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400000009

第9章 泪洗成年(1)

引子

1929年,苏联实行了农村集体化,并以“伟大的转变”载入史册。1930年,苏联在各条战线上开展了“社会主义全线进攻”。

社会变化巨大、深刻而迅猛。

一方面是充满英雄气概的时代,劳动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无比的忘我精神。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1930年,苏联政府发布命令通知全国,不过圣诞节,不过新年,不摆放松树,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宗教宣传,必须对它进行坚决斗争。

帕斯捷尔纳克喜欢冬季的节日。色彩缤纷的装束,此起彼伏的钟声,装点在松树上的忽明忽暗的蜡烛,庭院里儿童们围着堆起来的雪人欢欢喜喜地耍闹,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小贩的叫卖声,使他回忆起童年的生活。

莫斯科以教堂多、建筑美闻名遐迩。这时,教堂一座跟着一座被关闭,教堂顶楼的大钟一尊又一尊被拆除。没有悠扬的钟声了,没有民间的欢腾了。莫斯科一下子陷入无声之中。

文艺界也发生了令人难以琢磨的变化,惊心动魄的事层出不穷。

1925年,诗人叶赛宁在列宁格勒安格勒泰旅馆“自缢”身亡,留下一封血书:《再见,我的朋友,再见……》。他死后,在他的坟前又有崇拜者相继开枪自杀,先是他的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后是追随他的新闻记者。叶赛宁最后一位妻子苏菲娅托尔斯泰娅为纪念他创办的纪念馆也于1929年被当局强行封闭。

1930年3月,“列夫”成员西洛夫被处决。他是诗人和评论家。他很年轻,不满30岁。帕斯捷尔纳克认为西洛夫是“列夫”中最诚实的人。他的死使他的妻子悲恸欲绝,跳楼自杀,但被人救活,胳膊上永远留下一条长长的被玻璃划伤的疤痕。

过了一个月,“革命喉舌”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寓所里对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告别了人间,留下一封遗嘱,更多的是疑问。

当时自杀者远不止一两个诗人。他们都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朋友。

马雅可夫斯基的死对帕斯捷尔纳克震动最大。

送走马雅可夫斯基

帕斯捷尔纳克与马雅可夫斯基是莫斯科第五中学的同学,他比马雅可夫斯基高两级,在学校时他们并没有往来。他们的接触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们和别的诗人一起举行过诗歌朗诵会,在朋友家中听过彼此的新作。马雅可夫斯基以他的《肾柱横笛》、《战争与世界》、《穿裤子的云》等与传统诗歌截然不同的作品在改变读者的艺术口味。帕斯捷尔纳克认为他是时代的偶像。马雅可夫斯基很欣赏帕斯捷尔纳克的《超越障碍》、《生活啊,我的姐妹》等诗作,但不喜欢他后来的《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早期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学团体,准备在一家咖啡馆进行一次谈判。帕斯捷尔纳克和包勃罗夫代表一方,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和诗人舍尔舍涅维奇代表另一方。对方不知何故又带来了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那高大的身材,不修边幅的漂亮外貌,机智的谈话,灵敏的反应,处处显示出出众的才气,立刻博得帕斯捷尔纳克的喜爱。而帕斯捷尔纳克的稳重、深沉和不美但有魅力的外表,使马雅可夫斯基也感到亲切。

当二人对坐在一张桌子之前,四只眼睛互相凝视的时候,他们都各自想着对方的作品。

帕斯捷尔纳克欣赏马雅可夫斯基的不同寻常的抒情诗。他说过,马雅可夫斯基诗中有一种“威严的、笨拙的、哀怨的严肃性”,在当时那种庸俗成风的社会中“极不寻常”。他那经过“精雕细刻”的作品“有些傲气,又有魔鬼精神,同时显得无限绝望,奄奄一息,几乎是在呼救”。他认为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一样,并“没有把他们自幼熟悉的牢记的东西弃置一旁,他们掘开了司空见惯的地层,运用了孕育在其中的美,使美没有久埋地下而不用”。帕斯捷尔纳克欢呼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这太棒了”!

有一次马雅可夫斯基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邀请了几位友人参加。他没有通知帕斯捷尔纳克便把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印在海报上了。这件事使帕斯捷尔纳克很不愉快。那时帕斯捷尔纳克虽然也参加了以马雅可夫斯基为首的“列夫”文学团体,但他认为应该尊重他的权利。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观点也与“列夫”所提倡的并不一致。他不理解马雅可夫斯基为什么对宣传工作那么卖力,硬向自己和伙伴们灌输一时的社会意识,他不理解他的哥们儿义气、行帮思想,为什么他要让歌喉服从于迫切的现实。他更不同意“列夫”成员们否定文学传统的做法。他认为“列夫”中盛行着为符合时代需要而改得一蹋糊涂的作品是艺术半成品。所以他不喜欢马雅可夫斯基后期的作品,从《滑稽宗教剧》开始,他认为那是一些“拙劣的顺口溜”,是“满篇的空谈”,是“人云亦云的玩艺儿”,是“老生常谈的大实话”,“写得做作,混乱又不俏皮”。

他和马雅可夫斯基保持了个人的情谊,但和马雅可夫斯基领导的文学团体“列夫”分道扬镳了,他声明退出《列夫》杂志编辑部,不再是他们中间的成员,可是《列夫》杂志上仍然把他的姓名印在同人名单中。他火了,便给马雅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要求更正。马雅可夫斯基没有更正,最后导致二人的疏远。

但,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使帕斯捷尔纳克悲恸欲绝,是一个天才的覆没。那是春雪后的4月14日,万物复苏的季节,帕斯捷尔纳克听到噩耗立刻奔向马雅可夫斯基的寓所。马雅可夫斯基的妈妈和两位姐姐也先后赶来了。二姐奥丽加走到马雅可夫斯基的房门前,两手一摊,呆住了。她呼叫弟弟的呢名:“沃洛佳!”

声音充满人间悲痛,声音震撼了全楼。聚集在那里的亲朋好友都鸦雀无声。在一片寂静中又响起了二姐更大的嚎啕:“他不吱声!——不吱声呀!听也不听。沃洛佳呀,沃洛佳!!多么可怕!!”

奥丽加昏厥了。当她苏醒过来后,又急不可待地扑向弟弟的遗体。她坐在弟弟的身旁,急促地重复着没有回应的单方面的呼喊。

帕斯捷尔纳克面对着这个场面,跪倒在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遗体前,放声痛哭。晚上,帕斯捷尔纳克又一次来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寓所与他诀别。他想到了诗人的存在,诗歌的作用,与国家的关系。

几年以后,他读到斯大林给予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苏维埃时代最杰出最天才的诗人。”他认为,马雅可夫斯基死后,人为地宣传他的作品,“如同叶卡捷琳娜时代推广马铃薯。那是他的第二次死亡。那次死,责任不在于他”。至于后来有人在回忆录中把他和马雅可夫斯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们把我们俩的接近给夸大了。”

婚外恋

1931年夏天,帕斯捷尔纳克一家应新交的朋友哲学家阿斯穆斯夫妇和音乐家涅高兹夫妇的邀请到基辅郊外伊尔平地区避暑。

帕斯捷尔纳克的弟弟一家也去了。一共四个家庭在一起消夏。

卢里耶那年在伊尔平作画很勤,既画肖像又画风景。他们住处的院里有棵老橡树,这棵历经风雨的大树,成了卢里耶几次写生的对象。她一边作画一边吸烟。帕斯捷尔纳克也吸烟,却说她吸的是“毒品”。帕斯捷尔纳克把这一情景写入他的诗中:

再过多少年,在演奏厅里一旦有人为我弹奏,

勃拉姆的曲子——我会被忧伤弄得疲惫不堪。

我会惊颤,我会想起当年六颗心怎样连在一起,

我会想起散步,想起游泳,还有果园里的花坛。

羞怯的女画家前额凸起,像个梦,

脸上留着善意的微笑,贪婪的微笑,

微笑开朗、光明如同地球仪,

我会想起女画家的面容,她的微笑,她的额头。

有人为我演奏一曲勃拉姆斯,我会惊颤,我会倾

我会想起购买粗粮与食物,

还会想起通向凉台的台阶和室内的陈设

还有弟弟,儿子,花坛和那棵老橡树。

女画家用油彩弄脏了草地,

把画盘弄掉地上,把一把画笔和一盒盒

害人的毒品塞进长衣,

这毒品叫“巴斯马牌”香烟,让人患气喘症。

有人为我演奏勃拉姆斯,——我会倾倒

我会想起住房门廊和海湾的劲草,

半明半暗的阳台和培育花草的房间,

我会想到面容,微笑,嘴唇和眉毛。

我立刻会被泪水润湿

全身湿透,不待泪水哭干。

久远的热情如同喷出钻井,会将

栅栏、面颊、朋友与各家弥漫。

间奏曲在水洼地一圈又一圈,

我用双臂拥抱歌曲如同搂住树干

四个家庭纯洁得像童年,

随着德国旋律如同影子在飞旋。

当时涅高兹正在练习勃拉姆斯的间奏曲,所以这个曲子在喜爱音乐的帕斯捷尔纳克的印象中如此之深。

帕斯捷尔纳克不仅赞美涅高兹的艺术天才,也羡慕他有一位善于理解他、又能很好地为他安排生活与演出的夫人——季娜伊达。

这首诗充满了几家人的友谊,又充满了对妻子卢里耶的深情。可惜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和卢里耶在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夏天。

这几家人回到莫斯科后,帕斯捷尔纳克便把自己对涅高兹夫人的爱恋之情告诉了卢里耶。他同情涅高兹夫人的经历,赞赏她的性格、她的能力。

帕斯捷尔纳克一生中爱过好几位女性,只有和季娜伊达相处时间最长。从1933年正式结婚到1960年帕斯捷尔纳克逝世,他们相濡以沫近30年。帕斯捷尔纳克的诗集《第二次诞生》中的部分作品是在她的情感支配下完成的。

季娜伊达进入他的生活是始料不及的。

季娜伊达原姓耶列梅耶娃,生于1897年。她父亲在沙皇俄国时代是将军衔的军事工程师。他们住在彼得堡郊外,在萨勃林有个大别墅,亲友成群,下属众多,前呼后拥,十分威风。这位将军50岁再婚,娶了一位18岁的混血儿,有意大利血统,生了几个孩子,季娜伊达是老二。父亲去世时,季娜伊达只有10岁。家境由兴而衰,抚恤金难以维持众多人口。季娜伊达被送进斯摩尔尼贵族女子中学寄宿学习。季娜伊达自幼姿色出众,长大成为一位十分标致的大姑娘,追求者甚多。

季娜伊达和钢琴家亨里希·涅高兹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

她钟爱丈夫也喜欢自己的儿子,是位贤妻良母。偏偏这时帕斯捷尔纳克闯进了她宁静的生活。

秋天来了,阿斯穆斯夫妇首先离开了伊尔平村。帕斯捷尔纳克夫妇和涅高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晚些返回莫斯科。收拾行李的那天夜晚,季娜伊达前来帮忙,大显身手,干得十分麻利,如同弹奏钢琴一般。

第二天早晨,两套车马载着行李,把两家人送到基辅市。火车于当天晚10时开出基辅站。火车上,两家的包厢紧挨着。涅高兹和两个儿子已经睡下。季娜伊达离开包厢到过道里吸烟。帕斯捷尔纳克也出来了。他们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飞驰的原野,闲谈起来。帕斯捷尔纳克回忆这一夏天的共同生活,说对季娜伊达有了更多的认识。他认为季娜伊达的外貌与内心都是美的:

“您的高贵和谦虚对我来说就是美的象征。”

季娜伊达没有立刻搭腔。她沉思了半晌,才开口:

“您并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女人。我是一个坏女人了季娜伊达的话使帕斯捷尔纳克愣住了。季娜伊达不想再谈下去,她准备回包厢,但被帕斯捷尔纳克拦住。他一定要弄清楚她怎么“坏”。

季娜伊达觉得帕斯捷尔纳克是位可以信赖的人,便敞开心扉,袒露出从未暴露的秘密。她15岁在斯摩尔尼贵族女子中学读书时,曾和比自己年长30岁的表兄相爱。表兄为他们幽会专门租了一个秘密住所。她成了表兄的小情妇,在一起同居三年。那是少女浪漫的日子,但她的失身为她后来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与痛苦。

季娜伊达如此直率地说出自己的隐私,目的在于使帕斯捷尔纳克能冷却自己沸腾的情感。帕斯捷尔纳克从未明确地对季娜伊达表白过自己对她的爱,但她以女人的敏感早已体会到了,而且对这种情感有些恐惧,怕招来后患。她的坦诚暴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他说:

“这事我可以想象!当然您难以相信。如今我第一次从您口中听到这席话,我已经猜到了您内心的感受。”

季娜伊达说了一句:“祝您晚安!”转身回了自己的包厢,锁住了门。

帕斯捷尔纳克在窗前又伫立了很久,各种想法一起涌入脑海。他决定和涅高兹进行一次同样坦诚的交谈。

回到莫斯科后不久,帕斯捷尔纳克便来到奈高兹家中。他径直走进涅高兹的琴房,两位艺术家关着门谈了很久。帕斯捷尔纳克走后,季娜伊达从丈夫的表情上知道发生了重大的事。三角钢琴上放着帕斯捷尔纳克献给涅高兹的《第一首叙事诗》和献给她的《第二首叙事诗》的手稿。

涅高兹对夫人说:“我们必须认真地谈一谈。”他审慎地挑选用词:“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说他爱上了你,而且这种爱情永远不会消逝。他还说,他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如何发展,但没有你——他活不下去。”

季娜伊达听后大笑不止:

“这未免太不严肃了。我不相信,你也不必对他的话信以为真……”她迟疑片刻,接着说:“即使这是事实,很快也会烟消云散。”

季娜伊达建议丈夫以后少与帕斯捷尔纳克来往,更不要登门拜访。涅高兹无可奈何地说:“恐怕难以办到。他会常来咱们家。”

季娜伊达的感情被搅乱了。她不知应该如何是好。她把全部精力用在照顾孩子上,这是控制自己心绪烦乱时的最有效的办法。可是这次却怎么也抑制不住对帕斯捷尔纳克萌生的感情。感情的纠葛对于涅高兹和帕斯捷尔纳克两家都太残酷了。

同类推荐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汪精卫大传

    汪精卫大传

    本书写了汪精卫出生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广东三水,辛亥革命时成为名宝时的风云人物,一首因歌被传诵一时。刺杀摄政王,为国父孙中山执笔遗嘱,跃跃欲试要争权夺势。日寇侵华后,他亮出“和平反共,”的黑旗,派汉奸钦差秘密访目,又是取经,又是会谈。群奸相约河内,“艳电”出笼夹着尾巴潜伏上海,、后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走狗!他集汉奸、傀儡于一身,为了追逐权势,玩弄权术,不惜滚进汉奸的泥潭,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千古罪人,最终当之无愧在中国历史上地坐上了汉奸王的头把交椅。
热门推荐
  • 圣库

    圣库

    呵呵…真不好意思,又喊我过来吃饭,那我就不客气了啊~呵呵。寒假更新时间:到2月14日除假期外每周一更!
  • 平步青云路

    平步青云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多好的意境呀,白毅很喜欢这句诗。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生活如果只在梦里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是如果发生在现实的人生中,恐怕就不是那么的美妙了吧。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丑女吃辣鸡

    丑女吃辣鸡

    一朝穿越,她不出众容貌却引得三皇子的青睐。本该是冤家路窄的二人,恰巧爱情就在他们之中诞生。她本无心,感情和她不是一路人。但有朝一日,爱情却回过头来光顾她的心窝。
  • 异世妖魂:逆天炼丹师

    异世妖魂:逆天炼丹师

    她,冰冷无情,对任何事都不在乎,游戏人生。一朝穿越,遇到妖孽的他,谪仙般的他,爽朗的他。他说:“宁负天下不负你。”他说:“我可以为了做一切违背原则的事”而他说:“你就是我永远的兄弟。”她一如既往的强大,不需靠任何人,她说:“我若强大,我给自己天下。”妖孽的他却在这个女人身上丢了心,他们必在这个世界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一对一,无小三
  • 重生之春眠不觉晓

    重生之春眠不觉晓

    季晓被热醒的时候,心头奔过一万只草泥马。很想时光倒流,很想回到过去,但是绝壁不是回到现在。家里住着瓦房,夏天还没有空调。更恐怖的是,今天是小升初考试!
  • 沧海遗民剩稿

    沧海遗民剩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镖王

    绝世镖王

    16岁离家,18岁加入飞虎队,8年时间,历经百劫,27岁的李轩铭在完成了最后一个任务后,离开了香江警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冀省,担起了复兴家族镖局的重任,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镖师生涯!
  • 驱鬼少女陆庭姿

    驱鬼少女陆庭姿

    驱鬼少女陆庭姿的从临时演员到大明星之路。陆庭姿有一个痴情哥哥陆庭柳,一个无厘头老爸陆大侠,还有一只狐狸精是哥哥的未婚妻名字叫胡玲。陆庭姿还有一个不是很熟的未婚夫张之皓。这就组成了她的生活圈。
  • 术霸天下

    术霸天下

    半妖少年,九海不通,意外得到上古传承,开金瞳,修道法,练秘术,一人身兼二法,上天下地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