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000000075

第75章 诗的新生代——读稿随想

就我们创作体验来看,诗不是再现生活,而是不断地发现和开创生活中没有的情境。诗是一种有声、有色、有光焰的生命的激情,或为了憎恶和悲痛的遗忘,或为了献身去追求心灵的欲求。套用北京的一句老话,诗是人世间生生不息的精气神儿。我很赞同法国诗人彼埃尔,勒韦尔迪的说法:

诗不一定为现代而写,但诗须具有现代感。

诗或许是最难以分解、定性的,我指的是真正的诗。诗是最神奇最完美的结晶,切忌为了剖析把诗切裂成死的东西加以解析评判。当然,概念化的、非诗的有韵文字,本来就不是生命,那是很容易分析和图解的。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向人文学科的渗透越来越多,不少人试图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剖析和控制诗,排斥了诗评家和读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有人已表示怀疑。我写了几十年诗,从来不是按照某种指导性理论和美学原则去创作。最近也看了一些论诗的文章,有的通篇是引进的名词和概念,其严密程度几乎到了板结无隙的地步,很难教人读进去。诗评家当然可以写这样那样的评论,但他们决不应当要求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被动地就范。

诗是最不听话的拴不住的精灵。

近七八年以来,荒芜、沉寂已久的诗歌领域里,开始苏醒并萌发出新的生机。几代诗人,带着各自的欢欣和忆念,带着各自的个性和积郁已久的情愫,此起彼落地歌唱起来,有的诗人像天鹅唱了最后的歌。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对祖国、民族、历史、未来怀有深切的忧患感和理想主义的年轻诗人,他们的声音是真诚而激越的,是从苦难的土地上升起的彩虹。诗歌领域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近三五年来,又令人振奋的是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新生代。记得1985年冬天在《文艺报》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谈到了这个诗歌创作领域出现的现象,当时无法给以命名,姑且以“新生代”概括它的气势。

《中国》文学月刊的这一期的十位诗作者,年龄多半在二十岁上下,都属于新生代。在他们的眼中,比他们大十岁八岁的诗人已是上一代的人。诗歌的“代”有时只有五六年的光景。回想40年代初的情形,我正当十七八岁,心目中的许多诗人(也不过二十几岁的青年)已认为是老一代了。

诗的时间概念是飞速的。今天这一代新诗人,不是十个、八个、几十个(像“五四”白话诗时期和“四五”运动之后那一段时期),而是成百上千的奔涌进了坑坑洼洼的诗歌领域。

即使头脑迟钝的人也会承认这是我国新诗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势态。这个新生代的诗潮,并没有大喊大叫,横冲直冲,而是默默的扎扎实实地在耕耘,平平静静、充满信心地向前奔涌着。它的潮头几乎撼动了我几十年来不知不觉形成了框架的一些诗的观念,使它们在摇晃中错了位(这个比喻并不恰当),且很难复归原位。我意识到这个变化会给我今后的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必须从框架中走出来。此刻,我仍不能说已经理解了这些绚丽的新生代的诗作所蕴涵的全部意义,我还没有足够的悟解能力来分析研究它们。

在很长时间中,我喜欢并追求的是那种情境与意象相融合成形的诗。这种诗,对现实、历史,自然等的感受经沉淀或升华具有可触性。我的欣赏范围一般尚较广阔,但使我挚爱的是艾青的v礁石》、《鱼化石》,舒婷的《致橡树》,绿原的《重读(圣经)》,曾卓的《悬崖边的树》,蔡其矫的《波浪》等诗所显示的那样明晰、完整的情境和意象。这类诗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对北岛的冷峻、舒婷的至情、江河的浑朴都令我赞叹不已。从他们以及许多同时出现的诗人的创作中,我汲取了不少的诗情。近一年来,我顿悟地发现了成百位新生代的诗人,还来不及一个一个地仔细欣赏,仿佛望见了壮丽的群雕,他们的诗搏动着一个心灵世界。这里没有因袭的负担,没有伤疤的阴翳和沉重的血泪的沉淀,没有瞳孔内的恍惚和疑虑,没有自卫性的朦胧的铠甲,一切都是热的蒸腾,清莹的流动,艺术的生命,肤色红润、肌腱强旺、步伐有弹性,头颅上冒三尺光焰:这是一个年轻人体魄的形象。他们的诗内倾和外向俱有,没有他们认为的上代诗人那种对世界的不信任感和忧虑感,诗的不羁的情绪有了广阔的空间,有冲击和渗透心灵的威力,激发人去联想、去梦想,去思考,去垦拓,去献身。他们的生活的远景是彩色的,诱人的。这些显出生机的诗,乍一看缺乏严密的结构和均匀的有节制的感情,他们似乎静不下心来思考技巧的作用。他们的诗的激情与固定的思维结构和无性的技巧不相谋,使人自然地想起惠特曼的诗的强健美丽的魂魄。惠特曼在《草叶集·序》说:“谁要仅为文采或流畅所困惑,谁就终归失败。”又说:“只允许同完整的创作相一致的修饰……多余的东西是要在人的肉体内寻求报复的。”诗本质就是应当这么质朴的。一首诗里,常常因为一行诗或一个词汇的虚伪性把一首诗破坏甚至叛卖了,这种不纯的诗不少。新生代的诗作中没有这类性格扭曲或虚伪的东西。

他们不追求诗在低温下表面的凝结,排斥那种没有激情的冷漠的制作。不喜欢外在的修饰,追求艺术的自然的形成。我听过几个新生代诗人的表白,他们认为诗一旦固定为一目了然的形态,就意味着缺乏或失去了艺术的张力和飞跃的性格。节奏、形象、境界都只能属于特定的一首诗的生命所具有的姿态。他们的诗的精神世界没有边界。不能说他们艺术素养欠缺,不懂得什么创作的规律。其实,古今中外不少传世之作,往往是诗人的少作。读过这些新生代诗人们许多诗作之后,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稚拙。他们的诗有些是很完美的。我推敲过不下几十首,他们显然不是不懂得诗的结构,他们的诗的行与行、节与节的关系是一个共鸣的整体,无法肢解,只能激动地看完了全诗,才能真正进入和领略诗的情境的内涵。不像某些陈旧的诗那样,从题目、从第一行诗就能逻辑地推测出全诗的章法和内容概要。

这些新生代的诗,每一个看来平凡朴素的词汇,都有趋向无形的诗魄的凝聚力,他们放逐了那些用以加强、显示思想倾向的概念和词语,而在以往的一些著名的诗篇之中却存在着非诗的杂质。还有,因为情绪具有飞跃,跨越、旋转的气质,诗就决不能平面单向地铺展情节,而必须得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写法,使读者能领略到陷身其中的情境感,读者与诗之间不存在丝毫的距离。我此刻写这篇文章,很想从几首诗中摘引一些诗行借以证明我的感受的准确性,但是无论如何办不到,任何摘引都有伤于全诗的命脉,几乎不可能找出可以概括全诗题旨的两三行孤立的佳句,更找不到什么“诗眼”。这种活生生的艺术整体感,过去并不多见,倒是我国古典诗词中能以读到这种透明无瑕的艺术精品。新生代诗人的作品给予人的不是形象的理念,而是一个使心灵颤动的、迄今为止人世间还没有的令人神往的精神境界。

以上就是我从这些新生代诗作中感受到的新的诗的观念。

我决不是说这些新生代的诗人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但是他们创作的起点高却是事实。他们的文化素养一般地比他们的上一代诗人要高一些,他们之中至少有半数是大学生(解放初期,直到60年代,写诗的多半不是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文化长期被禁锢的年代,接受的文学以及文学以外学科的影响较广泛看得出来他们读了许多外国的优秀诗作。他们成长很快,不断地吸收,不断地超越。这种优势不是突然降临的。仔细想一想,他们的成长无疑地与几十年来我国新诗的战斗业绩有血缘的关系,特别是与他们最近的上一代诗人有着联系。他们尊敬过去,但决不膜拜。不断地探索、超越、发现,正是我国新诗的传统精神。但是,他们毕竟是新生的一代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艺术的探索,还没有经历过多少苦难与折磨。就创作本身来说,也须进一步苦苦地追求,否则无法取得新的突破和发现。因此,他们的诗的气质固然显得单纯、透亮、飘动,深度与力度却不够,也就是说给人的激动还不是十分强烈的。一般说,他们的创作探索多于发现,意象的内涵较少,明显地缺乏深邃的引人人胜的感染力。他们似乎不是发现什么才去抒写。要知道一旦发现什么,作为诗人陷入狂奋之中,发现的瞬间就是诗的生命诞生的时刻。这种发现的激动,不但应当充满了全诗,而且必须使读者也能领略到这种创作的喜悦,使心灵受到震颤和熏染。如果并没有发现真正的诗情,只是企望发现奇迹,描述探索过程中的外景,诗的艺术就不可能有震慑心魄的力量。有的真正的诗,你读的同时,会在生命内部留下划痕和出血点,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新生代的诗还必须在创作中不断地吸收各方面的艺术滋养,每一首诗应当是一个发现,达到前人从未达到过的新的艺术境界。

《中国》的下—期,仍准备集中发表新生代的诗作。热诚地祝愿这些年轻的诗人们,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让我国的新诗开创更广阔的新天地。

1986年1月8日

2000年7月30日对第一、二节作了少许文字的补充

同类推荐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狗吃羊

    狗吃羊

    坐火车的朋友,现在是个注重隐私的年代啊!你丢弃了车票,一来暴露了自己的信息,二来如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失的也许不仅仅是金钱了。还有,你好歹也是一坐过火车的人,出站就随便扔废物啊?不信,你问问我从未坐过火车的奶奶,她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我想说的是:活该!
  •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极西的英伦、远东的华夏,这是一个帝国眼中另一个帝国的斑斓光影:从飘渺如梦的“蛮子国”,到定格在画屏上的古典中国;那凝聚东方灵感的园林与戏曲,激起的何止是对异域情调的讶异?而开放的“文人当政”模式,渊懿的儒道思想恰正成为拯时济世的智慧源泉。距离滋生欣羡,接触深化了解。当两大帝国在十九世纪的苍穹下骤然相对,当两次世界大战惊破西方幻梦,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英伦几经风雨之后,仿佛紫檀匣中的珍藏,正散发着幽幽馨香……本书将引导你拨开历史的迷雾,聆听那遥远异域关于中国的声音,追寻数百年中英文化交流的行行足迹。
  • 我的河山(幕后)

    我的河山(幕后)

    “抗战八年,多少事件和人物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详述它的全过程。2011年,一部纪录片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国军抗战全纪实》创下了点播超亿次的纪录,充分证明有太多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2年后,由该纪录片改编的《我的河山》重磅推出,满足大家对于正面战场的期待。
热门推荐
  •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现代异能特工穿越成青灵镇最出名的痴傻大小姐凌曦,爹爹不管,姨娘,庶妹欺负,设计陷害她,让她被全镇耻笑!贱女人,你根本不配做本王的王妃!”于是,她的庶妹就成了王妃。凌曦冷眼一扫,带着自己的球离开凌家,五年后,她强势归来,将属于她的一切夺回!某宝:“娘亲,他长得像我爹?”凌曦冷眼一瞧,当即沉下脸。“抛妻弃子,直接杀!”于是某宝拔剑冲过去,不到一会,狼狈而回。某宝无限委屈,看着娘亲愤怒的冲过去,眼睛闪过一丝狡黠……凌曦:“为什么欺负我儿子?”某妖孽男主:“什么叫欺负你儿子,那也是我儿子“。某女盯着他,嘴角微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梦幻之星

    守护甜心之梦幻之星

    看因转学生而逝,一人去,一人从,我该支持谁?
  • 一星期死亡

    一星期死亡

    事业有成的游戏开发商秦楷开发了一款午夜在线游戏——超越天才。然而游戏被幕后黑手恶意地篡改系统,进入真实游戏,被选中的玩家离奇失踪或发疯。洪韵和男友秦廉消失一年后,洪韵诡异地出现,为了拯救妹妹查找游戏玩家失踪的原因,洪韵的姐姐洪晴和秦楷联手,与幕后黑手展开对决。经过抽丝剥茧,他们发现幕后黑手是多人组成的团队,每个幕后黑手相互不认识,一旦有幕后黑手阻碍其他人的计划,就会被其他人联合淘汰出局,出局者死!
  • 深度解密

    深度解密

    未婚青年在一次大龄相亲上被突如其来的女孩抱住叫了一声爸爸,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情。生活从此不再相同。他臭名昭著,丢掉了工作,成为了杀人嫌疑犯。真相迷雾重重,前路何去何从?一个接着一个的悬疑。一切是谁做下的,到底是为什么?谁又是孩子的爹?真相实在令人想不到谁是孩子的爹?真相实在令人想不到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治学严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治学严谨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行走尸肉

    行走尸肉

    在这里,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讲话的权利,但并不是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获得食物的权利......丧尸横行,异兽四起,各种史无前例的变异生物吞没了家园,如何生存下去,这已经不是人类的一个选择题......握紧手上刀枪棍棒,凝聚心中觉醒异能,汝等皆可荡平末世!成王败寇,从这一页开始.....完本作品《丧尸世界大战》欢迎阅读生存读者群:308222083欢迎共入!
  • 一世此生等君来

    一世此生等君来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能自己做主。在现实而又残酷的命运面前。你该如何去抉择?在亲情,友情,爱情三者之中。又有哪一个是你能够自己做主的?到最后,你可以挽救哪一个?不,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我要做我自己
  • 召唤师的王朝

    召唤师的王朝

    笑君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高中生,无论身高长相学习成绩都是平平无奇,然而一款世界级的网游问世,使得笑君开始了游戏生活的旅途,从一名普通的召唤师慢慢成长为一位惊世骇俗的顶级召唤师,称霸了整个游戏,可接下来他遇到了抉择,究竟他该如何选择。。。。。。。未来的结局会是怎样?。。。由于要上班可能进度会比较慢希望大家见谅!!!!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
  • 侯至十年

    侯至十年

    没什么好说的,不知道说什么。丫头一个,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