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900000024

第24章 听风听雨听曲儿(4)

早年,丐帮里流行唱数来宝。您听,他跟铺子门口儿唱:“老爷您,菩萨心,日日里,进斗金。”掌柜的听高兴了,赏俩子儿。后来,数来宝冲出丐帮,成了独立曲艺品种了。这不,有一人说唱的,也有两人对唱的,合辙押韵,字数工整对称,断句以六字“三、三”,和七字“三、四”为主,在二句、四句、六句处都可换韵。一般是打竹板儿唱,像老曹有条件,使牛骨头更气派。

《脆弱》的石头

嗨!这一声吼,震得耳根子疼。您寻声儿望。好家伙,一块一米见方,有拳头那么厚的大石头板子,碎两半儿了。有人怀疑,上台对石头进行考察:一摸、二搬。呵,货真价实。

这大力士是谁呀?傻王。您看,一脸的憨相儿,五大三粗,好像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就爱跟石头过不去。无论身上压石头,空手打石头,都是石头倒霉,他完好无损,连皮儿都没蹭着。

《花狗熊》穿黑袄

他不论冬夏都穿黑袄?不介,夏天不是。来,对着相片儿找。找谁?一矮矮胖胖的,满脸涂着锅底灰,发型像锅盖,黑衣黑裤,黑补丁摞着花补丁,偶尔爱愣神儿……他就是“花狗熊”吗?可不,浑身乌黑,就露俩眼睛,身体又短又粗又壮。叫个“花狗熊”还真不抱屈。只不过,真熊可不跟自个儿身上打补丁。

“熊”边儿上是他媳妇儿,披红挂绿,脸上也画的乱七八糟,头上挽着发髻,走起路来,一步三摇。每天大清早儿,俩人儿就从家出发了,这一路上扭着、唱着、耍着,就奔天桥儿来了。等到了地儿,身边儿已经不少人了。

乖熊《大黑》和师傅

假狗熊,没啥。还有真的是吗?可不,当年天桥儿还真有一家伙,长着黑毛,白脖子,嘴挺长,跟在它师傅的背后,低眉顺眼,叫干什么干什么。“大黑”不是闲熊,人家靠自个儿本事吃饭。您看,磕头、作揖、拿大顶、钻火圈儿、蹬木桶……末了,挺直了它的熊腰,敲锣打鼓的转圈儿要钱。那年月儿里,除了抓耗子的猫、看家的狗,老百姓可实在很难看见什么动物了。这好玩儿。

“大黑”的师傅是个杂技艺人,叫程傻子,他很会顶碗。您看,碗要顶脑袋上,但不能用手摞。对,搁脚踢,一个、两个……十三个,瓷器磕着瓷器,脆生生儿的响。挨着脑袋的碗最大,往上一个比一个小,等十三只碗摞得了,就是一袖珍攒尖儿宝塔。

铁鼻钢牙耍中幡

天桥中幡三丈三,错过您可别叫冤呐。十米多高的大杆子?可不,两根竹竿接的,重量大于三十公斤。这么重呢?您看竿顶儿上那些行头。好么,绸子大旗,有的还吊着五色圆伞,叮叮当当响的,是缀的铜铃儿。早年间,帝王阅兵、打猎时候儿,都扛着它。对了,当王旗使,容易随风摆动,本名叫大执事。

举着,比谁举的时候儿长?那有什么好看的。中幡儿得舞起来,又抛又落。等它落下来时,耍幡儿的可以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接住它。然后,叫1幡儿跟自个儿的头、肩、臂、手、胯、膝、脚等身体部位游走。幡竿落地就输了。瞧,王小辫来了。您算算,把幡儿抛出,到幡儿落下来,就那么几秒功夫儿,他不怕砸,嘿,鼻梁骨、牙齿,全能接幡儿。那大家伙跟他手里,着了魔似的,倍儿听使唤。您看,金鸡振翅、猛虎归山、童子朝佛……可不,接招儿姿势好看着呢。

这个游戏,早先只在宫里玩儿,咱都瞧不见。可是,王小辫儿的本家哥哥在清宫中练这个。“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他也学会了,老百姓就开眼了。

画上的鸟儿飞马儿跑

真神奇?瞅见没,那口小铜钟,亮的能照人儿。敢情,都是它干的。可不,摆一小桌子儿,一头儿放钟,另一头儿有几张画儿。您看,有鸟、兽、车、马,全用木板裱着。画儿上的东西映在钟上。您来了,钟转起来。呵,车“疾驰”、马“飞奔”、鸟在天上“飞”了。回头,还让您往钟里头看。干嘛呀?照镜子。这一看,您乐了。怎么?五官全错了位了。耍金钟儿的,最早给天桥儿引进了“动画片儿”。

还是天桥儿八大怪

清末民初那些年,打仗、投降,鸡飞狗跳,天桥儿都散了摊子了。八年抗战一结束,人们又怀念起天桥儿的好处,演的看的都回来了。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天桥儿最末一代八大怪,陆陆续续出现了。这会儿,除了传统的说、唱、气功、戏法儿,还引进了拉洋片儿。八位载入史册的艺人是:焦德海、大兵黄、云里飞、赛活驴、顶砖的拐子、沈三、大金牙和蹭油儿的。

《焦溜》相声

饿,也不能吃相声呀。不吃,就是听的忒高兴了。您看,焦德海老先生来了,边儿上是他的老搭档,刘德智先生。焦和刘,当时被戏称为“焦溜”儿,大家伙儿特爱他们。焦老先生和郭全宝老师、郭启儒老师,都是同门师兄弟儿。他可棒了,基本功扎实,至少会说二百多篇传统段子呢。

您听:乾隆年儿,乾隆年儿,遍地都是银子钱儿。乾隆年儿,笑呵呵,一个制钱俩饽饽。焦先生的段子,口儿干净,包袱儿含蓄幽默,耐琢磨。来,再给您播一段儿可乐的。说:“我”清明节祭扫去,到了地儿却找不到亲人“住地”了。天呐,丢人不能跌面儿。呵,那儿有一大的,硬说那就是。边儿上一人忍不住了:别套近乎了您!告诉你,那是我们家的骆驼,去年搁这儿的!

焦先生弟子十五人,其中张寿臣、绪德贵、李寿增等人在相声界均有不小的建树。

愤恨大兵上头条

一九四几年的报纸上,有一个人频繁曝光。您看这照片儿:“青锻帽儿、紫马褂儿、花白胡子胸前飘;手持红油葫芦;颈挂念珠;怒目圆瞪、慷慨激昂状”。为什么老是拍他呀?其实,这人在天桥儿就是一卖姜糖的,名叫大兵黄,照片上的红葫芦就是他的糖罐子。但是,他卖糖没出名儿,倒是“骂街”一举成名,上了报了。

早先大兵黄真是当兵的,最后一回跟张勋上了贼船。后来,张勋落魄了,他也失业了。总得活命吧,拿出家传的秘制姜糖片儿,来天桥儿讨生活。吆喝点儿什么呢?跟着部队走南闯北多年,他经历较丰富,什么小道儿消息都听说过,正好派上用场了。他骂街有学问,尽量往远了倒,贪官污吏数落一遍,但不作践老百姓。

“尽阅人间不平事,破口大骂鬼魍魉”。不过,大兵黄偶尔也念念《三字经》,一天下来,说得口干舌燥,糖基本能卖了了。

大金牙的西洋景儿

“往后瞧,又一篇儿……”瞧什么?瞧西洋景儿,又叫拉洋片儿。您看,一个大木头箱子,里头装着画片儿。这不,有历史事件、时事要闻、民间故事,也有风景画儿等等,故事情节通常完整。箱子主人在外边儿拉绳子,操纵画片儿的滚动,还要配合洋片儿的内容进行讲解、演唱。您在长条板凳上坐下来,箱子前边儿有放大镜,您往里头看,里边儿亮着灯呢。

跟天桥儿看西洋景儿,您找大金牙。他的木箱子前头能坐五个观众,关键是唱功好。大金牙有一面小鼓儿、一个铜钹儿用来敲打,配乐,他嗓音洪亮、吐字还清晰。大金牙编的唱词儿简单、上口,明白如话。您听听:“光绪二十六年六月里,北京闹起了义和团……八国联军闻风丧胆,体如筛糠吓破了胆”。

大金牙还有个得意门生,年纪不大,没事儿也镶了颗金牙。大小两颗金牙合作创作的一部分画片儿和唱词儿,向市民普及了历史知识,宣传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在那段艰难岁月,也激起了老百姓心里的层层涟漪。

全国冠军沈三

什么冠军呀?摔跤,摊儿上摔出来的。这怎么话儿说的?您看,康熙爷不容易,八岁的小人儿就承了大位了。偏偏,鳌拜先生总来捣乱。末了,鳌大人栽了,栽在了“布库”手上。康熙爷这才夺回了实权。您说,这事儿谁的功劳最大呢?可不,“布库”。随后儿,他们成了几代清帝的保镖,是护驾的主力军。这到底是个什么职业呢?其实,就是清朝的摔跤运动员,又叫做“扑户”。按照水平高低,“布库”还分了一、二、三等。

有了上头的垂青,摔跤运动在清朝很流行,每年腊月儿里朝廷都要举办赛事。您看,我方“布库”迎战蒙古壮汉,获胜的“布库”直接晋升为“御布库”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清政府设有专门儿的善扑营,培养跤手。后来,大清国没落了,善扑营解散,吃朝廷俸禄的“布库”们,一时间衣食无着,纷纷来天桥儿撂地儿卖艺了。皇宫里出来的国跤手们,终究技艺不俗,老百姓看的津津有味儿。

天桥的跤手,能叫上名儿有三十多位,沈三是一个。能耐跟沈三差不多的还有一人,名叫张狗子,此人后来去了天津发展。嘿,沈三都没对手儿了,天桥第一了。骄傲了吧。哪儿啊,赔本儿赚了吆喝。这怎说的?因为沈三不是这行里的人,人家是一回民,就住在牛街上,靠卖牛肉营生儿。那?实际上,沈三小时候是拜过摔跤师傅,在这上头也有些灵性,可是没进过善扑营,全当业余爱好了。年轻人,虚心好学,还挺仗义,倒是玩儿来玩儿去的结交了不少朋友。有一年,沈三相识的一个老“扑户”在天桥儿卖艺,因为年纪大了总遭人挤兑,生活十分艰难。沈三看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得,我上吧。于是,常常带着小兄弟儿上场表演,就为给老人家捧场助威。结果自己的生意倒没顾上,牛肉怎么推出去的,又怎么推回来了。但是,天桥头一家儿正式的跤场是他办的。

沈三的腿功好,人机灵。这么说吧,一块皮球那么大的石头,被他踢了一脚,您就追着石头跑吧。呵,好几十米出去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举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有摔跤项目,沈三不但参赛了,而且一举夺冠。后来正经的牛肉营生儿不好好干,他又下海了。干嘛呢?卖药,专治体虚无力之症。

蹭,蹭油儿

“蹭、蹭、蹭啊,蹭油的呀;掉、掉、掉呀,油儿掉啦!”干嘛呢?这是一卖药皂的,一卖好几十年。他呀,背着一个铁皮箱子,跟街边儿一戳,专门儿盯着大家伙儿的衣裳看。为什么?看商机呀!您想,出了家门儿,衣服上挂着油渍——可不,有点儿跌份儿。

于是,蹭油儿的只要发现“目标”,就追上去。瞅瞅,自家炮制的药皂,蘸水——涂药皂——抹布擦。好家伙,油星儿没了,干净。蹭油儿的很和气,您买他一块儿药皂,他高兴;您要没兴趣儿,他也不强买强卖。他爱逗小孩子,每次都抓着他们不放,一脸笑嘻嘻的,洗干净了还教他们喊“蹭油儿的给我蹭油儿了,蹭掉喽”。孩子们喜欢的一遍一遍喊,好么,做了活广告了。

笑掉了牙的《云里飞》

瞧见没,人民群众呼啦啦全围上来了,就冲地上这几行白沙大字。写什么了?您看,“平地茶园,风来吹,雨来散,今天挣钱明天吃饭,人歇工,牙掉队,肠子要跟着活受罪。”谁说的?云里飞。怎都叫一个名儿啊?不介,给老佛爷演戏那个是“老云里飞”,眼前儿的是老爷子的儿子,十岁就跟着父亲在天桥儿卖艺,那也是多才多艺的后生,可没给他爸爸丢脸。所以,后来自己掌门户了老名号也没改,人家照旧是天桥儿一等一的红人儿。

云里飞他会唱京剧,但不好好儿唱。您听听,南腔北调,还要抖个“京剧包袱”,逗大家伙儿开心。这种独门唱法,当时称为“滑稽二簧”。云里飞不但能说、会唱,手还挺巧,自己能做戏服,他能把五颜六色的香烟盒子拼成乌纱帽,面口袋改朝服。唱词编得也新鲜,老百姓开眼了,看得那叫个高兴。一件衣服在他身上能穿出花儿来,说和尚是和尚,说秀才是秀才。总归还是演技好。

听云里飞讲笑话儿,逗乐儿,这还都不是最好的。还会什么呀?嘿,他在戏剧上的造诣,几乎少有人能及。人家一人会演生、旦、净、末、丑各种不同角色。您看,从君临天下的古代帝王到穷困潦倒的街头丐帮,演谁像谁。那些年,云里飞收过一些女弟子。像周艳芳、李淑卿、刘毓荣、王丽芝等人,从老旦唱到青衣、花脸,那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剧舞台十分活跃的角儿。

沉默不语真把式

拐子是天桥儿的另类的把式,他的一条腿有伤残,走路要靠拐杖。要说那年头儿,老弱病残吃不上饭出来卖艺,也未尝不可。但奇怪的是,拐子在天桥儿待了几十年,从来没开口说过一句话!寒来暑往,只是面前用石头压着一张纸,上书“拐子要钱,靠天吃饭,善人慈悲,功夫难练。”一天天、一年年,他总是跪在地上,低着头、双目微合,头上摞着厚厚的一摞板儿砖,估计也有百十斤沉。来往的路人可怜他就扔下几个铜钱,这时他也会微微颤动嘴唇,双手作揖,以示谢意。

由于不开口说话,人们对拐子的身世时有猜测。其中一种说法是拐子在寺庙当“替僧”,就是过去有大户人家为避邪、赎罪等不时之需,找替身进驻庙堂。后来,庙里失窃,拐子被中伤致残,凄然还俗。每日,挣出了一天的饭钱,拐子会卸下头顶的砖头,架起拐杖准备离开,偶尔有细心的路人能看到他的头顶,那里有一道被沧桑岁月磨出的深深沟痕,欲说还休……

《毛驴》儿太聪明

有一件毛茸茸的黑外套儿,长耳朵、白嘴巴,“嗯……啊……”会尥蹶子,有时不小心还崴了蹄子,一会儿又兴高采烈,背上还驮着一个唱莲花落子的大姐。是一头小毛驴儿。您近了看。啊,他的衣服是订做的。可不,“赛活驴”啊,比真驴还像真驴!

“毛驴”儿和他们家大姐,一唱一演、一文一武。毛驴儿的扮演者呀,叫关德俊,天桥儿老艺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关师傅多次登上新时代的艺术舞台。这座大舞台属于全国人民,也属于许许多多和关师傅一样儿的老艺人。

同类推荐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生肖文化:酉鸡有吉

    生肖文化:酉鸡有吉

    本书研讨生肖鸡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从天文科技、民族服饰、古代政制、饮食文化、诗词杂赋、中医养生等十三个方面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展示中国文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堆砌书,而是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文化知识的篇章。书中包括名家的经典论著、真实的感人故事、通俗的知识讲解等。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绍和展示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及影响,使读者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热门推荐
  • 孤香

    孤香

    落后的乡村,复杂的家庭环境,违背伦理的感情世界。兰恬儒一步步陷入感情的涡流,挣扎着,呐喊着,向世界宣示自己的清白。然而,越是想证明什么,就会越理缺词穷。
  • 你的指尖,我的流年

    你的指尖,我的流年

    我以为早已预料到以后,却独独算漏了你的出现。我以为心脏是为呼吸而存在,却被你的容颜完全占据。到头来,我所以为的以为,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你的指尖,我的流年。你是一眼万年的璟年,你是悠悠流年的璟年,你是我满页青春写下的歌。【璟年,你是缠绕心肺的疼痛,可我甘之如饴。--安好】
  • 海上尘天影

    海上尘天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她的前半生仿若用来沉睡,后半生是用来奋斗的。容颜丑陋怎么办,治疗暖男变身萌男。笑你八分蜗牛心,转身只为蜗牛房儿在你旁。自卑寡言怎么办,暖男治疗同样行。对上眼的时候,也许你是绿豆,我不是王八。或许总有那么的不相配,可是这世间,感情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 exo之我还爱你

    exo之我还爱你

    女主因为从小就有这虐心的经历,用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了,长大开始了复仇计划,同时爱着Ex0,看看他们是怎样相爱的吧!
  • 烟冷三国

    烟冷三国

    烟波浩渺,曾经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苍凉悲壮;曾经的繁华喧嚣,轻歌曼舞,沉寂萧条。千年情愫在时空中交错流转。思接千载,蓦然回首,看千古兴亡都在长江滚滚东逝于水。因为命运,我活在历史的每一滴血泪之中,我别无选择。因为爱,我活在近千年的每一个日子里,我已忘记了,这岁月是歌,是舞,是哭,是笑,是挽救,是杀戮,是和平,是战争,是创造,是毁灭,是上升,是沉沦,是生而又死,还是死而又生。我只记得,我是唯一,也是无穷。
  • 逆世骷髅王

    逆世骷髅王

    黑暗无尽的亡灵位面,雄霸一方的亡灵领主。重生异宝、无尽杀戮、混乱的异界时空魔法师的首选炮灰,亡灵对人类的憎恶。无尽的生命换来的位面通道,亡灵终有一日能够重返光明。千年前的遗迹中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当世间只剩下一个神邸。。。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混乱?敬请收看《逆世骷髅王》
  • 善恶两难

    善恶两难

    当星球大战的激光剑配合独孤九剑?钢铁侠会了中国功夫?这些都太简单了。只要你想,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某种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书中他们综合了历代说岳题材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后出版。《说岳全传》问世之后,其影响之大,使过去同题材的作品都相形见绌,从而成为这类题材的小说中带有总结性和定型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