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2000000030

第30章 百万大军打出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3)

最后采取了向北突围。由于美军已经发现第180师被围,在北部进行了重点堵截,突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突围方式上,一种是分散突围,一种是集中突围。最后采取了分散突围方式。结果,不得不遗弃大量伤员,全师只突出3000多人。其中第538团采取了全团集中突围,全团突出了1000多人,是第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

第27军、第12军等突围成功的部队,无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围,在遭遇敌人堵截的情况下,先向翼侧转移,再向北突围。

当然,第180师所属的第3兵团指挥员处置不当、指挥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将战役转移的电报发各兵团,而第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此时表现出粗心大意和粗枝大叶,他既没有根据本兵团情况提出具体方案,也没有安排部署各军如何转移,而是把志愿军司令部电报转发各军,就什么也不管了。

这样,王近山率兵团指挥部开始转移,各下属部队自行转移,并在转移时关闭了电台。

志愿军司令部联系他们,联系不上。

第60军联系他们,联系不上。第60军军长韦杰事后回忆,看到第180师危险处境后,马上请示兵团第180师是否后撤,但联系不上。从大局考虑,只好让第180师孤悬敌后,错失了跳出包围圈的最好时机。

彭总为此大怒,把王近山骂了个狗血喷头,认为王近山头脑简单,完全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员应有的素质。

导致第180师作出错误决策的,还有上级的指示电报。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兵团分别给第60军发电,要求第180师掩护兵团主力转移,必然坚守在春川以南。

这个电报,要了第180师的命。

据韦杰和第180师师长郑其贵回忆,眼看美军从其翼侧迂回,本想立马跑掉,但考虑到上级电报要求,始终不敢放弃据守阵地。后来军部来电要求其突围,可第3兵团发来电报,要求一定要妥善处置好伤员,不准遗弃伤员。这就使第180师指挥员难下决心突围。当时第180师有1000多伤员,有数百人无法带走。师党委开会研究突围问题时,伤员如何处置没有办法,会议开了一天也没有下定决心。

可见,第180师被围歼,责任不在一方。

这个教训,太惨痛了。

刘光子一人俘敌63名,斯大林非常好奇

在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当英国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与我志愿军部队在一个叫雪马里的地方交火时,我志愿军战士刘光子一人俘敌63名,创下了朝鲜战争中的俘敌纪录。

据记载,格洛斯特营有150年的历史,该部队在1810年远征埃及的殖民战役中,因突出重围转败为胜,受到英王赏赐。从此这个营的官兵,军帽上特许佩带一前一后两枚写着“皇家陆军”的徽章,又称“皇家陆军双徽营”。

入朝时,该营隶属于英军第29旅,其平时训练极为严格,属于英军“精锐中的精锐”。这支曾有过巨大荣誉和辉煌的王牌部队被中国军队包围后,在联合国军和英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奇微司令官接到报告后,亲到朝鲜,研究如何解救“格洛斯特营”,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该部!

出乎意料,由美军第3师组成的救援部队,受到志愿军第187师外围部队的勇猛阻击,尽管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无数次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却始终无法攻破防线。最紧张时,援敌与“格洛斯特营”相距不到两英里,却始终无法会合。

4月25日,第561团向被围的英国王牌部队发起最后攻击。训练有素的“格洛斯特营”不甘就擒,拼命抵抗。这支自认为训练狠、能打仗的英军部队,一交手方知道还真不是志愿军的对手,一番激战后,英军被打得四处溃逃。

这天中午,2连志愿军战士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随部队向英军冲锋,当冲到一个小高地上时,忽然发现有“格洛斯特营”的一个炮兵连,大约100多号人正准备携炮逃走。刘光子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接着他让两名缺乏作战经验的战士趴在大石头后面射击掩护,自己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在距敌人有几十米远处,刘光子迅速掏出一颗在手榴弹上捆炸药的“反坦克手雷”,投了出去。这种手雷威力大,一下子炸倒了一片英军。借着爆炸后的浓浓硝烟,他一边举枪扫射一边大喊:“第1营向左,第2营向右,给我冲!”

英军被打晕了,再加上山上有两名志愿军新兵在不停向他们射击,他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志愿军。

当刘光子一下冲到英军阵地前,用战前学的那点英语大喊“缴枪不杀”时,活着的英军官兵无一例外地举起手,投降了。看到眼前黑压压地站了这么多英军,刘光子急中生智,向空中扫了一梭子弹,大喊“立即站队,集合”。

当英军挤着站好队时,有人才开始反应过来,对方就一个人!有人捡枪试图向刘光子射击,刘光子上去就是一梭子,放倒了好几个,剩下的吓得再也不敢反抗了。

他单枪匹马,押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往山上走去,刚走了一段,又有明白过来的英军士兵想逃跑。他马上又扔出一颗手雷,炸倒了那些要逃的人。

他举枪大喊:“别跑,谁跑我就打死谁!”

就这样,在场的英军都被“震”住了,两名新兵也飞跑着赶来接应,押着这些英军俘虏回了队伍。

刘光子为人老实、腼腆,捉了这么多俘虏,也不向上级汇报,甚至不愿承认这么多俘虏是他一个人抓的。

战斗结束,在清点俘虏时,首长吃惊地发现,有63名英军俘虏没人报。部队领导开展了调查,两名新兵沉不住气,说:“这些俘虏是我们组长刘光子捉的!”

团领导听了着实吃了一惊:“他一人能俘虏63名英军?!”这可是英军王牌“格洛斯特营”的一个连啊!

后经核实,情况属实。

刘光子的英雄事迹上报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记一等功,很多志愿军士兵纷纷效仿学习。

1954年,刘光子到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活动时,斯大林接见了这位传奇式的英雄。

这位伟人兴致勃勃地问刘光子:“你怎么能一次俘虏那么多英军呢?”

刘光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当时反正是豁出去了!”

这话说得很实在。

1958年,刘光子复员回乡。据内蒙古临河民政局的同志介绍,回乡后刘光子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担任过乡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及旗人大副主任等职,在抗美援朝时用过的大瓷碗,他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用。

1997年,刘光子去世,享年76岁。1999年,他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纪录片,选入《抗美援朝精彩战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当年在雪马里捉俘虏用过的那支冲锋枪,如今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扭转战局的铁原阻击战

第五次战役后期,联合国军猛打猛冲,对志愿军造成了很大威胁。

一个叫铁原的地方很重要,如果让美军轻而易举地越过铁原,其装甲部队在北部平原上就能发挥出巨大优势,疲惫的志愿军主力不但无法休整,而且将面临更大危险和牺牲。

第63军原属于华北野战军的第19兵团,入朝后历经五次战役,一直在一线作战,军长是傅崇碧。

当时,在断粮且背水作战情况下,傅崇碧当机立断,决定全军撤过北汉江。到了江边,发现此时美军也到了。情急之下,傅崇碧命部队将士戴上缴获的敌军钢盔,大摇大摆地涉水过江。美军以为第63军是韩军部队,竟将他们放了过去。

人困马乏的第63军刚到江北,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接到彭德怀的指示:速赶到铁原地区,在25公里宽的正面战场防守15天。

原来,因联合国军进展速度太快,整个志愿军防线出现多处漏洞,情急之下,彭德怀只好抓第63军阻击联合国军。

对于饥疲交加、减员甚重的第63军,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此时,他们面前的联合国军的兵力有5万多人,美骑1师、美25师、英28旅、英29旅都在其列,而第63军共有将士2.4万余人。联合国军有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还有空军;志愿军有火炮240门,没有坦克和飞机。

面对强敌,傅崇碧表现出极高的指挥才能,采取了纵深梯次配备的方法,少摆兵,多屯兵,以减少敌人密集火力对志愿军的杀伤。同时以战斗小组在前沿与敌纠缠,使敌不能过早迫近志愿军阵地。在战术上,采取正面抗击与侧翼反击相结合,并在夜晚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的战法。

铁原阻击战打得异常惨烈,美军经常是以大群坦克部队开路,像倒塌的城墙一样压向志愿军阵地。

而志愿军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只好以血肉之躯与敌搏斗,很多连全体战死在阵地上。

美军炮火打得山呼海啸,志愿军的阵地像被火洗了一样。傅崇碧指挥第63军部队顽强死守,昼失夜反,在迟滞敌军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总体上遏制住了美军的攻势。

第63军几乎将所有的兵力都填了进去,最后,机关干部、通信员、炊事员,都上了战场。

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整整打了13天,在志愿军全线回撤、部队稳住防线后,傅崇碧率第63军撤出了焦土一样的铁原阵地。铁原阻击战,第63军胜利完成了总部的任务,为稳定整个战线赢得了时间。但部队伤亡惨重,其第188师第563团入朝时兵员为2700人,打完铁原阻击战后,只剩下266人。

在部队撤出阵地后,彭德怀问傅崇碧:“有什么要求?”

傅崇碧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

彭德怀慷慨地说:“我给你补两万。”

6月1日,志愿军第20、27、42、47军,于新幕、伊川、鸡雄山、黑云吐岭一线构成纵深防线。

6月10日,我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敌军阻于“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第五次战役打出了一个出乎意料,不能不使毛泽东等领导人对原来的战略设想、战役指导方式、战术原则,乃至军队建设的许多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尽管李奇微对战果基本满意,但仍惊讶于志愿军的顽强和战斗素养:“敌人再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并且在其大批部队和补给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安然逃脱。”

同类推荐
  • 热血军校

    热血军校

    江宁陆军指挥学院,华夏国最隐秘的军校。这里的学员是军人中的军人,士兵中的王者。来这里的每一名年轻人都将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与青春无悔为这个国家铸就起属于自己的钢铁长城。
  • 铁血追击

    铁血追击

    特派员牛强强与他的恋人、老乡、同志展开了一场热血追击战斗!74分钟的热血抗战剧,与你共享!书友交流QQ474727443!
  • 雷霆帝国

    雷霆帝国

    主角穿越到地球平行空间的古代,不想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偏僻小国可笑战争的炮灰。为保命,他毅然拿起武器奔向战场。这里有的是激情,铁血悲壮的战争也有玩弄权势的阴谋,阳谋。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悱恻缠绵感情述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高强武功,没有绝世智谋,也没有无双运气,更不带逆天的主角光环。换你来,你又如何在这杀戮之地生存?来吧,看看小七如何在乱世生存,一步步创下辉煌王朝帝国的。《雷霆帝国》等你来。
  • 末路雇佣兵

    末路雇佣兵

    一个退役的特种兵重新拿起武器,走上了雇佣兵这条不归路。在他身上,又会有怎样的故事?他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猛虎出山

    猛虎出山

    这是一个在军队的背景下,孙强与他的战友们通过层层选拔加入特战队多次执行任务,但由于一次任务失败被开除军籍,他们以为后半生就这样平凡的度过了,但他们发现被卷进一个更大的阴谋中,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结局究竟如何……
热门推荐
  • 名门之华丽逆袭

    名门之华丽逆袭

    从一个普通的女孩变成了名门小姐,莫夕柯努力适应这个身份,为了弟弟,她要变得强大起来。
  • 鬼夫来了

    鬼夫来了

    我的体质比较特殊,能看见一些人们常说的鬼。刚开始我还很恐惧,不过那些鬼好像不会害人,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但最近我发现我好像被一个恶鬼缠住了,晚上都不敢睡觉,因为他每天午夜都会出现,还用僵硬冰冷的手到处摸我,逼我和他拜堂成亲……
  • 重生之御龙三国

    重生之御龙三国

    他本是《御龙在天》的国战指挥却在一次游戏中意外猝死重生回三国的他发现自己携带着自己在游戏中的职业技能看他会经历一个怎样精彩的故事
  • 灵泉寨

    灵泉寨

    这是一部倾注了太多心血与汗水的作品,凝聚了作家太多太多对家园、对故土的深情与厚爱。有雅士说,《灵泉寨》以浓淡相宜的水墨,为读者创绘出一轴富有民族气派的画卷——灵泉寨百年沧桑风情图;有雅士说,读《灵泉寨》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生活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如今已不复存在的静谧的村庄;还有雅士说,《灵泉寨》这个书名,充满了灵气,非常鲜活,让人心生好奇。这是一个有些封闭却风景独好,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寨子。《灵泉寨》描绘了一个足以让人心生向往的诗意“家园”,而又通过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变化,向读者展开了一道道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掀起了一场保卫自然家园乃至精神家园的战争。
  • Orthodoxy

    Orthodox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之病娇系统

    末世之病娇系统

    崩坏的世界,开始崩坏的主角,一切的改变从病娇开始,病娇系统启动,可爱女生为何频频黑化,美好形象为何屡屡崩坏,爱比死更冷,这背后隐藏着什么苦衷和叹息?最终是毁灭?还是得到救赎?一切答案尽在末世病娇系统。注意事项:1.本文是变身文,不喜者勿入,2.正义感强烈者,玻璃心者,建议最好点击有上角X,3.观看此文之前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有毁你三观的可能,假如毁你三观概不负责,4.不喜者,请默默点击右上角的X,谢谢。(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主角,出事概不负责)
  • 凝重的大树

    凝重的大树

    窈窕高知少妇未婚,却有一仙女般的女儿;市长候选人被举报“包养女人”,仕途夭折。“那女孩子呢?那个年轻女孩是谁?”省委副书记用气得发抖得手指着年轻女孩的照片。“没有那种关系?没有那种关系哪来的女儿?”……“人家王博士明白是赵姨没看上他,就迅速告辞了。”——他给她做媒不成啊……“等!等!我和妈妈等了你半辈子了,至今是无限期限。最起码孟宏达还给了我期限!你呢?你给了我妈什么期限?”美少女诘问道……郝雨儿是借酒装醉,醉给方晓松看的。她就想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把他折腾过来,再看看他因心疼她而流露出的表情。——看这一锅粥儿搅得,真是乱了套了……大唐宰相婚恋三部曲之一。现实主义当代题材。山东省2016重点扶持提名作品。
  • 民间术士

    民间术士

    魏昆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过着标准的屌丝生活,直到有天被乱入鬼魂缠身后,一切都被打乱了。
  • 永远爱TFBOYS

    永远爱TFBOYS

    TFBOYS和三个女孩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诸天仙皇

    诸天仙皇

    末法时代,道法不显,长生无望,人生百年朝瞬可至,终为黄土,今万界合一,长生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