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5900000042

第42章 民间外交时代经济界的对华认识与行动(1)

在中日关系尚未正常化的民间外交时代,日本政府囿于“政经分离”原则,坚持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在经济上表现为某种程度上承认或支持民间贸易。于是,民间经贸往来,实际上成为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交流形式之一。作为民间贸易的主角,部分日本经济界人士,或基于对中日传统文化的认同,或基于对侵略战争历史的反省,或基于现实和未来中国市场经济利益的追求,或基于“以经促政”的政治意识取向,积极地开展了对华贸易,并且间接或直接参与了日方的对华决策的政治过程。这不仅推动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两国国民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也为中日邦交走向正常化发挥了“先导作用”。

一中日复交前的日本经济界

日本经济界(或曰财界),一般狭义上系指由大企业及实业家等组成的传统上的“经济四团体”,即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日经联”)、日本商工会议所(“日商”)和经济同友会(“同友会”)。2002年5月,前两者合并为“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仍简称“经团联”)后,成为“经济三团体”;广义上则指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日本所有的工矿企业和工商业团体。

中日复交之前,日本经济界的对华态度,因地区和行业不同而相异,并且随着时局变化而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战前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经济关系的大阪的关西财界,在对华关系上就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主张努力推进中日贸易;而在东京的中央财界,则因业内多数依赖美国、韩国和台湾等市场,故在对华贸易方面态度慎重。特别是,以美国为最大出口市场的钢铁业,以台湾、韩国和东南亚为主要市场的化肥行业,在中日贸易方面态度谨慎,顾虑较多。

田丽萍:《池田内阁的中国政策(二)——在封锁战略与对华积极论的夹缝之间》,[日]京都大学《法学论丛》,1996年第4期,第59—60页。

纵观邦交正常化之前20年间的中日贸易,从1950年代的贸易协定,到1960年代的友好贸易、备忘录贸易,推动中日贸易的主要力量是一些中小商社、企业或团体。

1.友好贸易下的日本经济界

如前所述,在池田内阁成立一个多月后的1960年8月27日,周恩来与来访的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的会谈中提出了“中日贸易三原则”,即(1)缔结政府协定,使协定有所保证;(2)条件成熟时,可以签订民间合同;(3)对有特别困难的日本中小企业在贸易中可以特别照顾。《周恩来递交的铃木一雄与周恩来会谈记录(包括8月27日的贸易三原则)》,1960年9月10日。然而,在中日邦交尚未正常化的情况下,第一项的政府协定缺乏现实性,大企业参与的大宗贸易也不可能全面展开。

石川忠雄、中岛岭雄、池井优编:《战后史料中日关系》,[日]日本评论社,1970年版,第259—260页。

同年9月12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雷任民与日本社会党国会议员穗积七郎就贸易三原则的具体实施问题举行会谈,还提示了一个政治方面的问题,即如果交易方违反了中日贸易三原则,采取了敌视中国而非友好的态度,中国则有权取消与之有关的契约和合同。962年12月27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与日中贸易促进会理事长铃木一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副会长宿古荣一、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本部专务理事木村一三签订了《友好贸易议定书》。议定书的第一项内容便是“双方再次表示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的中日关系政治三原则、贸易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的原则,并表示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继续为加强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贸易关系和促进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共同努力。……双方认为,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贸易今后仍然是中日民间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50页。

石川忠雄、中岛岭雄、池井优编:《战后史料中日关系》,[日]日本评论社,1970年版,第261页。1

这种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政治色彩浓厚的“友好贸易”方式,无形中限制了日方参与中日贸易的对象范围。中方将选择友好商社的事务委托给了日中贸易促进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友好协会等团体和日本的友好人士,先经他们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推荐,然后经过该委员会核准并确定为友好商社之后,这些友好商社就可以直接同中国有关贸易公司联系,进行贸易商谈,签订贸易合同。于是,以友好贸易形式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多是些中小商社。随着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如钢铁、机械、化学和食品等一些大企业也都分别通过建立替身公司或以委托友好商社代办业务的间接形式同中国开展贸易。

李恩民:《中日民间经济外交1945—1972》,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2.LT(MT)贸易下的日本经济界

中方主导的友好贸易,在池田首相看来是带有“分化”或“歧视”性质的贸易形式。于是,在池田的指示下,日方在“冈崎构想”“冈崎构想”的主要内容有:(1)日本的厂家和用户直接参与中日贸易;(2)要有3年或5年的长期综合性贸易计划等。的基础上,与中国签署了“LT贸易协定”。其最初目的就是针对友好贸易,要“搞垮友好商社体制,实现贸易的正常化,重建日中进出口行会”。“冈崎构想”的基本要点也是“日本的一般商社、厂家直接参加”。“LT贸易协定”的第三条表明:“根据本备忘录所进行的各项交易,由有关该交易的日本方面当事人同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签订个别合同。”结果LT贸易与友好贸易并行,成为推动中日贸易的“两个车轮”。由于LT贸易采取长期综合贸易以及分期付款的形式,这为日本部分大中型企业参与中日贸易提供了一定条件。大原总一郎的仓敷人造化纤公司成套设备出口,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事例。

中国科科长·东西通商科科长:《关于中日贸易冈崎嘉平太的构想》,1962年8月1日,[日]外务省外交史料馆,CD号16,编号045983。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页。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经济界整体对中国市场的关心程度也明显提高。1963年9月,经济界的综合调查机构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发表了题为“有关共产圈贸易”的报告。时任经团联副会长的植村甲午郎、日商副会长永野重雄负责的这个调查机构,强调了中日贸易悠久的历史关系,认为美国难以长期控制东西阵营间的贸易,主张应从自主的立场出发,积极推进中日贸易。《朝日新闻》,1963年9月26日,第1版。翌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访日时,植村甲午郎、木川田一隆、永野重雄和稻山嘉宽等财界的大人物都先后会见了南汉宸,表现出扩大中日贸易的意愿。

然而,由于吉田书简1960年代,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签订了具有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LT贸易协定,中日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这引起了台湾的极大担忧和不满,日本亲台势力也积极游说修复日台关系。在此背景下吉田茂访问台湾,促成第二次吉田书简,对LT贸易和中日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的出台,日本成套设备出口受阻。加之佐藤政权上台,中国国内文化大革命展开,中日关系逐步恶化。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为期5年的LT贸易,1968年3月变更为年度“备忘录贸易”,即“MT贸易”。在3月6日中日双方签署的《中日备忘录贸易会谈公报》中,“中国方面再次强调坚持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的原则。日本方面表示同意。双方认为,政治、经济不可分的原则,就是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政治关系的改善,才有助于经济关系的发展”。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91页。

因此,在邦交正常化之前的1960年代以及1970年代初,中日贸易额整体逐渐增长的同时,而LT贸易所占的比重,包括其后的MT贸易的比重,却由1963年的63%,下降到1964年的37%、1967年的27%,1969年进一步降到10%。

日中经济协会编:《中日备忘录11年》,[日]日中经济协会,1975年版,第204页。友好贸易依旧成为双边贸易的主要形式。

3.贸易四原则与日本经济界

直到进入1970年代,特别是“尼克松冲击”之后,日本经济界才出现整体“转向”的动向。1969年11月,日美发表联合公报,佐藤表现出配合美国,积极介入亚洲局势的态度。1970年4月15日,周恩来在接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等七团体代表荻原定司、木村一三等时,“关于今后中日贸易前景,指出:搞贸易,原则界限一定要能够分清。如果日本厂商声明支持佐藤插手台湾的政策,和美国一样走侵略台湾的道路,那就不能做生意;如果他们愿意同中国友好,不敌视中国,不侵占台湾,不支持美国复活日本军国主义,贸易还可以发展。”4月19日,周恩来在会见松村谦三、冈崎嘉平太等人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日贸易四原则”,表示中国重视同日方发展贸易,但不帮助“日本帝国主义”,如果是下列四类公司,就不同它做买卖,即使签订合同,也要废除。即(1)帮助南朝鲜侵犯北朝鲜、帮助台湾进攻大陆的;(2)在南朝鲜、台湾有大量投资的;(3)助长美国侵略越南、老挝、柬埔寨的;(4)在日本的美国的子公司。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62、363页。

贸易四原则的提出,促使日本许多企业和商社“转向”,纷纷表示要与中国大陆发展贸易。友好贸易系统的商社、企业和贸易团体,首先对此表示支持。对华贸易依存程度较高的钢铁业和化肥行业中的一些企业也先后表明接受中国提出的贸易条件。中间派的日商岩井、住友商事、安宅产业和日绵实业等经过考虑后也加入了对华贸易的行列。一些大商社或大公司的替身公司也相继与总公司脱离关系,表示继续与中国开展贸易。慎重派的代表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丸红饭田和伊藤忠商事四大商社,经过多方接触与沟通,基本上也先后于中日复交前被指定为友好商社。详见黄大慧《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126页。

进入1971年,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木川田一隆在新年贺词中,表明本年度的主要任务是打开中日关系,准备探讨向中国派遣代表团的具体政策。1971年9月17日,以大阪商工会议所会长佐伯勇为团长,囊括了关西财界五大经济团体的众多首脑人物的关西经济界代表团访问北京。同年11月13日,以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东京电力董事长木川田一隆和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永野重雄为顾问,以日本专卖公社总裁东海林武雄为团长的东京经济代表团访华。经济界的对华接近,已成大势所趋。

1972年3月,伊藤忠商事总经理越后正一、住友商事总经理池田久分别率团访华。同年7月,时隔5年重新访日的孙平化,作为中国上海舞剧团团长,和廖承志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新任首席代表肖向前,共同会见了三菱、三井、芙蓉、住友、三和、第一劝业银行等企业集团负责人。最后,还与经团联会长植村甲午郎、日本“财界四天王”之一的原日本开发银行总裁小林中、日本兴业银行顾问中山素平等人举行了会谈。8月17日,三菱银行行长田实涉、三菱商事总经理藤野忠次郎和三菱重工总经理古贺繁一组成的三菱集团访问北京。8月23日,以稻山嘉宽为团长的日本经济界访华团来访。中日复交已经近在咫尺。

二经济界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

日本经济界人数众多,企业或团体规模不等,各种人物身份与阅历亦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有完全相同或一致的对华认识。但总体而言,日本经济界的对华认识,出于追求经济利益这一基本的共同观点之外,因个人的认知取向或立足的侧重点不同,从历史、经济与政治的不同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开展中日贸易的动力或目的,是基于对中日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侵略战争历史的反省,还是立足于对中国资源与市场的洞察,或者是为了改善两国政治关系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当然,每个人的认识本不是那么“单纯”,实际上其中经济界不少人的对华认识中,亦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上述的几种成分。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对侵略战争程度不同地抱有赎罪感,是这个时代一个明显的特征。

1.大原总一郎的赎罪历史观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

    展现十六大以来党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交流十六大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探讨今天和明天党报应对诸多挑战的新方略,既是“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三届(2006)年会的主题,又是业界和学界大力支持年会的原因。据统计,年会共收到论文、演讲稿105篇,反映了近五年来党报工作的基本面。现取89篇,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以飨读者。
  •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英才炼成记

    英才炼成记

    世界著名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任务在于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张丽雪相信,她能为自己的学生找到这把金钥匙。正是怀着这种信念,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为每个学生寻找各式各样的金钥匙。张丽雪深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各个考入理想的学府,走上英才之路。《英才炼成记》是张丽雪教学生涯的纪实作品,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真实地为读者呈现了班级学生成才的历程。为完成本书的写作,作者殚精竭虑,增删数十次,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育人书籍,更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学生自主发展之作。
  •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

    《语文知识小丛书:怎样修改病句》是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毁容痴傻小皇后,皇上敢不宠老娘试试

    毁容痴傻小皇后,皇上敢不宠老娘试试

    场景一:“南宫溟夜,老子是男的,男的!”某女正女扮男装的被某妖孽抱着。“没事,你是男是女,朕都喜欢”某妖孽很无耻的说。“皇上,人言可畏啊,别人都会说你短袖的。”“那我们就造出一个孩子来,让他们知道朕是不是短袖呗”某女无奈。第一场某女完败。场景二:“皇上,我是去灭子阳皇帝,不是去游玩”某妖孽正做着那华丽的马车,享受着好茶“确实不是游玩,要去见过岳父,哥哥啊,那老头顺便灭了得了”某女又单纯的无语,皇上,你不是冰山么?为什么嘴那么毒。第二场某女又完败。场景三:“麻麻,人家才七岁”某个萌宝卖萌中。“没事,早点接管好”某妖孽很无耻的扔下七岁的双胞胎儿女与媳妇游玩去了“我们这样好吗?”某女很担心七岁儿女“那我们不去了,和天下美食说再见吧”“去,果断去”为了天下美食某女很没节操的抛下了儿女,第三场某女完败。(新人发文,多多评论,多多意见,菇凉我会改的)
  • 哦,是邵然啊

    哦,是邵然啊

    一段分别七年的爱情。七年后再次见面。她目及前方,心神不定;他垂眸细读,全神贯注。七年前,她说:“毕业后我要周游世界,跟心爱的人一起。”七年前,他说:“毕业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写稿子,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然后用张邵然的名字来写一本书,然后这本书会被翻译成七种国家的语言,让不同肤色的人都知道夏辰爱着一个叫做张邵然的女孩儿。”“那本可是夏枕亲笔签名的书,我可是他的终极粉丝。”七年后,他们有缘再续,他捡到了她的手机,而她,却用自己的车子堵住了他的车屁股。“我说邵然,你说你为什么要把车子停在夏辰的车屁股后面呢?你说你停就停了吧,为什么要上锁呢?”……新书发表,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喜欢!!么么哒!!!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8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8

    本书收录了《血字之谜》、《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恐怖谷》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经典作品。
  • 重生之虚拟王者

    重生之虚拟王者

    2015年一个小网吧老板由于劳累过度重生到2000年,以即使软件为基础,以游戏为手段,逐步建立起虚拟帝国,从而引领着全地球的人类进入虚拟世界,开启了虚拟革命。
  • 阳间阴倌

    阳间阴倌

    我叫吴晨,五岁时整个村子被屠了,父亲拼死送我出去,与母亲生活在神木镇。本来我以为,这件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淡出我的世界,让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直到我偶然翻见一本书--【阴间术法】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阳间阴倌,于是我再次被卷入一场阴谋。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红楼之水沁黛心

    红楼之水沁黛心

    七年之前,七岁之时,她遇大风迷失,她与他机缘巧合偶遇在漫天枯谢的荷塘边,小小的他救起不小心扭伤了脚踝的小小的她,归还原主。七年之后,她与他再次重逢,那股莫名的归宿,感到只要和他静静默默走在一起,心中就就会有甜甜的味道,看到他,就有不再孤单的感觉。尽管,七年来的眉蹙如一道缚住眉梢的胶,习惯了的展不开,心灵头一次知道了家的方向。
  • 仙气凌人

    仙气凌人

    仙人伯阳君发现故土再无人飞升,便将资质与自己一样的地球青年传送过去。不料天道突变,失去了与他的联系。......何光,没有怨天尤人。要靠自己,打出一片修仙天,寻到一条归乡途。......洪尘大陆此时乱象初现。仙界貌合神离,妖兽众志成城,人间连年大旱。乐土将失。来自地球的他,在波谲诡诈的洪尘大陆。本欲独善其身,最终兼济天下。且看他如何踏上寻仙路,抱得美人归。
  • 不如一起不寂寞

    不如一起不寂寞

    有多少人,在读“永恒”这2个字的时候,内心会闪过一丝凄凉。永恒,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据说宇宙中唯一不会改变的事情就是改变,永恒是永远不改变;而永远都在改变,亦是永恒。人们说永恒只是一个谎言,人用一生都不能理解的谎言。其实只是因为,他们所谓的一生太过短暂。知道永恒的生命体吗?那个有着大量传说,但其存在一直被掩盖的族群?容颜永伫,成生不死,远离阳光和人群,生活在世界最阴暗角落的——血族。人类叫血族为吸血鬼,他们害怕血族,却又渴望成为血族。强大的力量,永恒的生命,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做人,还是做吸血鬼呢?
  • 异世飞刀之神界传奇

    异世飞刀之神界传奇

    这是《异世之飞刀问情》的续集,是燕南飞等人飞升神界以后的故事,又是一段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