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9800000004

第4章 贝多芬的作品(1)

贝多芬的送葬行列

(一)钢琴奏鸣曲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本质。他的创作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斗争和希望,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内容。虽然在他生活的时代,历史经历了异常复杂曲折的变化,但是,他始终不渝地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的理想,并且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大胆地、顽强地表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哲理性。这是他创作最为可贵的地方。

贝多芬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把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跟高尚的感情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严密的结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用音乐表达出来。他非常忠实地、自觉地继承了德国优秀的音乐传统,同时,又大胆地突破了前人的经验,在音乐艺术的创作中,作了许多革新与创造,有力地推动了音乐创作的发展。因此,贝多芬不仅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伟大的文化巨人,而且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进步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各种音乐体裁中,贝多芬比较善于写作器乐作品,尤其是善于写交响乐、钢琴和器乐重奏等乐曲。

贝多芬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许多管弦乐序曲,大量的戏剧配乐,室内乐作品,两部大型的弥撒曲,二十一套钢琴变奏曲,还有一些歌曲创作等等。下面分别作一简略介绍。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钢琴演奏的套曲,它是欧洲古典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这种乐曲形式经过二百多年历史的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结构。在海顿、莫扎特时代,钢琴奏鸣套曲往往由三、四个乐章组成。这些乐章的安排大体上是: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共三个乐章);或是: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共四个乐章)。在速度上,各乐章之间形成了:快——慢——快的对比。

按照常规,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都采用一种叫“奏鸣曲式”的结构。奏鸣曲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它包括三大部分,即: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又包括主部和副部。主部、副部的音乐形象常常是互相对比的。呈示部将这些形象不同、互相对比的主题展示出来,由展开部将其加以展开和发展,有时还使它们的矛盾激化,然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在音乐上一般是呈示部材料的重现,从而使乐曲达到最后的统一。如果用图式表示,它是这样的:

在钢琴音乐方面,尤其在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中,贝多芬是有突出贡献的。他年轻时是个出色的钢琴家,尤其擅长即兴演奏。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上,他特别重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把它们摆在同交响曲一样重要的地位上。他的老师和前辈海顿、莫扎特等人,大都把钢琴奏鸣曲当作教学的教材,但是贝多芬却把它们当作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他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要求钢琴奏鸣曲具有更宽广、更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效果。因此,他不仅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提高了手指的技巧,而且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使得他的钢琴奏鸣曲远远地超过了前人,创造了他自己的独特音乐风格。由于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卓越创造与贡献,使钢琴艺术的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的发展中,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悲怆”奏鸣曲》(作品13号)

这首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797年至1798年,是贝多芬二十几岁时创作的。其标题“悲怆”是他自己起的。其原文“Pathetic”含有悲壮、感情强烈的意思。

贝多芬从青年时期起,就被生活的旋涡一次次地冲击着。他遭受过各种曲折和不幸——早年丧母、贫困、失学、抚养弟弟和照顾父亲的生活……等等,这些生活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的肩上,而且在他还只有二十岁时,就患了严重的耳病。《“悲怆”奏鸣曲》正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首乐曲表现了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对不公正的人生和命运的愤懑与反抗,表现了他对不平等的社会的强烈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乐曲第一乐章是用传统奏鸣曲式写成的。但是开头加了一个很长的引子。其深沉的、带有附点的小调和弦,听起来非常沉闷,象是人们在令人窒息的黑暗社会中得不到喘息一样:

而后,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激动紧张的情绪,从低音区冲向高音区,猛烈地抗争着,咆哮着,犹如乐曲的主人公“扼住命运的咽喉”,爆发出愤怒的呼声:

在这个乐章里,作曲家心中的郁闷、愤怒和不甘于现状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二乐章的慢板悠然、恬静。它的感情十分深厚,象是作者在倾吐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三乐章的情绪比较乐观、欢快。贝多芬把这个末乐章写得比较积极向上,不仅是因为他继承了传统的写法,更主要是因为他的这首乐曲的思想感情,既有着愤世嫉俗的面,也有着他对未来抱着赤诚的希望的一面。

《“悲怆”奏鸣曲》的三个乐章富有逻辑性的发展,出色地反映了贝多芬从早年开始,就以顽强的精神对待生活、社会带给他的各种不幸和痛苦。他从青年时期起,就勇敢地正视现实,不停地在斗争中争取获得自由与幸福。

《“月光”奏鸣曲》(作品27号之二)

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其标题“月光”二字,可能是一位德国的音乐批评家雷斯塔在贝多芬死后根据自己的想象为这首奏鸣曲起的。其实这个标题虽有诗意,却很不恰当。贝多芬自己称这部作品为“幻想奏鸣曲”,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第一乐章没采用通常的奏鸣曲式,而且它的音乐素材运用得非常自由;另一方面,因为这首乐曲表现了贝多芬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这首奏鸣曲大胆地改变了传统奏鸣曲的写法,它的第一乐章是慢板,第二乐章是小快板,第三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全曲的速度由慢变快,情绪也一步比一步热烈。第一乐章右手用均匀的三连音缓慢地奏出分解的三和弦,配合着左手来回移动的低音,情绪显得十分沉重、压抑。第二乐章用一首小步舞曲作为简短的过渡和情绪上的转换,为情绪激昂的第三乐章的出现作准备。第三乐章是全曲的高潮,在这个乐章里出现了贝多芬式的冲动和抗议的音调,它的情绪紧张而激烈。其主部自下而上的快速音型,表现了异常激动甚至愤怒的感情:

其副部也有着坚毅的性格:

不过,副部很快地被主部那富有戏剧性的冲动所吞没。

《“月光”奏鸣曲》的三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内在的联系:从不平静的思索,到要求斗争和行动;由深刻的悲哀,到愤怒和抗议。最后乐曲结束了,但问题尚未得到最终的解决——贝多芬好象仍然处在深刻的思想斗争之中。

《“黎明”奏鸣曲》(作品53号)

这首作品作于1803年—1804年,它的初稿是和《第三交响曲(英雄)》写在同一个创作本子里,它几乎是和《第三交响曲》同时创作的。当时,贝多芬常到驻维也纳的法国大使馆去,听到了各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他被新的时代、新的阶级的兴起和发展强烈地吸引和感动着。因此,在这首奏鸣曲中,他写出了清新而充满激情的音乐形象。人们给它起了“黎明”的标题,应该说是比较贴切的。

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它的主部那快速、整齐、跳跃的和弦音型,由弱到强,不断变换着色彩,充满了活跃的气氛,好象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万物滋生,蒸蒸日上:

第一乐章的副部转到了远关系的E大调上,使音乐的色彩顿时产生了新鲜的效果。贝多芬有意识地使用这个手法来增强主部和副部之间的对比:

这个乐章的情绪一层层推进,不断趋于高涨,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第二乐章叫作“序奏”,非常简短。它的音域宽广,诗意浓郁,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三乐章是一首迴旋曲,它是表现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舞蹈场面。它的主题取材于一首流传了三、四百年的莱茵河民歌:

这支朴素的旋律经过贝多芬匠心独运的创造性发展,变得欢腾热烈,充满了朝气。

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从客观上反映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那雄心勃勃、准备驾御未来的信心与精神状态。这首钢琴奏鸣曲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

《“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

《“热情”奏鸣曲》同《“黎明”奏鸣曲》几乎同时开始写作,完成于1805年。但是,它和“黎明”相比,又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这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这首奏鸣曲所表现的悲剧性之深刻,矛盾冲突之激烈,斗争精神之顽强,是在贝多芬和他前人的同类体裁的作品中非常罕见的。因此,它成为历史上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

《“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在f小调上出现。主题的下行和上行的分解和弦音型,象是阴暗的、幽灵般的影子在徘徊,不断地向生活提出质疑:

左手部分还不时地出现象《第五交响曲(命运)》主题的音型。

当主部主题第二次演奏时,采用了切分的节奏,使之包含了强劲的力量。

副部主题是和谐优美的音乐,出现在bA大调上。它的音乐形象显得坚定而充满信心:

结束部用右手不断变化的快速音型,同左手不时出现的代表“命运”的音型两者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形成了紧张和愤怒的情绪。

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将主部主题的材料加以发展,在展开的过程中转到了大调的调性上,因而其疑问性的音乐形象变得坚毅起来。展开部也发展了副部的主题,使它更为深沉。这样,主部和副部不但在调性上、形象上,而且在情绪和性格上都彼此接近了。整个乐章表现了作者思绪的起伏和内在的意志。它提出了对现实社会的质疑,并希望求得解决。

第二乐章是一首变奏曲。这种形式就是在一个基本主题陈述后,加上几次变化的重复或展开。贝多芬在这个慢板乐章里,写了一首端庄的和弦进行式的曲调作为它的主题,它继续表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在它的几次变奏中,有时把主题的形象写得十分亲切美好,有时还带有幻想的色彩。最后,音乐又回到最初的沉思中去。

第三乐章在五小节强有力的切分音之后,出现了力量充沛、势不可挡的音乐。它由右手弹奏的快速流动的音型和左手短促果断的节奏音型构成,犹如烈马奔驰、风暴席卷,表现了时代的潮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气势:

在这里,前几个乐章的思考和疑问的形象已经消失,乐观主义和果敢的精神得到了增强。它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和战斗的豪情。这种充满信心的情绪随着音乐的发展,最后落到了尾声的一段急板上。它的音乐使人联想到群众性的舞蹈场面,其中斩钉截铁的节奏和雄壮有力的音乐,更增强了乐曲欢乐的气氛,全曲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这首乐曲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的贝多芬的思想感情。它表明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各种复杂的体会和不满,但是,他感觉到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列宁同志非常爱听这首乐曲。据高尔基回忆,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之后曾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

(二)协奏曲

协奏曲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一种由管弦乐队为一个(或几个)独奏乐器伴奏的演奏形式。到十七——十八世纪,又发展为由管弦乐队和一组独奏乐器相互竞奏的形式,这种协奏曲有时称作“大协奏曲”(如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等)。十八世纪初,又流行由管弦乐队为一个独奏乐器协奏的形式。当时,用来作独奏的乐器的多是小提琴,后来,键盘乐器也用得多些了。在结构方面,这些协奏曲大都采用多乐章的形式。从莫扎特开始,协奏曲所采用的曲式结构大多数同奏鸣曲套曲一样,一般有三个乐章(快—慢—快)。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也通常用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出现两次:先由乐队在主调上不完全地演奏一遍,然后再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在属调或关系调上完整地演奏。展开部、再现部与奏鸣曲式相同。再现部之前,往往有一段“华彩乐段”,这是专门给独奏乐器表现技巧的段落。有些华彩乐段由演奏家自己写作,有些由作曲家写作。

《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73号)

这首协奏曲作于1809年,正是贝多芬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正是在拿破仑战争的期间。虽然它没有标题,但是一般人们认为它的内容与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反侵略的思想不无联系。协奏曲中英雄性的主题以及作者有意识地将抒情段落置于次要地位的处理手法等,都使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

同类推荐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长征英雄谱2

    长征英雄谱2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

    《图说世界名人:富兰克林(伟大的美德诠释者)》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热门推荐
  • 上帝请闭眼(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2)

    上帝请闭眼(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2)

    故事(一)友情之酒: 老人说:“这个赌注实在太大了!他到底是真正的朋友,还是复仇的敌人,答案马上可以揭晓。我没有勇气去化验,如果答案是前者,我将在他崇高的人格面前自惭形秽;如果答案是后者,我一定疯狂地报复他,就算他死了,也不会原谅他。如果是你,你将会怎么做呢?”故事(二)精心策划的座位号:傍晚,黑木回到家后发现,电视里正在报道知纱子遇害的新闻,她的尸体是未婚夫发现的,黑木慌慌张张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了看那张无号票,顿时脸色苍白。因为在那张票上还印着一大串序列号。如果警察看了这串序列号,定会发现这张票不是上午预售的,而是下午售出的。一想到这儿,黑木又有些坐立不安了。
  • 网游之夜天

    网游之夜天

    二十三世纪初,这是一个全真虚拟网游发展到极致的时代,这时,神秘《天域》横空出世。世界杀手之皇宸天因为一时兴起进入《天域》世界,因为意外无疑发现一丝《天域》的秘密,致使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天域》,随着对《天域》了解的加深,最后,更是牵扯出一个恒古至今的巨大秘密以及自己神秘的身世。嗯,写的第一部网游,随便写写,纯属兴趣爱好,所以更新就不敢保证了,喜欢的朋友有章看章吧!建议看书前先看一下作品相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书中一些关于游戏世界属性、技能、伤害方面的计算。
  • 余年偏未晚

    余年偏未晚

    大女子主义的女主你们见识过吗?唔,本文女主虞念就是。霸道总裁文的男主太泛滥,审美疲劳。本文的男主可不会说诸如:“女人!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准你喜欢我。”之类张狂的宣言。他只会匍匐在虞念的群角下,亲吻她的脚尖,说:“我最最亲爱的姑娘,我只希望你一生平安喜乐。”虞念已经是女王,不需要任何人为她加冕。这样的她,最后谁能虏获高傲女王的心呢?套着现代言情外套的YY小说,故事背景玛丽苏,但人物性格绝对不苏!如果你能忍受这一点的话快戳我快戳我!
  • 我的爱情被你埋葬在大学

    我的爱情被你埋葬在大学

    诚信村同年考出了两个大学生,他们是一对恋人,男孩叫慕熙,女孩叫梦露。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梦露的父亲突然身患重病从此卧床不起,对原本就一贫如洗的梦家更是雪上加霜,正在梦家愁眉不展时,慕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用自己的学费供梦露走进了大学校门,而梦露和慕熙的爱情也将从此走上了另一段路程……
  • 轮痕鬼录

    轮痕鬼录

    不惊,不恐,不血腥,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鬼故事。
  • 妆半乱世歌

    妆半乱世歌

    颜如舜华,音如清歌。一靥妆半,便倾天下。——我姓颜,名如歌【不爱红妆,爱军妆】——景国箭术最精绝的弓手就是我……师父!【不爱宫斗,爱兵法】——告诉你南宫逍,我可没功夫跟她们玩这个。【不爱大叔,爱正太】——正太小王爷,我在大叔那儿受过伤……喂,天下第一妃。王妃,还是皇妃?(我是不改简介会死星人)
  • 凯源玺十年之约

    凯源玺十年之约

    TFBOYS十年之约永伴不弃,帅气男饭,美丽的女饭,快来看看哒。
  • 绝伤——废材二小姐

    绝伤——废材二小姐

    羽翊翾首发绝伤系列绝对的原创。多多支持哦!呀,一朝穿越成了废材。看本小姐如何扭转乾坤,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只是心里空空的,那人会回来么?
  • 盛世骄阳:纨绔农女修仙记

    盛世骄阳:纨绔农女修仙记

    顾骄阳穿越到古代了,本以为会像小说里的女主那样,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调戏一下美男,再狠虐女配......可是事实上......顾骄阳只得叹气,空间系统什么的,统统没有,还要她看着别人有,怎么可能,抢过来再说。调戏一下美人师兄,却反被他调戏了。更过分的是......喂,那边那个,说的就是你,你不是女配么,怎么比我更像女主啊...
  • 晋说新语

    晋说新语

    历史有三副面孔:当时的柴米油盐,叫做背景。盖棺定论,春秋笔法,叫做正史。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兴替,叫做史观。从第一幅历史重新审视第三幅历史的画卷。言不尽,观顿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把三一合鹭起,谁将九五付灯残。公荣胜酒歌心冷,祖龙临波叹海澜。有恨无头身已殁,凭云照水月空帆。桥祈紫数成铜雀,角斗白蜗化触蛮。姓字安留图画上,功名冢骨北荒寒。王猛若济投鞭处,千载谁得识谢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馆群:992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