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8300000003

第3章 用词方面的错误(2)

4.词的集体意义和个体意义不分

同义词有表示个体和集体之分。如“人口”、“树木”、“信件”、“布匹”、“纸张”等,都是表示集体的意义的;“人”、“树”、“信”、“布”等,都是表示个体的意义的。如果用词造句时不加区别,把表示集体意义的词当作表示个体意义的词来用,或是把表示个体意义的词当作表示集体意义的词来用,就会出现语病。例如:

(1)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又学了十几个词汇,老师叫我们记在词语本上,这是丰富词的好办法。

(2)昨天,家里收到了三封信件,一封是爸爸从北京寄来的,两封是江西老家寄来的。

(3)妈妈给我买回了十张不同颜色的纸张。

上面例(1)中的“词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它是个表示集体意义的词,前边就不能再加数量词了,所以“词汇”应改为“词”或“词语”。还是这个句子,“这是丰富词的好办法”,不通。“词”是具有一定意义、一定语音形式、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表示个体意义的,可以说“这个词很优美”、“这两个词不好懂”。这里,作者把表示个体意义的词当作表示集体意义的词用了,所以,应把“词”改为“词汇”。例

(2)中的“信件”是个集体名词,前边同样不能加数量词,应把“信件”改为“信”。“信”,既能表示个体的意义,又能表示集体的意义。例(3)中的“纸张”是表示集体意义的词,应该把“纸张”改为“纸”,才能受前边数量词的修饰。

5.选用的同义词不适合使用的对象

有些同义词适用对象不同,所以,在使用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接受对象,选用不同的词。如果选用的词跟接受对象不相称,就会出现语病。例如:

(1)迎泽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十分繁荣。

(2)班主任日理万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

(3)这位老太太长得太肥了,所以上楼时显得很吃力。

(4)我期望下一次比这一次考得更好。

上面例(1)中的“繁荣”,是“兴旺昌盛、蓬勃发展”的意思,适用于经济或其他事业方面,如“经济繁荣”、“市场繁荣”等。描述街市兴盛热闹的景象,不宜用“繁荣”,句中的“繁荣”应改为“繁华”。例(2)中“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应将“日理万机”改为“忙前忙后”。例(3)中的“肥”,应该改为“胖”。“肥”、“肥大”除生理等专用语外,一般用来形容家禽、家畜的体内含脂肪多,不用来形容人。文艺作品中,有时写人也用“肥”,但那是为了刻画人物的需要。如果平时说对方很“肥”,那就明显地含有讥讽的意思。例(4)中的“期望”用得不当。“期望”不能对自己,只适用于对别人,而且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集体对个人。如“祖国人民期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所以句中的“期望”应改为“希望”,因为“希望”既可以对别人,也可以对自己。

用词不当的毛病常常是由于混用同义词造成的,因此,我们对同义词词义上的微小差别必须细心分辨,并了解它在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就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同义词混淆的现象。

六字面或词的意思重复

用词造句不仅要求准确、明白,还要求简洁、精炼。如果字面重复或词的意思重复,不但句子显得累赘、啰嗦,而且还会破坏句子的结构,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例如:

(1)我校全体教职员工高高兴兴地欢庆国庆节。

(2)凡是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我们都应自觉地不做这些事。

(3)乐于奉献的奥运会志愿者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表率、模范。

(4)这个山洞至多可以容纳百人之多。

上面例(2)中的“高高兴兴”与“欢度”的“欢”重复,“欢”就是“高兴”的意思,再用“高高兴兴”作状语,就完全多余了。可删去“高高兴兴地”。例(2)中的“事”与“这些事”字面重复,可删去“这些事”三个字。例(3)中的“榜样”、“表率”、“模范”意思差不多,都有“值得学习”的意思,同时用上,显得啰嗦,可删去“表率”和“模范”,例(4)中的“至多”和“之多”重复,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七生造词语,更换成语里的字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生事物在不断涌现,因而新鲜的词语也在不断产生。但是,新造词语必须遵循两点:.一是已有现成的词就用不着再造一个同样意义的新词;二是造的新词不能让人费解,使人看不懂,更不能生硬拼凑,使人产生歧义。例如:

(1)我的文章写得不好,主要问题是思路不展阔,词汇贫缺。

(2)“难道就这样度过一生?”这个问题一直缠萦在他的脑际。

(3)他给我介绍了一处小小不知的名胜:望乡山。

上面例(1)中的“展阔”、“贫缺”,令人费解。已有现成的“开阔”和“贫乏”,又有什么必要生造“展阔”和“贫缺”呢?所以,应把“展阔”和“贫缺”改为“开阔”和“贫乏”。例(2)中的“缠萦”是从“缠绕”一词中抽出“缠”,从“萦绕”一词中抽出“萦”,拼凑而成的。作者以为“缠萦”能收到两词并用的效果,殊不知,这种生造的词语非但不能加强语意,反倒使语意模糊不清了。例(3)中的“小小不知”,猜测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要说,“望山乡”是个小小的名胜,不很出名,鲜为人知。但凑在一起,实在令人费解,不知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如用“不见经传”这一成语,人家一看就明白了。

生造词语,容易造成语言的混乱,所以,必须坚决反对。造新词语是语言发展的需要,但是必须遵循造新词的原则。

成语是广泛流传、长期沿用、结构固定和具有特定意义的短语或短句。使用时,1.不能任意拆开,也不能随便增减或更换成语里的字;2.要先弄懂成语的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3.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分清使用对象;4.要了解成语的发展情况,恰当地使用。如,有的成语在意义上起了变化:“万紫千红”本是描写自然景物的,现在也可以用来比喻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的成语在褒贬色彩上有了变化:“千方百计”,本指想尽一切办法干坏事,带有贬义,现在也

可以用来形容想尽办法做好事,又带有褒义了,因此,这个成语也转化为中性的了。

有的成语经过改造,赋予了新意,如“知难而退”改造为“知难而进”,“前仆后继”改造为“前赴后继”,表示更积极的意义,这种创新的现象,叫作成语的活用或套用。了解了使用成语时应注意的事项,可以避免出错,也不至于随意改动成语,把“变本加厉”写成“变本加利”了。

八“骑马字”造成的误解

汉语的书面语言是用一个个汉字接连写下来的,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把词与词分开来。有时,在一句话中,有的字或单音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词语,这种字或单音词就叫“骑马字”。骑马字使用时要慎重,如果不注意,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词与词的界限分不清的毛病,使人产生误解。例如:

(1)已完成作业的和尚未完成作业的同学都到操场集合。

(2)李平和王立是好朋友,王立生病了,李平和就帮他补习功课。

(3)这句话不详细看不明白。

上面例(1)中的“尚”是个骑马字,可以跟前面的“和”字组成“和尚”,也可以跟后面的“未”字组成“尚未”。所以,如果有人念成“已完成作业的和尚/未完成作业的同学/都到操场集合”,那就成了笑话了。当然,从这句话整体来看,倒不至于引起误解。为了避免读错,“尚”字可以改为“还”,这样,读起来就不会出错了。例(2)中的“和”,也是个骑马字,容易理解为连词,必须看完后一句,才知道“李平和”是个人名。所以,在第一个“李平和”的后边应该加上“同”或“跟”字,词与词的界限就清楚了。例(3)中的“细”字,既可跟前边的“详”字组成“详细”一词,也可跟后边的“看”字组成“细看”一词。所以,读者可以理解为:这句话不详细看/不明白。(如果详细看,还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理解为:这句话不详,/细看(后还)不明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或是在“看”字后边加上“就看”两字,或是在“详”字后边加个逗号,并在“看”字后边上“后仍”两字,就不必让读者去猜测了。

上述情况虽然不多,但只要一出现,就容易使人误解,因此,碰到这种情况,都应想办法分清词与词的界限,不至于使人产生歧义。

九称代混乱

代词是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它也能代替短语或句子。使用代词,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意前后呼应,但是一定要使用得当,不然,称代混乱就会影响思想的正确表达。

代词使用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指代对象不明

人称代词所指代的人必须明确,否则就会含混不清,使人看不明白。例如:

(1)教室里只留下陶陶和乐乐两人,他对他说:“快下去吧,比赛开始了。”

(2)姐姐和她的同学在操场上玩飞盘,她扔给她,她又给她扔回来。

上面例(1)中的两个“他”,究竟各指谁,不明确。碰到一个代词可能替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这种情况时,应该明确指出这个代词指代什么人。这句中的第一个“他”,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陶陶”或“乐乐”。例(2)中的四个“她”,指的是两个人,可以看出第一、四的“她”是同一个人,二、三的“她”也指的是同一个人,但不明确哪两个

“她”是指代姐姐,哪两个“她”是指代姐姐的同学,所以,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姐姐扔给她,她又给姐姐扔回来”,或是“她扔给姐姐,姐姐又给她扔回来”。

代词指代事物时,如遇到一个代词可以替代两个以上的事物,同样必须明确指出这个代词指代的是什么事物。例如:

(3)我主张这个问题应该在班会上讨论一下,班长主张在班委会上讨论就行了,多数班干部同意这个意见。

(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上面例(3)中的“这个”意见所指不明确,到底多数班干部是同意我的意见呢,还是同意班长的意见呢?“这个”,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我的”或“班长的”,句意就明确了。例(4)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

2.错用人称代词

在一个句子里或一篇文章里,人称应该统一,如果人称前后不统一。或是在引用别人的话时,把人称搞错,都会出现语病。例如:

(1)张勇同志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他的死,是光荣的,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你安息吧!

(2)妈妈常对我说:“我小时多病,体质差,现在我要加强锻炼,不然,学了本领,没有一个好身体也不行呀!”

(3)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上面例(1)中的“他”和“你”都是称代“张勇”的,可是一会儿称“他”,一会儿称“你”,前后不一致。有两种改法:二是把第一个“你”改为“他”;“你安息吧”前边的逗号改为句号,并加“敬爱的同志”。全句改成:“张勇同志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他的死,是光荣的,人民不会忘记他的。敬爱的同志,你安息吧!”二是把“他”改为“你”,并在“他”的前边冠以同位词“敬爱的同志”,前边的逗号改为句号。全句改成:“张勇同志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敬爱的同志,你的死,是光荣的,人民不会忘记你的,你安息吧!”例(2)中引用了母亲的原话,那么,引号里的人称代词“我”,所指就不明确了,究竟是指“母亲”,还是指作者自己?从这句话的意思来看,“我”,显然是指作者自己,因此,就要用直接引语,引号内的“我”应该改为“你”。例(3)中的“自己”是代指“我”还是“老师”,指代不明。可将“自己”改为“我”。

3.人称代词出现的次序不对

使用人称代词指代名词时,前边应当先出现名词,后边才能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如果把名词和代词的位置先后颠倒了,就会出现语病。例如:

(1)大清早,我去找他,他站在窗前。我大喊一声:“杨杨!”把他吓了一跳。

(2)他在NBA退役,这是姚明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上面例(1)中的三个“他”都是指代“杨杨”的,但是前两个“他”出现在名词“杨杨”的前边,违反通常用法,使人看不明白“他”究竟指谁,要等到看完全句,才知道“他”就是“杨杨”。要是没有“我大喊一声……”这一句,那么,这个“他”就永远也无法知道是“谁”了。应该把第一个“他”改为“杨杨”。例(2)中的“他”就是“姚明”,但不应该先出现人称代词,后出现人名,使人看时还要猜测一番,应该把“姚明”和“他”对调一下。

4.两个代词的风格或用法不一致

代词虽然能代替其它实词,但是代词彼此却不是都能互相代替的:有的由于风格色彩不一样,有的由于用法有区别。如果放在一起代替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就会显得很不协调,甚至出现语病。例如:

(1)我这点小病不算啥,俺能挺得住。

(2)晓明刚转学到我们班里,小刚你多给它介绍一些学校的情况,让她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

同类推荐
  •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课程教育评价的背景及基本走向、课程评价原理、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仙荒传

    仙荒传

    他本是上古修仙者却在飞升的时刻发生意外,但却没有因为这次意外而陨落,反而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界,这个地方名叫华夏!在这个灵气稀少的华丽都市,如何的恢复到他自己原来实力?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 王者风云之暗殇儿

    王者风云之暗殇儿

    一场车祸改变了他的轨迹,受到操纵互相牵制的傀儡,婚姻的无奈,,一个个秘密,重重迷雾,黑暗中他该如何生存…………
  • 王牌明星:我的黑道女友

    王牌明星:我的黑道女友

    那个妖孽得不像话的男生说,他爱她。那个清纯正太说,他爱她。可是身为主人公的她却生气离开。三年后风云回归,却成了当红王牌明星。整贱人,玩心机。看一代黑道女神如何翻云覆雨,杀小三个片甲不留。
  • 自然之心

    自然之心

    传说,拥有自然之心的人,就能拥有世界……樱华学院,有着一群不一般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自然所赋予的力量,组成了“NH自然研究社”,在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默默保护着这个世界。然而,当一个普通的高中生颜若汐踏入这个奇幻的领域之后,整个世界的命运开始转动。真正的敌人出现,自然之心逐渐觉醒。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就此拉开序幕。
  • 丛林狙王

    丛林狙王

    一个以打猎为生的青年,意外得到了‘养一箭’的射击传承,从此踏向一路峥嵘......{如果觉得这本书不错的话,还请各位读者们收藏下,没有太大的奢求。}
  • 殿下诱情:强宠呆萌悍妃

    殿下诱情:强宠呆萌悍妃

    【1V1宠文加爽文,女强男亦强,身心干净。】她吃饭,他买单。她逛街,他提货。她打架,他助威。她杀人,他毁尸灭迹。云栖拍拍他的肩:“好兄弟,一辈子。”某男眸光隐晦,“既然是好兄弟,睡在一起也正常。今晚就让我们兄弟喝点小酒,秉烛夜谈吧。”于是,夜深,蜡烛灭,云栖醉。“咦,你怎么脱衣服了。”“我喜欢裸睡。”“你怎么把我的衣服也脱了。”“你热。”第二天,云栖醉醒,某男委屈:“我把你当兄弟,你却上了我。如今清白已给了你,如果你不负责,我就不活了。”
  • 小姨太

    小姨太

    什么?我堂堂江南第一才女要成为他的八姨太?什么?我嫁的男人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冷酷军阀头子?什么?我的小叔子是个男人也为之倾倒的绝色美男?周大帅府,八房姨太太各显身手。龙争虎斗,跃马扬威,看我新来小女子如何主宰沉浮。今儿你下药谋财,明儿我放火害命。
  • 活尸之战

    活尸之战

    2137年,人类的噩梦,开始了。天外陨石落入太平洋东部的水域里,此后,一种恐怖的传染病毒开始蔓延了。人类开始变成了一种会吃人的怪物它们被称为“活尸”,活着的尸体(此为爽文,热血,激情,都会有的!初次尝试,文笔有限,不过会努力加油的,还请多多支持!!)
  • 春末夏初不悲伤

    春末夏初不悲伤

    样貌甜美可人的邻家女撞上冷俊妖艳的富家男...俩人的偶遇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突如其来的哥哥又会带来怎样惊人的秘密呢?...邻家女VS富家男,是冤家还是恋人?一见钟情的爱,会长久吗?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我们一起进入他们的世界吧~
  • 吃货来袭:太子请接招

    吃货来袭:太子请接招

    她因为好友过生日,在好友家巨大蛋糕,却赶上了最潮流且最奇葩的穿越,穿越也就算了,居然好死不死的从天上掉下来,刚好砸中凌轩国的太子,这一砸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开始。小剧场————某天,某太子妃闲来无事问道:“你后悔被我砸到吗?”某太子轻松实际内心十分紧张地回答:“后悔”某太子妃就听闻立即诈毛了“你说什么,嗯?”某太子安抚道:“爱妃请别急,夫君我还没说完,我后悔没早点被你砸到,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时间在一起。”眼神充满深情的看着她。某太子妃“好感动”某太子可怜巴巴的说“那我今晚可不可以回房睡?”某太子妃“好啊!”某太子腹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