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7200000002

第2章 我的敦煌生涯——1947—1949年莫高窟生活回忆(1)

孙儒僩

孙儒僩,男,1925年生,四川新津人。1946年毕业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建筑专业。1947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现为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曾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编委。主要论著有:《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敦煌石窟全集·建筑画卷》、《敦煌石窟全集·石窟建筑卷》等。

近年来看见常书鸿先生的回忆录《敦煌五十年》,段文杰先生的自传《敦煌之梦》,他们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奉献了一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们的回忆和自传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回忆录大部分是诉说与他们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师长,引领我在敦煌度过了近五十年。我作为上个世纪40年代来敦煌的人,除了工作,对当年在莫高窟的生活感受良深,抚今追昔,我觉得把这段往事述说一下,自觉也很有必要。当年敦煌艺术研究所职工的生活和现在敦煌研究院的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说得简单一点,当时的生活宁静而寂寞,清贫而单调。不时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度过那些令人情感上感到沉重压力的年头,在洞窟中工作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压力,但是精神的压力是很难排遣的。

不过我们当时究竟相当年轻,在单调宁静的生活中也会泛起几朵欢乐的浪花,否则谁也在这里呆不下去。记得上世纪80年代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沙漠宝窟》,可能是以敦煌为背景的,说的是一群青年画家在一处荒凉石窟中的悲惨命运,最后这一批人中走的走、病的病,甚至死的死。他们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最后以散伙失败而告终。我在莫高窟的最初几年间,虽然也有苦闷,也有彷徨,甚至有些动摇,但是终于等到1949年9月28日红旗插上莫高窟的一天。我叙述的是当年在莫高窟工作的一批人员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没有什么可歌可泣大事情,也没有传奇的色彩,都是一些零星琐事,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可以说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追忆这些事情,因为它们始终占据着我的记忆,是那么清晰而又有些苦涩。下面我就一一诉说吧。

一、突然的电报

1946年冬天我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科毕业,1947年上半年在成都润记营造厂当技术员,四月份奉调到重庆总厂工作。七月份成都的友人发来电报,告诉我说敦煌艺术研究所招聘一个学建筑的工作人员,虽然我对敦煌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它是一个学术单位,可能有进取的机会,于是借口回成都完婚。当时我是22岁的青年,也正是结婚的年龄,所以经理深信不疑,很痛快地准了我半月假期,8月4日我由重庆返回成都。临行时有同学范志宣、李其琼来送行。

我到重庆工作是我第一次离家,匆匆返回成都,一是了解敦煌的有关问题,再就是看望妈妈和交往不久的一位女同学,并征求她们的意见。在上学的时候虽然听老师约略谈起过敦煌,当时根本没有在意,现在竟然要跋涉四五千里路到那里去工作,事出偶然也太突然,家人有点担心是自然的事情。后来请教老师辜其一先生,据他说:“敦煌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古迹,有很多的壁画、雕塑和古建筑,那里有一个研究所,所长是知名画家常书鸿,你去了以后可以搜集一些古建筑资料,也可以学画画,但那里太偏僻,可能比较艰苦,不要紧,工作两三年就回来。”还勉励我努力工作,说实在的当时我十分幼稚,带着一种朦胧的憧憬决定了遥远的敦煌之行。没有料到这一决定成为我人生的巨大转折,迈出了我五十多年敦煌生涯的第一步。

和我同时应聘到敦煌的还有黄文馥、欧阳琳和薛德嘉三位女同学,她们都是应用艺术科的应届毕业生,虽然与我不同科系,但还是比较熟悉的同学,能够结伴同行的确是很愉快的事。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从成都到敦煌是相当遥远的路程,我们四同学都没有出过远门,好在薛德嘉家里在四川邮政总局有熟悉的人,可以买到川陕公路的邮政车的车票,乘坐当时的邮政车,是安全快捷的最好选择,1947年8月12日我们离开成都,那天早晨在成都暑袜北街邮政总局门前上车,有各家的家人、亲戚朋友来送行,其中还有李承仙也来相送,当汽车开动前她大声说:“敦煌见!”我们以为她是说着玩的,后来到了敦煌不久才知道,李承仙与常书鸿早已有了婚约,只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罢了。

车是沿川陕公路经四川的新都、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过广元出四川,在陕西境内经褒城、宁强到双石铺,到双石铺后就完成第一段行程。邮政车向北到宝鸡,我们在双石铺下车后要另想办法到天水,再到兰州,这是第二段行程。前面的路我们都不清楚,只有走到那里再打听。

从双石铺经过华家岭到达兰州,再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敦煌。

二、奔向莫高窟

今天是9月15日,从离开成都算起已经有一个月零三天了,带着悬念和希望开始关键的一天。我们在银行吃早饭和午饭,午后,听说研究所来人接我们了,银行门外有几头驴子。说实在的,在四川西部没有这种牲口,我只在街上看见过一个卖膏药的走方郎中,牵着一匹又矮又瘦的驴子,非常可怜,现在竟要我骑在它的背上,真有趣!后来才知道,驴子是为我们驮行李的,有汽车来接我们。过不多久,银行门口来了一辆军用小吉普,在向行长告辞之后,吉普车拉着我们四同学奔向莫高窟。当不远的绿树丛中透露出一座红色的高楼时,我们几个同学大声地喊着:“到了,到了”。车子停在一个小庙的门口,门上的匾额上有“雷音禅林”四字,旁边还挂着“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牌子。车一停稳,院子里陆陆续续出来一些中年及青年人。其中我认识范文藻,他是我们艺专的学长,经他介绍认识了段文杰、霍熙亮,一行人把我们带到办公室,会见了我们久仰的常书鸿先生。常先生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一派学者风度。小小的会议室,一时热闹非常,一片寒暄之声。

一个多月的旅途,一个多月的辛苦结束了,总算到了敦煌——我们的目的地。晚饭之后,我们的行李由驴子驮回来了。一位高高的青年安排我们的住处,宿舍是一排低矮的房屋,我的邻居一侧是曾在艺专任教的霍熙亮先生,另一侧是刚见面的段文杰先生,三位女同学住在宿舍的另一头。宿舍不大,约有十平方米,门窗做的比较简陋,不过窗户上是新糊的白纸。窗下有一个土桌子,靠后墙的主要位置有一个土炕,后墙的正中开着一个小通风窗,后墙另一侧墙上有一个壁橱,地面也是土地,屋顶上的檩条和椽子都是新新的,上面铺着席子,虽是粗糙却也简洁清爽。炕边有一张小桌,有两个抽屉,这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地方。土桌上有一把茶壶,两个小茶杯,一盏有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壁橱旁墙角有脸盆架,脸盆是自己带来的。我的行李非常单薄,只有安顿下来再说。当天晚饭后,在饭厅闲话途中见闻,回到宿舍赶快书写平安家信,因为长途旅行到达目的地之后,心情放松了顿感疲乏,上炕以后坦然入睡,睡梦之中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天色未明,鸡鸣四起,从此开始了我的敦煌生涯,走向未知的未来。

三、初巡石窟

长途旅行之后,终于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莫高窟,一夜酣睡之后,天色微明,四邻还悄无声息,这里是远离城乡的孤岛,万籁俱寂,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楚,突然从屋后传来雄鸡的啼鸣,然后就引起雄鸡的大合唱,鸡声此起彼伏打破清晨的寂静。经过一个多月的旅行,身体应该感到疲乏,但是昨天到达目的地之后,见了常书鸿先生以及比我们先到一年的诸位先生,寒暄闲谈以及初步安排生活,还没有来得及看看石窟,既然已经醒了,翻身起床,天色还早,小院悄无声息,我没有惊动他人,独自一人直奔石窟。

出得小寺院的山门,门外是一片浓阴的林木,透过林木就是高耸的山崖,上面有层层密密洞窟,我抑制不住激动和好奇的心情,急匆匆向洞窟走去,昨天在路上远远看见的阁楼就在眼前,进入洞窟光线昏暗,没有看见什么,忽然一抬头,一身巨大的佛像进入我的视线,那么高耸庞大的佛像耸立在我的面前,我感到惊讶,也有点恐惧。等我稍为定定神之后,佛像并不恐怖,他的面貌庄严而慈祥,不过它的躯体实在太庞大了,使我感到相当的震惊。我顾不上多看,急忙退出洞窟,漫无目的地信步所之,窟前流沙起伏,蔓草丛生,崖壁上满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窟,洞窟之间残崖断壁,危楼耸峙,一片荒凉的景色。我从一座很高的台阶走进一个大洞窟,满窟从顶到四面墙上都是壁画,但是为什么所有的人物都是灰色的,面部也是灰色的,一双白眼睛,一个白鼻梁,这是马帝斯的作品吗?不可能吧?这是我国的古代的绘画,我来不及细想,继续匆忙地穿过一个又一个大的小的洞窟,过了一处有七个佛像的洞窟,似乎洞窟已经走完了,经过一座小庙,树林没有了,崖壁继续延伸,崖壁前是一片干河床,壁面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洞,窟前随处都堆积着流沙,沿着崖壁继续前走,不远就到了石窟的尽头。上面有一个大开口的洞窟,从下面能看见的壁面上没有壁画,洞窟没有台阶,窟下还有两层小窟,我试着从沙堆攀爬上了大窟。洞窟很大,里面非常阴暗,当我的眼睛适应了洞内的光线以后,看见洞内画着一些恐怖奇怪的壁画,到处都是人头,还有鲜血淋漓的人皮,我顿时感觉毛骨悚然,我对石窟的内容一无所知,我也不敢多看,匆忙地又退出洞窟。

这时太阳已经蛮高了,大概有一两个小时吧,我匆忙跑马看花溜达了多半个窟区,是好奇的驱使,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但初步解决了我一路所苦苦思索的问题,石窟究竟是啥样子。带着满足的心态回到宿舍,才感到饥肠辘辘,我满以为可以吃早饭了,但院子里和饭厅里还冷冷清清没有开饭的气氛,范文藻告诉我,这里每天只吃午饭和晚饭,没有早饭,他说:“你要是饿了可以去厨房笼屉里看看有没有剩馒头,锅里有开水,将就填填肚子吧!”范文藻进一步告诉我,你拿一枝筷子把馒头穿上,放在灶门口的火炭上烤黄了吃,很好吃的,我试着照办了,的确不错。回想不到两月以前,在重庆润记营造厂时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有好菜,比我的学生时代好到哪里去了。与目前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这一天的上午,常先生让我们刚到莫高窟的四个新兵跟随段文杰、范文藻去看洞子,他们二位都比我们年长,是去年到敦煌的,段先生看起来老成持重,阅历较深。范先生是四川艺专的同学,是学美术的。他们带领我们看洞子是给我们传授知识,在两天中段先生讲了敦煌历史和艺术,什么魏隋唐宋,什么本生、经变,听得我腾云驾雾,摸不着东西南北,不过使我觉得石窟里的壁画塑像美不胜收,特别是唐代的藻井的纹样色彩组合那么美好,是我不曾想到的。看了一天洞子之后,晚上脖子酸痛不已,原来是一天在洞里上下左右不停张望的结果。

两天的石窟初步巡礼,有段、范二位先生的仔细讲解,显然一时记不了那么多,但建立一些初步印象,一个好的印象,对我后来长期在敦煌工作是一个良好开端。两天之后常先生给我们几天时间上洞子自由活动,画画、临摹、参观也行,接下来常先生要我设计一座小陈列馆,并开始测量几座唐宋窟檐,从此开始了我敦煌的工作生涯。

四、宁静而单调的生活

1944年成立的敦煌艺术研究所,说起来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名声顶大,但规模很小。1947年到1949年之间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以常书鸿先生一家(李承仙、常沙娜、常嘉陵)为首,所长下面设考古及总务两部门,考古组里有段文杰、霍熙亮(兼总务组组长)、范文藻、孙儒僩、史苇湘、黄文馥、欧阳琳、薛德嘉、肖克俭、周星祥(自费在莫高窟临摹壁画)、张定南等美术工作人员,常书鸿先生兼任考古组组长。总务组除霍熙亮之外还有会计、出纳、文书、庶务、保管等五六人,此外还有六七个工人,其中有范华、窦占彪一直工作到1949年以后,加上上中下三个寺观有喇嘛道人四五人,总共不到三十个人。莫高窟虽然不大,但二三十人分散开后就看不见人影了,宁静得没有一点声息,我们上了洞窟之后只能听到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簌簌作响,夜晚来临之后莫高窟笼罩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宿舍中昏黄的灯光驱赶不走如此浓重的暗夜,周围悄无声息,偶尔从九层楼传来风铃的叮咚声,清脆而单调,更觉得冷清和凄怆。仗得当时人还年轻,没有经过人生的悲欢离合,还没有多少情感上的包袱,能勉强承受得了这种孤寂的熬煎。

当时大概除了常书鸿先生夫妇有手表和其他计时工具之外,其他人只能看天色行事,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当时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只有自己打点早餐,如果前一天没有剩下馒头,只有等到中午吃饭了。范文藻比我早来一年,已经有了应付这种生活的经验,他教我们在敦煌买两只母鸡,放养在宿舍后面的果园中,饭后把剩菜剩饭拿到后园喂鸡,大家都在一起,喂的时候也不分彼此,看见一群母鸡满地抢食也非常有趣,养了母鸡,两三天可以拾一两个鸡蛋,可以稍为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午饭和晚饭都是吃馒头或面条,刚来的时候不太习惯,幸好人在青年,慢慢也就适应了。

同类推荐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Z国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龙天机缘巧合下重生到了大唐,迷迷糊糊成为了李世民早死的第二子李宽身上,且看龙天如何在大唐继续实现他的阎王梦想.........
  • 穿越原始当长老

    穿越原始当长老

    周磊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原始部落成为了部落人,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活的更舒服,周磊开始了原始部落的发展大计。
  • 重生之北宋末帝

    重生之北宋末帝

    当北宋最后一个皇帝重生归来之时,一切都将改变。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坐镇天阙,立华夏一族,万世基业!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东海郡王

    东海郡王

    因为加班而猝死的陈信机缘巧合来到东汉末年,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热烈与血腥并存的时代,征伐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不过度YY,非低俗种马,没有弱智人设。)
热门推荐
  • 留守

    留守

    该书是一部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留守男孩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这群孩子们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状况,深刻探讨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同时,小说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城市化进程十年来,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民生活、经济、观念方面的转变。
  • 绝世傲霜

    绝世傲霜

    繁花落尽,不过是过眼烟云。异世重生,废柴逆袭,契萌宠,收美男,傲视天下!
  • 苹果的哲学

    苹果的哲学

    本书从乔布斯的个人创业经历,在商业旅程上的战略决定,企业管理思想、营销策略、产品理论等方面,讲述和解读一个无所畏惧的“角斗士”的商业哲学。围绕乔布斯,有着种种溢美的称谓和种种传奇的故事,其实他的成功并不如许多人想象般难以复制。也许很多人都有着美好的梦想,他们也毫不妥协、毫不动摇地坚决执行了下去,但是他们还缺少一种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这,正是本书想要深度剖析的内容——乔布斯最适合中国CEO的商业智慧精髓。
  • 武痕

    武痕

    石宇本是石泉镇一个小家族的子弟,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在一次历练的过程中,意外得到一件血色印记,从此生活便是发生了变化,身不由己的卷入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中,那是一段过往的辛秘。
  • 全职宇宙征服者

    全职宇宙征服者

    人类历史经历过原始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火药时代、信息时代,终于在3799年这一年,进入了星河时代。从此,地球不再是宇宙中唯一的成员,而是作为银河系中七十多颗活性星球中平凡的一颗。人类星际大航海时代来临了,我们要活下去!
  • 天逆弃少

    天逆弃少

    陈熠阳因为被另一个家族的女孩喜欢,而招致了本家家族大少爷的厌恶,被设计离开陈家,但是因缘巧合之下,他获得了金手指,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他将踏上成为逆天存在的道路!他要踏着欺负过他的人而前进!
  • 豪门阔少的天价妻

    豪门阔少的天价妻

    直到多年以后,我依然相信,老天是公平的...一旦他决定收走你的一份幸福,就一定不会忘记帮你添上另一份的甜蜜......
  • 第三个人在惦记你

    第三个人在惦记你

    人们常说每件事都是因果轮回,但有些事没法解释,只能说一切都是命,无法逃避,无法面对。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四周都是喧嚣,可却没有一声入耳,此刻她的内心,静的出奇,她努力想找回自己的思绪,可是却变得越来越迷离,忽然一个声音清晰的传来:囡囡,快过来。她循着声音,却没有了方向,忽然她想到了什么,她慢慢的转过头,一道刺眼的灯光直直的朝她照射过来,随着灯光的靠近,她的脑子越来越清晰,她开始贪恋这股光,直到看清自己已倒在血泊之中,此刻身旁站着已逝的祖母着一身黑衣,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眼光也开始暗淡,变得空洞,她知道,她已经死了。。。。。。
  • 异能狂妻:美夫难追

    异能狂妻:美夫难追

    莫名其妙被一个牛皮糖一样的家伙黏上怎么办?扇槿看着尾随其后的某男,万分头疼。“能甩就甩,甩不了就跑呗。”顶着与扇槿一模一样的冰莲悠悠的往嘴里扔了一颗葡萄。“好吃好喝,把他吃穷了就踢走。”秦式眨了眨他漂亮的丹凤眼,朝扇槿抛了个媚眼。“打一顿扔青楼里去。”阿黑立刻支招。可关键问题是,他没有那么好甩的啊!扇槿泪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专宠,废材五小姐

    冷王专宠,废材五小姐

    21世纪绝顶杀人穿越到一个架空时代,还穿越到一个绝世废材身上,没爹没娘疼,看废材如何变天才,(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