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500000041

第41章 书面表达(15)

四、怎样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思想与感情的载体,是构成文章的物质基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为人们的交际、交流和思想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无论是从事文学创作,还是从事一般文章写作,都不能不学习语言。

(一)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

不论写哪一类文章,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都是相同的: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语言生动,文字简练。

1.用词要准确

所谓用词准确,就是要用最确切、最恰当的词汇,准确地表达作者要讲的意思。怎样做到用词准确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严格区分词义的大小和轻重,词语的选用要恰当。汉语词汇丰富,同义词、近义词很多,它们的意义大多只有细微的差别,如果不严加区分,很容易造成表意不准确的问题。

② 注意词义的修饰、限定,防止产生歧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为了确保作者意思表达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的误解或曲解,在遣词造句方面要注意定语、状语和补语的使用,以使句子中心词的意思更加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

③ 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汉语中有一部分词语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理性意义外,还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如“成果”带有褒义,“后果”带有贬义, “结果”是中性的。词语的感情色彩极精妙、细微,在遣词造句时不仅要注意词语的褒贬意味,而且要仔细琢磨褒贬意味的轻重和词语的情调,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④ 注意词语的正确搭配。这里的搭配包括语法搭配、修辞搭配、逻辑搭配、习惯搭配等。语法搭配指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限制成分与中心词搭配等;修辞搭配如前后文相应位置的词尽可能词性一致、构成方式一致,词义相同或相对或相反,比喻句本体词和喻体词的搭配等;逻辑搭配指词与词的逻辑关系,前后文相关词的逻辑关系等。此外,语言习惯搭配也是应重视的。

写文章要做到用词准确,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在使用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字斟句酌,从丰富的语言贮存中选取最恰当的词语。

2.语句要通顺

语句要通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合乎语法规范,二是要符合逻辑。

所谓合乎语法规范,就是没有“语病”。有语病的句子不仅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容易产生歧义,而且会造成整个语段语气不贯通等问题。怎样有效地防止语病呢?除了掌握语法和修辞知识外,还要加强语感训练,语感强了,写出来的东西就文从字顺。

不合逻辑也是造成句子不通顺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是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等。如“这本书上的文章我基本上全部读过。”这里,“基本上”和“全部”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不等的,这个句子有逻辑上的问题。怎样避免出现逻辑问题呢?一般地讲,逻辑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粗心大意和对事物缺乏深入了解造成的,只要认真一点,对所要表述的事物了解得全面一些,逻辑问题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我们很容易犯的“朝霞满天,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繁星灿烂”这样的逻辑错误,只要对实际景物稍加观察就可以完全避免。

3.语言要生动

一篇文章有没有味道、能不能让人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生动活泼。生动的语言能让读者触摸到形象,感受到真情,体验到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生动活泼呢?

① 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的准确使用。语言的生动首先体现为对人物情态的再现绘声绘色,使人物活灵活现,对景物的描写逼真细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极为关键。例如:

六十二分

物理卷子发下来了,我考了六十二分,是仅有的六个及格者中的一个……

放学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怯怯地将卷子递给了爸爸。

爸爸的脸色变了,变得可怕了,我害怕地向墙角移去。

“你这是怎么考的试,你上课都干什么去了?”爸爸抖着手中的卷子叫着。

我吓得哆嗦了一下,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没干什么,这次考试我们班只有六个及格的。”

就这样,爸爸不分青红皂白,抡起鸡毛掸子就打了过来……

我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伤心的。(陕西 马莹)

这篇习作写得很生动,关键在于动词和形容词恰到好处的使用。如其中的“忐忑”、“怯怯地”、“ 向(墙角)移去”、“ 抖着”、“ 哆嗦”等词的使用使人物的情态活灵活现。

② 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但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文字:“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言的美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渲染了感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自然、得体,应需而用,切莫为粉饰语言而矫揉造作。

③ 注意句式的变化和多样化。句式的变化与多样化不仅可以调节语言节奏,增强语言的美感,而且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文字:“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段文字有说明,有叙述,有描写。句法参差有致,单句、复句、对偶句、排比句,安排得自然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节奏起伏,既增加了文章表现力,又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④ 注意语言的情感渗透。中国传统文论一直强调文章要以情感人,如果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挚的感情,就更能吸引和感动读者,语言的生动性也会更强。如《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文字:“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4.文字要简练

简练,就是指文章里没有废话,没有词藻堆砌,没有不必要的词语重复,做到“言简意赅”。要做到语言的简练,必须克服这样两种倾向:一是不要一味地去追求语言的修饰,从而避免词藻的堆砌;二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有的人写文章,总怕别人弄不懂自己的意思,同样的意思翻来覆去的说,造成语言嗦的问题。事实上,真正好的语言是让人回味无穷的,这就要求其含蓄,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思维再造空间。

(二)语言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

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与基础,直接决定着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学语文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下工夫学好语言。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言呢?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三个方面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应全面兼顾,不可偏废——因为中国文学的语言重视形象性和情感渗透,而外国文学的语言则更富于哲理,二者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1.从生活中学习新鲜、活泼、生动的口头语言

生活是语言的第一源泉,生活语言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及其表现力使文学语言相形见绌——文学语言是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提炼和加工出来的,其鲜活性、情境性和表现力往往逊色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如享有“读了《增广》会说话”这一美誉的启蒙语言训练读物《增广贤文》实际上就是一本格言谚语汇集,其语言融形象性、情感性、哲理性于一体,表现力非一般文学语言所能比拟。二十几年前我在乡村小学教书的时候,学校旁边住着一位老人,没读过书,但出言不凡,我常与他在一起交谈。有一天,我问他:“大叔,你的背怎么弯得跟弓似的?”老人冲我一笑说:“树大皮厚叶稀,人老腰弯头低。这是自然规律。”后来我认真地观察了一下,果真树愈大愈老,其叶愈稀。我想老人的话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概括力,生动、形象,表现力极强,关键在于它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再如乡村那些没有读过书的老翁老妪,在夸自己的小孙女时常说:“我那孙女长得跟一朵花似的”,跟别人说自己讨厌的烫了头的儿媳妇:“我们家的那个‘卷卷毛’真少教养”等。这些语言都很生动、很形象。是他们从书本上学的吗?不是,是生活打入他们的思维之中的。我们之所以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积累与体验,使人民群众的语言在反复地使用过程中,已经经过了自然的选择与淘汰,留存下来的大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另一方面,语言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同时,认真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当生活中的景与物、人和事打动你的时候,也许就会有极生动、极形象的词句从你的脑子里蹦出来,使你捕捉到鲜活的语言信息。

当然,人民群众的语言在鲜活、生动、富有表现力的同时,往往还掺杂一些粗俗、怪僻的东西,有些语言也可能不符合民族语言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来选择、提炼和加工。

2.多读名著,学习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对于广大学生来讲,课堂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中外名著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素材,多读名著、学习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在这一方面,有三点应该注意:一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要涉猎,因为中国文学的语言讲究形象性与情感性,外国文学的语言更富于哲理性,二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二是要重视诵读,我国古人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口不绝吟”——文章熟读了、成诵了,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继而转化为运用能力;名著读多了,语言的感性积累多了,自然就能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了;三是对不同作品的语言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比较,从中体会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学习语言组织的方法和技巧。

3.要学会锤炼语言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改文章的能力首先表现为锤炼语言的能力。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每次写好文章后贴到墙上,反复地看,不断地改,有时文章改到最后,初稿中的字一个也不剩了。鲁迅先生在运用语言上有极高的造诣,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高尔基指出∶“必须这样描写人物,描写生活——要使每一个字能发光,可以歌咏,要使句子里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要使每一个句子完全准确、生动地给读者描写出那些正是你要表现的事物。”

锤炼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借助于大脑中已经形成的语言潜规则对句子进行修正,使词与词的搭配合理,句子通顺,意思表达恰到好处;二是通过反复地修改,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富于表现力。因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写作思路的中断,一般对词句不作过多的推敲,遣词造句方面难免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写完后对其进行反复的推敲,尽管不能使其字字珠玑,句句警策,至少可以保证其思想表达的准确性,可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学点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

不论是从生活中得到的,还是从名著中学来的,就语言来看语言,难免会流于感性,这样很难形成对于语言的识辨能力,不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可以使我们从理性的高度认识语言、研究语言和正确地使用语言——语法是研究遣词造句规律的,掌握了语法就能自觉地发现并纠正病句,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学好了逻辑,可以防止语言中的逻辑错误,使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规则和规律;学好了修辞,掌握了锤炼词语、选择句式及各种修辞的方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新鲜活泼,富于变化,把思想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总之,学好了语法、逻辑和修辞,能把不自觉的语言实践变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更加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是为将来有机会投身于广播电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并希望顺利通过专业考试的高中学生准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既是一本指导专业考试的指南书,又是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工具书。
  • 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

    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

    本书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全球眼光,探索我国理财业的发展方向。其间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详实的统计数据,对职业规划、理财师职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理财方式、理财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不仅可以作为立志成为优秀理财师的从业人员学习之用,也可以为普通百姓的理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诚信小故事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诚信小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

    本书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第一版2004年底出版,在员工关系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本领域研究者、学生以及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笔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根据新的环境和变化,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对新时期企业员工关系协调机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本书精选“中国最受青少年喜爱的青年作家”、“畅销书作家”周海亮近年来所创作的美文100余篇,绝大多数文章被诸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等国内一线杂志转载。本书文章短小精悍、立意深刻,所有美文全部针对青少年读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不啻为一本青少年成长的“圣经”。
  • 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三国原班人马,演义原本剧情,过程却早就面目全非。没有穿越,没有先知,愚者不蠢,圣者不洁。历史的选择往往是偶然,但更多是参与者无奈中最优的选择结果。一切黑暗,一切人性,三国是这样演义的······
  • 华夏修仙传

    华夏修仙传

    看一个热爱华夏文明的青年如何走上自己的修仙之路。
  • 弑灵王

    弑灵王

    意外的地球毁灭,让他踏上了封神之路。万族林立,相互争斗,群雄并起,争夺主宰之位。机缘让他得到了稀有剑灵炎龙,历险之路由此开始。(七大灵域:创世,剑,圣,魔,邪,龙,万)
  • 思帝乡之天之骄女

    思帝乡之天之骄女

    天之骄女,又如何?身系千般宠爱,却始终无法选择自己的最爱。如果可以,她宁可选择最为平凡的村妇生活,至少,陪伴在她身边的,可以是自己心之所系!太过强烈的爱情,是否注定了如那璀璨的烟花,只能一瞬而逝,如果早知道,自己的爱会带来如此大的灾难,那么,她,宁可不爱,宁可不遇见……而可惜,她的人生轨迹,只能朝前轰轰烈烈地走去,直至,消亡……她的生命一如她的爱情,如烟花般璀璨,同时在最妍丽的时刻逝去,
  • 燃烧的第七军团

    燃烧的第七军团

    或许异界魔法的故事你见过很多,它们大多都华丽无比,毁天灭地,主角在历练一番后得到奇遇,一跃成为大陆上顶尖的人物,第七军团没有什么太多改变剧情主线的奇遇,有的只是那循序渐进,复仇争霸,从而完全与书名一样,燃烧整个大陆!当然主角不会太受受虐,主角总会有点特权,不是金手指,也不是歪瓜,更不是BUG,主角也会有爱情,都说了是爱情,女主就不会很多!本书到后期剧情将会很庞大,战争如同书名一样,一个军团,一个国家的战争,最终燃烧到整个大陆,然后逐渐平息,和平繁荣!
  • 龙魄传

    龙魄传

    身始龙魂,凌空直追去往九天;祭炼武魄,劈山蹈海激越长河。坚毅的心无所畏惧,智慧的心排除万险。龙族临难,天下崩析,救族人于水火之中的龙魄,掌秩序灭混乱,定神位俯天下。敢于亮出旗帜的人,注定站在众神的巅峰。
  • 雍正的传奇老婆

    雍正的传奇老婆

    她是21世界的音乐天才,穿越時空來到清朝,依旧才华洋溢,美丽动人。他是历史上最冷酷的帝王,却对她情有独钟,愿意为她生为她死。她爱着他,却不愿嫁进皇室,想做天空的小鸟。他在痛苦中挣扎,想放却放不下。太子,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为她深深着迷,为她做尽一切!最后她是否选择他?是因为承诺?命运?还是……其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南小江流域第四纪--环境变迁与泥石流发育史

    云南小江流域第四纪--环境变迁与泥石流发育史

    本书以结合相关资料和考察研究的综合分析为前题,系统探讨了云南小江流域第四纪山地环境演化过程中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历史。
  • 混沌之辉

    混沌之辉

    有所成就者,无不依靠自己所走之路,妄图追求他人足迹者,终究只是泛泛之辈罢了。混沌之路,苍穹之下,唯有强者方能行走天下。无论天地奥能,或是武器机甲,皆属吾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