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0700000020

第20章 欣欣向荣的19世纪美国音乐

一、音乐生活的一般特点

胡延仲

19世纪的美国是个令人惊异的魔幻般的国家。1620年,作为清教徒避难所的北美新大陆,还只是一片不毛之地,而到了19世纪,这里的迅猛发展与繁荣就已为世人所瞩目了。美国的音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至今闻名世界的一些音乐团体如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大都会歌剧院等都在这一时期建立)。然而,音乐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尤其是美国的音乐,其发展更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版图乃至人口与民族等多方面的因素。

19世纪初,美国经过与英国进行的“第二次独立战争”,真正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享有了完全的主权;1807年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美国的工业产值在1861年几乎达到1810年的十倍,到世纪末的1894年一跃而居世界首位;美国的领土扩展到了西海岸,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高速增长(由1800年的约530万增加到1900年的7620多万);横贯美国东西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于1869年建成通车,对美国西部的加速开发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出现了像底特律(1824)休斯敦(1836)、芝加哥(1837)等新兴城市。这不仅是经济繁荣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和重要条件。

19世纪的美国音乐正是在上述基础上获得快速进展的。

与早期移民的清苦生活和单调的文化娱乐相比,这时的物质条件已有极大的改善,音乐活动也更加绚丽多采。在各大城市都有经常性的音乐会,举行歌曲演唱和小型器乐的综合演出。新城市的音乐活动发展极快,以芝加哥为例,从1835年该市成立第一个音乐机构“芝加哥和声协会”开始到1874年,仅在30多年里就又先后建立了“莫扎特协会”、“清唱剧协会”、“阿波罗俱乐部”等约十几个音乐团体。

音乐已深入到家庭的日常生活,各地普遍建立起“家庭型”合唱队(一般由4至12人外加伴奏者组成)。钢琴售价低廉,使普通家庭都有能力购置,形成了“来宾所到的那个家庭中如果有2、3位女士的话,其中至少有一位会弹钢琴、吉他或演奏其它乐器。例外的情况极为罕见”的局面。弹琴、唱歌已成为人们消遣的重要方式。上述情况包括南北战争后获得解放的黑人家庭在内。著名黑人牧师、杰出教育家布克·华盛顿在1901年出版的自传《奴隶出身》一书中,就谈到他在美国南方许多黑人家庭中都看见有钢琴。书中还提到一个名叫约瑟夫·布雷博伊的黑人乐器商,他在1879年一年就卖出钢琴3000多架,买主中大多数是黑人(当时内战结束才十四年)。

社会生活的“音乐化”,促使大量音乐机构(乐团、音乐学院、协会、歌剧院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下面所列各机构的产生等事项(按年代先后)颇能说明问题:

1810年 波士顿爱乐乐团

1815年 亨德尔一海顿协会(波士顿)

1820年 费城音乐基金会(美国最早的音乐基金会)

1822年 美国音乐学院(费城)

1824年 爱乐协会(新奥尔良)

1832年 波士顿音乐学院

1833年 “意大利歌剧院”(纽约)

1838年 首次把音乐列入中学必修课

1842年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美国第一个交响乐团)

1857年 皮博迪音乐学院(巴尔的摩)

1865年 奥伯林音乐学院

1867年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波士顿)

1867年 辛辛那堤音乐学院

1867年 芝加哥音乐学院

1870年 费城音乐学院

1878年 纽约交响乐团

1880年 圣路易交响乐团

1881年 波士顿交响乐团

1883年 大都会歌剧院(纽约)

1884年 查尔斯顿音乐学院

1885年 纽约国家音乐学院

1889年 芝加哥歌剧院

1891年 芝加哥交响乐团

1900年 费城交响乐团

生活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音乐成为重要庆典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也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大师的到访。

为庆祝内战结束并纪念成立50周年,亨德尔一海顿协会于1865年举办了包括有9个音乐会的音乐节,参加演出的乐队与合唱队成员有850人;为庆贺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奥芬巴赫在纽约和费城等地举行了约40次音乐会;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于同年访美,亲自指挥千人乐团演奏其名曲《蓝色多瑙河》;俄国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为贵宾应邀前来美国参加卡内基音乐厅揭幕典礼,在他指挥下演出了他的《庄严进行曲》、第三乐队组曲等作品;1872年,安东·鲁宾斯坦与维尼亚夫斯基结伴,到美国举行了200多场旅行演奏;彪罗也在1875至1876年的一年左右时间里演奏了130多场,并在美国首次演出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其他到美国访问演出的音乐名家还有:比利时小提琴家维奥当、波兰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以及歌唱家“瑞典夜莺”珍妮·琳德等。他们的到访不但使日趋繁荣的音乐活动锦上添花,也对美国音乐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在美国的工作具有特殊意义,他曾在这里担任一所音乐院的院长,并以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见解鼓舞了美国作曲家。他在美国所作的《自新世界交响曲》至今仍是出自外国作曲家笔下有关美国的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歌剧事业在19世纪的美国也有巨大进展,几乎所有欧洲著名歌剧都在这里演出。特别是在1825年,曼纽艾尔·加尔西亚率领意大利歌剧团到纽约演出之后,使美国在歌剧方面走向了正规化,由原来只上演片断或改编曲目变为上演整出歌剧,对日后成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也不无影响。

交响音乐的发展特别迅速,不但在几十年内就成立了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圣路易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等一大批大型演奏团体,而且演奏质量很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美国的浪漫主义音乐及其主要作曲家

美国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约持续了整个19世纪,其根源和特征与欧洲音乐的浪漫主义一脉相承。主要作曲家有安东尼·海因里希(1781—1861)、路易斯·戈特沙尔克(1829—1869)、爱德华·麦克道尔(1861—1908)、威廉·亨利·费赖依(1813—1864)和乔治·布里斯托(1825—1898)。这些作曲家的经历大不一样,创作风格也各异其趣,但都具有明显的“欧洲印记”(戈特沙尔克有某种程度的例外)。

海因里希生于波西米亚,早年学过小提琴和钢琴,到美国后先教小提琴。他因养病而研究作曲并获得成功。在风格上,海因里希承袭了海顿与贝多芬,但构思却大胆新颖、富有自传性。他的生活经历使其作品往往与印第安人的生活和事件有关(《普斯玛塔赫》、《印第安狂想曲》等),并被公认是第一位在大型作品中以严肃态度对待印第安音乐的作曲家;戈特沙尔克和麦克道尔在国际上更为有名。前者的演奏曾被肖邦预言为未来的钢琴之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曾封赠钻石十字勋章给他,并正式宣布他为西班牙的国宝。戈特沙尔克的作品有较强的克里奥尔音乐和南美音乐的影响,这方面的作品有《克里奥尔叙事曲》、《哈瓦那纪念》、《五弦琴》等;麦克道尔是19世纪得到国际承认的最杰出的美国作曲家(拉夫和李斯特的赏识对他决定从事作曲生涯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印地安组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是最成功的大型作品,他的钢琴小品精致而富于想象;弗赖依和布里斯托作为作曲家写下了美国历史上头两部大歌剧(《列昂诺拉》和《李伯大梦》)。布里斯托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伟大的共和国》、《拓荒者》和《尼亚加拉》等等都是以美国为题材而写的。他们还以其他身分(记者、评论家、教育家和音乐倡导者)为美国音乐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般说来,19世纪时的美国人在音乐上的审美观还未成熟,人们喜欢听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已是一种习惯,而绝大多数美国音乐家也以欧洲音乐为楷模。去欧洲接受音乐训练,成名之后再回新大陆几乎是所有美国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所以,美国有成就的音乐家都难以摆脱欧洲的影响,真正具有美国精神(这种精神从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在麻萨诸塞登陆就开始逐渐形成了)和美国风格的作品在当时为数不多。正如人们所说的“政治上的独立并没有带来文化上的独立”。另外,前面提到过的重要音乐团体中,有许多并非由美国人所创办(如纽约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它们演奏的也尽是欧洲音乐家的作品。即使是美国人创建的乐团(如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演奏的曲目也不例外。该团成立时,在章程中规定每季至少要演奏一首美国作品。但实际上,章程形同一纸空文,在十多年中只有一次演奏了布里斯托的第一交响曲。

上述情形与19世纪美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极不相称,也与具有开拓精神的美国人的性格不相适应。变革的趋势必不可免,一些音乐家开始为美国音乐的独立而发出呼吁。具有代表性的是前面所提到的威廉·亨利·弗赖依和乔治·布里斯托。弗赖依在欧洲亲身体验了欧洲人对美国音乐的轻蔑,他从1852年开始在纽约以评论家身分作了一系列的讲演。在讲演中他提出了“勿再向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人物低头”,而应在“自己的新大陆国土上寻找灵感”,并进而主张要有一个美国作曲家的艺术“独立宣言”。布里斯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弗赖依的观点,并为了抗议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不演奏美国作品而辞职(由于他是该团创始人之一,又是最有影响的老团员、乐团后来作了让步)。

但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欧洲音乐的“高级趣味、华丽与大家风度……爱模仿或输入欧洲的文化产品”;也由于在领导美国音乐团体的欧洲人的眼里,他们不是“正宗”的作曲家;更由于弗赖依和布里斯托自身的矛盾(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是刻意模仿欧洲名家的音乐风格),他们的努力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是,他们所代表的要发展美国音乐的理想,仍不失为一颗闪烁的“觉醒之星”。

四、波士顿古典乐派

19世纪末在新英格兰地区形成的这个乐派又被称为“新英格兰学院派”。它主要活跃在19世纪最后的10年到20世纪的最初10年之间。就美学原则、音乐素养和创作风格来说,这个乐派是美国19世纪真正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第一个音乐流派(它前面是创作风格不同的、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作曲家所形成的“松散的”浪漫主义,其后则进入多元化时代了)。它的成员有约翰·佩因(1839—1906)、亚瑟·福特(1853—1937)、乔治·查德威克(1854—1931)、霍拉肖·帕克(1863—1919)、阿米·比奇(1867—1944)等人。

波士顿古典乐派的成员几乎“全都继承盎格鲁撒克逊传统、诞生在东部海岸、强烈地倾向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他们其它的共同之处还有:优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除福特与比奇外,都在德国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他们在学问上造诣高深,在事业上成就可观。佩因是这个乐派的鼻祖,颇负声望,他受聘于哈佛大学并成为美国大学中的第一位音乐教授。许多有影响的作曲家和理论家都是他的学生;查德威克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院长之职近40年(直到去世为止),是美国音乐学院任院长最久的一位;比奇则是美国第一位写作交响曲的女作曲家。这个乐派在创作上体裁非常广泛,技巧堪称一流,不但超过了他们的前辈同行,即使和欧洲任何名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以至有人说帕克的清唱剧使“欧洲每一位成名的作曲大师都会愿意签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作品”(指清唱剧《诺维西玛》)。

不过在这种“赞扬”的背后潜伏着的,却恰恰是波士顿古典乐派的真正危机。他们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所持有的欧洲标准,也正代表了当时的美国在音乐审美观念上的尚欠成熟。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蔡斯(G.Chase)在其著作《美国音乐》一书中说得十分中肯:“当美国音乐开始成长自立的时候,或许这种成功的象征是重要的。这就是说,用欧洲水准来衡量,美国音乐已不需要感到腼腆不安了,仿制品已差不多可以乱真。但美国所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没有欧洲大师签上名字去认为是他们作的美国音乐……而这种音乐,波士顿古典主义派人士就不能替美国带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十九世纪的美国音乐生活还有许多重要的方面和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活跃在不同的音乐领域,其中包括作有大量规范性圣歌的作曲家、音乐教育的倡导者洛厄尔·梅森,与黑人墨面艺术紧密联系的歌谣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和黑人作曲家詹姆斯·布兰德,内战时期在作品中表现了解放黑奴理想的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乔治·鲁特,以《迪克西》而闻名的丹尼尔·埃梅特,在管乐队方面的帕特里克·基尔摩和“进行曲之王约翰·菲利普·苏萨”等等。他们不属于什么乐派,却以他们的创作与活动表明了美国19世纪音乐生活的丰富多采。他们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也是难以用一篇短文所能概括的。

同类推荐
  • 老夫子诠解红楼梦

    老夫子诠解红楼梦

    毫无疑问,《红楼梦》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此外,《红楼梦》还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谜”的产生而产生的。几乎是在《红楼梦》产生的同时,与之相关的许许多多的“谜”就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几百年来,关于《红楼梦》的争论从未间断过,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是一直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论好像还没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今天,《红楼梦》的诞生已经将近三百年历史了,但是关于它的各种各样的争论丝毫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愈演愈烈。
  • 好吃

    好吃

    当我们舒展味蕾拥抱美食,咀嚼的快乐顺着我们的牙床完成从口到心的旅行。在气味、滋味与回忆重逢的那一刻,我们发现,其实味觉一直醒着,一直在苦苦呼唤着流浪的心回归,霎时每一根神经触角都被激活,游移着的是心湖泛起的柔波,是眼底涌上的那股热。舌尖舒卷,美味化开,静静享受生活本身的单纯和温柔,那是鸟鸣在空寂的山林里一次次盘旋,是隐约飘来的栀子花香,是缠绕又缠绕的乡愁,是永远没有背影的分离。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岁月记忆

    岁月记忆

    杨中其先生的《岁月记忆》收录的短文大多是他的经历和观察,立足于故事、故土、故人、亲情和友情。虽然所叙之事、所记之人,皆是我们身边的“小人小事”,却透出一种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朴素中含哲理,淡泊中有警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热门推荐
  •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澄空民间中医学精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酷天使大肚吧

    超酷天使大肚吧

    大肚子爸爸和他的四个小女儿饭团、布丁、苏打还有小晴歌住在一个奇妙的小院子里,超爱芭比娃娃的“不老少女”维C阿姨常来和他们一起玩。在爸爸眼里,脑瘫的饭团是睡不醒娃娃,脚掌外翻的布丁是卓别林娃娃,先天尿道短缺的苏打是爱马桶娃娃,不说话的小晴歌是口水娃娃。
  • 一切的一切心脏续接

    一切的一切心脏续接

    “哥你要多吃一点~”“咿咿呀呀今天怎么对我这么好?有阴谋!”“哎呦,我今天去算命了,说上辈子我对你亏欠了许多,所以这一世,我们还在一起,就让我来好好弥补吧!”
  • 浮世之帝王

    浮世之帝王

    关于诸葛家族三代的传奇故事。无数男儿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赞歌。保家卫国,好男儿为了信仰而战。
  • 黑色教典

    黑色教典

    当时间流淌,年代更替,那个带领人们打破禁锢的人,便是命运之使。从混乱中建立秩序,是我的使命!而你们,将加冕荣光,登临神堂!=========================我是纳加,我是剥师,我——便是众神的老师!你跌落谷底,抬头也是卑贱;若伫立山巅,俯首便是荣光。只要你有欲望,我便带你实现梦想;只要你有野心,我将带你颠覆信仰!孩子,当你找不到理由超越自我的时候,就诋毁命运吧!有光明,有信仰;有黑暗,有杀戮!如果你喜欢,就给咱一点支持吧!PS:本书绝不tj,作者下面很长!
  • 萌夫嫁到

    萌夫嫁到

    “我要将你陪养成二十四孝好老公,好不好!”“我已经很好了,不必再陪养了吧!”“你很好吗?我咋没看出来!”路安斜着眼看着他。“早上,你的衣服是我搭配的,早餐是我做的,碗筷是我洗的,地板是我擦的,钱是我赚的,菜是我买的···难道这些都不好吗?”徐先生掰着手指一个个的说道。“好吧,你的确很好!”“我决定要将你陪养成二十四孝好女婿,好不好!”“岳母大人说的是!”“桂花鱼会做不!”“会!”“那做给我看。”“衣服会洗不!”“会!”“厕所的衣服你去洗吧!”“地板会擦不!”“会!”“那去擦吧!”“。。。”
  • 刁蛮童养媳

    刁蛮童养媳

    荒年被用二袋谷子卖掉的江小芸,成了吝啬地主婆家的童养媳,而丈夫却只是个八岁半的小胖子。她受尽苛刻,吃的比鸡少,做的比牛多,还要天天挨打受骂,这般没地位没人权没自由的生活,作为穿越人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忍的!看她智斗恶婆婆,调教小胖子,找机会重获自由身,可是,这个地主家的什么远房表亲干嘛总缠着她?她是穷村姑,他是贵公子,根本不相干,拜托能不能离她远一点!?
  • 圣魂骑士团

    圣魂骑士团

    爱比斯大陆,一个由灵魂力量组成的神秘大陆。在这大陆上,灵魂力量在每个人的手里使用着。这大陆没有军队,只有一群拥有强大灵魂力量的的人守护着这美丽的大陆。他们就是~~~~~圣魂骑士团。
  • 黑色樱花祭..more

    黑色樱花祭..more

    大雪依然覆盖着南昊国的国土。没有尽头的天空苍白的如同是褪色的记忆,那些放肆绽放的樱花呼啸着冲上了苍穹。我喜欢坐在威风吹拂的宫殿上,看着夜色一点一点的变得明亮,我希望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可以清楚的看到那第一缕阳光。在这里等待了多长的时间,其实我早已经记不清楚。我只记得当我出生的这一刻我就注定永远被囚禁在这个水晶球搬精致的宫殿里,我的自由还有我的梦想仅仅只存在于梦境或者幻想。忽然有一天我遇到
  • 被诅咒的武神

    被诅咒的武神

    生来就被诅咒,成神还是成魔。善意的谎言被揭穿了还属不属于谎言。从天堂坠入地狱,又从地狱进到天堂。起伏的人生,堪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