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200000032

第32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

本章论述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三焦各部病证及脏腑积聚脉证及治疗。但全章内容脱简较多,如五脏风寒部分,所缺者有肾中风、脾中寒、肾中寒;其论“所伤”,仅有心伤,余四脏阙如;“邪气留着”病证,仅有肝着和肾着,心、肺、脾俱无;论三焦竭的条文中,又缺中焦竭;治疗方面,唯对“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证的方治论述较为具体,而心肺两脏则有论无方;脏腑积聚在于指出积、聚、馨气三者的鉴别,在学习时当与其他章相关内容互参。

因所述病证皆与脏腑有关,体现了脏腑经络辨证的精神,故合为一章。

一、原著精读

【原文1】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①,冒②而肿胀。

【词解】

①身运而重:运,《广雅·释诂四》:“运,转也。”而,作“则”解。即身体运转动摇则感觉笨重,不能自主。

②冒:指头目眩冒。

【释义】 本条论述肺中风的症状。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风邪犯肺,燥伤津液,肺失清肃,气不布津,则见口燥、气喘;肺主一身治节,宗气被伤,治节失职,气机不利而卫阳不能外达,故见“身运而重”;肺气不利,水道失调,水气上逆则昏冒,水湿外溢,浸渍肌肤,则身体肿胀。

【原文2】 肺中寒,吐浊涕。

【释义】 本条论述肺中寒的症状。

肺居上焦为华盖,又为娇脏,在液为涕,肺受寒邪侵袭,胸阳不布,则津液凝聚,变生浊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寒气生浊”。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浊涕不能从鼻出而从口出,故云“吐浊涕”。

【原文3】 肺死藏①,浮之②虚,按之③弱如葱叶,下④无根者,死。

【词解】

①死脏:指脏气将绝而出现的真脏脉。

②浮之:轻按、浮取之意。

③按之:中取之意。

④下:一指沉取,一指尺脉,根据本条文气,当以前者较妥。

【释义】 本条论述肺死脏的脉象。

肺之平脉,“厌厌聂聂,如落榆荚”(《素问·平人气象论》),呈轻浮和缓流利之貌。若其脉浮取虚弱无力,中取软弱如葱叶之中空,沉取无根而不应,表明肺气已绝,预后不良,故主死。临床尚须结合症状来诊断,如《伤寒论·辨脉法》载“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脉经》亦有“口张但气出而不还”之论,故临证可见喘促不得息,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等证情。四诊合参,则比较全面。

【原文4】 肝中风者,头目瞤①,两胁痛,行常伛②,令人嗜甘。

【词解】

①头目瞤:瞤,音顺,《说文》:“目动也”,指眼皮跳动;亦指肌肉掣动。头目瞤,指头皮及眼皮肌肉跳动。

②行常伛:伛,音宇,指驼背。行常伛,指行走时常曲背垂肩。

【释义】 本条论述肝中风的症状。

肝主筋,开窍于目,为风木之脏,其经脉布胁肋,上连目系,出额至巅顶。风气中于肝,风性轻扬,扰动于上,则见头目瞤,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谓;风易从火化,消灼精血,筋脉失濡,则拘急不利,不能伸展自如,故见“两胁痛,行常伛”。《素问·脏气法时论》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伤筋急,甘能入脾,土气冲和,则肝气条达,故病人喜食甘味。

【原文5】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释义】 本条论述肝中寒的症状。

肝在体主筋,寒邪留滞肝经,则厥阴筋脉收引拘急则“两臂不举”。肝脉循喉咙之后,上络舌本,肝寒则津液不布,舌咽失于濡润则“舌本燥”。肝喜条达,肝寒则肝气郁结,故“喜太息”。肝脉上贯胸膈,寒闭于肝则胸阳不布,脉络凝塞则见“胸中痛,不得转侧”。肝寒犯胃,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故见“食则吐”。气逆而开,津随之而泄,故吐而汗出。

【原文6】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①,或曲如蛇行②者,死。

【词解】

①如索不来:如索,形容脉犹绳索弦紧之象。不来,指脉来断断续续,无从容和缓之象。

②曲如蛇行:形容脉来曲折而长,不能畅达,无从容柔和之象。

【释义】 本条论述肝死脏的脉象。

肝之平脉,“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素问·平人气象论》),呈端直且长、韧而从容柔和之貌,乃肝之阴血充足、肝用条达畅和之象。若其脉浮取软弱无力,沉取脉形如绳索弦紧之状,但脉来断断续续,不能复来应指,无从容和缓之象;或者脉形如蛇行之状,曲折逶迤,不能畅达,毫无柔和之象,表明脉无胃气以养肝,肝之精血亏竭,真气已绝,故曰死。诚如周扬俊所言:“木之生也,有鼓动条达,发荣柔婉之妙;其死也,非强直而不复,即矫曲而不遂”(《金匮玉函经二注》)。

【原文7】 肝着①,其人常欲蹈其胸上②,先未苦时③,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词解】

①肝着:着,着而不行之意。风寒湿等邪气留滞肝经,导致肝经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病证,称为“肝着”。

②蹈其胸上:蹈之义,有三种说法:一是用足践踏之意;一系搯(tao掏)字之误,即用手叩击胸部;一是振动之意。无论用手叩击或重物捶打甚至用足践踏胸部,其目的均是欲使胸部气机伸展,气血得通。

③先未苦时:指疾苦未发作前的时候。

【释义】 本条论述肝着病的证治。

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若风寒湿等邪气便痹阻于肝经,肝气郁滞,久则由气及血,血行瘀滞,形成肝着病。肝经布胸胁,肝气不畅,则胸中气机不利,故其症可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感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在初起时,因为病在气分,胸中痞结较轻,热饮可助阳散寒,使气机通利,故“但欲饮热”;肝着既成,经脉瘀滞,即或饮热,亦无济于事,除蹈胸一时为快外,需投以旋覆花汤。旋覆花微咸性温,能理气舒郁,宽胸开结,尤善通肝络而行气;助以葱管之辛温,既能芳香宣浊以开痹,又能温通阳气而散结;新绛活血化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三味共煮顿服,有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功效,络通瘀化,气血畅行,则肝着可愈。

【辨治要点】

主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常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但欲饮热。

成因:肝经气血瘀滞。

治法: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方药:旋覆花汤(旋覆花、葱管、新绛)。

方中新绛,陶弘景认为是新割之茜草,其性味苦寒,入肝经以行血祛瘀,用治肝着及妇女半产漏下属瘀血者,确有实效,可见以茜草作新绛在临床实践方面是有参考价值的。

【原文8】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①,不能起②,心中饥,食即呕吐。

【词解】

①翕翕发热:有两种说法,一是形容发热轻微,一是形容发热炽盛。

②不能起:指神疲体倦,不欲起立行动。

【释义】 本条论述心中风的症状。

心主火热属阳脏,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由于心经有热,复中风邪,风热相合,向外发泄,所以翕翕发热;风热内盛,壮火食气,气液被伤故精神疲困,不欲起立行动。胃之大络上通心包,风热内扰于心,则热通过胃络干于胃,化燥伤津,和降失常,故虽觉饥饿,但拒纳食物,食入则助热而气逆则吐。

【原文9】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①,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②。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词解】

①心如噉蒜状:噉,同“啖”,吃的意思。即心里难受好像吃蒜后心中嘈杂而辛辣之感。

②蛊注:病证名。此处是形容其疼痛如虫咬难忍。

【释义】 本条论述心中寒的辨证及预后。

心中阴寒之邪,寒凝脉络,阳气郁结,心火被郁,欲越而不得越,故心中有灼辣而如噉蒜之感。如病情进一步加剧,阴寒上盛,心阳闭阻,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胸背气机闭塞不通,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同虫咬一样痛苦难忍。如其人脉浮者,主阳气能伸,阴寒有外出之机,患者自己作吐,乃阳气伸展而邪从上越,故当愈。

【原文10】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①,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词解】 ①下重:指身体下部沉重无力。亦可见肛门下坠感或脱肛。

【释义】

本条论述心伤的脉证。

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气无所附,则导致气血内伤,症见劳倦疲乏;稍有劳倦,心阳即浮于上,故症见头面赤,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之意;上盛则下虚,中气不足则腰及下肢沉重无力,中气下陷则觉肛门下坠或脱肛;血虚不养于心,热动于中,故心中痛而发热烦躁;心阳浮动于上,不能镇摄下焦之阴与水寒之气,水气蠢蠢欲动,故当脐跳动,有如奔豚欲作之症。脉弦,是心之气阴两伤,不能濡养经脉,且弦脉主阴、主水,故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原文11】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①,按之益躁疾者,死。

【词解】 ①如麻豆:形容脉来的形态如麻豆,全无柔和之象。

【释义】 本条论述心死脏的脉象。

心之平脉,“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玹”(《素问·平人气象论》),即脉来圆润滑利,从容和缓。若脉浮取坚硬燥急,如麻豆弹指,而按之益燥急不宁,无从容柔和之感,此为心血枯竭,心阳浮动,血脉失去温润和调之象,因阴气已绝,心气涣散,预后不良,故主死。

本条当与心死证合参方为全面。如《伤寒论·辨脉法》“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临床尚可见到肩息、昏瞀、舌短、口开、面黑如黧等。

【原文12】 邪哭①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词解】 ①邪哭:属精神失常,无故悲伤哭泣,有如邪鬼作祟,故称邪哭。

【释义】 本条论述心脏血气虚少发生精神错乱的病证。

《灵枢·本神》篇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又肝藏魂,肺藏魄,血虚则肝无所藏,不能随神往来而魂不安,气虚则肺不敛,不能并精而出入故魄不藏,所以出现神气不宁的精神病变。血虽属肝藏,气虽属肺主,而血气之主宰,皆归于心,因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血气少而心神失于主宰,胆气亦不足,故其人心虚神怯,畏惧恐怖。心气不足,肝血虚少,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故合目欲眠;心神不敛,精气涣散则魂魄失统,魂不守舍,魄不安宅,故精神魂魄浮荡无依,症见梦远行等精神失常的病变。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阴气虚者可以转变为癫证,阳气虚者可以转变为狂证。

考之于《内经》,狂有虚实之论;《难经》有“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说,是言狂病之实;此条则论狂病之虚,结合《伤寒论》“亡阳必惊狂”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可见仲景所论是有所发展的。

【原文13】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①,皮目②瞤瞤而短气。

【词解】

①腹中烦重:指腹部烦满重胀。

②皮目:一指上下眼胞,一指周身皮肉和上下眼胞。

【释义】 本条论述脾中风的辨证。

风为阳邪,脾主四肢肌肉与胃相合,营卫之气又源于脾胃,脾中风热,水谷中悍烈之卫气与风邪相搏,则见翕翕发热,四肢不收。脾为湿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主大腹,今风热干及于脾脏,脾气郁遏,水湿不化,阳气不能宣达,清阳不能上升,故头目眩晕,且身体倦怠困重如同醉人一般,湿停阳郁不伸,故腹中烦满重胀。上下眼胞属脾,风胜于脾,风胜则动,故眼胞皮肤跳动,甚至眼皮水肿或肢体肌肉跳动。脾不运湿,湿阻气机,呼吸不利故短气。

【原文14】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①,状如摇②者,死。

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

【词解】

①按之如覆杯洁洁:覆杯,指杯子倾倒;洁洁,形容中空无物。此句形容脉象中空,如将要倾倒的杯子,其中绝无涓滴之水。

②状如摇:形容脉象来去动摇不定,乍疏乍数,不成至数。

同类推荐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 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进展

    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进展

    本书根据近几年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丙型肝炎的基础研究、流行现状及预防特点、疫苗研究、临床诊断及鉴别、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及综合治疗、肝硬化及肝衰竭处理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均做了详尽的阐述。内容系统全面,反映了国内外最新进展。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盗侠

    盗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伏灵录

    伏灵录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职业,一群少年不应该肩负的使命,一个正在人们心中淡忘的故事......
  • 三色樱花

    三色樱花

    年仅13岁的少女幼珊在一场流星暴之后和父母失去了联系,一次无意的联系,竟然透着丝丝诡异!她和同学晟杰、闺蜜夜雪一起,丧尸危机,仅靠三个少年,能否杀出一条无情的血路?各种生死的抉择,各种生死的考验,没有怜悯、没有原谅、只有一双双惨白的双眼,闪着银光的刀具,衣服和面纱的上飘扬的樱花,让无数丧尸闻风丧胆,幕后主使是谁?
  • 崇祯朝野纪

    崇祯朝野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谪仙猪八戒

    极品谪仙猪八戒

    净坛使者猪八戒记吃不记打,偷看嫦娥洗澡再次被贬下凡间!这次不是投胎做猪,却带着西方佛祖和天庭玉帝两位大哥的终极任务!历经九世轮回,转世至1998年的西安!平静的世界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学、大学、待业、工作一路癫狂!异能、隐修、异族、人类十足混乱!谈情、说爱、学业、事业百折不挠!*这是一部成长史,你会看到你那已经或者终将失去的青春……起点朋友1群:224163308(都是书友和笔友,大家交个朋友)
  • 云梦仙

    云梦仙

    不要以为只有凡间才有强盗,仙界也有强盗,还是有大背景的强盗,仙界被弄得鸡飞狗跳,仙人们整天都愁眉苦脸祈祷这三个小祖宗能快点离开,终于有一天变故突生,三个小家伙失踪,仙界恢复太平,然而另一个世界却在这一天被改变,三个堪称小恶魔的家伙在这里转生…………
  • 一剑荡八荒

    一剑荡八荒

    变为女儿身怎么了?魂不变,心不变。荡剑八荒,一剑飞升。
  • 星海小虾传

    星海小虾传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带着玄幻色彩的科幻小说,也可以看作有着科幻色彩的玄幻小说,没有什么沉重话题,有的只是星空的冒险之旅,想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轻松一下,看完忘了也无所谓,里面的科幻部分大家不要太较真,只希望大家喜欢!
  • 绝世小厨神

    绝世小厨神

    作为顶尖厨师戈尔缇尼.唐的弟子,聂小米可说是在厨师界很有名,但“小气”的唐不愿让聂小米展露自己的才华,聂小米被气成了肺炎,在医院里待了一个多月,于凌晨两点半去世,享年二九年华。然后,唐自杀了,聂小米也穿越了,然后,聂小米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