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0500000008

第8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

11.总之,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是相互连结到。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连结的实际内容就是二者的相互制约。正是由于二者的相互制约才构成了对立双方又斗争又同一得矛盾运动。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辩证的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是:在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下,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既同一又斗争,使双方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便引起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于是新的矛盾取代旧的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2.要理解事物的“自己”运动,首先就要理解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就整个世界而言,一切矛盾都是世界的内部矛盾,世界本身就是他自己运动的原因。

3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是辩证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或环境对于事物的发展绝不是可有可无是,有时候外因会起很大作用。但是无论怎样,外因的作用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来,因而外因同内因相比,是处于第二位的原因。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就在于,他把矛盾双方连接起来,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是双方能在生存中得到发展。第二、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5.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发展过程,是矛盾双方力量双方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斗争推动。矛盾的斗争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这个作用就在于,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才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

6.辩证法肯定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绝不认为斗争本身就是发展。斗争只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并不是任何斗争都能起推动作用。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的前进发展,实质上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7.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他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体现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8.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即指它的条件性。所谓矛盾同一性的条件性,不是一般的指同一性的存在不能没有条件,而是指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是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的。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居于同一个统一体中;当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丧失其同一性,就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

9.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所谓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也不是指斗争性的存在能脱离具体条件,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而是指矛盾斗争的存在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

三、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1.辩证矛盾作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通过矛盾不断发展和解决而表现出来的,因而深入认识矛盾的作用,就要分析矛盾的发展和矛盾的解决。

2.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一种普遍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两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对立是矛盾的差异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立已经包含比较全面的矛盾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成为一种矛盾体系中的占有一定主导地位的关系。

3.矛盾发展的特殊性或差异性,是指不同事物或过程,其内部对立同一的具体关系各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或过程的特殊本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是由多种矛盾及多方面的对立同一所构成的体系或系统。认识矛盾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就是要从构成事物矛盾体系的诸多矛盾及其关系中去把握特殊性。

(1)矛盾的发展过程是由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而显示其不同阶段性。所谓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

(2)矛盾的发展过程由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作用而显示其各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

4.矛盾的发展和矛盾的解决时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矛盾的发展一定要要表现为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即质变开拓者矛盾发展的新的方面、新的层次,是矛盾发展的最本质的体现。另一方面,矛盾的解决又取决于矛盾的发展。矛盾发展过程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也就规定了矛盾解决的特殊方式。

5.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解决矛盾的量变形式。解决矛盾的质变形式。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使事物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辩证否定

1.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辩证否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事物矛盾运动的第一次否定中,而且体现在第二次否定中。在对辩证否定中的正确理解中,既包含着辩证否定与形而上学抽象的否定的区别,也把辩证否定与怀疑论、诡辩论严格区别开来了。

2.理解辩证的否定,首先要理解辩证法的肯定范畴与否定范畴。辩证法认为,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他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促使它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有统一。

3.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当事物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的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而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原有事物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4.肯定和否定者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统一的,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离开了否定就不能理解肯定;同样,离开了肯定也不能理解否定。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他们的相互联系中。

5.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就事物自身的状况还是就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是如此。反过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6.辩证的否定

具有如下的性质和特点: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其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

7.正因为辩证的否定式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所以他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杠杆,它是最能体现出辩证法德批判性和革命性。

8.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迟早是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所体现的是事物的这种发展变化的性质,辩证的否定又是连续的环节,新旧事物正是通过否定的的环节二连续起来的。

9.这种作为发展环节和连续的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这是事物自身否定的基本特点。克服就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体现这事物发展中的非联系;保留就是对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的汲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历史延续,即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否定就是这种联系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10.是否否定扬弃,突出的表现为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形而上学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的思维。在形而上学看来,在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再有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要么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就否定一切,绝对否定。

11.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着重要意义。从内容上说这是事物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曲折过程,因此,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否定之否定

1.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它不只是对肯定的否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否定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只有达到了否定之否定,才能体现它的全部内涵。否定之否定之所以是整个发展过程的核心,就在于只有否定之否定阶段才达到了对立面统一,实现了对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辩证综合。

2.否定之否定所实现的辩证综合是事物通过其内在矛盾的运动而实现的自我综合。这一综合过程必须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只有第一次否定还不能充分解决矛盾,必须经过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才能使矛盾得到充分解决。否定之否定阶段既克服了垦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片面性,又保留了着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因此说他是整个发展过程的综合。否定之否定体现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完整过程。辩证的否定本质上是辩证的综合,是“对立面的统一”。

3.客观事物正是通过辩证的否定而实现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发展的。事物的发展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而采取螺旋式上升或圆圈式发展的形式,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统一。

4.复归它不是原来基础上的复归,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复归,不是本质上的复归,而只是外表特征的复归。它不是回到回到原来的就东西,而是向着新的东西的转化;他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而是前进。

5.曲折性的两种形式:一是前进中的“回复”和“复归“。另一种是前进中的“倒退”和“逆转”。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易经》心得

    《易经》心得

    《易经》似乎深不可测,其实《易经》是来源于现实的,它必然也能指导现实。《易经》是对宇宙玄机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概括,对天、地、人之关系的总结。一千个人看《易经》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但也一定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收获。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本书内容包括:难免不幸;英雄的不幸;适者生存;厌烦与兴奋;疲劳的工作;妒忌心理;犯罪意识等。
热门推荐
  • 那首青春的恋曲

    那首青春的恋曲

    当我第一次见他时,我想我已经在天堂,晨曦照在他的身上,我犹如看到了青春在他身上的展现。我与他在一起,我们珍惜我们的时光。最终没想到我们竟走到了最后,走完了我们美好的一生。
  • 鲛妻来袭:总裁大叔您走开

    鲛妻来袭:总裁大叔您走开

    死后,不知自己的灵魂在虚空中飘荡了多久,久到连自己都忘了她是谁之后,重生为鲛人,每天后面跟着一条小大人的弟弟,从此励志:努力修炼,祸害人间,可素某天:“小子,你是谁,快放开我弟弟”君亦凌黑着脸:“小子?嗯?”被一个小丫头叫小子,绝对的耻辱,片刻:“叔叔,您喝茶~”呜呜
  • 御风羯散

    御风羯散

    “雪灵藏世,众神陨落,神域动荡,星光神界阵迸发,时光轴交织,千年战神重返星神界,繁星界再无安宁之日!银河之源四分五裂,十二本命星象相星在尘封中苏醒,尊武之风再度风靡三界六道,聚修银河之力,携三尺流云斩天剑,大闹银河界,祸乱苍神,直破天河,手持王者之剑,君临河外天星域,雄霸三界六道,超脱三界六道之外,一念,御风成刃!屠戮一切!绝世之风采,谁与争锋!!!……”“繁星的过去或许就是我的未来,那么我的往昔又将会是谁的命运呢?”——陵君
  • 征服之毁灭之主

    征服之毁灭之主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无数位面空间交错纵横,一个未知的少年承载着命运。携带着逆天的秘密,去探索这个奇迹的世界,最终他会完成他的使命吗?而他又将会作何判断。我们的主角将会一步步的强大,去征服一个又一个位面,去踏出足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空间,最终成为那传说中的毁灭之主!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穿越:巫女泪

    穿越:巫女泪

    冰雪萝莉的征爱之旅。着一身蓝衣,持一把冰镰,斩断人间世事非非。不管如何,今生今世不悔!
  • 神威天下之觉醒

    神威天下之觉醒

    得到神魔珠的程天威逆转世界,高效率突破,强大若斯,最终成为大帝,用力量成就世界。
  • 总裁的高中生妻子

    总裁的高中生妻子

    李惠梓一个很普通的高中女生。只是因为某天上学迟到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男人却因此引来了流言蜚语她以为只跟这个男人相遇是个偶然但她没想到这是她和他缘分的开始。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男人,让她记起了过去的种种事情,才知道她和他的偶遇并非巧合,而是为了履行某个约定。
  • 梦陨

    梦陨

    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一切又为何如此的真实?我们是应该相信梦境还是任由它去,梦境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梦境在不停地修改现实,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有些事情不是没有开始,只是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已经结束了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