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0100000007

第7章 综述(7)

关于《文学评论》要办成什么样的刊物。胡乔木说,要吸收《文艺报》的一些长处,但不能完全办成《文艺报》那样。研究所毕竟不是文联。过去《文艺报》时评较多,你们要登基本理论、文学史方面的文章,就不能光登时评。时评也有个写法问题,要发表意见。莱辛的汉堡剧评(指《汉堡戏剧论》)就提出了系统的意见。今后文艺作品会越来越多,当然不可能一一评论。即使有的作品一时很受欢迎,你们发不发评论呢?也可发,也可不发。作为欢迎和鼓励,是要发一点。但也要考虑,如果你们的评论只是人云亦云,泛泛讲些意见,这样的文章即使发上一年,也作不出贡献。过去也有这种情况:一时很受欢迎的作品,过一阵子证明它并不成熟。

关于对“四人帮”和《文艺座谈会纪要》(即《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批判。胡乔木说“文艺黑线专政”的提法是错误的,说“文艺黑线专政”,那置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于何地呢?同时也把群众牵进去了。“四人帮”说,“黑线专政”是为了制造“空白”论。所谓“空白”,也就是由他们胡作非为。说“别、车、杜”(即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雷波夫)是左联指导思想,那是没有常识的话。胡乔木指出,“四人帮”扼杀创作。我们今后作品会逐渐多起来。要找有威望的人给青年作者指导。对“四人帮”拉的人,胡乔木指出要区分,要分清是主动投靠,还是不得不说两句好话的。

关于鲁迅。胡乔木指出,“四人帮”实际上是否定鲁迅,他们把鲁迅描绘成是没有战友的。左翼中间有过几次争论,鲁迅说过大方向一致,“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鲁迅批评过成仿吾,后来成仿吾从国外回来找党,到了鲁迅那里,鲁迅对他很热情。鲁迅不是一个人,有战友。

胡乔木还提出一些具体作品,建议刊物可以考虑评论。他提到柔石的《二月》说,当然,它比不上《林家铺子》。茅盾是老作家,柔石是青年人。过去批评《二月》,有一种意见说,经过大革命,怎么还会有不受大革命洗礼的地方和人物。这不知是什么逻辑?他还说,过去写抗美援朝有好多小说,写解放战争的,比较起来似乎少一点。《红日》写得较好,不知吴强情况如何?同时,胡乔木又指出,对作品的评论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要避免纠缠不休。他说,评论作品也可能出现纠缠不休的现象。过去评《创业史》似乎就有过这个毛病。《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的评论中是否也有过纠缠不休的现象?要避免这种毛病。

《文学评论》复刊以后,在工作中贯彻了胡乔木的这些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胡乔木就任社科院院长以后,刊物的恢复和创办工作进展很快。1978年1月,经中央宣传部门批准,《语言学动态》、《哲学译丛》先后复刊,《历史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胡乔木指示《历史研究》应该把政治色彩淡化,应该搞学术问题。

1978年10月,胡乔木提议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刊《中国社会科学》,向中宣部并党中央呈送了请示报告。1979年7月4日,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正式启用印章。198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出版。这是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杂志,发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过了一年,又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将该刊发表的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论文向国际学术界介绍和交流。胡乔木经常出席刊物的编辑会议,每期的主要文章都留心阅读,还向刊物推荐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很快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经过两年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出版期刊41种(其中内部发行的3种)。到1982年年初增至65种。重要学科都拥有分别发表论文、译文、动态、资料等各有不同功能的期刊多种。如经济学,就有:《经济研究》、《经济学译丛》、《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经济研究所集刊》五种刊物。

2.创办出版社

为解决学术著作的出版问题,胡乔木主持创办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院的直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78年6月正式成立。

在胡乔木支持下,规划并先后组织出版了不少具有影响的小型丛书和系列图书。文艺理论方面,恢复出版文艺理论方面的“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出版外国文学方面的两套丛刊:《外国文学研究辑刊》、《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经济方面,出版了《经济管理丛书》(马洪主编)、《中国经济史丛书》;哲学方面,宗教史系列颇有影响,出版了《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等;国际方面,出版了按国别的《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多种;还翻译出版了《剑桥中国史》系列。特别是胡绳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影响很大,使一大批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前面一半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该社后来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出版社,在第一批评出的15个优秀出版社中,名列第二。

3.编辑出版两部巨著

胡乔木视野非常开阔。许多工作总是从整个国家社会科学事业以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眼,不局限于社会科学院。最为突出的事例,也是胡乔木对中国社会科学事业乃至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事业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和倡议编辑出版《当代中国丛书》,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树立了两座巍峨的丰碑。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之初,胡乔木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时,就曾有人建议出版中国百科全书;20世纪50年代中拟定科学文化发展十二年规划,曾把编辑出版百科全书列入规划,均未实现。胡乔木1978年1月11日在社科院制订科研计划和规划的动员会上,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没有百科全书,也没有各科的大辞典、各科的百科全书”。他向所有北京各单位从事社会科学的同志呼吁,要依靠集体力量改变这种状况。随后,胡乔木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情况反映》特刊刊载姜椿芳写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把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列为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胡乔木认为,编辑出版我国的百科全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系统地介绍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振兴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议。胡乔木首先向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赞成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并要求在老一辈专家学者还健在的时候着手编写。197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即同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联名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并党中央呈送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没过几天,党中央主席和几位副主席都圈阅同意。报告于当月获得批准,并成立了以胡乔木为主任,周培源、严济慈、陈翰笙、于光远、周扬为副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以姜椿芳为总编辑的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上海分社。

1978年7月,胡乔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的筹备工作会议。会议鲜明地提出: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要恢复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传统,不搞政治挂帅那一套,要为客观介绍中外古今知识的专家学者撑腰。这一编辑思想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方针奠定了政治基础。1979年年初,胡乔木审定了全书的编辑方针,明确规定:“全书编辑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介绍文化科学知识时,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应反映各家学说。”“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不论其大小和政治制度如何”,“中外古今人物……凡历史上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的人物,不论其政治地位和政治观点如何,都应有适当的介绍”。胡乔木确定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编撰方针,推动了知识界的思想解放,激发了我国专家学者为振兴中国科学文化而编撰好大百科全书的高昂热情。

作为大百科全书的总编委主任,胡乔木在全书总体设计、编撰队伍组织和编写质量保证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奉献了他的才学、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旷世少见的通才的卓识,保证了这部百科全书的质量,使它确实代表了我国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上,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是:全书按学科分类分卷编辑出版,还是依国际通行的做法按全书条目字母顺序编排出版?胡乔木在1978年冬主持召开全书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议进行讨论。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的决策。关于怎样分类,他指出,“百科全书的分类与科学分类有不同,编辑部可以多搞几个其他国家百科全书分类材料,经过我们的编辑实践再来讨论”。1980年,胡乔木亲自改定《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前言”,对总体设计上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的缘由作了精辟的说明:“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读书界的迫切要求,不能等待各门学科的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全之后再行编辑出版,也不能等待各学科的全部条目编写完成之后,按照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混合成全书,只能按门类分别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分头编写,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即编成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就出版一个学科分卷,使全书陆续问世。”实践证明,这样的总体设计是切合实际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全书的编撰工作很快全面展开。80年代中期,各学科卷纷纷上马。由于学科分类没有完全定型,随之出现了学科卷设置不断膨胀以及学科卷内知识门类划分不均衡的问题。胡乔木发现后,即于1986年夏及时提出:“改变原定出版80卷和1989年出齐的计划”,“原有的某些专业卷可以自成某专业的百科全书,以免大百科过于庞杂,不能保证全书的应有体例和质量水平”。1987年2月27日,胡乔木又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交了《关于改进大百科全书工作的请示报告》,提出“大百科全书事关国家科学水平和政治荣誉”,要“全力保证质量”;在工作安排上,要“进一步压缩卷数”,“放慢速度”,“预定1993年出齐,作为全书的第一版”。为保证全书质量,胡乔木还就加强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党中央、国务院3月初即批准了这个报告,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大百科全书按学科分类设卷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规划和质量目标,推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形成。

关于编撰队伍的组织,胡乔木确定:全书设总编委会;学科分卷设分编委会;学科分支,必要时设分支的编写组。他抓住问题的关键,指出:“主要是找人。”为此,他直接过问,花了不少精力。总编委会的21位副主任都是他亲自找的。对于总编委会委员,他明确提出标准:“凡学术上真正有建树,有见解的,或者虽然没有著作,确实是桃李满天下的人,可以为总编委会委员。”经过遴选,总编委会由110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各学科分编委会的人选,也都由各该学科在国内以至国际享有威望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有的学科胡乔木亲自出面聘请。1984年“语言文字”卷分编委会组建时,胡乔木亲自写信给语言学家李荣、朱德熙,说:“此书不同寻常,如它的编委会不能反映出中国各学科的学术水平,有则不如无。你们两位当然不能参与编辑事务,但重要条目的拟定和内容的审定,终须相烦,这关系到国家学术荣誉。想你们两位出于爱国的责任心,是决然不会推却的。”参加各学科分编委会的专家学者总计达二千余人,可以说囊括了中国一代文化科学的精英。

对于百科全书的编撰质量,胡乔木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全书有关中国方面的内容应当力求准确、公允、可信;外国方面的内容要力求不出错误。实现这一编写要求,既要全书的条目编撰者具有权威性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要全书编辑人员具有知识水平和高度责任心。”至于条目编撰者的选择,胡乔木提出了“由最合适的人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全书每个条目都请对这一条目最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先后参加撰稿的有2.2万名专家学者。确保了百科全书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收近8万个条目,释文约1.2亿字,内容包涵古今中外各个学科的知识。胡乔木通过对一些条目的修改、把关,从敏感的政治性问题的处理,到知识性问题的表述,编写体例的把握,以至用词造句上的问题,都作出具体的指导。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大家作出了示范。他那渊博的学识,灵敏的才思,准确、简练的文字,没有人不由衷地钦佩。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热门推荐
  • 魅惑天下之杀手逆天

    魅惑天下之杀手逆天

    二十一世纪第一特工姐妹,因一对玉佩忽然穿越到架空异世异世,遇美男,“这是爱情吗?”什么也不懂地傻问,“你真的爱我吗?”有点质疑,“你说我爱你吗?”没有直接的回答,只是淡淡的一笑,‘丫头,你知道吗?自从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爱上了你,从此我的世界就有了光明,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在我的心上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爱是什么?那不是口头上的甜言密语,是用生命去守护。你杀人,我陪你,你放火,我陪你,全天下不信你又何妨,有我就够了。为了你,我可以颠覆天下,蔑视苍穹。
  • 大神请手下留情

    大神请手下留情

    她只是一个没有志气的,时不时玩玩游戏的宅女一枚。不就是玩游戏一不小心秒杀了大神吗?怎么她的游戏生活一下就变了模样?!触了她的禁点那就来决斗吧,反正她也不怕。可是谁能告诉她决斗也能弄一个老公来是怎么回事?她悲号,“系统,你bug了吧!”当见到大神本人,她只能无力的求饶,“大神,请手下留情!”
  • 佳妻有约

    佳妻有约

    何姒进了这家公司一个月,只让她明白了两个道理:1.拼命的上进2.拼命的躲着这位上司大人果然,生活在这么一个大型的公司里,与一位神秘上司的几次‘见面’,就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麻烦!“boss大人,给我留条活路好吗?”——书已经换网站,可以来这里跟进我,链接送上http://www.*****.com/?book/39483
  • 无限之被萝莉拯救

    无限之被萝莉拯救

    某主神:这是男猪脚在某狂拽酷炫吊炸天主神的英明领导下,穿越无数位面拯救可爱萝莉的故事。张伟:这明明是你这个逗B脑洞太大蹦出来的故事!赶紧给我发盒饭啊!一群萝莉:张伟,不要走啊!张伟你怎么忍心扔下我!是谁伤害了我家张伟,我要把他大卸八块!
  • 热血轻狂之少年战史

    热血轻狂之少年战史

    一个普通的好学生,在初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欺负,终于,等到了那个女孩儿,在她的鼓励下,他奋起反抗,让所有人对他另眼相看,后来,他有了一群亲密无间共同生死的兄弟,由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正因为他们不知天高地厚,所有他们才拥有无穷力量来面对未知的挑战,他们,演绎出一段惊险曲折,放荡不羁,快意恩仇的热血传奇!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不要与真实人物事件挂钩。作者QQ:1343278503可以询问任何问题。
  • 欲眼望穿

    欲眼望穿

    二十一世纪末,天灾降临,一少年梦醒异界,欲欲眼望穿天地,重回故乡
  • 全宋文

    全宋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瑟舞 青楼问

    锦瑟舞 青楼问

    执手相顾,苍茫四野无颜色。是梦?是影?是幻?是嗔?我站在镜里,看你,看那根传说的红线,生生相牵,生生相念。你站在镜外,看我,看那一世世的恩怨,千般无奈,万般想念。这镜,隔着你我,隔着千山,却,隔不断,`相思九宵,碧落黄泉。
  • 总裁宠妻超甜蜜

    总裁宠妻超甜蜜

    在藿绍庭心里,苏蜜一直都是他的私有物,逃无可逃,避无可避。苏蜜17岁那年,父亲因被债务逼得跳楼,公司破产,母亲自杀,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逼的她走投无路,狼狈不堪时,她看见那个男人眉眼清冷,如神祗一般的温柔降临来到她身边向着她伸出手,对着她笑着道,“苏蜜,来,我背你回家。”藿绍庭是谁?南城最矜贵的男人,藿氏王国的首席总裁。成熟稳重,温柔内敛,却又深不可测的男人。他宠她宠的让全海城的人对她都羡慕嫉妒,在藿家任由她作为,谁也不敢说一声不是,极致宠溺。
  • 外星总裁地球行

    外星总裁地球行

    “人生总有许多不如意,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坚强的活着,并努力的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但同样,应该报复的,我们也绝对不应该手软。”主角:帝国首富,天蝎帝国公民不一样的文化背景,铸就与众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