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2000000011

第11章 战场初交手,联合国军没摸到门就败了(2)

这几员大将,从此就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高级领导人;

共和国的战史上,从此又多了几颗耀眼的星辰。

关于作战方针。

彭德怀介绍说:“鉴于美国军队的强大攻击能力,我与毛主席原先商定,准备采取阵地防御战,先建起一道防线,顶住敌人向鸭绿江的攻势,再在防御中实施机动,寻机歼敌。”

他口气一转说:“现在看来,情况大大超出预想。”

当时的情况是,在联合国军实施仁川登陆、大军越过三八线后,麦克阿瑟认为,金日成的部队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联合国军已没有什么像样的仗可打,就剩下溜溜达达到鸭绿江边,抓俘虏、喝庆功酒了。

倒不是麦克阿瑟狂妄,实际情况确是如此——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当中插一杠的话。

当时有西方战地记者这样写道:“联合国军好像不是在打仗,更像是一次山地旅游。”

其实,说联合国军山地旅游不准确,他们更像是一群分散开来,在野地里四处踅摸着抓野兔子的猎狗。

他们分散兵力,分兵突进,一个团一个营,一个连一个排,四处乱窜。他们甚至将刀枪放下,大炮也挂在车后。

联合国军就这样晃晃荡荡,溜溜达达,小酒一喝,牛排一吃,乘着歌声的翅膀,开着山庄版篝火晚会,好不快活。

联合国军耍上了!

联合国军“美”上了!

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前面迎接他们的,不是兔子,而是一群眼睛发绿、攻击能力极强的狼!

敌变我变,是一个战场指挥员重要的决策素质。

联合国军分兵快速冒进,敌我已经搅和在了一起。

打了几十年的仗,彭德怀还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面对“分散的猎狗”到处乱窜的情况,彭德怀不拘泥于既有决策,对战术迅速做了调整,将先前制定的“口袋战术”改为“一盯一”的比较优势战术,放开群狼,各自找寻分散乱窜的犬,然后一狼对一犬,抓住他们,分头吃掉。

他果断命令:各军、师(注意:联合国军可是团、营、连、排规模),采取各自为战、运动歼敌的战法,迅速捕捉战机,歼灭冒进之敌。靠多次战斗,歼灭敌人总量达一两个师,以此阻止敌军四处乱窜,扩大战果,稳定人心。

分兵运动歼敌的作战方针,似乎与中国军队一向擅长的“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战略战术不一致。

其实,灵魂是一致的。

敌分我分,划小作战单位,但在各作战区域内,我军仍占规模优势,仍集中了优势兵力。

因此,表面看与基本战术原则相违背,但内里是一致的。

创新,是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时髦词儿,但什么是创新,如何做到创新?

彭德怀这一临机应变的战术,让人领略到了其中的真谛。

他的这一战术,也得到了用兵如神的毛泽东的充分肯定。

此时,菊香书屋的灯,彻夜亮着。

毛泽东睡不着觉。

在志愿军入朝的8天、192个小时里,毛泽东共给朝鲜前线发去了29份电报。

平均约6小时一份。

这不是吟诗作赋,可以随心所欲、浪漫主义、挥挥洒洒,写很多篇可能都是在表达一种意思、一个内容。这些电报,一封就是一个战略,一封就是一种战术,这里面融入了多少智慧、多少工夫、多少心血,不可简单用字数和份数计量。

一国统帅如此勤政、如此英明,国焉有不立,民族焉有不兴之理?

一军统帅如此顺时而变、舍生忘死,军焉有不胜,兵焉有不勇之事?

雪花飘飘。

1950年10月25日,伴随着鸭绿江以南遍地的枪炮声,中美两大国交手了。

第一次战役,打热闹了。

往鸭绿江里泚尿的朝军将士,被剿灭了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是毛泽东一生非常推崇的战术。

毛泽东读《宋史》时,曾在批注中两次称赞契丹善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战术,批评有强大国力、军力做后盾的宋太宗及其将领,“总不省”“不知兵”,不是弱小的契丹国的“对手”。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此时也犯了宋太宗的毛病,中了毛泽东和彭德怀“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计谋。

制定完战术,彭德怀开始调度部队。

他拿起电话,对叫着喊着要多杀敌立功的第38、39、40军将领说:

就你们胃口大?我胃口比你们大得多!

现在的关键:圈住敌人,冷静歼敌!

此时,炊事员正好端着四个热腾腾的白面馒头进来,听到彭德怀的话,炊事员乐呵呵地说:“老总啊,俺就不怕你胃口大,不够吃,还有哪!”

彭总已经一天一宿没吃饭了。听后,彭德怀脸上现出笑容,长出一口气,说:“这下开胃喽,吃!”

10月29日夜,第40军第118师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里进行了艰苦的急行军,其先头部队第353团终于赶到了从鸭绿江南逃的韩军第7团前头,堵住了往鸭绿江里泚尿的那部分敌人。

韩军第7团,是少有的赶到鸭绿江边的部队。他们在鸭绿江边,又是照相,又是喊叫,又是扔酒瓶子,又是扭屁股。他们甚至还兴奋地脱掉裤子,对着中国方向,往鸭绿江里泚尿。

就是这样的一支牛军,他们南跑还没有多远,就被中国军人截住了。在漫山遍野响起的嘹亮的中国军号声中,在第118师如潮的狂攻滥打下,韩军第7团那些神气的官兵,顷刻间眼皮上翻,死翘翘了。

与此同时,第40军第120师也在利洞地区与韩军第1师展开了交战。

这些韩军将士,在中国的虎狼之师面前,也很快耷拉下脑袋,再也醒不过来了。

对此,韩国战史中伤感地叙述道——“悲痛哉!曾在鸭绿江畔洗刀枪的英勇战士们,最终也未能从这狂风恶浪中冲出来!”

中国主力军与美国王牌军战场初交手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向温井地区的第8集团军所属的韩军部队,发起了全面攻击,正式打响了第一次战役。

这场仗,主要打的是韩军部队。

入朝时,志愿军总部曾要求,尽量避开美国人,先打韩国和其他国家的部队。

先打弱敌,这符合毛泽东一贯的军事思想。

在摸不清美国军队底细的情况下,更应该这样。

韩军第6师,一个师的部队,被志愿军三斧子两凿子,连本上了仓;

一个非常吉利的六六大顺的带“6”的部队,竟然没有“顺”起来。

韩军第8师,三下五除二,也被打成了“半身不遂”。

一个非常吉利的要“发”的部队,只剩下“发面”的份儿了。看来,七上八下,起错名了,可能叫第7师更好。但“7”这个数也有毛病,凄凄惨惨嘛!呵呵。

超出彭德怀的预想,韩国军队竟然这么不经打!

这下,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慌神了,他急调美第1骑兵师,到云山地区接替韩军第1师的防务。

碰上中国军队,虽然有些害怕,他还是按照麦克阿瑟司令官的命令,按照原定计划,命令部队继续向中朝边境攻击前进。

而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摆好了架势,准备对云山城发起强攻了。

准备发起进攻的第39军,是中国军队的主力军,原来以为打的是韩军第1师,没想到遇到了纯种的“美国货”,而且还是威名赫赫的美军王牌——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

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那可不是一般的部队,那是一支响当当的军队。

它是美军历史最悠久的王牌部队,美军几大王牌部队之一。它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被称作“开国元勋师”;两次世界大战中,因为作战勇猛、战功显赫、从没吃过败仗,被称为“先驱师”和“常胜师”。

到朝鲜战争时,该师虽早已全副机械化装备,但一直保留着“骑兵师”番号,臂章也仍然采用最初的马头图案。

正因如此,两国军队交手后,中国军人感到非常纳闷:

美军第1骑兵师,怎么没有骑兵啊?

它的马匹都上哪儿去啦?

骑兵第1师,可是麦克阿瑟的宝贝蛋儿。当时的美国报纸介绍这支部队的功绩,说他们创造了美军战史的四项第一:

第一个进占菲律宾的马尼拉;

第一个进占日本的东京;

第一个进占汉城;

第一个进占平壤。

即使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陆军骑兵第1师也是美军的主攻部队,占领伊拉克后,其一直负责首都巴格达的防卫。

这次,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的主力军不期而遇!

这也是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手。

这一突然出现的新情况,超出了中国军队的设想。

战斗的进程和结果,超出了美国军队的设想。

吃败仗的理由:将固有认识固化

10月31日,美国第1骑兵师的先头部队——第8骑兵团开入云山。

师主力也进至云山以南的龙山洞。

此时,在云山地区,除了美第1骑兵师主力之外,还有韩军第1师所属第15团和第12团一部。

进入云山城,第8骑兵团团长帕尔莫的屁股还没有沾到椅子面上,一个韩军军官就歪歪斜斜地跑了进来:

“报、报告长官,我们的部队遭遇了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由于毫无防备,部队已被他们打垮。”

帕尔莫团长听罢,两眼斜视着这名韩军军官,那意思是:谁让你们韩军这么不经打!

“长官,我们这次遇到的是中国军队,他们打仗玩命,打了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中国人?就是你们这些黄种人!他们也会打仗?”帕尔莫团长微微一笑。

“长官,可以肯定,云山周围已经布满了中国军队,他们很能打的!”这位韩军军官鼓起勇气分辩道。

“知道啦,你下去吧。”帕尔莫团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他心里想,吃了败仗,还找借口,这样的军队不败才怪呢!

一个参谋凑过来建议,应该将这一新情况向师部报告一下。

帕尔莫团长一听,顿时瞪起铃铛眼,一脸庄严地喊道:“枪声未响,先打报告,这不是我第1骑兵师的风格!”

此时,在帕尔莫团长的思维习惯中,中国军队与韩军军队一样,不过是一群毫无现代作战经验和作战能力的中世纪步兵,是一群一打就跑的乌合之众。

他绝不相信中国军队有胆量、有能力挑战美骑兵第1师。

退一万步讲,就是中国人敢较劲,只要美军把家伙一亮,阵势一拉,重炮咣咣一响,坦克隆隆一压,飞机轰轰一炸,那还不把这些中国军队打得稀里哗啦!

这一点,不但帕尔莫团长这么认为,第1师的盖伊师长这么认为,就是麦克阿瑟司令官也这么认为。

如果那时在西方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作一个民意测验的话,恐怕99%以上的人都会这么认为。

习惯,固有的习惯认识,一旦养成就难改;而一旦固化,就更难改。在对手实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再用这样的认识指导作战,就非栽跟头不可。

固有认识的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血的代价。

美国军队是在付出几千人的生命代价之后,才改变了对中国军队、中国人的固有认识。

这时,漫山遍野响起了枪炮声,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上百年来形成的固有认识,要变一变啦!

杀鸡要用宰牛刀

此时,在云山四周,一个整编军的中国军队已经将小小的云山城,从三面围了起来。

这几万中国军人可不是一般的军队,而是能征惯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

第39军,前身是红15军团,抗日战争中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的八路军,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

在解放战争中,它隶属第四野战军,为第39军。

它,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中国西南边陲的镇南关,是第四野战军中的攻坚尖刀,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人民解放军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第39军,有个特点:一遇强手就兴奋,一遇敌人就嗷嗷叫,一遇对手就玩命。一群玩命的家伙!

军长,吴信泉。

湖南“蛮子”,平江人。

他,个子不高,豪气冲天。

早在入朝之前,吴军长就在东北军区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叫号:“怕个熊,美国鬼子又不是三头六臂。我们要打它个人仰马翻,给世界人民看看……”

在今日的军迷爱好者当中,有到底是第38军更强还是第39军更强的争论。有人说,第38军因为“万岁军”的称号,名气更大;而第39军则歼敌更多,只不过第39军更傲气一点,掩盖了其光环。

其实,这两支中国军队的主力军,都响当当,很难说哪个更强哪个较弱。

因美军突然换防,在战斗即将打响之际,吴信泉掌握的情报仍然是:云山之敌为韩军第1师的两个团。

其时,美军第8骑兵团,已经全部开进了云山城。

吴军长非常慎重,他确定的作战思想是:杀鸡要用宰牛刀!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这把宰牛刀,杀的不是鸡,而是虎!

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云山之敌实施了围歼。第116师,一个师担任主攻;第117师,一个师助攻;第115师,阻敌打援。

一支连老天也敢给戳个窟窿的中国主力军,与从未吃过败仗的美国王牌军,不期而遇了。

志愿军一个连歼灭美军一个连

云山,是朝鲜云山郡的首府所在地。

因城区周围群山连绵,密林覆盖,云雾缭绕,故称云山。

云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

云山,此时正好位于美第8集团军战线的中央,龙山公路是美第1骑兵师的主要补给线。这条公路沿九龙江河谷延伸而下,形成了两个大的弯曲部。因地形原因,这两个弯曲部分别被美军称为“骆驼鼻子”和“龟头鼻子”。不管美军北进还是南撤,“骆驼鼻子”和“龟头鼻子”都是必经之路。

11月1日早晨,云山地区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

此时,吴信泉接到志愿军总部电报,称美第1骑兵师已经进至龙山洞地区,让他们切不可马虎大意。

为防止美军北上增援云山之敌,吴师长马上派出一个团,南下到龙山洞至云山的公路两边,构筑阵地,截击美军。

接到任务,第39军第343团团长王扶之立即率全团,急行军赶赴“龟头鼻子”处,设防备战。

正午时分,正在急行军的第343团被美军空中侦察飞机发现。

同类推荐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五——打过长江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五——打过长江的故事

    本书记叙了1949年4月下旬,我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迅速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地,尔后乘胜追击,向中南、西南、西北、海南进军。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歼灭了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主力。本册编辑的故事,便是从这一阶段千千万万个作战场面中所选择的几个片断。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雇佣军之獠牙

    雇佣军之獠牙

    他们是一群整日在血与火中徜徉,整日与死神为伍的军人,外界称他们为战的争追随者,称他们为冷血的刽子手,他们就像鬣狗追逐死尸一般追逐着硝烟和战争的脚步,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而在他们心中却深深的铭刻着一种信仰,那是对祖国的信仰!
  • 步枪科技知识(上)

    步枪科技知识(上)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我也能打胜仗

    我也能打胜仗

    很多人光说却做不到,一位退伍在家的宅男,正在看亮剑电视剧,心血澎湃的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华夏再给倭国打仗,自己一定会去参加,也弄几次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让后代也学习学习,当天他就穿越到了抗日前夕,他会有亮剑精神吗?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穿越到抗日的时候还带着外挂,小日本还会那么嚣张吗?
热门推荐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vou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vou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错过的他

    错过的他

    ?你是不是总是会为了某人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底线?不停地为某人找借口,不停地想去原谅……可是,傻女孩,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
  • 坑爹女王

    坑爹女王

    别人有干爹,她只有坑爹的份!被娘亲推进奇怪的世界进行改造,变成猫娘遇到一堆奇怪的动物以及兽人,从此就开始了她的坑爹生涯。好吧,她承认她是坑爹的货,可是自己也试过努力了。唧唧歪歪的抱怨只是舒解压力的方式吗,不要吐槽她了好不好?但是,这样种种田,打打怪的生活,偶尔天掉几个帅哥的生活,过起来也有点不错哦!请关注《坑爹女王》,一定不会坑你哟!
  • 唤兽少年

    唤兽少年

    一个唤兽师的天下,一个以唤兽区分实力的世界,一个单纯的少年,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唤兽......
  • 浪子灵异

    浪子灵异

    短篇小说;尽收天下灵异,奇异杂谈,尽写鬼怪白话,天下东西南北,唯我一天一个故事。
  • 兽武行者

    兽武行者

    同样是帝国豪门,同样是纨绔阔少,别人脱胎换骨靠穿越,而我偏偏不~兽行大陆三大顶尖帝国之一的光继帝国镇国元帅之孙——风逸。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家世显赫,不学无术,欺凌弱小,沉迷酒色,终于在一次阴谋中,晃醒了沉睡中的雄狮。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大陆,金钱、权势、地位、女人,没有实力通通都是别人的。为了获得心爱的女人,纨绔少爷踏上了追求力量的强者之路。武者?魔法师?不,这片大陆叫兽行大陆,而我,要让沉寂已久的兽行者再一次响彻大陆。剧情老套么?幻兽系统,带你进入神奇宝贝+恶魔果实的新世界
  • 无悔的花季

    无悔的花季

    你可否还记得,在那块绿油油的草甸上,你说你喜欢岁月漂流过的颜色,我说我喜欢那没有唱出来的歌;你说友谊是一支花,一支越开越艳的花,我说友谊是一杯酒,一杯越酿越醇的酒;你说友谊是一棵树,一棵万古长青的树,我说友谊是一首歌,一首无限永恒的歌;你说……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回忆。亲爱的朋友,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是否开始学会告别学会遗忘?虽说雁过无痕,风吹无形,但我深信,往日情怀,昔日友情,我们都会永忆心头的,不是吗?
  • 奇迹之都

    奇迹之都

    三十年前,某城市的一次虫洞实验意外打开了连接异世界的大门,种类繁多的魔兽来到了这座城市,城市的本来名字早已被人所淡忘,现在,人们只把它称为---奇迹之都与神秘女孩的意外邂逅,失去身份的李奥为了找回自己的过去,为了找到自己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来到奇迹之都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 弑天为魔

    弑天为魔

    当信仰被命运狠狠碾碎,当尊严被现实残忍践踏,是怎么样的感觉?当灵魂被迫一点点地堕落,当守护之人一个个地死去,你又会有什么抉择?放弃、一蹶不振…亦或者,握剑、弑天为魔!
  •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抢来的王妃不好当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网络写手,一不小心掉到她尚未构思好的小说里,成了一个邪魅王爷的准王妃,而且还是靠强权硬夺过来的那种?丫丫的,她就是再不济也不用霸王硬上弓吧?皇后的面子不好驳,她潇洒的笔一挥,一纸休书递给他,“王爷,你被休了!”咦,她可是给他机会让他和他的爱人双宿双飞啊,他咋就不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