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200000019

第19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本章专门论述了疟病的病机脉证、治法和分类证治。

根据疟病的脉证,提出汗、吐、下、清、温、针、灸、饮食调理等治疗方法;并按照疟病寒热的多少分为瘅疟、温疟、牝疟,同时指出疟疾日久不愈,可以形成疟母。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论治方药。

本章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对疟疾的辨证论治有所发展,为后世论疟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基础,并且对临床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原著精读

【原文1】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①也,以饮食消息止之②。

【词解】

①风发:风,泛指邪气。风发,是感受风邪而发热。

②以饮食消息止之:指适当的饮食调理。

【释义】 本条从脉象论述疟病的病机和治则。

疟病是感受疟邪而引起的疾病,病位在少阳。疟之邪搏少阳,故脉多弦,但由于病人的体质的差异以及疟邪伤人兼夹的病邪的不同,故疟病往往以不同兼脉出现。如热重者多见弦数,寒盛者多见弦迟。其病情变化,亦有偏表偏里,在上在下,属寒属热的不同。如弦小而紧,是病偏于里,多兼有食滞,可酌用下法。如脉浮而大,是病偏在上,可酌用吐法。至于迟紧两脉,虽均主寒,但有表里不同,如弦紧是病偏于表,多兼感风寒,可用发汗法,或结合针灸治疗;如弦迟则为里寒,可用温法。

弦而兼数是里热炽盛之象,病属阳邪,故言“风发”,“饮食消息止之”是指以甘寒饮食调理治疗。本条是通过对脉象的论述来阐发疟病的机制,同时并根据脉象来说明疾病的诊治。

【原文2】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①,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②,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蟅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窝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词解】

①不差:没有痊愈。

②疟母:指疟病久而不愈,邪气与痰血结于胁下而形成癥块的一种病证。

【释义】 本条论述疟母的形成和治法。

本条开始“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一句,是谓疟病经过一定时日,如正气能胜邪气,自然会痊愈。旨在说明人与自然相通应,天气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着密切联系,治疗时应考虑这一因素。然而疟病迁延过久,反复发作,必致正气渐衰,疟邪则可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之证。

疟母日久,又会影响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变生它证,故应“急治”。方用鳖甲煎丸,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痰消积。方中鳖甲为主药能化癥块,除寒热;佐以射干(乌扇)、桃仁、牡丹皮、芍药、紫葳、赤硝、黄芩祛瘀通滞;协以平甲虫(鼠妇)、蛰虫、蜂窝、蜣螂,则消坚杀虫治疟其效更著;葶苈子、石韦、瞿麦利水道;柴胡、桂枝、半夏、厚朴、黄芩、干姜理气机,调寒热;人参、阿胶,以补气血;灶中灰,主癥瘕坚积;清酒能行药势。合而成为治疗疟母的主方。本方除治疗疟母外,还多用于慢性肝炎、血吸虫病、黑热病所致的肝脾大及其他瘀血证,如妇女子宫肌瘤、囊肿、顽固性胸胁疼痛等属正虚邪久不除者。本方虽有扶正之药,仍以驱邪为主,久病体弱者,若单用此丸久服,有时不但不能消积,反可伤正,故宜与补益之剂合用。

【辨治要点】

主证:疟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形成痞块。

成因:疟病迁延过久,邪气与痰血结于胁下,结成痞块。

治法:行气化痰,活血祛瘀,扶正消积。

方药:鳖甲煎丸(鳖甲、射干、黄芩、柴胡、平甲虫(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韦、厚朴、牡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蛰虫、阿胶、蜂窝、赤硝、蜣螂、桃仁、煅灶下灰、清酒)。

【原文3】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①,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②。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③之间,令人消铄脱肉④。

【词解】

①烦冤:谓烦闷不适。难以言状的样子。

②瘅(dan单)疟:瘅谓热也。瘅疟是一种阳热炽盛,耗伤阴液,表现为但热不寒的疟病。

③分肉:即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分明;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

④消铄(shuo朔)脱肉:指阳热之邪消灼耗损人体肌肉。

【释义】 本条论述瘅疟的病机和症状。

瘅疟的病机是阴液亏损,阳热亢胜。“阴气孤绝,阳气独发”言其病机。这里的“阴气”,指津液;“阳气”指热邪。阴液不足,阳热过盛,所以出现“但热不寒”的症状。阳热内盛,扰乱心胸,故而烦冤;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故手足热;热邪犯胃,胃气上逆,故欲作呕吐。“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说明瘅疟病机为内外热盛。

热胜而耗阴伤液,故令人肌肉消损。对于瘅疟,仲景没有提出具体的治法和方剂,但根据其病机,后世医家多主张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化裁治之,清独胜之邪热,救将竭之阴液。

【原文4】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去皮)三两上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释义】 本条论述温疟的证治。

温疟从其脉证以及所用方剂分析,乃为里热炽盛,表有寒邪。第1条“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说明了疟病脉象的特点。此条谓“其脉如平”,意指温疟的脉象和平时常见的病脉一样,多见弦数。身无寒但热,为内热盛。骨节疼烦,为表寒未解。时时作呕为热伤胃气,可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止呕,加桂枝以解表邪。瘅疟与温疟从上述原文看都有但热不寒的症状,均属热盛,但其程度有差异。《素问·疟论》以先热后寒为温疟,但热不寒为瘅疟。可知温疟并非无寒,只是热多寒少而已。

【辨治要点】

主证: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成因:表寒里热。

治法:解散表邪,清泄内热、生津止呕。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知母、甘草、石膏、粳米、桂枝)。

瘅疟、温疟均属疟病热盛证型,不同的是:瘅疟因表里皆热,故但热无寒,温疟则里虽热而表可兼寒,故应属热多寒少;瘅疟病重,气阴两伤,温疟较轻,挟有表寒,它们在病机、症状上有所不同。

【原文5】 疟多寒者,名曰牝疟①,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词解】 ①牝(pin聘)疟:《医方考》云:“牝,阴也,无阳之名,故多寒名牝疟。”

【释义】 本条论述牝疟的证治。

牝疟,亦即寒疟,多由素体阳虚,阳气难以外达,或素有痰饮,阳为饮邪所阻,疟邪留于阴分,故临床以寒多热少为特征,蜀漆散乃祛痰止疟之剂,方中蜀漆(即常山苗),功能祛痰截疟为主药,配云母、龙骨以助阳扶正,镇逆安神为佐药,浆水和胃,且酸收敛阴,助蜀漆祛痰。然治疟疗效与服药时间有关,故方后曰:“临发时服”,很有实践意义。凡服常山、蜀漆一类方剂,必须在未发前1~2小时服药,过早过迟,均难获效。《素问·刺疟篇》王注谓:“先其发时,真邪异居,波陇不起,故可治;过时则真邪相合,攻之则反伤正气,故曰失时。”这是用本方治疟疾首应注意的问题。

【辨治要点】

主证:牝疟,寒多热少。

成因:阳为痰饮所阻,疟邪留于阴分。

治法:祛痰截疟,助阳扶正。

方药:蜀漆散(蜀漆、云母、龙骨)。

本条方后所谓:“温疟加蜀漆半分”,有些注家认为,当系“湿疟”之误,张路玉曰:“蜀漆性专逐湿追痰,稍增半分于本方之中,则可以治太阴湿疟,湿为阴邪,斜纽其阳,亦必多寒少热,故此方尤为符合,旧本金匮方后误作温疟大谬。详云母、龙骨纯阳之性决非温疟所宜。以牝为牡,将湿作温,千古未剖之疑团,一旦豁然贯通矣。”此说可作参考。

二、小结

本章对疟病的脉因证治进行了专门论述。

疟疾的病因病机是疟邪侵袭人体,停于少阳半表半里,同时由于个人体质差异以及兼夹其他病邪等因素,疟邪有偏热、偏寒、偏表、偏里以及在上在下的差异。

疟病的脉象主脉为弦脉,可因兼夹的病邪不同而兼亦它脉。其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分别用温、清、吐、汗、下以及饮食调理等方法。具体治疗则根据寒热多少的不同分别论治:一是瘅疟,以但热不寒为特征,因阴津受损,内外皆热引起,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治之;二是温疟,以热多寒少为特征,因热盛津伤,外邪未解引起,可用白虎加桂枝汤治之;三是牝疟,以寒多热少为特征,因素体阳虚,或阳被痰遏引起,可用蜀漆散治之。疟病久治不愈,可以导致人体正气损伤,痰聚血瘀,形成疟母,宜鳖甲煎丸治之。

本章有关疟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以及方药及其服药方法等对后世治疗疟疾及类似疾病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撰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珍贵的科学遗产。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珍视,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随着护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护理已不单是疾病护理,而是针对病人的全面、系统的整体化护理。护理专业的实训包括课间见习、见习、临床实习。它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和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去正确解决各种临床护理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 精神疾病1000问

    精神疾病1000问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见疾病1000问丛书》,是众多医药工作者历时两年多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各学科专家集长期临床实践之作。该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笔触,将不同的疾病以问答的形式叙述,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对所需内容的查询。该书不仅是广大群众医疗保健用书,也是医药工作者有益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夜凌风雨

    夜凌风雨

    “这世界上有鬼吗?”“不知道!”“那你在干什么?”“呵呵!”我笑了:“这世上有没有鬼我不知道,不过一定有些超过我们人的力量错在。”“那是什么?”“嘘!”我不禁激动的眯上眼睛:“它来了!”
  • 神魔羽录

    神魔羽录

    精灵一族被何人所囚?洪荒巨兽为何无故消失?修罗一族因何故惨遭灭族?与神族并存的黑暗神族为何堕落,会被世人称之为魔?神魔大战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一段段令人不解的谜团!一场场惊天大战所留下的遗迹!无不令人向往那个辉煌的年代!创世神怜悯世人,以无上法力,将那个早已尘封的历史凝聚成为一部旷世奇书《神魔羽录》借此为世人解惑!一切精彩,尽在《神魔羽录》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 天狐灵探

    天狐灵探

    失势的豪门少爷,一次改变命运的转机,一片无垠的广阔天地,一场场尽心策划的阴谋,一个庞大背后势力,一个惊天动地的邪恶计划。
  • 桃花缘季

    桃花缘季

    我终是成了你的心头之人。就算是心头大患也好
  • 吾妻倾城:妖娆六小姐

    吾妻倾城:妖娆六小姐

    她是烈焰国最无能的小姐,却爱上了最尊贵的王爷,人人笑她痴心妄想,却不曾想有朝一日她惊艳天下,步步生花。他是孱弱的病王爷,被世人遗忘,被逼无奈娶了个最无能小姐,却不曾想这个无能小姐竟然如此妖娆。“王爷,世人皆说我是妖,要将我火焚呢”某女子淡淡的道。“我妻妖娆,他们是嫉妒,这天下若是容不下你,我便毁了这天下”某男子浅笑着说。什么无能?什么孱弱?明明就是两个最强大的存在。眼睛可以骗人,唯心不可,我爱你,所以跨过万年来寻你。
  • 龙武霸尊

    龙武霸尊

    【这是个废弃的开篇,勿看!】一个落魄少年,偶然得到日月乾坤剑,可吞噬天地能量为己用。更觉醒龙族血脉之力,可在一念间化作魔龙盘踞与天穹之上。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争霸之路。当别人正在和同辈间较量时,他已经将那些同辈的师父踩在脚下;当别人正在为强奸公主未遂而担心时,他搂着皇上的女人睡纱床……好男儿,当如刀一般,雄浑厚重,刚猛霸道;当如剑一般,宁折不弯,锋芒毕露!看天不爽,则斩破那天,自己做天道、看地不爽,则踏破那地,镇压万古苍茫。所以,他夺走了天,战败了地。他要这诸天万界,都留下他的威名。
  • 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

    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

    万年前,天元大陆百族林立,各种强者层出不穷;万年后,大陆圣阶为王,神阶不可见,职业不全,到底是什么导致万年前大陆强者陨落。带着写轮眼穿越的龙昊天穿越到天元大陆,又会有怎么样的际遇,一切都在本书带着写轮眼异界成神中。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本书是由甘肃省抗震救灾宣传部报道先进新闻工作者、中央驻甘新闻单位记者、甘肃新闻媒体记者、灾区宣传部门同志撰写的,是他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线采访的亲身经历,深入甘肃灾区第一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
  • 发丘门

    发丘门

    古代的的盗墓专家流派——发丘门的最后一代传承者意外收到的一件青铜小鼎,引来几方势力争夺,解开其中秘密,从而踏上一段奇妙的地下之旅!
  • 我和你,一起成长

    我和你,一起成长

    这是一个没有经过雕琢的故事。白描出来就带着小说的韵味。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成长过程。一个在生活的悬崖边上求学,希望能够出人头地的念想。这是一面反映这个社会一类人的镜子。在书写时,最大限度地再现了一名学生眼中的真实。文章应该是一面反映真实的镜子,文章应该是作者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说他是一种现实主义,显得附庸风雅;说他是先锋派,只是不爱一些白话,幻想的网文,希望写一写真正的生活罢了。也许这篇文章中很多的镜头他是不和谐的,既然他是镜子,也许这个和谐社会确实有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呢。但他的思想是积极的,即便如履薄冰,我也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