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青青和孟小秋、龚海月终于找齐了初高中的教材,开始了高考复习。
这段时间,还有一样东西吸引着麦青青和她的同学朋友们,一大批“文革”期间被禁的“毒草”电影开始在县级机关和电影院放映。县委大院放过《永不消逝的电波》、《刘三姐》、《洪湖赤卫队》等不少影片,季雪梅总是来叫麦姐姐她们去看。几个女孩白天抓紧复习,晚上有时会去站着看露天电影,李胜利和季东风也来看,他们总是让麦子和孟小秋几个女同学站到他们前面去。
孟小秋连看三遍《永不消逝的电波》,她有几个新崇拜者都说里面那个女地下党员很像她。麦青青喜欢看刘三姐,阿牛和刘三姐之间总转悠着一个舟妹,这个甜甜的女孩时常牵起麦青青的一些思绪,让她心里泛起一缕又惆怅又温暖的感觉。
高中毕业后,特别是和大雨去了学校后面操场的小树林那件事以后,在麦青青的心里,季东风和李胜利这两个大男孩和她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除了好朋友外,麦青青对他们还有着一种近似亲人的感觉,但两个男孩对她来说,感觉是不太一样的。
季东风四年前给她写过的那封信,使麦青青在最失落,甚至连生的希望都快破灭时鼓起了一种信念,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远远超越了普通朋友的关切与爱护,让她勇敢地从痛苦黑暗的心境里站立起来,季东风给了她一种让她震撼的东西,也是一种让她渴慕的情感……
麦青青知道,这是爱情,是她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没有碰到过的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季东风懂得了麦子和自己见面时流露在她眉眼笑容里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悦诚挚与依恋……他因此感到幸福,感到生活前途的美好,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有了她……出于一种共同的信念,他们又都默默地控制着那种在热血里沸腾着的愿望,因为他们知道,为了前途,他们要暂时克制……
季东风在给李胜利的信中详细写了自己艰苦的军营生活和自己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抱负……信的结尾像是不经意地嘱咐李胜利常去看看麦子,有困难帮一帮她。
在李胜利看来,季东风如是说大概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来告诉胜利,麦子已经非他莫属;二来也希望胜利能大量为怀,看在多年的朋友分上不要和自己争斗计较,共同关心麦子,就当做帮帮自己。
“咱们还不知道谁帮谁呢!”李胜利认为季东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了。
但是李胜利仍然有些心虚:“麦子为什么不穿我送给她的那件花衬衣?那也没什么!东风送给她的那件什么鬼军衣,她不是也没穿吗……”
季东风和李胜利的关系就这样变得微妙起来。
过去他们那份亲如手足、患难与共的情谊没有变,但是对麦子的感情却变了。他们都在心里用各自的方式爱着这个女孩,却又在心里默默较劲儿,彼此回避着这个话题,甚至在心里猜忌,痛苦,难受……
但是在把握命运前途这个大原则上,三个童年好友却又出奇的一致。于是,在怎样照顾关心麦子的问题上,季东风和李胜利最终还是达成了默契。
麦青青一边为自己和季东风心心相印的爱情感动着,一边又对李胜利怀着类似一种愧疚却又不全然等同于愧疚的感觉。她明白李胜利流露在眉宇言行间的那种对自己的坦诚与爱慕,也令她难以抗拒……
这两个爱着麦青青的男孩都有各自的优点,季东风热情,李胜利实在,两人的身材相貌和才能各有千秋……麦青青为此感到苦恼,因此不敢在两个男孩面前流露自己的感情,怕他们伤心……有时心里难免受到一些复杂心情的干扰……
但是,一想到马上要参加高考,麦青青像洗了个冷水澡一样,变得异常清醒冷静起来。她小心翼翼地将东风和胜利送给她的两件衣服和信件收在自己的一只箱子里,不知如何处置它们,才不至于伤害那两颗年轻的心。
她决定将这些事情先搁下,全力投入高考复习。
受了那几部露天电影里的主人公崇高的革命人生理想和对美好爱情追求的激励,麦青青觉得自己复习的效果更好了。
只有在深夜,麦青青复习完功课时,才会拿出季东风和胜利给她写的几封信,轻轻地放到嘴唇上吻一下,再藏到抽屉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