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200000022

第22章 呈现命运的另一种精彩——自强不息的养殖户杨宝民

上帝在收回恩赐时,却同时给予了你额外的恩典,只是他的礼物过于隐秘,并非人人都能获取,因而大部分人可能一生都在埋怨自己没有获得上帝的垂青。然而,杨宝民却对捕获上帝的礼物颇有心得。

1996年4月14日,就在这一天,杨宝民的人生断成了两截。

那天晚上7时左右,天刚擦黑,他开的小车与一辆没有大灯的拖拉机正面相撞。这场车祸致使他高位截瘫,头颈以下部位都失去了知觉。那晚,他是要从在农村的父母家返回附近镇上自己的家;那晚,他刚刚给父母家新盖的房子上完楼板;那晚之后他还有新的计划要实施,也许是开个面粉厂,也许是养鸡菇。但是,不幸就这样在那晚突然降临了,逼着这个有头脑有闯劲的西北汉子换一种活法。那年,他32岁。

残酷的现实 绝望的心情

昏迷了几天,杨宝民才苏醒过来。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围绕在身边已哭得没形的亲人,发觉自己只有头脑是清醒的,身体的其他部位好像都已不存在,他才知道自己从死亡线上捞回了一条命,但却成了高位截瘫。那一刻他的心里却没有生的侥幸,只有死的绝望。他接受不了这么残酷的现实,自打他17岁开始奋斗以来,从没有碰到如此大的挫折,这不是那种依靠智慧和胆量就能化解的困难啊,此时的他,头颈以下部位均无知觉,连向老天挥舞拳头都失去可能,只剩下清醒的意识一寸一寸地接受折磨,内心激烈地愤恨着,却又因看不到任何希望而如死灰一般。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样躺着一动也动不了,不知道要躺多少年才是个尽头。吃喝拉撒都要拖累家人,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还有那摊生意谁来管,自己再也不可能东奔西跑地去盯着了。想到这些,这个男人不禁掉泪。一到晚上,困在漆黑的病房里,他心里会更加煎熬,怨上天,怨自己的命运,怨夜怎么那么长,长得丝毫也看不到天明的迹象。他想不通自己怎么就生生地栽了这么大个跟头,那种憋屈,那种痛,十年已经过去了仍清晰地留在杨宝民的心中,他回忆说,当时“一点法子都没有,我甚至会大喊”。

转过人生的急转弯

守候在他身边的亲人看着他的难受,听着他的叹息,心里也是快要滴血。他们轮换守着,尽心地照顾,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他只要活着,就一定有办法。杨宝民的朋友们也陆续赶来,看到他精神状态很差,都替他宽心:“没事,先把病看好,后面话后面再说。需要钱时打声招呼。”这些他多年做生意结交下的朋友,掏着心窝子地劝他,对此时重燃他心中的希望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他日后发展受挫时也一直提供着资金援助。

慢慢地,他听进去了亲人和朋友的鼓励。“他们觉得我是条汉子,是汉子就不能这样丢下一切。”杨宝民说。就这样,他蜷缩于其中的黑暗世界终于透进了一丝光亮,这一丝光亮如同可以顶起一块大石头的幼苗,一旦被捕捉到,就会逐渐腐蚀死神的盔甲,驱走死亡的寒冷。他想自己好好活着,就还能和妻子一起守候双亲,就还能看着儿子和女儿慢慢长大,生意上的事情可以想办法,不行就另谋生路。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劲儿又回来了,开始愿意去设想未来了,想试试看自己够不够行,整个人不再交由悲观的心绪统治。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只能慢慢养,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准。这番话让他心里既不是滋味又似乎充满希望,没有人也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以向你保证什么,但也许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恢复得比较好的幸运儿也说不定。反正都是靠自己,和在社会上闯荡是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人知道命运的路径和归宿。于是他开始积极治疗,两个多月后出院回到家中继续休养,这时头颈以下部位还是一点儿也动不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宝民的确做到了自己拯救自己,五年之后,他可以拄着双拐下地走路了。他自豪地说,医生都觉得是奇迹。现在他没事更是喜欢到猪舍或地里四处转转,“反正落下的病,坐一会背还是疼,还不如转转。我闲不住。”杨宝民笑着说。

就这样,杨宝民转过了他一生中最急的一个弯。哲人云:上天赐予什么,必收回什么。同理,上天收回什么,必同时赐予什么。赐予的东西可能包裹得过于隐秘,因而并非人人可寻得。大部分的人可能一生中都只是在计较上天收回了什么,却未能领略交换物。杨宝民人生中的这个弯不但转过来了,而且还转得颇有心得。他说人生就是靠自己,无非是面对、承担,然后放下。的确,能放下是一种豁达,豁达的杨宝民淡定地看待他之后遇到的任何困难,家中又像以前一样经常聚着一屋子人,大家笑着谈论农活的事情,他们愿意听杨宝民给他们拿个主意,“和大伙聊着说着,心情舒畅,我都能把我的病给忘了。”杨宝民乐呵呵地。

敢闯敢干的往昔

从医院回到家后,他那爱琢磨事的脑子就再也没歇下来过。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突发事件时,会本能地调动起所有的智慧和能量,无数在险境中逃生的个例都证明了这点。同样,被逼入窄仄生存空间的人,也会动用所有过往经历中沉淀下来的经验去应对生活。杨宝民之前所有的经历,他的性格和长期以来行事的思路在他以后的道路选择上发挥了绝对的影响力,显示了一种延续性,让人生的另一种精彩得以呈现。

杨宝民是西安临潼区新市乡孙陈村人,生于1964年。他从小生长的这片土地有着典型的陕西关中风貌,地势平坦,以产粮为主。他高中毕业后没有像父母一样继续在农村靠种地过活,而是开始寻找别的机会。他看别人收废铁,就也跟着去收,第一次收完后他甚至都不知道卖到哪里。他还和在附近雨今镇的哥哥一起做沙发挣钱。18岁那年他干了一件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非常轰动的事情,一件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决然做不出来的事情:他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买的时候他还不会开,是找人开回来的。贷款是找在咸阳农行的亲戚搞到的,加上他打零工挣来的钱,他就这样在父母的担心中开始了自己的闯荡。买拖拉机是因为他在雨今寻找机会的过程中发现非常缺少运粮食的交通工具,他看中了这个缺口,于是有了这个大胆的决定,开始干从农村收购粮食然后运到车站的短途运输。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和胆量,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还上了贷款。

之后,他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勤快一直在与粮食有关的行当打拼。他用赚来的钱相继买了三辆大车,成为西安长安面粉厂的主要输送力量。1991年他又承包了一个厂子,自己收购粮食发往面粉厂,还收购麸皮、玉米等用车皮发往四川。1995年,敏锐的他又注意到新兴的餐饮娱乐生意不错,于是和朋友们一合计,很快就在雨今开了一家餐饮卡拉OK一条龙的门面,出车祸时,这项生意才开业一年。在做这些的同时,一位做出口日本食品的亲戚又给他提供了另外一条发展路子——承包地种鸡菇,他们公司可以收购后制成成品。和开餐厅一样,杨宝民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就迅速行动。他在离父母家不远的村子看好了一块40亩的地,打算就在这里种植鸡菇,如果效益不错,就发展村民们都来做,搞一个大规模的种植基地。可惜这个想法刚酝酿好还没来得及实施,车祸就发生了。

“那时候,说干什么,马上就开始干。”杨宝民提起那时候的事情,一脸的兴奋。和杨宝民接触过的人也都说他脑筋活,接受新事物快,有闯劲,敢想敢做。这些特质在他从车祸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后就又强烈地显现出来。当他还是哪儿也动不了只能躺在床上时,已开始为以后的生活谋划。听取了朋友们的建议,在仔细考量一番后,他觉得在雨今的那些生意自己已不可能再经营下去,就顺势让同样在雨今做汽修生意的哥哥接了手,着重考虑之前计划的承包土地种植鸡菇这条路。他想承包的那40亩地,可种鸡菇,还可以养猪、种粮食,重要的是这些事情不需要像以前的生意那样大量地跑动,只需他盯着进程,具体的活计完全可以雇人完成,他觉得这样发展是可行的,于是1997年上半年,那片承包来的土地上就陆续盖起了房子,建起了猪舍。杨宝民一家也于下半年从雨今搬来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另一种生活。

倾注心血种鸡菇

10亩地种鸡菇,6亩盖猪舍,剩下的种粮食,当这一切都按照杨宝民的构想变成现实时,当他被抬着搬进这里时,他对未来既充满信心又不是很拿得准。养殖业毕竟对他来说是个新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他不知道自己这样躺在床上当“统帅”能不能做成。以前生意上的很多事情他都一定要亲自盯着,以确保万无一失,他会看着往发向四川的车皮上装货,会经常跟着车跑,但是显然这些只能成为过去了。现在他只有更加勤勉地打探消息,听取反馈,组织协调好雇佣人员。

鸡菇的种植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由合作的那家食品出口公司介绍,杨宝民差人从山西一家公司进来了菌种,并聘请了两位技术人员,然后从村子里招聘了80多人,成立了鸡菇厂。从村子里招人,杨宝民是这样考虑的:一方面希望这些人通过学习能掌握这项技术,以后能自己种植,实现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也算是安置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他派人去挨家挨户地叫人到家里来,他就躺在床上给他们讲他的计划,讲这项种植的收益,讲未来的前景。凭着他之前那么多年做生意积累下的威信和诚信,很多人都积极地表示愿意跟着他干。于是,这些人在培训20多天后开始了种植的摸索。他们8月前后开始准备,这样刚好赶上下半年的秋冬季,是北方地区大棚种植鸡菇的适宜时期。这期间,每一天,忍着全身的疼痛,每一步进度杨宝民都要问到,长势怎样,有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他自己也开始看这方面的指导书籍,人躺在床上,心却早就飞到大棚里想去亲自瞧一瞧。

鸡菇收获前的这段时间,也是他的身体出现明显好转的时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他终于可以坐起来了。“当时能坐起来让我非常激动,多亏我妻子照顾得好啊,”杨宝民说着,看着出出进进忙碌的妻子,“全靠她啊,到现在喝口水都靠她啊!”这位朴实的好妻子却只说:“没什么,应该的。”杨宝民的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结婚以后有了孩子就辞掉了雨金镇政府的工作,全力支持丈夫的生意。车祸的那天晚上,她知道消息后整个人都快垮了,那天他们六岁的小女儿也在车上,还好孩子只是胳膊骨折,她就一边照顾孩子治疗,一边牵挂着处于昏迷的丈夫,眼泪都快哭干了。丈夫出院后她就义无反顾地撑起了这个家,每日精心照顾,同时还要料理家务,抚养孩子,侍奉老人,甚至还要帮忙跑腿落实丈夫的每一步计划,十年如一日。杨宝民躺在床上不能动长达五六年,身上却从未长过褥疮,肌肉也基本没有萎缩,全靠妻子每天数次的翻身、按摩。这样的护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现在杨宝民每天还要靠妻子扶着才能坐起来,拄着拐杖跌倒了,妻子也是赶紧就扑过去一把扶起。

一个冬天就这样在日日的期盼中过去了,那一年连过年大家谈论的都是种植的事情。到了来年开春,那10亩地的鸡菇终于收获了,长势非常好,个又大又饱满,总产量大概有10万多斤,杨宝民很快按照和那家食品公司的合同全部卖出。看着成堆鲜嫩的鸡菇装上车,他的心情舒畅极了。

当时,鸡菇的种植刚刚兴起,全陕西省也没有几个人尝试,因此这件事可谓是轰动了十里八乡,算个大新闻。各级媒体都陆续赶来采访,从当地的临潼电视台一直到西安市电视台、陕西省电视台甚至中央电视台。所有的媒体在关注农村新型种植业的发展时,都惊奇地发现如此规模的种植、如此大胆地尝试居然是由杨宝民——一个高位截瘫那时只能勉强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完成的。大家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鲜活的精神,他超前的眼光,他坚强的毅力,他非凡的决心。对任何人来说,能从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挺过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杨宝民不但做到了,还丝毫没有任何停顿地就开始了自立自强的创业,还带动了全村人的参与。这种精神引起了市残联和区残联的重视,他们肯定了杨宝民的成绩,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在就地发展养殖种植这条路上走得更宽更远,能够带动其他农村残疾人的发展,张扬一种自我实现价值的精神,拓开一条新的残疾人互帮互助的路子。

勤学好问搞养殖

1998年这年,凭着他的精神和事迹,杨宝民被评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有了各级政府的肯定,有了各级残联的鼓励和帮助,杨宝民的信心更足了。1998年由于受到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鸡菇的价钱暴跌,于是杨宝民转而投向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时,他和鸡菇一起开始养的那500多只猪见了成效,挣了2万多元,让杨宝民看到了前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没间断过养猪,到现在十年了,他已经完全成了一个专家。从刚开始的小规模到一度一两万头连养带贩的大规模,从买了肚子里灌了水泥以防拉稀的病猪到可以自己给猪打针、动手术看病,养猪这条路他走得可谓是深一脚浅一脚。没养猪之前,他没有料到猪有这么多的传染病,一不小心就可能赔光。有一年就因为大规模暴发猪疫,杨宝民一下子赔了几十万。吃一堑长一智,他在请兽医来医治的同时,开始自己看书、钻研、观察,跟兽医学。慢慢地他自己就能诊断猪病了,村里人养的猪有了什么病,都愿意先找他来瞧一瞧。他甚至还学会了给猪动手术。找人按住病猪,他把拄着的拐杖往旁边一放,就开始了。

自从他开始大规模地养猪以后,村里养猪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几十头、几百头规模不等,带动了附近一大片村子。由于他的规模大,和商贩的来往也就更多一些,于是他就基本上成了免费的联系买卖的中间人,经常热心地帮助村民买猪卖猪。平时没事,大家也都喜欢拉他去给看一下,估摸个价钱,反正有他在场,大家心里就踏实。现在去杨宝民那里参观,能看到不久前翻修的水泥的猪圈,条件很好,全部安装了自动喂食、自动饮水的设备,每套价值数百元,“只用雇一个人看管就行了,很方便。”杨宝民做事情就是这样,不会计较眼前投入的少与多,着眼的是长远的收益和更便捷的运作。

除了养猪,他还尝试过养牛、养羊。2002年,他引进了30多头秦川肉牛和100多只奶山羊,又开始学习摸索这方面的养殖知识。市残联和区残联一直都和杨宝民保持着联系,关注着他的发展,随时帮助他解决难题。一有养殖、种植方面的新动态,就赶快告诉他,或者帮他从报纸上剪下来。在得知他养奶山羊后,刚好当时残联和市科委联合在农村发展科技养殖事业,残联的领导就建议他尝试当时很抢手的布尔山羊。于是杨宝民就购买了几只,摸索着养。一年后出手,果然收益不错。提到这些,杨宝民一再称残联给了他很大帮助,提供思路,从经济上补助,让他一直心里都暖暖的。杨宝民很记人的好处,谁帮助过他,他都牢记在心里,总想着能有回报的机会。残联对他的帮助,让他很受鼓舞,他非常愿意为其他和他一样处于困境的残疾人做点儿事情,于是,他先后帮助多名残疾人,为他们送去仔猪,向附近村里的残疾人捐奶山羊。他还耐心解答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询问养殖事宜的残疾人的来信,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书写生命的精彩

杨宝民就这样一步步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他会不好意思地笑笑,什么也不多说。其实个中的酸甜苦辣,怕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

他自强,始终有种向上的精神,一种做什么都努力做好的精神。从他买拖拉机大胆地开始一步步经营自己的事业到他正当壮年突遇横祸后发展养殖业,我们看到,环境变了,从一直熟悉的粮食行业变成了不熟悉的养殖种植业;人变了,从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一下子变成了卧床不起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但没有变的正是他身上这股精神。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残酷得近于戏剧,让我们甚至都不敢假设自己是主角,因为我们几乎可以想象我们脆弱的意志将会怎样搞砸全部。但是杨宝民,却用他的精神完成了对生命一笔漂亮的书写。他那坚强完满的意志的存在,体现了人性的伟大力量,让我们在对命运的种种迷茫看到一种穿透力,使我们前行的脚步也变得坚强。

他肯吃苦,不容易为困难所绊倒。以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状态,要做成一个正常人都可能勉为其难的事情,他吃的苦是不可估量的。从他的腿有了知觉,他就尝试着站立,从最开始的一站就倒到后来的几分钟,再到后来的行走,每一次他都是咬紧了牙关在坚持。拄着拐杖,一步一挪,但他该去哪儿还是去哪儿,经常一不小心就跌倒在地,自己根本无法站立起来,但他没叫过苦。

他好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因而他眼界开阔,脑筋活,接受新事物快,做起事情来也更显前瞻性和全局性。这么多年,他一直是每天5点多就起床,看报纸,看农业书籍,看山东台的“四季风”、辽宁的“黑土地”等农业节目。他说感觉学习帮助很大,在残联给他送了一台电脑后,他高兴地说以后就可以上网浏览信息了,更方便交流和学习了。

他善良,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他都诚恳待人,热情助人。他是邻里村里人们信赖的人,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商量,有什么困难也愿意跟他说说。他看到有困难的人就心软,就想帮他们。现在他还雇着两个残疾人帮他做事,就是不愿意看着他们没有出路。他出车祸时的责任方,按照规定应该给他赔偿4000元,但他后来了解到那家人的生活很是贫困,就没有要那笔钱。

杨宝民用他的行动言说着生命的意义,体现着人生的可能性,他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点力量为残疾人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毫不怀疑,凭着他的努力,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

(文娟)

同类推荐
  • 黄佐

    黄佐

    本书介绍了黄佐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军商门第,家学渊源;五试第一,誉满京城;秉言直疏,两会阳明;设学兴教,抚恤瑶僮等。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明四家传(上)

    明四家传(上)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作者以胡同为坐标,用大量的照片和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诸多名人与胡同的不解渊源。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时代变迁,政局嬗替,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既在这个舞台上不停顿地上演,又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
热门推荐
  • 精明女人理财全集

    精明女人理财全集

    本书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当今社会女性理财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并对适合女性的理财常识、理财方式、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一些理财、消费、开源节流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女性朋友理财指出了一条方便、科学、快捷之道。
  • 七道之尊

    七道之尊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将天地分为山川,河流,大地,及天空,开天地以后灵气未灭,遍延山河。大地之上万物皆有灵性,灵气蔓延使得灵性较高的动物,植物能够幻化人形,拥有法力,灵力,和气力,成为妖。于此同时,大地之上人死之后,其灵魂没有入地,而是吸收天地灵气,使得自己虽然没有躯壳形体,但也能幻化无穷,拥有法术,称其为鬼。而在大地之上,山河之间,最有灵性和智慧的灵长类生物称之为人,人可以用其智慧,改造山河,变化风水,学习法,道,佛,宗,教,等一些本领,驱鬼除妖,保护着人类的繁衍,守护着山川河流,维护着世间的无形秩序。人,妖,鬼,为争夺世间而展开了大规模的混战,生灵涂炭,天地无色,最后在各自元气大伤下,签订了停战协议,将各自人马抽回,稳固自己的地盘,从而划分为了三界,各自为守,三界都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备下次大战的来临,能够争夺到这个世间,探寻尊道的晋升。
  • 天上掉下个修真者

    天上掉下个修真者

    秦颠是一位凭空出现在地球上的修真者。地球上灵气稀薄,怕什么,我有仙晶。地球上一位金丹期的修士想要突破境界。秦颠拿出那颗从修真界带来的仙晶:“你闻一闻吧。”然后搓了搓手指。地球上一位元婴期的老者想要突破境界。秦颠又拿出那颗仙晶:“你摸一下吧。”随后有道:“那个,您看您的孙女,是不是那个······”他又搓了搓手指。
  •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那一夜盛开的玫瑰

    我们如何看待爱情?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吗?真爱究竟是什么?这是一部阐述爱情的小说作品,通过一系列当代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为我们诠释了各不相同的爱情观。
  • 活人禁术

    活人禁术

    十岁那年,我放学路过坟地,在一坟头上撒了泡尿,结果引来百鬼索命。为了活命,我逃进了一座破庙,却意外进入了一幅壁画之中,在画里认识了一个小姑娘,她说她是阎王爷的女儿,非要嫁给我……
  • 我们终是有缘无份

    我们终是有缘无份

    原本她以为,他会喜欢自己的,而事实说明,有时候,长得好看并不是一定有人会喜欢你。而自己,原以为不会喜欢上其他人的时候,他又闯了进来,扰乱自己的心,可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有时候,男女主不一定要在一起。可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 TFBOYS青春那么伤

    TFBOYS青春那么伤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我不曾放手,我们是不是就不会错过?她留下生命的最后一滴泪,绝望地看着他...“我在下一世等你......来找我......因为,这辈子...是我先找到你的......下一次,我们再也不说分手......”他和她之间有那么多的幸福过往,但终究还是错过了彼此......
  • 末世青龙之章

    末世青龙之章

    末世危机,山河破碎。如果你是末世之中幸存者的一员,又将如何生存下去?美女?权势?如果你在崩毁的秩序中获得绝对的力量,面对种种诱惑,是选择被欲望吞噬,还是自我约束?【末世青龙之章,QQ群号321672936】
  • 江山美人谋之念念成空

    江山美人谋之念念成空

    她是大将军的遗腹子,是先皇的谋士,更是新皇的老师。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谈笑风生间杀人于无形,她是一个优秀的女儿,忠实的朋友,亲切的老师,但对新皇来说,她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世间存在。她从不期盼魂梦君同的爱情传奇,却妄图想塑造一阙一醉的盛极狂欢。对她来说,友情比爱情更璀璨。一念繁华一念灰,她是岁月慈悲的产物,从兵荒马乱里承遗诏辅佐,连同一路风霜,却只能是梦寐不忘终渐行渐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崔判

    崔判

    他,没有无敌的实力,没有无上的地位,可是,世间却流传着他的故事。他就是——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