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88200000008

第8章 概 论(7)

(2)保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荣,脏腑功能强健;脾胃衰,化源乏,则机体各脏俱衰。在《黄帝内经》中,就将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认为“土”为万物生长的根本。脾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或药石,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腐熟和脾的运化功能而被吸收转输,最终发挥作用。胃气衰败,百药难施。《金匮要略》系统而集中地反映了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药物的服用方法上。

①峻药缓投:如用皂荚丸,主治痰浊壅肺的咳喘。皂荚辛咸,能宣壅导滞,利窍涤痰,但其性悍烈,可伤胃气,故仲景“刮去皮,用酥炙”,以蜜为丸;又佐枣膏和汤服,以缓和其峻烈之性,顾护脾胃。又如乌头赤石脂丸,主治阴寒痼结之心痛。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之品,逐寒止痛力极强。仲景以蜜为丸,而并非汤剂,乃取“丸者缓也”之意,峻药缓用,免伤胃气。又如用十枣汤治饮结于胁下之悬饮证。方中集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甘遂三药,辛苦而寒,直达水饮结聚之处而攻之。然峻泻之后往往损伤脾胃之气。故用大枣10枚为君,先煎成汤,安中而调和诸药,并缓猛药之毒,后加入芫花、甘遂、大戟使峻泻而不伤正。

②啜粥助药:如用栝蒌桂枝汤,主治柔痉之太阳病。本证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津液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营卫不行,故“太阳病,其证备”又“身体强,然”。

以栝蒌根清热生津以助其内,合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解太阳卫分之邪。然桂枝汤为辛温解表剂,以和营解肌见长,而发汗之力较逊,故仲景在方后云:“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食热粥使谷气内充,以鼓舞温养脾胃之气,脾胃之气化则肺气旺盛,能开腠理、发汗而行药力,使风邪自无容身之地。又如大建中汤是治疗脾胃阳虚寒甚的代表方。此时阳虚至极,阴寒至盛,内外寒气充斥。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合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大建中气,中阳得运,则阴寒自散,诸症悉除。仲景于方后云:“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饴糖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热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不但要小量频服,而且要求两次服药间“饮热粥,当日要食糜,温覆之”。足见珍惜胃气,一丝不苟。

③温服和胃:一般汤剂均宜将药液放温后服用,即温服。特别是方药中含有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温服能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如麦冬汤、苓桂术甘汤等汤剂多采用温服的方法,以振奋脾阳,助长药力。

④先食后药:如用乌梅丸温脏安蛔止痛,但方中辛热之附、椒,苦寒之连、柏,有伤胃气,故“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又如“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二”29条己椒苈黄丸“先食饮服一丸”,“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8条茵陈五苓散“先食饮方寸匕”,均表示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方药宜饭后服。

(3)中病即止:《金匮要略》中强调“中病即止”。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5条百合地黄汤,功能滋阴清热、润肺安神。方中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生地滋阴清热益心营;泉水下热气、利小便,用煎百合,使阴复热退,百脉调和。但须注意“中病,勿更服”。因方中生地量重,性味寒腻,妨碍脾胃之运化,故须中病即止,以免壅中滞膈,滋腻碍胃。

峻剂治疗,攻邪虽速,但易伤脾胃,只有中病即止,以知为度,才能攻邪而不伤正。故《金匮要略》中汗、吐、下诸方后常嘱“中病余勿服”或“中病勿更服”。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云:“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方后:“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即服药一升,如大便通利,则停止服药。同篇瓜蒂散方后云:

“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大承气汤方后云:“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皆提示中病即止。

(4)病瘥防复:病瘥防复是指疾病初愈,为促进康复、防止复发采取的防治措施。仲景认为,大病初愈,阴精阳气一时未复,倘调养不慎,病易反复,所以需采取调养脾胃、扶正固本等措施予以预防。如“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10条白术散,主治脾虚寒湿所致胎动不安。本证孕妇素体偏于脾阳虚,寒湿内盛,以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无以供养胎儿生长发育,而出现胎动不安之候,采用白术散健脾温中除湿安胎时,若出现心烦吐痛等证,除用药救治外,宜服醋浆水以养胃生津,或用小麦汁、大麦粥和中培土,益肠胃而健中气。强调“病虽愈,服之勿置”。又如十枣汤“得快下后”,又采取“糜粥自养”之法,以健补脾胃、补养正气,意在促进康复,使下而不伤正,防止泻后而变生他病。正如文中所说“服法斟酌强羸人,快后养以糜粥,皆全胃气也”。皆体现了仲景调养脾胃以达“病瘥防复”目的的学术思想。

四、学术评价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它不仅是张仲景个人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更是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临床治疗的方法、方药、经验的全面总结和展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继承秦汉医学精华,著成临床奠基之作从中医学的发展史上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医学分为两大学派:一为“经方十一家”,著书“二百七十四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为其一;一为“医经七家”,著书“二百一十六卷”,“《黄帝内经》十八卷”为其一。“医经七家”之一的《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及脏腑经络学说等重要医学理论,使中医学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具备了初步的理论体系。但是当时“医经”和“经方”两派仍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汤液药物的治疗经验未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一方面“勤求古训”,一方面“博采众方”,把《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等医学理论结合于临床实际,著成《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其中“杂病”部分即后世的《金匮要略》),创造性地确立了辨证施治的原则,从而使中医学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特色。正是由于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创建,理法方药才能密切与实践相结合,直接服务于临床,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规范组方用药法度,后人奉为方书之祖《金匮要略》载方260余首,其方立法严谨,组合有序,既重视单味药原有的主治功能,更注意药物配伍后产生的协同作用,使之成为切合病情的“有制之师”。仲景方八法俱备,如麻桂之汗,瓜蒂之吐,承气之下,柴胡之和,理中之温,白虎之清,鳖甲煎丸之消,小建中之补。此外,仲景还将诸法配合运用,表里同治,寒热并用,消补兼施,法中有法,杂而不乱,由此可见其组方之精妙。在药剂方面,除汤剂外,丸、散、酒剂、导药、坐药、薰、洗、搐鼻等靡不皆备,成为后世药剂发展的先声。对汤剂的煎煮法,有先煎、后下、分煎、去滓再煎,冲服等。在服药方法上,有顿服,日再服,日三服,日夜连续多次服,一日不可再服等,皆依病情需要,体质强弱及药物毒性而定,具有很高的科学合理性。因此《金匮要略》成为历代立法制方的依据而被奉为“方书之祖”。

3.广为后世医家所宗,历经千年再续辉煌历史上有不少医家对《金匮要略》进行了高度评价。如东汉末年比张仲景稍晚的名医华佗就称赞其“真活人书也”(《魏志·华佗传》)。宋代林亿等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中说:“尝以对方对证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金代张元素称本书“治杂病若神”,对书中方剂的疗效进行了极高评价。又如元代朱丹溪评价本书说:“圆机活法,《内经》具举,与经意合者,仲景书也”(《丹溪心法》),指出仲景全面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引易水张氏说“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清代对《金匮要略》的研究较多,其经典地位已经确立。不少医家对其推崇备至,如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序》云:“《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以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探讨,用以发蒙而解惑。”徐洄溪指出:“其论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方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其治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参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真乃医方之经也”,赞本书之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医学源流论》)。吴谦指出:“先自张机书起,盖以前之书,皆有法无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创立方法格式,始有法有方,诚医宗之正派,启万世之法程,实医门之圣书也”(《医宗金鉴》)。

近人曹颖甫著《经方实验录》,赵守真著《治验回忆录》,均载有不少经方治疗疑难病的验案,印证了本书的临床价值。解放后,《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其卓著的疗效更是被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如四逆汤类方治疗休克及低血压;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麻杏苡甘汤、大小青龙汤治疗急性呼吸系炎症及某些类型的高热;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汤治疗急性肾炎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说明《金匮要略》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注家选介与学习方法

一、注家选介

《金匮要略》有研究注释书,始见于元末明初赵以德,此后,研究和注释本书的医家渐多,名声较著的有七十余家。现仅就其中有较大影响者,选介如下。

1.赵良仁、周扬俊与《金匮玉函经二注》 赵良仁,字以德,元末明初江苏吴县人,明洪武元年(1368)著《金匮方衍义》三卷,为注疏《金匮要略》之第一人。赵氏衍义《金匮要略》,以经释经,特别注意用《内经》、《难经》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剖析杂病脉象,阐发病因病机,辨析证候治法。对于《金匮要略》原书中有关《伤寒论》条文或方药,赵氏则多参照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进行衍义注释。并涉猎诸家,流贯金元,引用张元素、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人的学说和见解,从多角度解说《金匮要略》,其注有依据,释有渊源,说理透彻,严谨精当,深得奥义。该书所据《金匮要略》原文,当为宋金元时期的版本,较现存明代复刻本更早,故还有很高的版本学价值。该书经清代周扬俊补注,以《金匮玉函经二注》的面貌刊行于世。周扬俊,字禹载,清康熙年间(1687)江苏吴县人。周氏在《金匮要略》注家中,十分推崇赵良仁的《金匮方衍义》。因《衍义》脱漏残缺,周氏遂仿效其书,补注其所遗之文,使全书首尾相贯,浑然成为一部完整的注释本,并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将《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合刊付梓。

2.喻昌与《医门法律》 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人,对经典医著钻研较深,尤其对《伤寒》、《金匮要略》多有阐发和创见,著《医门法律》六卷,刊行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作者在第二至第六卷中详列六气和杂病病证,并取《金匮要略》各篇有关内容,分隶于各病证之下。或注或议,对《金匮要略》脉、因、证、方之奥义,多有较为深刻的阐发和剖析,能穷源溯流,不各家理论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印证和补充。

全书论述系统,析理透彻,说服力强,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由于作者擅长于内科,对杂病的认识深刻,体会尤多,故在注释中并没有把所有原文都抄录过来,而是将自己有独特见解的部分精选出来,详细论述和发挥,突出要点,重在实用,丰富和发扬了仲景学说。

3.徐彬与《金匮要略论注》 徐彬,字忠可,清康熙时期浙江嘉兴人,师承喻昌,对仲景学说尤有造诣,著《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刊于清康熙十年(1671)。

作者按明代徐镕本之次序进行注释,将正义疏释纳为注,将剩义及总括诸症不可专属者纳为论,上引经典论说,下取各家所长,甄选孙思邈、陈无择、刘河间、李时珍、王好古、李士材、薛立斋等诸家论述,不孤立对待原文,不泥古死于句下,而是前后联系,左右逢源,博取众长,集思广益,或述于论注,或见于眉批,见解精辟,心得神会,经意联系临床实际,旨在“使人人各习全经,晓畅经义”。如对妇人中风、热入血室证治的认识:七八日,则表邪已解矣,复有寒热,故曰续来。然不长热,故曰有时。

问其经水,则已来而适断,明是余热未尽,乘虚入之,则余血必有结者,故寒热有时。

同类推荐
  •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从西医和中医的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对不孕症的认识及诊疗方法。后4章作者列出了收集、整理的各名家治疗不孕症的名医秘验绝技、专家经验良方、常用中成药及食疗妙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及广大不孕症患者阅读参考。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本书列入了2009年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205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以及102种中成药,共计307种药物。
  •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本书包括医案集与医话集两部分内容,医案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在肾病的治疗经验与临床案例,医话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的学术观点。
热门推荐
  • 天煞帝国

    天煞帝国

    在古拉德大陆,一个将军,毫不起眼,但是他却掌控了大权,大规模入侵各国
  • 英雄无泪

    英雄无泪

    他,曾令整个世界颤栗。他,曾令各国所谓的超级特工望成莫及。他,号称地下世界最强的杀手,却在风头鼎盛之际毅然选择回到华夏。
  • 银色之火

    银色之火

    黄昏逝去,黑暗来临。远古的邪恶开始苏醒,银色的光辉再度闪耀。灾厄与苦难接踵而来,欺骗与背叛藏于人群。我们抛弃光明,远离尘世,我们背负罪恶,化身黑暗。我们狩猎邪恶,点燃银火,我们吞噬灵魂,以此超凡。死后你的灵魂将成为银火的燃料,但银火长存。死后你的存在不被凡俗世人所知,但人类永恒。我们是神灵的盟友,亦是祂们的敌人。我们是人类的黑暗,亦是最后的希望。你...可愿加入我们?
  • 神世物语

    神世物语

    世界十神:玄天尊神,修仙者,景禅(玄天镜守护者)。东海幻神,阴阳师,安培晴海。混沌之神,灵魂师,宫若渊。信仰之神,预言者,雷迦(罗马教皇)。冰雪法神,水系圣魔导,罗甘娜(法师塔)。噬魔圣神,敌法者,阿洛特(圣殿骑士)。烛幽魔神,修魔者,蓝蕴空。北海水神,深海鱼人,屋礼希丝。(人鱼女王)黄金战神,变形人,弥昆卡。寒荒兽神,狂兽人,枯京普耶斯。注:此十神乃天神山玄天镜所列,因天地所有灵智生物降生之前,真灵皆是从玄天镜来到降生之处,所以都会留下印记,不管能量高低,皆无法抵抗玄天镜勘察。玄天镜所列十神皆为天地能量指数排名最前十位,与性质无关,所以排位高低并不等于绝对力量高低。
  • 我竹马,孙悟空

    我竹马,孙悟空

    苏久久,一个从小喜欢看西游记,励志要嫁给孙悟空的人。一天,她真的穿越到西游记了,然后她决定了,到了这——那就要把孙悟空拉下佛坛!那啥啥白骨精,离我家猴哥远点!那啥啥红孩儿,你丫的敢烧我猴哥,活腻了吗!诶,唐僧师傅,以后吵架别念紧箍咒,我猴哥头疼!还有,离我猴哥远点,不知道有很多人把你和他配成一对吗!孙悟空:苏久久,我们要去救师傅,你凑什么热闹!苏久久:我……那个公主虽然好看,但是她是妖怪,你不要看上她!孙悟空汗:搞得你不是妖怪一样。(本故事纯属虚构哦!)
  • 危险人格识别术

    危险人格识别术

    本书旨在拓展读者的知识储备,或对其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验证,不是临床心理疾病指南,也不能替代受过培训或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每次与受害人交谈时,我都对他们遭受的苦难深表痛心,也深知需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所以,本书中的受害者用的都是化名,而为了保险起见,我连事件、日期、时间、地点等都做了细微改动,因为现在有些警方报告和离婚文件是可以通过关键词(词组)搜索到的。总之,在不影响事例的特征或方式的代表性这一前提下,我尽最大努力保护了事件受害者的隐私和尊严。
  • 明医指掌

    明医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你不记得我了吗

    王源你不记得我了吗

    这是我的第三部书,王源的,比较惊悚,作者还是六年级学生,请多多包含
  • 游兵天下

    游兵天下

    龙战,长白山猎户之子,自幼被神秘老者收为弟子。生于山野,崛起于都市,成名于军界,混迹于天下!恐怖势力的终结者!混乱局势中的主宰者!军中,他为卒,热血忠肠,只为国!兵中,他为王,身先士卒,兵中王者!佣兵界,他为王!谁与我敌!草根出身,混迹天下。一路精彩,少不了你们的陪伴······
  • 卢姜扶汉

    卢姜扶汉

    迷糊宅男穿越到三国时期,稀里糊涂的成为大神孔明的“赠品”,投入到刘皇叔的怀抱。眼看不久后就是“刘皇叔携民渡江”的剧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