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钟森荣烈士
钟森荣,号修安,1898出生于湖南耒阳。1918年入读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专门预科,毕业后于1921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次年改称南洋大学,本文统称交通大学或交大),攻读电机科电信门专业。
入校当年12月,孱弱的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同列强签署不平等的《九国公约》。消息传来,举国激愤。12月8日,钟森荣随同交大学生,前往淞沪护军使署请愿,反对列强无理要求,要求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危难唤起了钟森荣强烈的爱国意识,如火如荼、延绵不绝的学生运动激发了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
1922年12月22日,钟森荣当选为《南洋周刊》编辑,负责组稿和校对工作。次年4月,工作出色的钟森荣当选为总编辑,统筹编辑部一切事宜。《南洋周刊》是五四运动期间交大学生创办的一份刊物,是学生评论时政、发表思想的言论窗口。钟森荣任总编辑后,倾听大多数学生呼求,紧跟时代进步潮流,对该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将它办成一份宣传革命思想、反对军阀专制的政治性较强的大学生刊物。钟森荣也在办刊过程中接触了各种救国主张和政治思想,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
随着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建立,1924年夏交通大学成立国民党区分部,钟森荣是区分部成员。6月,他在《南洋周刊》发表1万余字的长文《加入!加入!加入!》,号召青年学生不应读死书,而应义不容辞的参加国民革命。12月,钟森荣在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会议上被选为主任,同时当选全国学生总会委员。
1925年2月,上海工人因日商虐待童工举行大罢工。沪上各学校响应中共中央支援工人罢工的号召,成立了罢工后援会。2月15日,交通大学首先成立后援会,钟森荣担任负责人。从2月17日起,连续3天,钟森荣组织后援会上街开展募捐活动,为罢工工人取得胜利起到了有力的协助作用。
1925年3月2日,交通大学以钟森荣“在外主持工人后援会”而旷疏学业为由,勒令其退学。离校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在全国学生总会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赴广州参加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在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欧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