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8900000030

第30章 微笑是一种爱心(3)

生命感悟

诚信乃是为人之本。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誉,那么什么事都很难做成。所以,想要成就一件事,首先就要先树立起自己的信誉,更为重要的是,要保持这种信誉。

要勇于改正错误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脾气粗暴,好惹是生非,经常与人打架斗殴,危害乡里,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做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最为厉害。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害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蛟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当地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

周处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

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生命感悟

一个人有缺点,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或者不愿正视自己的错误。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只要敢于正视,并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重新树立远大的志向,也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纵容自己犯错误的结果就是作茧自缚

史莱克一直以拾荒为生。不久前他遇到了一只没有人要的狗,史莱克收养了它。史莱克每天拾荒所得的收入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流浪狗的食量又大得惊人,所以流浪狗很多时候都饿着肚子。多数时候它都自己去外面觅食,甚至有些时候会给史莱克带回来一些食物。

有一天,史莱克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他可以和这只狗合作,不如将这只流浪狗训练成会拾荒的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史莱克以后便不用外出拾荒了,他只需要在家里将流浪狗拾回来的东西按类别分好,再送到废品收购站就行了。打定主意的史莱克开始训练流浪狗外出拾荒。史莱克每天都会让狗衔一些废纸、废电线、烂刀叉回来,然后将好吃的面包牛奶都奖励给狗,哪怕是自己饿着,也要将狗的奖品弄得丰盛些。

这只流浪狗终于在史莱克的重奖之下学会了往家里拾废品,史莱克拿着流浪狗第一次衔回家的一小卷铁丝时,他激动的抱着狗哭了。当然,史莱克没有忘记用更多的牛奶和面包奖励流浪狗。

从此,流浪狗每天都会往家里衔东西,有时是一块纸皮,有时是一只皮鞋……史莱克每天坐在家里都有不菲的收入,而史莱克给流浪狗的奖励品,也由牛奶和面包变成了汉堡包。得到了奖励的流浪狗也更加卖力了,刚开始是四处捡路边、垃圾筒里的东西,后来便钻进别人的家里去偷,只要衔得动的东西统统带回来。史莱克可不管它是偷的还是捡的,只要能卖到钱,他便高兴,当然,他从来没有忘记给狗的奖励。只是苦了周围的邻居,他们纷纷向街道管理处投诉,可是史莱克根本就不听,并且还将那只流浪狗带回来的其他流浪狗都养起来为他赚钱。

可是有一天,当史莱克醒来的时候发现,他自己被废电线废布条等废品紧紧地缠住了,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可是房子的空间太小,堆积的废品太多,加上流浪狗昨天晚上不知从哪里带来了一大群流浪狗,一个晚上就给他衔来很多废品,现在被废品缠住的史莱克根本就动弹不了。

史莱克大声地求救,可是,因为邻居们在不久前因为不堪流浪狗的骚扰都搬走了。这里只有它一个人和一群流浪狗了,而狗是不会理会他的。一连几天,史莱克被困在自己的小屋里动弹不得,那些流浪狗却继续往他的小屋里衔废品。终于有一天,一个过路人救了史莱克。此后的史莱克不得不四处流浪,因为那些流浪狗总会找到他,并想继续以废品换取食物。

生命感悟

对于明知是错误的事情,我们应该及时制止住——不要纵容自己继续犯错误。纵容自己犯错误的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同时,我们也不该纵容别人一味地犯错误,致使被纵容的一方最后闯下大祸而不自知,我们不仅成了帮凶,有时还会伤害到自己。

世界上最稀罕的是人情味

威尔·罗吉士说,“我从未遇见过一个我不喜欢的人。”这位幽默大师能说出这么一句话,大概是因为不喜欢他的人绝无仅有。曾有过这样一件事,可为佐证。

1898年冬天,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因冲破附近农家的篱笆去啮食嫩玉米,被农夫杀死了。按照牧场规矩,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说明原因。可是,农夫没有这样做。罗吉士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便叫一名佣工陪他骑马去和农夫论理。

他们半路上遇到寒流,人身马身都挂满冰霜,两人差点冻僵了。抵达木屋的时候,农夫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去烤火,等她丈夫回来。罗吉士烤火时,看见那女人消瘦憔悴,也发觉五个躲在桌椅后面对他窥探的孩子瘦得像猴儿似的。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罗吉士和佣工是冒着狂风严寒来的。罗吉士刚要开口跟农夫论理,忽然决定不说了,他伸出了手。农夫不晓得罗吉士的来意,便和他握手,留他们吃晚饭。“二位只好吃些豆子,”他抱歉地说,“因为刚刚在宰牛,忽然起了风,没能宰好。”盛情难却,两人便留下了。

在吃饭的时候,佣工一直等待罗吉士亲口讲起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只跟这家人说说笑笑,看着孩子,孩子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便高兴得眼睛发亮。饭后,主人夫妇一定要两位客人住下。两人于是又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早上,两人喝了黑咖啡,吃了热豆子和面包,肚子饱饱地上路了。罗吉士对此行来意依然闭口不提。佣工就责备他:“我还以为你为了那头牛来问罪了呢。”

罗吉士回答:“我本来有这个念头。但是我后来又盘算了一下。你知道吗,我实际上并未白白失掉一头牛,我换到了一点人情味。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人情味却稀罕。”

生命感悟

生活需要阳光,需要微笑,更需要理解和宽容。这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世界上最稀罕的不是什么物品,而是人情味。

把好东西与他人分享

所罗门王最珍爱的宝物之一,就是一个装着长寿药水的瓶子。这种药非常的灵验,任何人只要喝一点,就能长生不老。

因此,听到这个消息,各地的人蜂拥而至,要求国王赐给他们几滴长寿药水,但是,国王都拒绝了。

他的朋友也来了,有的年纪老迈,有的患着重病,乞求国王赐给他们几滴长寿药水,甚至让他们舔一下也行。

但是,国王都一一回绝,推托说,如果把药水赐给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其余的人也会跟着来索取,他自己就所剩无几了。

许多年之后,所罗门王垂死病榻,就叫人把那瓶尚未启用的药水拿来,心想只要喝了这药水,就能长生不老。

过了一会儿,瓶子拿来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瓶子打开却已经一滴不剩了。因为这药水长年搁置不用,已经挥发掉了。

当初如果他慷慨地与别人共享,药水可能会越增越多。

生命感悟

一个人有好东西,如果只想着自己去享用它,这样就会失去了好东西真正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别人分享,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很好玩儿的书。讲故事的人好玩儿,故事好玩儿,故事里的人也好玩儿。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经历很多自己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遇到的囧事或傻事,就像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听着刺耳,但又不得不从容接受。而生活向来是欺软怕硬,你弱不禁风,生活就会欺负你;你加强小宇宙,生活就反过来当你孙子。谨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被生活欺负的草根大众。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热门推荐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逆天废物少爷

    逆天废物少爷

    别看老夫是个废物,待老夫冲破封印,定搅的你不得安生(推荐票拿来)
  • 超级相师

    超级相师

    修习祖传秘术,机缘巧合之下开启灵眼。自此,世间万象,尽在眼中。通古今,晓异术,铁口直断。他被无数荣誉和财富所包围,无数绝色美女也为之倾倒、投怀送抱!请看小小相师纵横都市、牛叉闪闪的精彩故事!—————————————————————书友群:191065903,欢迎各位加入探讨!
  • 笑问何人与原创版

    笑问何人与原创版

    出卖与被出卖,两个仇深似海的人纠缠一生的传奇江湖!策马江湖,风起云涌!他们曾经是倾心而谈的知音,曾经弹琴舞剑,逍遥快活!但他却被他出卖,失去了一切。而他因出卖过他,也失去了一切。两人仇深似海,都欲杀对方而后快。但,每每到下手时,却都不忍......再次重逢的两人,会在江湖掀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苍茫天地间,笑问何人与,缘起缘灭,命中劫!
  •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抱紧我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抱紧我

    结婚四年,老公在床上躺了三年。她满心愧疚,他恨她入骨,却不肯放过。“简沫心,想离开?门都没有!”明知这个男人是毒,她却再次沉沦。直到他带着小三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她面前。“简沫心,我要离婚!”“好。”她带着满身伤痕转身,可是谁来告诉她,身后这个死命纠缠的男人是什么鬼?“慕延西,我们已经离婚了!你现在是在做什么?”“没看出来吗?”男人直接欺身而上,将她压在身下,“我在……爱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芋熏你,下雨寻你

    夏芋熏你,下雨寻你

    开学那天你第一眼看见了我,你曾告诉我你以为我是你的一辈子,你追赶我太久你停下了,换我去追赶你了,你却放弃我追赶别人,是我没有珍惜才会变成今天的结局,以后会是怎样?
  • 诸神寂灭之猎神者

    诸神寂灭之猎神者

    说,当火热的星辰从天空坠落,九州崩裂,穹城关闭,侍童从风之源走出,神罚便降临于世,即是诸神寂灭的时代到来,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将被彻底的大清洗。在纷乱的末世中,集权者之间讳莫如深的恩怨纠葛,越演越烈。在追逐权利和欲望的过程中,在御灵士们激烈的厮杀中,阴谋和背叛不断冲击着曾经坚信不疑的真理,将爱情,亲情,友情碾压的支离破碎,似乎一切都笼罩在了浓重的阴霾中……(这是一个慢热型的故事,阿洛也是第一次写这种风格的故事,请各位多多包涵!也请多多支持!)
  • 烈火烛天

    烈火烛天

    神主魔尊一战,天界崩坏,神魔两族陨落,凡尘生。这里有阴谋有阳谋,有不可思议的技法,有诡异多变的阵法。这里也有一见而忘情,一笑而泯仇。这里的一切故事等你来揭晓,等你来见证!
  • 钻石总裁的再嫁妻

    钻石总裁的再嫁妻

    嫁入了豪门,不想却遇到极品家人,“让别的公鸡踩了蛋,跑到这里来占着窝。”婆婆指桑骂槐。“嫂子,你这孩子长得像谁呀?”小姑子冷嘲热讽。丈夫的冷暴力、酗酒。女儿的意外身亡。夏紫涵今后的命运会怎样?离婚后,当前夫突然发现,爱的人竟是她的时候,开始了一场追妻之路。可是,她身边的上司暗示,竹马情谊,是怎么回事?于是某男不淡定了,为了剔除追妻路上的各种阻碍,开始频频纠缠她。当看到孩子们都被照顾的非常好,在了解了之前的种种都是误会后……夏紫涵将做出怎样的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