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2000000016

第16章 决战朝鲜:中国要包美国军队的“饺子”(1)

如何“诱”联合国军上钩

奠定抗美援朝这场战争胜利基础的,是下面讲的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也被西方学者称为改变历史走向的“清长之战”,即清川江、长津湖之战。

兵者,诡道也。

按照彭德怀的决策,适时停止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全军后撤,其实是想布下一个大口袋,麻痹麦克阿瑟,等联合国军回头钻口袋,再来一个痛打口袋狼。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虽然麦克阿瑟蔑视中国军队,但毕竟在第一次战役中被打疼了,联合国军变得非常小心了。

为麻痹敌人,彭老总和志愿军采取了三招:以利诱之、示弱骄之、以假蔽之。

第一招:以退示弱。从11月6日开始,中国军队突然从战场上消失了,有少量志愿军且战且退,沿途还遗弃了不少破旧的武器和装备。

诱敌深入,其实不容易做,因为火候非常难把握:退快了,美国人就会发现破绽,达不到“诱”的效果;战狠了,志愿军就会暴露实力,让对手更加小心,也达不到“诱”的效果。

这是一场双方统帅斗智斗勇的心理战。

二招:送假情报。

11月17日,志愿军总部致电中央军委,请求:“拟下一战役前,释放一百名美、李伪俘虏,以扩大我军优俘政策,打破敌军的怕杀心理。”

毛泽东迅速回电:“很对,应赶快放走,尔后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

11月18日夜,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释放了第一批联合国军战俘,共103名,其中美军俘虏27人,韩军俘虏76人。俘虏被放回来的消息,在联合国军内炸了窝。

他们纷纷争传:中国军队不像传说得那样坏,抓到俘虏就虐待,还拉出去毙掉。他们对俘虏很好,让俘虏吃得不错,甚至比对志愿军的待遇还要好。而且,人家这么快就给放了回来。

从此以后,许多联合国军在与志愿军作战中,一看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举手做俘虏再说。

远东美军的《星条旗报》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这一消息,一些美国新闻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这些美国和西方媒体,少有地说了中国的好话,称中国人对待战俘的态度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联合国军后来的司令官李奇微也承认:“较之朝鲜人,中国人是更加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由于中国人优待俘虏,三分之一的俘虏对美国的制度产生了怀疑,三分之一的俘虏在战俘营犯下了大大小小反对美国的罪行,还有百分之一的战俘改变了信仰,这是对自由世界的沉重打击!”

大政治家毛泽东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件事情的国际反响。11月24日,他给彭德怀、邓华、朴一禹(朝鲜平安南道人,早年在中国东北参加革命,曾任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县委书记,是中共七大代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委员)、洪学智并告高岗、贺晋年的电报,称“你们释放美俘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并指示“于此次战役后再释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高超的斗争谋略,其实它显示的,更是一种大国自信,一种人性光辉,一种对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顺应与尊重。

11月下旬,志愿军主力悄悄向北转移,进入预定作战区域。同时,派出部分部队,节节阻击联合国军。第38军第112师在飞虎山打退了联合国军的57次进攻后,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后撤,第39军第115师放弃了博川,东线放弃了黄草岭。

麦克阿瑟毕竟是世界知名的大军事家,不是轻易可以欺骗的;美军毕竟是刚刚经历二次大战洗礼的能征惯战的一流军队,战将如林,他们也不是吃素的。

对此,麦克阿瑟司令官也采取了三招:

第一招:密集轰炸。他命令美国空军,对朝鲜北方地区实施狂轰滥炸,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一概不留,城市乡村统统轰炸,发现有军队迹象,更是饱和轰炸。那意思,让你无处藏身。

第二招:密集侦察。他派出大批空军侦察机对朝鲜北方地区、鸭绿江上空进行密集侦察,以了解志愿军的动向。飞机侦察,那可是科学啊,那是长了电子眼,几十万部队还能不被发现?

第三招:试探进攻。在向北发起攻击后,他命令部队走走停停,走一步看一步,行动十分缓慢。

麦克阿瑟这个干巴脆的人,这次却拿出了一定的耐心。

这是一场心智的较量。

邓华分析说:“11月6日敌人开始进攻,在10天时间里西线美军仅向北推进了9至16公里,平均每天1公里,距我们预定的歼敌地区还远得很啊!东线美陆战第1师,平均每天只走1.6公里,始终在下碣隅里、古土里地区瞎转悠。”

洪学智分析:“可能是第112师在飞虎山把敌人顶得太狠了,把敌人打惊了。”

此时,彭德怀也着急得直转圈:“太慢了,真是太慢了!都成蜗牛啦!”

彭德怀非常注意搜集美军的情报。他了解到,联合国军阵地前歌声阵阵,大屁股明星梦露小姐到战场一线劳军,士兵们快活得很呢。

他判断:看来敌人还是准备进攻,只是由于第38军顶得太硬,让敌人进攻更加小心了。因此,要顶得松一些。

彭德怀下令:“电令各阻击部队,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只是注意,千万不能露出破绽来!”

11月17日,似乎是经受不住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东西两线的志愿军又一次放弃阵地,向北“逃跑”。

“联合国军”登上了志愿军曾经坚守的阵地,发现在志愿军放弃的阵地、逃跑的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枪支、弹药、食品等。

这下,麦克阿瑟司令官放心了,命令联合国军大胆北进。

就这样,志愿军几招并用,终于将联合国军“诱”进了预定战场。

从11月初到11月24日,在近20天的时间里,中美双方最高指挥层打起了一场心理战。这场心理战,双方斗智斗勇,高招迭出。最后,麦克阿瑟将军上当了。他错的根本原因,不是他不聪明,甚至也不是不小心,而是他太相信常识,以至于在事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还在想当然。

这个常识,用他当时说的一句名言概括就是,“中国军队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的确,从大清朝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军队就一败再败,是可以随便侮辱的力量。

这个事实重复了上百年,已经成为“常识”了。

相信常识,麦克阿瑟司令官没有错吧!

他错了。因为,常识不等于事实,更不等于真理。

这个中国军队如同纸糊的、一捅就哗啦的常识,到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时期,该改一改了。

彭德怀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为一战而取得决定性胜利,麦克阿瑟司令官可谓煞费苦心,他调兵遣将,从日本等地不断调兵派到前线来。

到二次战役开始前,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55.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42.33万人、空军5.5万人、海军7.5万人,还有1100架作战飞机、900辆坦克。

在西线,美第8集团军指挥第1军、第9军,还有韩军第2军团,共8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3个独立营,总兵力24万人,其中美军12万余人。

在东线,有美第10军,下辖美陆战第1、7、3师,以及韩军第1军(下辖韩军首都师、第3师),共10.3万人,其中美军7.86万人。

联合国军,倾巢出动了。

让麦克阿瑟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派了这么多部队,这么强的力量,犹如一群下山的斑斓猛虎,就是苏联也会吓得抖三抖,而毛泽东等中国将领,竟然想将这支世界一流的庞大军队,连骨头带汤一锅烩掉!

胃口太大了吧!

武器远不如人,就要在兵力上如人。

为打好这一决定性战役,毛泽东指派三野的主力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人称宋时轮兵团,秘密入朝,独立支撑东线作战任务。

这样,志愿军一线作战部队就达到了9个军,共38万人。其中,西线6个军,23万人;东线3个军,15万人。朝鲜人民军第3军团一部也在东线参战。

从总兵力看,联合国军比志愿军数量多,为1.45∶1。虽然军队总量似乎联合国军略微占优,但在一线作战人数上,中国军队占了绝对优势。

志愿军一线作战部队38万人,且都是精兵强将;而联合国军一线作战部队只有22万人,因为海军作用不大,空军也多为支援作战,后勤兵占了很大比例。

令人震惊的是,当中国的38万虎狼之师,张着血盆大口等着联合国军上钩时,联合国军竟没有警觉,又一次溜溜达达地向鸭绿江开进。

此次,毛泽东和彭德怀下了决心,他们的战役设想是:与美国军队决战!

志愿军的部署是:利用朝鲜北部的特殊地形,划分东线、西线两个战场,将美国部队割裂开来,让美国的机械化兵团不能集中。

同时,利用联合国军的错误判断,诱联合国军主力深入,派精干部队突然迂回穿插,大胆包抄,断掉美国军队后路,然后全面包围,聚而歼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大的一次多国部队大决战,在朝鲜大地上轰然上演了。

找准结合点,掐住麦克阿瑟的命门

彭德怀不愧是长期在一线作战的实践型大军事家,他敏锐地意识到,麦克阿瑟的进攻部署,在操作上存在着致命缺陷,那就是:

联合国军分兵了。

他们一分为二了。

表面看,联合国军同时向北部大举进攻,是一个拳头出击,可受朝鲜北部地形制约,沿半岛平面向北推进的联合国军,客观上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西线部队、东线部队之间,形成了一个80至130公里的山地空当。

分兵为二,降低了不只一半的战斗力。

联合国军被动分割,各个击破的可能性就出现了。

此时,在战役指挥协同上,联合国军也出了大问题。

联合国军西线,归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指挥;

联合国军东线,归美军第10军阿尔蒙德军长指挥。

两支军队的协同,要经过住在日本东京的麦克阿瑟司令官指挥。

这样,协同作战能力势必大大减弱。

而此时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则完全是高效的。1950年11月5日,毛泽东决定让第9兵团入朝。在致彭德怀、邓华的电报中,毛泽东将指挥权问题讲得很清楚:

“该兵团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

重要的是,天天在北京读朝鲜地图的毛泽东,不但与彭德怀一样,看到了联合国军这一分兵的致命缺陷,还看到由这一致命缺陷导致的另外一个致命缺陷——只要派出强有力部队,抢占两条战线中间空当的结合点,就能将联合国军的两条战线彻底割裂,使其东西不能相顾。

到那时,麦克阿瑟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德川,是联合国军两条战线的结合点,也就成了联合国军的命门。

于是,毛泽东给彭德怀写了一封极为重要的电报,告诉彭德怀“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就是说,一定要抢占德川。

志愿军抢占德川的故事,上演了。

彭德怀的用兵之道:在关键之地用关键之力

德川城,处于朝鲜半岛蜂腰部东西海岸线的中间位置,在朝鲜北部妙香山中部,是联合国军东线、西线两支部队的结合点。

既为战略结合点,富有军事天才之称的麦克阿瑟不会看不到,他向那里派出了一支部队。

可惜的是,虽然他派了部队,但只派了打仗最熊的韩军驻守。

如此决策,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麦克阿瑟司令官还是轻敌了,根本就没有把中国将领的战略战术放在眼里,也没有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1950年11月25日黄昏,第二次战役打响。

对志愿军而言,这次战役西线的成败,取决于能否顺利占领德川,使联合国军东西不能相顾,并由德川直接向南穿插到联合国军的后方,在西线联合国军的后屁股上插一刀,断了西线联合国军的后路。

然后,包联合国军的“饺子”!

响鼓用重锤。

派兵时,彭德怀将包打德川、穿插到联合国军后方关门的任务,交给了在第一次战役中挨了他训的第38军,以及第42军。

鉴于这次穿插的重要性,讨论派兵时,身为司令员的彭德怀,竟然决定要亲自到第38军军部,一线指挥这场决定性战斗。

他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的否决。

元帅怎能做先锋!

会议最终决定:由志愿军副司令员、猛将韩先楚坐镇前敌指挥部,统一指挥左翼的第38军和第42军,断敌退路。

然后配合正面的四个军,一举消灭西线的联合国军!

名将韩先楚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刚刚正常化。

有一天,湖北红安县新集镇吴家嘴子村来了一位特殊客人。这位客人,就是在朝鲜战争中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的大名鼎鼎的范佛里特中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他指挥联合国军打的。

在朝鲜战场上,这位范佛里特将军因战败被解职回国。时隔20多年,这位老人来此地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打败他的中国将军,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了这位神奇的中国将军。

他看到了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一个极端贫穷的小村庄。

“想不到将军竟出生在这么贫穷的地方!”据说,这位美国将军发出一句感叹后,悄然离开。

真不知这位美国将军,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这个村子,就是猛将韩先楚的家乡。

韩先楚上将,1913年生,湖北红安人,出身贫农,家里穷得叮当响。虽没上过什么学,但用毛泽东的话讲,在战争中学会战争,长期的战争熏陶,他练就能征惯战的本领。

韩先楚将军的胆大是出了名的。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中央军委在广州召开审定军队战斗条令会议,当讨论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一节时,韩先楚说:“把消灭敌人放在前,保存自己放到后。”与会人犹豫不决。

同类推荐
  • 战日寇

    战日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中华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各地抗日力量纷纷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国难当头良将出,精忠报国战马鸣。日寇侵占中华,中华男儿挺身而战,漫天烽火,血战日寇。逆境之中,反败为胜。万人之敌,所向披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不要与实际人物挂钩。
  • 天地战

    天地战

    2100年,中国北京市突遭类似关羽的人袭击......“特种部队,务必取得那个看似关羽的人的基因。”“是”“局长,这基因好像真是......”“不,怎么可能。报告给我,什么真的...."”还有十秒....“
  • 为什么不战

    为什么不战

    特种部队最强的队长被敌人害了队员们都不信任刘火能报的了仇敌人是全世界最强的杀手组织没有一个援军这个时候你是进?是退?唯有一战!
  • 骁营

    骁营

    完成一名平凡普通的年青人,基于对军人的一份敬意……。
  • 来自两百年后的火星

    来自两百年后的火星

    战争总是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进入你的生活,当一切全部崩溃,重建便是最后的选项。如果战争能留下什么,那应该就是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当从两百年后的火星回到这里,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时代,变革正在暗中悄然发生。星际时代已经不再遥远。米国人的高能粒子大炮也在迫近,星际旅行即将启程!
热门推荐
  • 缘分来过,我们擦肩而过

    缘分来过,我们擦肩而过

    鹿晗,当你认出我时,我却忘记了你,可当我记起你时,你忘记了我,这,就是天意,我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夏紫幽夏紫幽,我鹿晗从不相信天意,既然你忘记了我,我就让你记起我,你若不爱我,我便让你爱上我--鹿晗这是一场EXO与六个女孩儿的故事
  • 第一宠婚:BOSS大人,别撩我

    第一宠婚:BOSS大人,别撩我

    (宠文+甜文)……席晚原本以为她只是惹了一个来路不清的陌生男人,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她惹上的是一匹狼。得知身份不一般,想要划清关系时,却已经来不及。几次三翻被欺负,她终于生气了:“你还要脸吗?”男人沉默两秒:“要脸干什么,要你就够了。”
  • 仙剑纪

    仙剑纪

    甘平被师傅捡到,但却身患奇怪的病。因为生病,甘平小小年纪就知道了自己命运的轨迹,为了找到治病的方法,或者说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甘平从山上走下,走向尘世。甘平一路走来,原本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意外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西川的蝴蝶震动双翅,隔着无尽之海的西土终将席卷一场巨大的风暴。
  • 紫色漩涡

    紫色漩涡

    现在不能剧透,剧透了就不是好宝宝了,作者宝宝就是这么任性
  • 鹿晗,此生挚爱

    鹿晗,此生挚爱

    她被渣男抛弃,却因为迷糊而遇上了一个此生难忘的男人,从此一见钟情!机缘巧合,她错过了他!却不曾想,五年后的演唱会上,她再次遇到了他!从此穷追猛打,不把人追到手誓不罢休!冷月希:“鹿晗,我是不会放弃的!”鹿晗:“我和你才见过两次!”冷月希:“没关系!以后会见得更多!”鹿晗:“……”作者第一次这同人小说,写的不好勿喷,因为实在没啥经验,都是凭兴趣写的!
  • 神级蜕变

    神级蜕变

    所谓蜕变,就是一只毛毛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虽然蜕变的过程危机四伏,伴随着死亡。王凌轩觉得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面对死亡……世人终将破茧重生,以蜕变后的姿态重临世界。飞翔在天际睥睨璀璨的世界。蜕变是痛苦的!痛苦的蜕变是成长的契机。我怕痛苦,我更怕没来的及经历痛苦……就成长了……
  • 请当我的随从

    请当我的随从

    佣兵艾塞斯接下了修女夏莎拉的委托,护送她去风之国度的王城艾西亚,不料,这却是一场涉及到王家争斗的危险旅程。夏莎拉令艾塞斯大伤脑筋,然而在短暂的旅程之中,他却又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个任性的女子。命中注定,他,大陆最英俊的男子和第一佣兵,今生只能当那狂妄修女的随从兼奴仆了吗?
  • 小尼阿福

    小尼阿福

    她和他是前世的欢喜冤家,他和他却是生来的“瑜亮”,一次命运的轮回,他们在另一个时空交合……到底是坚持着前世的诺言还是将从心出发……一个小尼姑在走投无路时会遇上什么呢?她没有什么才智,好吧,也算不上美人,但事先说好,那些事你们就慢慢争吧,可别拖我下水才好……
  • 魂逆朱天

    魂逆朱天

    我想得之,便可得;若想弃之,便可弃。既然天已然浑浊,我便让这天变为血一样的朱红,用天的血液,清洗这天地的污浊。
  • 世界艺术5000年

    世界艺术5000年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世界艺术5000年》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