书包括:历史寻踪、师友杂记、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等内容。
  • 萧红作品集(三)

    萧红作品集(三)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是200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浩,讲述了快乐是自己给予的,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和自由,这里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环境,更需要方式、方法中的技巧与资本。本书收集的文章,语言像散文诗,内容充满时代感,且都富含生活内涵和底蕴,并富有诗情画意,是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心灵鸡汤,也是当今图书市场上少有的另类读物。
热门推荐
  • 黑暗系统之极限反派

    黑暗系统之极限反派

    一个犯下致命错误而对世界充满怨恨的杀手一个因怨念聚集形成充满了各种人性黑暗的系统特定的人遇上了特定的系统,会发生什么?(开头几章没有写好,等这本小说完结了之后我会改过来的。)
  • 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尖刀

    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尖刀

    高中去参军,发现原来的同学,不知为什么变成了海军,为别人挡火箭弹,一个巨大的病症正在靠近那个新兵,突然地加入维和部队,然后经过三年的任务后终于有资格参加特种兵选拔,然而在维和战场上死去的战士们的那种悲伤依旧存在,而病症正在一步一步接近他,他到底会怎样呢?
  • 天门奇传

    天门奇传

    佳人在怀,柔情似水,郎情妾意,却无奈世事无常。内忧外患,前虎后狼,天门之难,只凭一人力挽狂澜。千军万马,宫廷政变,勾心斗角,辅助良君平天下。界位之难,兄弟齐心,万法归一,力保天下万民。龙血奠基,神火淬体,三瞳归一,创造远古真神之体。牧笛吹,夕阳辉,无关风月,谈笑看人生
  • EastDargon

    EastDargon

    7个身份不同,各怀绝技的“人”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走到一起,他们组成一个超自然现象和外星生物调查小组:超自然现象调查小组。他们要面对自己的头号敌人,异兽。
  • 我的王子爱东施

    我的王子爱东施

    “速写本——还我!”他将拿着速写本的双手背到后面,不紧不慢地说着:“我想你。”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换回她一路走过来的辛苦,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靠在他的肩头。“要回去可以。”他终于正面面对她的问题了,“不过你要答应我几个条件。”“那是我的东西,我还要答应你的条件才能要回来,你是强盗啊?”可一对上他狂狂的眼,她又只能投降,“好吧,好吧。你说,什么条件?”“我要你嫁给我。”
  • 樵香小记

    樵香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森林之城

    森林之城

    忘记,要有多勇敢,要有多勇敢,才敢念念不忘。我们所谓的过去,不是委身于回忆,只是回归于时间。
  • 重生豪门:被腹黑首席亲了99次

    重生豪门:被腹黑首席亲了99次

    上一世,叶晨夕撞破了老公和妹妹的奸情。身怀六甲的她被残忍的推下楼,流产而死。重生一世,她获得了神奇的传承。她发誓要让那些伤害她和她腹中孩子的人,通通都下地狱。道貌岸然的老公?表里不一的妹妹?心肠歹毒的继母?那些人都算什么?从重生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只有复仇,不会再有爱情。可是他却悄然的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原本以为他只是个痴傻之人,却没想到这个“傻子”却每晚都钻进她的房间,对她上下其手。她说:“这一世,我的双手注定是沾满鲜血的。”他道:“相信我,从现在起这双手永远不会沾上鲜血,那些事都由我来,你只要待在家里貌美如花就好。”他宠她,护她,爱她。
  •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尊重孩子是教育的起点,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育的核心,鼓励孩子是教育的关键。《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向广大父母介绍了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旨在为父母提供一种智慧的处理方式或思维方法,从而让妈妈教育起孩子来更轻松、更有效。其中包含避免与孩子冲突的技巧、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能够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 指奴为妃:失心罪妃不愁爱

    指奴为妃:失心罪妃不愁爱

    悲剧穿越,她成了丞相府里卑微的下人,得罪了侯爷,失去了清白,又被人送进王府,成为千千万万个女奴中的一个。然而没想到这个王爷竟是他?难不成他夺了她的清白还不够,还要夺了她的心?生死一线,她用最美的献身救了他,在他的痛悔声中消失在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