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
入秋的排档,
鸡翅烤出盛夏,
愤怒电话像干杯,
排档认出了去年的酒鬼,
一脸沮丧和骄傲。服务员
代表世界,不欢迎我们。
一地新锐的竹签、
废纸、落叶、空瓶,
风中之旧,遁入另一个话题。
晃悠着,起身和埋单,
趁夜未见底,
还可潜入园子。斜看
柳浓如酒意,遮覆着,
锈了池塘,绿了星光。
路,翘起一角,或者
是脚,跟着醉眼,走进柴门。
满院的老;木仓都是
雨水的锈渍。
煤,静静地不燃烧。
高处,一双布鞋的凝视。
他一屁股愤怒,你男高音,
而我终于制伏了单车。
这忘川般的小院,
陈砖旧瓦的,多么电影。
直到裸身的男主人,
像昨天,轻轻将我们撵走。
这时我醉态蹒跚,
他的胡话里有个男孩:
“大爷,你会不会打太极拳?”
前方花圃,我们像
抢芬芳的强盗,又来了精神。
(你的手机忽然醒了)
而黎明,叼着街道、行人,
在我们的离去中更像个梦境。
(为杨小滨、康赫而作)
以上二首原载秦晓宇个人诗集《夜饮》(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
评鉴与感悟
轻逸不独在南方,犹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发明了微积分,北方诗人秦晓宇也同样开发出汉语诗歌举重若轻的潜能。《送别诗》 在努力让世界变轻,眺望一个更壮阔的宇宙。“将进酒”的回声逡巡在相聚与离别之间,这是平与仄的耦合。《夜饮》 取自文人把酒会饮的题材,它从 《送别诗》的工整和节制中迈出了一个“稍息”,将场景从“南浦或灞陵”转移到“入秋的排档”,世俗的麦芽糖度数漫过了古戍道,“满院的老”里钻出一个男孩,飞奔进文本里,像逃离忘川,去尽情欢度那珍贵而易逝的愉悦。醉拳其实是一种高明的太极拳,每一招沉重的垮塌都顽固地指向轻盈一极,诗歌正全力修缮着这个磁场。
李商雨诗二首
李商雨,1977年生于安徽,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被日本古典文学的“物哀”和“幽玄”吸引,此后的创作生涯,深受日本文学影响。现在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任教。
夏日
树木即风景,人世清朗的神经
一别悠悠,飞鸟空濛
城里寂寞,早上只吃咸菜稀饭
我惊愕于你浓绿的不动声色
昨夜又想到“徒然草”,这成了
忍不住饮酒的借口——
你是否知道?当新的一天来临
这儿,那儿,上午茫茫,下午冥冥
当树爱上风,墨风;当风
爱上了人,那风里来的人——
啊,看见了吗?长桥铁索,人如蝼蚁
当白色的雨徒然地射入东流水
这是青春过后的夏日,我学会了
漫步,不再歌颂热血,这表明我已厌倦
一种生命形式。不是吗?
青年昏昏,中年朗朗,暮年幽幽
将进酒
再喝一点点,是无碍的
让酒将这无尽人世过完
在遥远的春夜,你们灯下
把酒的样子,你们狎邪的
光阴,在灼灼桃花的季节
再喝一点点,是无碍的
少年时代在2006年的火车上
结束,风紧,而门紧闭
梦破鼠窥灯,你想起远方的
友人,并准备给他写信
再喝一点点,是无碍的
春意正长,风景其时正新
以上二首原载《诗刊》2013年8月号下半月刊
评鉴与感悟
李商雨的作品分泌着疏淡的颓废汁液,不断滴渗进他词句的东流水中,边潺潺向前,边打着旋儿。在《夏日》里,末梢神经般的“徒然草”随风倾身,青春的热血压入中年的浓酒,从茫茫到冥冥,其间尝过多少昏昏、朗朗和幽幽?古老的汉语迢递出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再喝一点点,是无碍的”,在炎凉的世态面前,汉诗自我修炼了一种“将进酒”的传统,让我们在词语的微醺中变轻,中年的浓酒再造了青春的热血,远方,友人,书信,推开了一扇雪藏风景的柴门。
肖水诗一首
肖水,1980年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曾获未名诗歌奖、《上海文学》 诗歌新人奖、诗探索奖·新锐奖。出版诗集 《失物认领》 《中文课》。
世界
——致A
人体,像喷泉,
洗衣机里,盛满选好的谷种。
听起来,我们都很容易成为云烟
顺着树枝,翘腿,坐在桥上。
空旷之味,有白色的绒毛,
微凉的心机,挂了些不明的青果
醒来时,飞机还在爬升。
夕阳像篮球,浮在事物的表面。
都会变老,我们劳作
只是对死去的爱人生命的重复
每次熟睡,都消耗一些极光
新的语言,如往裂缝,滴灌绿漆,
甚至,陨石的蒸汽将被饮用。
你若明白比喻都不过是一种欺骗
那么,所有星星的焚毁,
未必都会在你餐桌上,留下雨痕
原载《诗刊》2013年7月号下半月刊
评鉴与感悟
肖水从轻逸的一侧为我们掀开世界的一角,80后诗歌的田野亦可由此进入。这片田野,不生乔木,只生野草。树状的书写已经失效,碎片即世界,重要的是摸到根茎,在世界的裂缝里创造新的语言,期候新的惊讶。年轻一代写作者听凭他们的感知力,将汉语带向未来。不论是喷泉、云烟、绒毛和夕阳,还是极光、蒸汽、星星和雨痕,物象和词语之间开始尝试迥异的组合方式,达成深远的协议,以期寻找通往澄明的有效言路,那里将有新的气旋上升。语言变则世界变,轻逸的写作将淋透这一几微之理。
郑聿诗一首
郑聿,1980年生,台湾高雄人,现任某出版社主编,著有诗集 《玩具刀》。
留白
天空要下多久的雨
才有海的样子
远方的鸟
来来去去
没人说
这一切会很容易
且梭巡在海上
找些什么
又猝地收起翅膀
坠落了几只
一片空白茫茫
不知所终
刚开始只是想减少
如今却真的太少
原载台湾《自由副刊》(2013年6月17日)
评鉴与感悟
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留白是形象变轻进而隐身的部分;在一首诗中,留白是语词止步的沼泽地。鸟消失在天空里,鸟坠落在大海中,都发生在远方,让我们注视那些留下的空白。台湾诗人郑聿用极简的用字,将汉语的意蕴放大,为诗歌空出更多留白。用留白的眼光来阅读这首《留白》,我们会看到,大海将雨水倒灌进天空,不知所踪的鸟连成茫茫一片,向我们头顶涌来。留白始终锤炼着一种反向重构的诗歌技艺,它在语言中挑起一次轻盈的翻转,让太少的东西魔术一样地变多,像含羞的花蕾在春风中无穷盛开。
拔拔草诗一首
拔拔草,1983年生,现居南京,童书编辑。2012年与黑蓝文学网合作出版电子诗集《藕园记》。
梁祝
奇异让我减轻体重
——埃米莉·迪金森
一祝英台
必要时她在幼稚中隐居
耳腮下固执的善,惹怒玛瑙激烈地吐出珍珠
读书害她骨质疏松,梦话混着烛烧:
今生正是来世小一寸的草图
她的手掌梅雨翻飞,庐山四溅
轻功让她腕足圆润,唯有枯燥解恨
没有了穿金戴银的自我
怀揣对古典的禁止,毕业于山上小庙菩萨的手印
蜻蜓停泊在树干上,它只见一条丝
历经复眼的过渡,成千上万芊绵到女孩起伏的后背
山水便烟般入她枯黄的葫芦
收复世间人狂赌不止的野心
二梁山伯
会稽的夜常有狐狸在山间徘徊
它偷吞了上天的宝玉
梁山伯用它的毛皮裹身,用它的胡须刷碗
从此乏力和咳嗽
不小心陷入荷花下汹涌的淤泥
“要用过去的方式写我的豹变”
他想到浪费已久的锄头
耕作于山势极为险峻处,天门处传来作作声
时急,时缓,惊动久不孕的风神和雨神
令它们产子并胡闹于山尖和村头
锄头间的矛盾不再只是粗人的细语
他用说不出的倾斜,结束了饥饿和老虎的牙印
狐狸再不能发疯,邀来风神搓着早雪
两座山在穷中仍旧吵闹互扔雪球
禁忌就像几何的空船横亘在出山的大河上
每一面都在用短波不知名地交流:
你不要只是用精神欢愉深渊
你不要只是一面狮子一面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