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5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此间,国际社会长期呈现着以东西方对立为主要标志的冷战态势,日本由一个几近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重要成员,中国则出现政权更迭,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国民党政权,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并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大胆探索。

在这样一个纷繁而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如何把握和展现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是本书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小的难题。为此,本书做了如下梳理。

首先,就国家关系而言,在时间段限上按照日本的政权更迭划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至1950年代末,以吉田茂政权和岸信介政权为主要标志,中日关系敌对态势逐渐形成并走向恶化(第一、二、三章);1960年代的池田勇人政权和佐藤荣作政权时期,在政治关系继续敌对的形势下,民间往来和经贸关系有所发展(第四、五章);1970年代初期的田中角荣内阁,一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的对华政策开始从敌视走向正视(第六章)。

从内容上讲,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应是“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书在相关章节里都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日本各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鉴于政财界关键人物的中国观对政策形成的重大影响,本书对几个主要政府首脑及“知华派”各界人物的中国观也做了专题论述。

毋容置疑,“台湾问题”是这一时期中日政治关系中的最大症结所在,甚至一言以蔽之,中日敌对态势的形成和延续,盖出于“台湾问题”的纠结。所以“台湾问题”是本书“始于焉终于焉”的终极议题。可以说,没有“台湾问题”的掣肘,也就不会有长达20余年的中日敌对态势的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就政治关系而论,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关系,皆纠缠于“台湾问题”的存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因素可以影响双方的相互认知,决定关系的“冷热”和“亲疏”,但不会成为国家间邦交正常化的障碍。

中日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从外交意义上讲,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的纠结,但更本质的东西还是国家利益使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交的最高原则永远是国家利益。当客观形势“重新洗牌”的时候,作为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政权,理所当然地首先必须权衡国家的利弊得失,其他因素就都不重要了,以往声称绝对不可改变的东西也就不得不“与时俱进”地让位。这就是日本政府在中日关系问题上,从敌视走向正视的漫长道路上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真正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识时务”的田中角荣终于力排众议,弃台湾而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终结了日本敌华的历史。

田中角荣作为日本的首相,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作为政治家,也是想把这一业绩载入史册,犹如鸠山一郎首相当年决心解决日苏邦交正常化一样。因此,作为中国人,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可以肯定田中角荣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但不能因此而说他是“亲华派”,也不必把他视为有恩于我的“特殊朋友”。

鉴于本书的题中之义并非中日关系史,不能仅局限于论述政府间的关系,而应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出这一时期日本各行各界、各类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所以,本书也属意对日本文化、学术、经贸等民间各界代表人物的中国观做了较大幅度的评介。他们大多为“知华派”人士,有的终生从事中国研究,有的为经济利益所计,长年从事日中贸易,有的出于政治考虑,认定日本必须与中国为友,始终不渝地从事着日中友好事业。总之,尽管其缘由各异,但都为无邦交时代的中日民间交流有所贡献,可谓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掘井人”。但由于篇幅所限,碍难面面俱到,难免有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之嫌。

中日两国在政治上处于敌对状态的情况下,除短暂时期外,始终维持并不断发展了民间贸易往来,可以说这是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一大特色。其原因很简单,在“一衣带水”的两国之间,互惠互利的经贸往来,对双方来说都是明智之举。

日本作为多党制民主体制国家,虽然“一党独大”的自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但在野党在政治上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中日关系方面,以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在国内制约自民党政权对华政策的同时,长期发挥着促进、中介、调和等作用,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兄弟政党”的关系,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华认识”范畴。由于日共党内斗争、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国内因素等原因,两党关系处于时好时坏甚至一度交恶的微妙而错综复杂的状态。作为自民党政权的制约力量之一,日本共产党在中日关系方面,虽然有时显得无所适从,但总体上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至于两党关系本身的是与非,则不在本书的探讨之列。

在本书所涉及的27年期间,1949年之前的4年多时间,中国尚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往往被忽略。的确,在此期间,战败后的日本,还处在被美国占领下的“无外交时代”,中国则“内战”正酣,中日之间似乎确实没有多少话可说,这方面的资料也少,为此,本书选取了“日本侨俘遣返问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日本兵”两个片段,以缀其间,虽然显得不够全面。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常常浮在脑海的一个想法是,既然丛书是以时间为序,界定1945至1972年为本书的时间段限,那么就应反映出这一时代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时代特色。换言之,就应体现这一时代的“动态感”。作为“主体”的日本,经历了战败、被占领、独立与复兴、经济高速成长等阶段,作为“客体”的中国,不言而喻,这20多年间,更是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客体”中国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会引起“主体”日本认识上和对策上的改变。基于这一认识,作者有意识地扼要介绍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以及内外政策等,以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日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与行动选择。

本书的写作由三位作者完成。王振锁负责第一、二、三章以及全书的整体把握和通稿,乔林生负责第四、五章,乌兰图雅负责第六章。作为丛书之一,本书的写作过程是在丛书主编杨栋梁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完成的,曾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以期内容和体例的完善和统一。但鉴于时间、资料和作者的能力所限,本书从内容到结构,自知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2010年12月

同类推荐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媒体管理概论(第二版)

    媒体管理概论(第二版)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死后意识飘落异界,原本平静的生活一息间惨遭巨变,继续沉浸过去?还是昂然抬头面对?选择,责任,无奈!唯有无所畏惧的爬到众人仰视的高度,才有不断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谁人挡我?那便战!神如何?魔亦何如?唯有守住自己那一方热土便罢。
  • 小妖不轻城

    小妖不轻城

    他霸道地抓起她的手,在她的手心上从一点出发,一瓣,再一瓣,两瓣的点相互连接,成了一个‘心’,她抽回手:“你的手是抠鼻子来了?”他眯着眼睛笑了笑,没有搭话。就算,你不喜欢我了,就算,你要离开了,也请你不要丢下我的心,就让我卑微到,因为你的一个笑容而欢喜不已。这是围绕一个有情绪障碍的女生所发生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故事,听她说完她的事,我心碎得连哭泣都觉得无力,我借鉴她的故事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写出这本书,不能完全真实,却尊重了她。人心诡测,老谋深算,厚颜薄彼,她自以为自己心计了得,最后浮出的真相让她不得不再次思量周围的一切......
  • 哈佛家训(黄金版)

    哈佛家训(黄金版)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生动、富含哲理的名人故事,启迪孩子的智慧,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励孩子以坚韧的毅力、乐观的心态上挑战未来,赢得成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极道魔途

    极道魔途

    一代纨绔前世饮恨而陨!异世重生后又受“魑魅”之物践踏;终于一怒为红颜而踏上一条“修炼”极道!手持七尺青锋,人鬼皆觳觫;人欺余,吾当杀人;天欺余,我就逆了这天!--------------------------------------PS:本书献给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兄弟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让极道之路在此迸发!
  • 佛说法集名数经

    佛说法集名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星移民管理局

    外星移民管理局

    我是麻省理工的博士,我是417局(外星移民管理局)的一员。有人说我们是中国黑超。不好意思,管理外星移民可不像电影里那么简单。外星人不是常人想象中的一个鼻子两只眼,大脑瓜子大眼球。甚至外星人并不一定是固体形态,有些外星人就是气体,液体形态的。管理他们很费事,谁让地球早就成为了银河系最宜居移民星球呢?
  • 宫苑:公主之路

    宫苑:公主之路

    她曾以为驸马会敬她爱她,正如她待他一般,然而等到看着那名自称是他未婚妻的女子出现后,她才清楚事情并非想象那般简单。一切的努力到底只是成全了他们,让世人知晓了他们感动后世的爱情罢了。至于她,不过是一出大戏里中的重量恶毒女配而已。最终绝望而死,浴火重生,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她到底还是彻底颠覆了整个王朝。“你,就是个疯子!”“你们在让我认清楚现实之前,我就已经疯了不是吗?”PS轻松爽文,女主苏苏苏。坚持日更,码字不辍。愿爱伴你我同行。#本身也可以叫做,公主的骄傲与放纵##作者君也是很努力的取文名的##手残党也想要成为码字小马达#
  • 雪中刀

    雪中刀

    这江湖,有诗有酒,有剑有刀,有男儿孤胆单刀战群雄,有儿女长情相忘于江湖,有侠客重义气轻生死,有庙堂倾轧尔虞我诈。将军百战死,少年出而白发归。公子剑无敌,落寞寄于青山书。今我出青山,执单刀入江湖。
  • 平生如烈火

    平生如烈火

    沈白起见到顾庭,贴上几个标签:细心,姐控,有意思。顾庭也可以给沈白起贴上几个标签:傲慢,讨厌,没素质。
  • 重生之似锦

    重生之似锦

    将军府嫡女戚似锦,渣男皇子与渣女堂妹勾结屠她满门。她悔,她恨,她浴火而亡。一朝重生,步步蜕变,化茧成蝶。她睿智却不奸诈,她缜密却不深沉。虐渣男渣女,护在意之人。越过山丘,有人等候。「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愿陪你看这繁花似锦,江山如画。(本文1对1,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