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86200000014

第14章 湄洲祖庙祭典综述

1993年冬,福建省旅游局与莆田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翌年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期间联合举办“’94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年12月,旅游节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莆田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以举行湄洲祖庙祭典作为本次旅游节的重点活动项目,并指定笔者和高扬枚、朱合浦三人负责筹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又没有把握,因为举办这样大型的祭典在莆田史无前例,且筹备时间仅剩4个月。重压在身,推辞不得,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从实践中摸索前进。

一、总体规划的制定

在制定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吸取营养和借鉴:

首先是查阅文献资料,寻找史料依据。从历史上看,妈祖祭仪分两种:一种是民间祭祀,主持仪式的是道士或僧侣,迷信色彩比较浓厚,显然不适合旅游节的文化定位;另一种是官方祭祀,主祭者为地方行政长官,其文化定位属儒家的礼制范畴。《礼记·祭法》:“夫圣王之制祭礼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以上可祀者妈祖至少占其三。曾子还认为祭祀的意义在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焉”。可见,儒家的祭祀侧重于教化功能,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天妃显圣录》等记载,我国官祭妈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以后历代帝王又加以继承和发展。《元史·祭祀志》:“岁遣使赍香遍祭,金幡一合,银一锭……用柔毛、酒醴,便服行事。祭文曰:维年月日,皇帝特遣某官等致祭于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明史·礼志》:“永乐七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诸庙皆少牢(猪一、羊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祀典。雍正帝又诏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在清祀典中能享此殊荣的只有三位圣人,即宣圣孔子,武圣关帝,女圣妈祖。迨至乾隆年间,各府县官祭祀妈祖的仪注基本统一,有的还载入地方志:“每岁春秋日及三月二十三日诞辰致祭,设帛一(白色)、爵三,刑一、簋一、笾四、饾四、羊一、豕一……正祭日五鼓,正印官诣庙,朝服行礼,前后三跪九叩,三献饮醴,受胙仪与关帝同。”以上这些记载,为祭典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最基本的史料依据。

其次是向祭孔学习取经。历史上的官祭妈祖虽然规格颇高,但没有乐舞表演(地方性的祭孔和祭关帝亦无乐舞),全国大概只有曲阜孔庙的祭孔有配合乐舞表演,所以我们向组委会要求组织主创人员赴曲阜学习取经,并结合了解其他地区举办文化节的做法和经验。因此,我们先后到西安和泰安了解祭陵和封禅的仪式,但重点还是到曲阜了解祭孔。曲阜孔庙的祭典从汉代一直延续至民国,明清以来,又基本定型为太牢之祭、三献之礼、宫悬之乐、八佾之舞四项要素组成的隆重典礼。1989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在曲阜举行孔子文化节和发行《孔子》邮票,遂使仿古祭孔也在这一年得以恢复。此后,每年9月25日依例举行。祭孔的乐舞表演,既增强了严肃、庄重的祭祀气氛,又富有民族传统艺术的观赏性。所以我们决心把祭孔乐舞改造移植到妈祖祭典上来。我们除听取主办人员的详细介绍外,还向曲阜市政协、文化节办公室索要了全套文字和图片资料。

其三是吸收本地民俗文化的精神,以丰富妈祖祭典的内涵。妈祖毕竟是民间信仰的神祗,而民间的迎神赛会中包含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内容,在祭典上应当有所反映。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湄洲就有“赛天妃”的民俗文化活动。徐孚远《赛天妃》诗:“季春下浣水南头,喧喧征鼓赛湄洲。天妃降真在此地,相传灵迹无时休。”现在每年元宵湄洲妈祖出游时,亦有扈从仪仗,鸣锣开道,大鼓大吹和鸣放贡铳、鞭炮等,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吸收进来。此外,我们还观看了近年台湾各大妈祖庙举行祭典活动的录像,以拓宽自己的思路。

在充分吸收和消化各方面借鉴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到湄洲祖庙实地观察测量,确定祭筵设置、仪仗排列和乐舞表演的方位,然后拟出《湄洲祖庙祭典仪注》和《祭典仪程明细表》两件文字依据材料,并在排练过程中经不断调整修正后形成定稿。

二、硬件的设计和制作

按照以上思路和规划,祭典所需的物品包括祭筵、祭器、仪仗、服装、乐器、道具、头饰等超过千件,其零部件有一万多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批硬件的设计和制作是相当艰巨的。所以,我们决定聘请有实际经验和合作基础的民间工艺师姚振麟担任总设计,同时为了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实行预算包干、设计和制作一条龙承包的运作机制。对硬件设计和制作的总体要求是高水准、精制作,每一件作品的产生都要在先查资料依据,再搞出设计图案或模型,经集体审定通过后才投入制作。姚振麟接受任务后,全家总动员,其住宅亦变为临时作坊,其设计和制作的硬件包括:

(一)祭筵:由于祖庙正殿与乐舞表演区的广场距离太远,所以必须把祭筵前移到钟鼓楼前面的平台上,为此需要建筑一座仿古木结构的祭筵,形制为券棚与歇山相结合。建筑面积按平台中间的最大可容积为宽5米、长6米、高4米,即控制在自朝天阁至圣旨门这一条自高而低的中轴线之间的水平上。层顶仿皇宫用黄色琉璃瓦和方木椽架,翘脊和瓦当皆饰以金龙图案。整个屋盖由六根红柱支撑。天花板用48块外方内圆的金龙雕饰吊顶,中间藻井则饰以龙凤呈祥透雕图案,并悬挂一盏球形轩辕镜,其他如斗、拱、枋造型古朴典雅,且与周围的建筑群体基本协调。

(二)神像:妈祖神像按传统工艺为软身木雕像,头戴冕旒银冠,身着红色金龙袍服,拱手执圭端坐于金龙椅座上。妈祖所戴银冠上饰九龙八凤,全用0.15毫米的超微型银丝编织而成,银光闪闪,形象逼真,是代表莆田传统银饰的精湛工艺。银冠上还饰以珍珠、宝石、翠羽等。神像后面的屏风为软木金龙透雕,再加一对日月鲎扇。

(三)祭器:用仿古祭器和莆田民间传统祭器两件部分结合。仿古祭器除笾、饾为竹木制品外,其他如铏(1件)、箐(2件)、簋(2件)、爵(3件)以及盥洗用的盥、匜等均为铜器。这些铜器件均按《中国青铜器》等书所载型制和饰纹用腊模仿铸。民间传统祭器则包括香炉(铜器)、花斗和木雕龙烛(烛屏为铜器)、桌灯、果盒、馔盒。木雕工艺均为立体透雕,俗称“三重透”。以上祭器分别摆列在重案和龙案上。

(四)仪仗:主要以古代宫廷卣簿和莆田民间传统的妈祖出游依仗、执事两者结合,依次为:清道旗(2面)、开道大锣(2面)、警跸牌(1对)、衔牌(1对)、升龙幡(1对)、号角(4把)、金瓜、金钺、朝天镫、幡龙棍、月牙铲、方天戟、大马、抓印、抓笔、日月牌、凸凹杖(以上各1对)、封号旗6(面)、提灯、提炉(各4盏)、雉尾扇(1对)、九曲黄伞(1把)以及仪卫气垫主的戈、戟(各20把)。

(五)服装:参加祭典着装人员近三百人,服装分5个类型:①主祭和陪祭人员着民国初期改良的汉装;②司礼生(10人全部妇女性)着唐宋宫廷女官服装;③歌生(20人)和乐生(56人)着唐宋宫廷乐宫服装;④舞生因其表演的羽舞为汉以前的舞蹈,故着装亦用汉代女子服,披秀发;⑤依仗服装视不同执事而定,如卤簿装队伍着盔甲,一般依仗和仪卫人员着普通武士服,提灯、炉及执雉扇的女子着宫廷女官服。服装整体色彩以黄、红、灰和海蓝为主色调,设计效果力求达到主次分明而又协调和谐,古朴大方而又多彩多姿。

(六)乐器:按大成乐规定,祭典乐器必须分别用金、石、丝、竹、土、匏、革、木8种不同物质制成,才合乎金声玉振、八音和鸣的要求。而这些乐器现在大部分只能在文物资料上看到,故只好照图例仿造。但乐器的仿造达到形似并不难,其难在调试音色和音准,因为我们要求全部仿古乐器都有投入实际演奏,而不能假冒录音。实际仿造乐器达28种,计60件,其中除少数几种是莆田民间乐器外,其余大多数为仿古乐器。

三、乐舞的排练

湄洲祖庙祭曲的乐舞是借鉴祭孔的乐舞而作的。按儒家历来主张礼乐并重(古代的乐包括歌和舞),孔子故乡鲁国号称“礼乐之邦”,而妈祖故乡莆田,亦有“海滨邹鲁”之称,故祭典配以乐舞,从继承传统文化上说,可谓顺理成章的事。

古代的乐舞本有严格的等级,如天子用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诸侯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但后世实行中往往由于场地的局限,亦有所变通。如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露台呈横长方形,面积亦有限,故自明清以来一般只用六佾之舞,乐队和歌生则分列于舞阵两边。鉴于湄洲祖庙广场呈长方形,面积又相当大,所以我们决定采用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这样把祭筵、乐池、舞池同置于一条中轴线上,让观礼者同时可以看到祭、乐、舞的表演全景,使祭典的气魄显得更为宏伟壮观。

祭典的音乐也是借鉴祭孔音乐的基本原则,结合妈祖祭祀的特点和莆田民间音乐特色而加工改造,具体由林祖韩作词、郑瑞霖作曲。据说祭孔音乐源于上古的《韶》乐。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认为其“尽善尽美”。古代的释奠音乐又称“雅乐”,其艺术风格要求质朴无华,简而无傲,即所谓“大乐必易”、“大乐稀声”,方称为“德音”。现存清代以前的乐谱均是一字一音,速度极慢。至民国时期才变为一板三眼的节拍形式,改进了原来过于呆板平直的节奏形态,但它仍然体现了古代祭祀音乐的承袭性。因此,我们对妈祖祭典音乐创作总体要求,仍是遵循质朴无华的基本原则,创作出一种既能渲染庄重肃穆的祭祀气氛,又含有莆田地方特色的妈祖祭典音乐。

祭典音乐的核心部分是配合“三献”的乐歌。祭孔的歌词每句4字,三章标题分别为《宣平》、《秩平》、《叙平》,我们根据妈祖祭的特点,重新创作的歌词亦为四言诗句,标题则改为《海平》、《和平》、《咸平》。另外还有《迎神》、《送神》二曲和开头的导引曲,从而组成完事的祭典乐章。《导引曲》,用莆调“水清龙”曲牌改编,以点出祖庙之所在地。《迎神》和《送神》同用一曲调,音乐带有神秘、悠扬的韵味,表现神之来去缥缈无迹的意境。初献之《海平之曲》基本用稀声音乐以便使祭祀引入庄严肃穆的氛围,也体现对西代释奠乐歌的继承。亚献的《和平之曲》改用一版三眼的节拍形式每句的最后一字用小拖腔,使旋律趋向一定规律曲调也更为优美流畅。终献的《咸平之曲》则由以上两种调式的结合,特别是最后的“女神降止”两小节引有莆仙名曲《驻云飞》的头两小节音符,又在“止”字上突然出现一个休止符,使旋律有所变化,又紧扣歌词的内容,还暗中呼应了开头的莆仙音乐曲牌。祭典乐歌由20名歌生9男妇女各10名演唱,伴奏一律用齐奏,以体现“简而无傲”的风格。

祭孔的舞蹈据说是因袭大夏之舞,舞生全为男性,左手执龠,右手秉羽。舞蹈语汇主要是表达儒家的纲常礼教,舞姿古朴无华,与稀声音乐风格一致。表演上趋于程式化,动作简单机械。我们考虑到妈祖是女神、海神的特性,舞生改用女子担任,舞蹈语汇要求表达妈祖舍身济难,慈海护航的内涵。艺术上也相应进行革新,即在保持古朴典雅风格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机械表演程序,着重追求少妇婀娜多姿的美感和海上起舞的动感的有机结合。道具上摒弃龠管,改用纯粹的羽舞,而且羽拨增为两根,把它插在丫形的木柄上,可合可分,舞生一手执羽,另一手可以把雉翚拨弄成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羽舞不但舞姿娴雅优美,而且被古人视为高贵的文舞。《吕律精义》:“雉其身有文章,其性又耿介,故先王贵之者……是故,羽舞谓之文舞,取其耿介而有文章,类乎士之德也。”在表演动作上,我们还要求能体现妈祖故乡的传统的舞蹈特色,所以特地请熟练莆仙戏舞蹈的郑金玉女士负责编舞和导演。她根据整个舞蹈设计的要求,巧妙而自然地把莆仙戏的许多科介融化入舞,如转身势的上转、下转、外转、内转、半转、周转等,手式上的拱手、下盘手、后半手、逍遥手、边侧手等,步法上的云步、叠步、侧步、圆场步等。在队形和构图上则讲求美化和适当的变化。如《初献》之舞主要运用雕塑造型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之与稀声音乐的古朴无华风格相协调。《亚献》之舞队形变化幅度较大,着重表现四面八方前来朝拜妈祖的踊跃情景,《终献》之舞又参入踏浪而舞的起伏动态,表现海上朝圣的特定情景。舞蹈串排评审时,省旅游局的领导还特地请省歌舞剧院的谢南和王建文两位编导人员前来帮助修改提高。整个舞蹈基本达到动静有致,节奏鲜明,古朴典雅,娴熟生动的要求,与庄严隆重的祭典礼仪结合比较紧密。

此外,还须说明的是,这次祭典乐舞表演人员(包括歌生、乐生、舞生)以及司礼生、仪仗队均由城厢职业中学的学生担任,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在排练过程中给予全力支持和合作。莆田县文化馆馆长林洪国也参与这次祭典的筹备工作,并负责现场调度。

四、祭典仪注

祭典仪注内容分为祭筵、仪仗、乐舞、执事、仪程五个部分。

(一)祭筵:在正殿钟鼓楼前的平台上搭盖一座拜亭式祭筵,从祭筵前延伸至圣旨站内为祭典活动区,在活动区的中轴线和乐池、舞池上铺设红地毯。祭筵内安置妈祖神座和香案(包括重案和龙案),香案前为献位和读祝位。祭筵前为主祭人和陪祭人拜位,右旁高盥洗位。与祭人拜位设在丹陛下。广场前方两边设乐座,中部正中为舞池,后部至圣旨门为仪卫区。

祭器:果盒1个,馔盒1个,花斗1件,烛屏(带木雕龙烛)1对,桌灯1对,香炉1个,铜爵3只,铏1只,簋2只,匜2只,笾8只,饾8只,帛(白色)6尺(装篚内),带架祝板一副。

祭品:按传统礼制用“少牢”祭(即全猪、全羊卸去内脏,用木俎架架在供案前方左右两案)。其他祭器上置干鲜果品。“三献”分别以爵、果、馔敬献。

(二)仪仗:清道旗1对,大锣(2人抬一面)1对,警跸牌1对,衔牌1对,升龙幡4对,长号角(夫头)4对,金瓜、金钺、朝天镫、蟠龙棍、月牙铲、方天铲、方天戟、大刀、抓印、抓笔、日月牌、凸凹杖1对,封号旗16面,提灯2对,提炉4对,雉尾扇1对,九曲黄伞1把(仪仗人员共79人)。仪仗队入场后按定位依次肃立祭筵至舞池两旁。

仪卫:执戈和执戟仪卫各20人,排列在舞池至圣旨门两旁。

(三)乐舞:按传统祭典配以乐舞,分别为乐生53人(包括大吹4人,钟鼓楼上的司鼓手、司钟手各1人),歌生20人(男女声各10人),舞生64人(全部女子)。

乐生:负责演奏祭典的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章五章音乐;在主祭等入场时大吹连续吹奏;在司礼生诵经时点击钟鼓掌握节奏。乐生所奏乐器以仿古乐器为主,适当配合莆田民间乐器。音种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音。

歌生:主要在“三献”时演唱《海平》、《和平》、《咸平》三章歌曲。歌词为四言诗句,每章8句。歌唱要求突出“永久”特点,以达到“肃雍和鸣”、“感格神明”的效果。

舞生:在行“三献”礼时伴以“八佾”(8×8方阵)之舞,舞生手执雉翚舞蹈;在主祭等行三跪九叩时舞生随作跪叩动作。

(四)执事:设主祭1人,由湄洲祖庙董事长或常务副董事长担任;设陪祭若干人,由台湾及其他海外分灵庙的带队人担任;设与祭人拜位,供海外组团前来谒祖的信徒参与祭典活动;设司礼生16人(全部女性),其职责包括通赞(即主持祭典的司仪)、引赞(负责引导主祭人进行祭祀礼仪活动)、诵经、司香、司盥、司樽、司盘、司帛和读祝文等。

(五)仪程:①鼓楼上严鼓三通,每通自慢至紧击36下,共击108人;②祭典开始,鸣礼炮(四门铳)81响;③仪仗队、仪卫队、乐生、歌生依次就位;④司礼生引主祭人、陪祭人、与祭人并舞生就位;⑤奏《迎神》曲,上香;⑥诵经(诵经毕行三跪九叩礼);⑦读祝文,奠帛;⑧行初献礼;⑨行亚献礼;⑩行终献礼;[11]焚祝文,焚帛,送神(行三跪九叩礼);[12]礼成。

五、祭典仪程明细表

六、各方面的反映

“’94湄洲祖庙祭典”经过4个月的筹备和排练,先后于4月27日和5月7日在祖庙预演和正式举祭。应邀观看这两场表演的有来自北京和福建省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中央、省、市以及香港的新闻媒体也踊跃前来采访报导。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安排专人收集各方面反映,这里仅就我们直接听到和看到的略为引证。观看预演的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看望创作人员时说:“这个祭典的场面比祭孔更宏伟壮观,乐舞表演也更精彩,气魄很大,又很优美耐看。”曾主持录制孔庙祭典专题片的中央电视台编导、主任记者王应华多次对创作组人员说:“你们这个祭典是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并借鉴祭孔的某些经验,经过自己的精心创作,才形成今天这样的现场效果。它给人的印象是文化品位很高,又很有地方特色。希望你们把创作的经过和经验总结出来,把所有的资料都完整地保存下来。”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吕良弼在接受记者采记时说:“这次祭典从指挥、编排、服装、道具、音乐、舞蹈等方面都相当成功,其潜在意义非常之大。从这里可以看出莆田市的领导是相当有眼光、有魄力,也充分显示出莆田市人才辈出。举行这么大规模的活动,而且过海到妈祖祖庙去举行,是相当的不易,其难度大大超过了‘祭孔’、‘祭黄陵’,而且这次祭典活动仪式气垫磅礴,恢宏壮观,既给人以庄重之感,又给人以亲切之感,大家都感到比较满意。”现场采访的新闻记者还综合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的发言:“这次妈祖祭典仪式隆重壮观,气势恢宏,在妈祖祭典上开了一个好头,是一次成功的祭典活动。这次祭典仪式是融道教仪式、佛教仪式和官祭仪式于一体,并吸收妈祖故乡民间祭祀的精华,是一次更为系统化、规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得更紧密的祭典模式。”台北莆仙同乡会代表团团长蔡金清在发言中说:“这次祭典仪式办得这么隆重、壮观,真出乎我的预料。我们这次不顾台湾媒体的片面宣传(按:当时因发生千岛湖事件,台湾当局采取各种措施,遏阻台胞到大陆旅游观光),决定回家乡参加姑妈(按:海外莆仙人昵称妈祖为姑妈)的千秋大祭,感到来得及时,非常值得,是姑妈在冥冥中召唤我们归来。”

直接来湄洲采播或转播祭典的电视台,据我们所知有: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节目均有播出)和福建台、东南台、厦门台及莆田台等。香港电视台先后播出3次,其中一次专题播出时间长达20分钟。报刊报道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福建日报》、《福建画报》、《厦门日报》及莆田市各报等。

同类推荐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人类的奥秘下

    人类的奥秘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热门推荐
  • 瓯越槌音

    瓯越槌音

    本书分为国内外早期的拍卖活动、改革开放催生温州拍卖业、从快速发展到规范发展、拍卖标的物的拓展、温州拍卖行业人物传记、建立拍卖行业的“娘家”、协会会员企业简介等七部分,记录20多年来温州拍卖行业从起步到发展的相关事件和关键人物。
  • 少年过于放肆

    少年过于放肆

    十七岁那年,我在校园里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而她是我不可触及的未来。我是一名“三好”学生,好吹,好色,好玩。我在学校里考过一百分,后来考出了个位数。我不抽烟,更不嗜酒,更没酩酊大醉过!我不会泡妹,更不会花言巧语,遇到女生只会支支吾吾低着头,更未曾碰过女孩的一寸肌肤。我不喜欢打架,更不崇尚暴力,但我的双手却在这个青春沾满了血腥,心灵也越发的肮脏!后来,有人跟我说,青春应该放肆!我是一个少年,在校园里有一个简单且普通的故事。
  •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白发魔女现江湖,冷情淡漠,一度以为自己只是一具空壳,没有”心“。却没想到温情男子,悉心照料;红袍男子,只为她笑;黑衣男子,誓死效忠;当宝物再现,记忆复苏,当年挚爱一人却惨遭灭门,纵然身怀六甲跳入悬崖,三千青丝为君白,剪不断,理还乱。当爱人变血海仇人,演示当年场景,她果断自虐,他却拼命阻止,“你亦死,杀你最亲之人“。恨如今,她该如何做?他们又能否在一起?雪花飞舞,让我为你弹奏最后一首歌……
  • 金瞳镇九天

    金瞳镇九天

    九天之下,风起云涌!谁能称霸天穹!谁能主宰这片天下!
  • 终极三十六班

    终极三十六班

    这是一个跨时空的世界,金时空内出现了黑洞危机穿越到了银时空,却发现一个悄然的危机正向他们迎来。
  • 王妃,求宠幸

    王妃,求宠幸

    新文《仙梨有仙气》已发布,欢迎支持(☆_☆)
  • 阴真君还丹歌诀注

    阴真君还丹歌诀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

    云中城失陷了,辽“王”惨绝的屠城之后,我们,全被俘虏了,狗贼将战俘女子按长相按三六九等,分给辽国的各级官员…成为奴隶的我们,还要为嗜杀成性的辽“王”,修建大漠中的行宫。辽王的面前,羞辱“失身”,从此,沦为他的“性奴”……绿洲湖中,月光下神秘诡异的男子,是谁?遥远的大食,仇恨的深蓝眼眸,残酷的鞭刑,刹那又似一抹柔情划过…
  • 废体女帝的妖孽守护

    废体女帝的妖孽守护

    别人穿越,她也穿越;别人逆袭,她也逆袭;别人凤凰涅槃重生,可她为什么就是炮灰涅槃重生呢?别人废体捡个宝物涅盘很强悍,再不济割个手指滴滴血,就直接天下无敌了。可是为什么自己捡个宝物却要次次用命搏,才能使用?别人小弟无数,魔兽,灵兽,神兽,卖萌求带走。为什么自己却没有那些兽买账??注定只能是炮灰吗?(纯幻想故事,不和任何历史沾边,如有雷同,请指出。谢谢。)突然发现,这文好像是慢热文。。。很慢很慢得那种。。。不知道后期可不可以追上来。。。。
  • 漫威世界里的农场主

    漫威世界里的农场主

    穿越到漫威了周无桦表示他很不淡定,就怕那天被个天上掉下个东西砸死,怕被外星人抓走,怕被恐怖分子随手毙了,更怕那天地球爆了。于是周无桦想要缩起头来慢慢发展,但过来一阵子突然感觉这个世界也不太危险啊,于是要出去装逼,装着装着又觉得危险了,于是又开始缩起头来了,一伸一收次数多了,就这样这个世界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