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200000035

第35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

本方除原文所述,尚可见《伤寒论》中所描写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咽喉不利、起则头眩、身振振摇、小便不利,以及呕恶咳喘,甚至咳而遗尿、舌质淡嫩,舌苔白润甚至水滑,脉弦等诸症。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积水、内耳眩晕症、神经衰弱等属脾虚有痰饮者和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等具有水气上冲者,用之均有一定疗效。

【原文17】 夫短气有微饮①,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

【词解】 ①微饮:指饮之轻微者。

【释义】 本条论述微饮的证治。

微饮是水饮轻微者,其外证不甚明显,仅见短气,呼吸不利,此时饮邪虽微,但阳气已虚,温化无力。阳虚不化,三焦决渎失司,必见小便不利。要使三焦气机畅达,必先除其水饮,欲蠲其饮,宜利其水,故治微饮可用化气行水利小便的方法。化气利小便,气化水行,饮有去路,则短气之症亦自除。可知“当从小便去之”一是说明本证当有小便不利之证,二是指出了本证的治疗方法。但饮邪的形成,有因中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停为饮者,其本在脾,必兼见胸胁支满、头晕目眩等症;亦有下焦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水气上泛心下者,其本在肾,兼见畏寒足冷腰酸、小腹拘急不仁等症。脾阳虚治宜健脾渗湿,通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肾阳虚治宜温肾化气,利水去饮,方用肾气丸。本条一病二方,虽皆用“温药和之”,然治脾治肾,各有所主,临床应辨证运用。

【辨治要点】

主证:水饮轻微者,外证不甚明显,仅见短气,呼吸不利。

成因:肾阳已虚,温化无力。

治法:温肾化气,利水去饮。

方药: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桂枝)。

【原文18】 病者脉伏①,其人欲自利②,利反快③,虽利,心下续坚满④,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词解】

①脉伏:指脉象重按着骨始得,细而有力。

②利:不用攻下药而大便自下利。

③利反快:下利之后,留饮减轻,病人感到轻快。

④心下续坚满:指心下感到坚硬胀满如故。

【释义】 本条论述留饮欲去的证治。

由于水饮久留于内,阳气不通,脉道不利,所以持脉时,重按着骨始得,即“病者脉伏”。假如留饮未经攻下,患者自欲下利,利后反觉舒适,为正气驱邪外出,饮邪有欲去之势;但由于留饮已有巢穴可据,不可能泻下即去,而新饮仍然日积,故见下利后虽然稍感舒适,但不久复又感到心下坚满如故。本证邪实正未虚,饮邪有欲去之势,故此时治疗必须借助药力,采用通因通用的方法,逐饮开结,以绝病根,方用甘遂半夏汤。方中半夏既能降逆,又能蠲饮散结,为治饮要药;甘遂攻逐心下留饮,驱水从大便而出,与甘草同用,取其相反相成之意,俾激发留饮得以尽去;芍药、白蜜酸收甘缓以安中,且能缓和甘遂之毒性,共奏开破利导而不伤正之功。

【辨治要点】

主证:脉伏,欲自利,利反快,心下续坚满。

成因:留饮欲去未去。

治法:攻逐水饮、因势利导。

方药:甘遂半夏汤(半夏、甘遂、甘草、芍药、白蜜)。

本方中甘遂与甘草相配属十八反之一,有报道,甘遂与甘草相配,如果甘草量等于或小于甘遂量、则无不良反应,有时还能减轻甘遂的副作用;但如果甘草量大于甘遂量,则有不良反应,可供参考。本方煎煮法,当从《千金要方》记载,即甘遂与半夏同煮,芍药与甘草同煮,然后将二汁加蜜合煮,顿服,较为妥当。不可过量,中病即止。甘遂可用散剂1~3g,面煨冲服,或胶囊装甘遂末服。若用散剂,宜少于6g,可直接攻水饮而不会致人中毒。总之,临床运用本方时,应在充分把握方证的前提条件下,利用大毒之药去攻大毒之疾,并在煎法、药量比例等问题上慎重方可。本方为攻逐水饮的峻剂,运用时可暂不可久,以免攻逐太过,损伤正气。若水饮积聚,暂时难以尽去者,宜用补脾之方与本方交替使用,即稳妥又可祛邪,攻邪而不伤正。

【原文19】 脉浮而细滑,伤饮①。

【词解】 ①伤饮:指被饮所伤。

【释义】 本条论述伤饮的脉象。

本证由于突然饮水过多,水气不行,停滞于胃,则心下必悸;停滞在下,则小便不利,必苦里急;因寒水凝结,脉道壅塞,故脉细而滑。寒水射肺,肺气上逆,故脉浮,并又可常见咳嗽气喘等证。此为外饮所骤伤而非停积日久之水,故曰“伤饮”。

痰饮病脉多偏弦,但亦有出现脉平的。本条脉浮而细滑,指脉来轻取即得,其形细如丝线,来去流利。浮脉主表,主外,说明饮邪积聚不深,病势较浅,并非主外证;细主虚;滑主痰,主饮。本条的精神是说素体不足,若饮邪停留于浅表,可见浮而细滑之脉。

【原文20】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释义】 本条指出饮病的预后与季节变化有关。

病寒饮者,其脉多弦,然饮病日久,易化热而呈寒饮夹热之证,脉则弦数。若时值冬令气寒,有利于热但不利于饮,欲用温阳化饮之药必助热伤阴而脉数更甚;若时值夏令气热,有利于饮但不利于热,欲用苦寒清热之药必伤阳而寒饮更甚,故曰“难治”。“难治”并非“不治”,治疗时只要分清主次,用药上寒温并用,则寒饮夹热之证亦可调治。

【原文21】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①。

【词解】 ①内痛:指咳唾时牵引胁肋内作痛。

【释义】 本条论述悬饮的脉证。

脉沉为病在里,弦脉主饮癖积聚,主痛。水饮内结,悬积在胸胁之间,阻碍肝肺气机的升降,气与饮相搏击,咳唾而胸胁牵引作痛,故曰“悬饮内痛”。本条当与第二、四条合参。

【原文22】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①服半钱,平旦②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词解】

①羸人:指身体瘦弱的人。

②平旦:指日出之时,即早晨。

【释义】 本条论述悬饮的治疗。

由于悬饮为“饮癖结积在内”,故非猛力“蠲饮破癖”之剂不能获效。尤在泾说:

“十枣汤蠲饮破癖,其力颇猛”,为治疗悬饮有效方剂。本条对悬饮症状与十枣汤适应证叙述简单,当与《伤寒论》第152条合参,以了解其全面。十枣汤证以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为主症,常伴有头痛、干呕、短气、脉沉有力等,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攻胸胁癖饮,三药均为攻破逐水猛药,无论水饮留积在胸腹胁下,脏腑腠理,本方均能排除。由于三药均有毒性,药性猛力,易损伤正气,故配以大枣健脾扶正,使峻下而不伤正。在药量方面,体质壮实的服一钱匕,体质羸弱的服半钱匕,体现了仲景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在服药时间上,宜平旦温服,即清晨之时服用,此时阳气生发,邪气衰退,乘势服药有助于水饮的祛除,又可减少对正气的克伐。

【辨治要点】

主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头痛、干呕、短气、脉沉有力。

成因:水饮停留,积聚胁下。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大枣)。

本方用法:以诸药为末,装入胶囊,每日1次,每次1.5~3g,早晨空腹用枣汤送服,五六日为1个疗程,药后胸闷烦躁,泻下稀水者为药已中病反应。本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急慢性肾炎、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体质尚实者。获效后应及时予以健脾益气之剂善后调治,否则胸腹水或水肿易复发。

【原文23】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①,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①微似汗:微微汗出。

【释义】 本条论述溢饮的证治。

溢饮多因感受风寒外邪,或口渴暴饮,肺气闭郁,饮溢四肢肌表,当汗出而不汗出所致,主证可见发热恶寒、身体痛重,治当因势利导,采用发汗法,使外溢肌表的水湿从汗而解;但同一溢饮,有外感风邪、内有郁热和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异,故必须同病异治,分别用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如大青龙汤证,由于寒饮内停,肺气不宣,故咳嗽而喘;饮邪溢于肌表,复感风寒,故身体疼痛,恶寒无汗;风寒湿闭塞肌表,郁而发热,故发热烦躁。由此可见,大青龙汤证是溢饮兼郁热烦躁之证。治以大青龙汤发散水气,清除郁热。方用麻黄汤的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宣肺以散水气;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而利荣卫;石膏清解阳郁之热。小青龙汤证,由于风寒外束于肌表,卫气闭塞,故有恶寒、无汗、口不渴;寒饮内伏,阻碍胸中升降之气机,故胸痞,干呕;饮邪流于肌表,则身体水肿而重痛;饮邪上迫于肺,故咳嗽,痰多白沫,气逆倚息不得卧。由此可见,小青龙汤证是溢饮兼见寒饮咳喘之证。治以小青龙汤发散水气,温中化饮。方用麻黄、桂枝发汗散饮,宣肺行津;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饮,散寒降逆;芍药活血利水,敛阴护正;五味子止咳平喘,收敛肺气;甘草和药守中。

【辨治要点】

(1)外寒内热

主证:身体疼痛,恶寒无汗,发热烦躁,咳嗽而喘。

成因:外感风邪、内有郁热。

治法:发散水气,清除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2)外寒内饮

主证:发热恶寒、身体痛重,恶寒、无汗、口不渴,咳嗽,痰多白沫,气逆倚息不得卧。

成因: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治法:发散水气,温中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芍药、五味子、甘草)。

大青龙汤常用于流感、肺炎、支气管哮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胸膜炎、急性关节炎、丹毒、急性胃炎、急性皮肤病性水肿、急性眼病以及急性热性病初起表寒内热,而见高热烦躁者。然此方属发汗重剂,临证宜密切观察,但求一汗,中病即止。

小青龙汤除治疗表寒内饮证外,即使无表证,但只要属于寒饮咳喘者即可用之。

【原文24】 膈间支饮①,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②,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③即愈,实者④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二两桂枝二两人参四两芒硝三合茯苓四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词解】

①膈间支饮:指饮邪支撑在胸膈之间。

②黧黑:面色黑而晦黄。

③虚者:指心下痞坚变得柔软,病根已去。

④实者:指心下仍然痞坚,病根未去。

【释义】 本条论述膈间支饮的证治。

膈间有支饮,水饮上逆于肺,故咳喘胸满;饮邪波及胃脘,则心下痞坚。寒饮凝聚于里,阳气不得外达,营卫运行不利,故面色黧黑;水饮内结,故其脉沉紧。此病得了数十日之久,医生见心下痞而用吐下之法,非但饮邪不去,反而徒伤正气,使其更虚。正气既虚,饮邪更难以祛除,以致形成正虚邪实,饮热阻滞的支饮重证。治用木防己汤通阳行水,清热补虚散结。方中木防己善行膈间水饮;桂枝通阳化气;石膏清除伏郁之阳热;人参补吐下之气虚。四药合用,可以温化水饮,消散痞坚,降逆平喘,扶正补虚。

【辨治要点】

主证:膈间支饮,咳喘胸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吐下不愈。

成因:正虚邪实,饮热阻滞。

治法:通阳行水,清热补虚,消痞散结。

方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己、桂枝、人参、茯苓、芒硝)。

服木防己汤之后,痞坚消散,变成柔软,为病已愈。若服后心下仍然痞坚,几日后复发,再用本方不愈者,是饮邪痼结,病重药轻,应加强消饮散结之力,故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通阳利水,软坚补虚。方中加芒硝,软坚以破凝结之邪;加茯苓行水化饮,导水下行;去石膏者,避其重坠寒凝。诸药相合,共奏扶正通阳,软坚逐饮之功。

【原文25】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①,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词解】 ①冒眩:冒,覆盖,此引申为有物蒙蔽。眩,晕旋。冒眩,指有物蒙蔽而感觉晕旋。

同类推荐
  • 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本书将常见骨骼疾病以及常见护理知识收纳其中,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利于医护人员随时方便查阅。分别对创伤、感染、肿瘤、肿瘤样病变等疾病进行简洁概述。
  • 药理学实验方法

    药理学实验方法

    本书是一部将药理学实验方法与药检药理及临床前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专业参考书,在保证科学性基础上,重点强调实用性。本书重点介绍了药理学实验中的基本方法和通用技术,内容包括药理学实验的多个方面。既包括传统经典方法,也介绍了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常用实验动物与基本操作,主要药效学实验方法,药品安全性检查方法,分子药理学实验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内容全面、实用。本书是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书,主要面向新药研究人员、药品检验行业的药理专业检测人员、药理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为他们的药理学实验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 不育不孕良方

    不育不孕良方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为不育,下篇为不孕,系统收集了古今中医治疗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良方400余首,每个方剂均以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予以分项说明。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热门推荐
  • 阴阳掘墓人

    阴阳掘墓人

    所谓灵异,也就是某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甚至超出人类本身认知范围的事物,那么这方面的事情是否真的解释不通呢?答案也许非也。
  • 特种教父

    特种教父

    十指镇压天下恶,傲骨独撑华夏魂。他叫王正,一个让全天下的兵王都视之为神的存在。
  • 腹黑冷皇绝魅妃

    腹黑冷皇绝魅妃

    因为本文的作者是个逗逼,所以主人公的性格有点偏向作者,也是个逗逼。“我操,什么鬼,睡个觉都能穿越。”千彩虹怒吼。“在这个古代的世界,要什么没什么,还好,我们有精明的头脑”林晓漫感慨道。“是啊是啊,古代鸟不拉屎,什么都没有,可是好歹古代盛产美男,你们身边个个都是美男围绕,羡煞我也。”郭冰冰仰天长叹。千彩虹等人齐齐翻了个白眼“冰冰,你羡慕个屁呀,我亲爱的老弟,都被你拐走了。”“你们还不一样,老公都是皇帝还长得那么帅。”“冰冰,难道我就不帅吗?”某男不要脸的贴了过来。众人…………【本文绝对够甜哦,虽然中间有些坎坷,但是结局是美好的哦】
  • 霸道总裁爱上你:你逃的了么

    霸道总裁爱上你:你逃的了么

    夜帝邪魅的勾了勾唇:我的小妖精,你逃不了的。一把搂住凌依水,狠狠的吻住凌依水粉粉嫩嫩的唇瓣
  • 幻情绝杀:蚀骨恨

    幻情绝杀:蚀骨恨

    她是杀手界的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次任务让她彻底回归异世!她是东国赫赫有名的傻女,因与太子一纸婚书被自家姐妹陷害致死。他是这个世界的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千年轮回,只为等到你为我回眸,为我转身,只要与你不是陌路人。
  • 雪夜逆风行

    雪夜逆风行

    一场古怪的梦,偶然间看到阴兵借道,左羽发现自己所处的大唐并不是那么平静。掌握了更高层次生灵信息的凡人都得死!为了活着,为了天下苍生不任人宰割,左羽踏上了修行的道路。三星堆、楼兰古城、亚特兰蒂斯这一切文明的消失竟然和仙的战争有关。站得越高,越觉得自己渺小。在修行的路上走得越远,才知道敌人的可怕。“纵身死道消,我也要去阻挡你们的脚步!”雪夜逆风行,左羽向天呐喊。
  •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在这场关于爱的旅途里,我们都患上了一种病。是关于那些固执的他爱我,我却爱他,他不爱我。原以为时间是良药可以治愈我们的病。直到他永远睡去离开了我。他带着妻儿出现在我身边时。我终于醒了。岁月留下的记忆酿成绝症。
  • 杀手种田攻略

    杀手种田攻略

    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当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米虫,生一堆孩子,然后混吃等死!谁想到,真的穿越重生了,这一世,我要完成我的愿望!
  • 邪王宠妻:异界炼丹师

    邪王宠妻:异界炼丹师

    本是医药世家的天才制药师,却穿越到一个世人眼中的废物身上,被人肆意欺凌?这个世界,以实力说话,她采药炼丹、拜学修炼,注定风云起,逆天行。欺她者、伤她者,她将万倍还之!炼丹、修行,顺道赚钱,不小心,还捡到一枚美男。她誓要把这异界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本张狂

    魔本张狂

    一套狂魔诀,穿破苍穹,踏碎虚空,被神魔域列为禁忌功法,却在三百年后重现世间,掀起滔天巨浪!张狂,本是天赋绝佳的张家少爷,却在十岁那年被人击碎丹田,从此武道尽毁……“我欲弃刀成佛,你们却逼我入魔!”天道!地道!人道!大道何在?“我本是魔,魔本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