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9300000019

第19章 回民起义的地区性分析(6)

八月四日,陕回首领孙玉宝率4000余人,由静宁经张易堡攻占固原。此为固原第二次被攻陷。《平回志》记载,陷城后,“孙义保(即孙玉宝――本书注)在固原僭称大汉正西王,伪封节度、总制、元帅等官”。⑤四年(1865)二月,清军再攻固原,回军元帅马得功战死,孙玉宝撤至黑城子。三月十五日,清军攻黑城子,孙玉宝又北撤,途次战死。七月,雷正绾军被金积堡回军击败于强家沙窝,其部下总兵雷恒、李启高、胡大贵等哗变,与回民军联合攻克固原。这是固原第三次被攻陷。同治五年(1866),固原为白彦虎从董志原派兵占领,是为第四次破城。①五年正月,官军克复固原,“是役殄戮计四五千”。②

在这种反复攻伐的过程中,固原一线的地方社会大遭摧破,同治三年十月,张集馨奏“查固原距盐茶相隔几二百余里,沿途村堡无一汉民。”③汉民或被杀或逃亡,回民或起义或被裹,只剩下回民军、官军纵横往来。

穆部回军出于报复而进攻,但并非所有回军都是如此。平凉属华亭县回民在同治元年也揭竿而起。《华亭县志》谓“初,土回叛变,尚爱乡土,不甚惨毒”,因此虽屡与乡团战,但出于乡土之情,又与汉民无仇,故对华亭县辖境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很久。二年十一月,陕西回军入境后,因遭际惨毒,又无乡土情谊,因而“无所顾惜,焚杀惨于土回十倍,华亭从此坵墟。”④当陕西回军败退至今宁夏境内,同样的情况更屡次发生。

同治四年(1865)正月,清军攻破固原萧(硝)河城。《平回志》称“萧河城回民苏上达斋其马匹军械,领閤城人民来营求抚。汉民一百六十余庄具保:‘上达实为良善,被莲花城贼裹胁,无计投诚。且汉民衣食乏缺,皆仰给回民,愿合辞具保。'”⑤据说苏上达乃是早先投降清军的王大桂的旧部。⑥在投诚清军的回民头目张保隆的带领下,固原“城外西北远近回村向听张保漋约束,保护汉民村落极多。”⑦回民首领的作为,表明东路回民在非常时期,积极维持族群和解的努力。官方将这种情形纳入善后抚葺事宜的考虑,对于盐固回民的评价较为积极:“盐固一带回族虽与汉民杂处,尚称良懦,不比莲花城之木三,则灵州之马化漋,戕官据城,罪在不赦。”⑧

总体而言,陇东地区既受西迁的陕西回民军的袭扰,又受本境起义回民行动的影响,加之团练、官军的勒索,在各种武装集团的袭扰和此起彼伏的军事行动的破坏下,导致“甘省焚掠之残,几于赤地千里。平凉残破固不待言,即泾州、隆德、静宁、会宁、安定等处附郭村庄亦尽成焦土。”①这便是民族/族群矛盾与冲突所造成的严重历史后果,足以给后人深刻的警示。

三、宁灵一带的回民起义

宁夏府是北路军政中心,下辖灵州,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最主要的回民力量是哲合忍耶新教集团,到清末时已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继前两辈穆勒什德马明心、穆宪章之后,教权转归灵州马世系,经马达天、马以德,已传至第五辈马化龙,灵州金积堡②成为哲派的中心和根本重地。马化龙领导着由上而下团结一致、信徒众多、财力充足的强大群体。因前四辈教主都被官方所杀或迫害致死,“提着血衣进天堂”、为教门而死即得“舍西德”③的思想对教众的影响极大,这种思想在外部压力下极易强化,也极易使新教回民把斗争目标转向敌对族群或官府朝廷。同时长期以来,新教难以获得合法性认可,持续维持着武装对抗外部压迫的心理倾向性。④在团体的固结和宗教的激励下,灵州回民成为清末强大的回民集团。宁、灵、固、平回民起义后,以灵州为中心,领导权渐归哲合忍耶所把握,而在哲派中具有绝对权威的马化龙集大权于一身,成为甘肃北路首屈一指的回民领袖;哲合忍耶集团则成为清末西北回民起义的中坚。

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如同陕西一样,杂居的回汉双方也常因细故械斗,这类事件最终依赖官方介入解决,处置事务的官员却普遍处置不公。据《平回志》载,“……宁夏一路,其始回民懦而汉民强,遇事则凌轹之。以闻于官,多置不问。回积忿深,往往与汉民相仇杀,互有死伤。越在边陲,格于上闻。官吏既袒汉民,又以回之易与也,辄任意出入其法。回杀汉者抵死,汉杀回者令偿敛葬银二十四两。于是回滋不服。”①同治初,“宁夏汉回互斗,汉民团练以备回。”当时宁夏地方官员的意见并不一致,署宁夏道候云登对回民态度强硬,“督办颇切。”掌握实权的宁夏将军庆昀则力持抚议,“而严勒汉民散团防,缴军械。”②

宁、灵回民的起义,与北上的陕西、固原回民的发动有关。据庆昀的奏折,“宁郡起义之由,缘陕省西同两府逆回倡乱,分遣匪党勾结,甘省固原灵州之回到处蠢动。”③同治元年七月初,“又宁夏府属之灵州有回民数百入境,声称由陕避难而来。”同时,灵州回民“近闻有买马置械之事”,④已在准备起义。据史料称,其间,马化龙“与宁夏武生纳清泰、平罗县武举郝文选……结为死党”,⑤实际稳固了北路起义回民的军事联盟。

同治元年(1862)八月,平凉府属盐茶厅平远所(今预望城)把总马兆元(沅,回民)首先举旗,之后,邻近的灵州属同心城、金积堡,宁夏属通昌、通贵,平罗县属宝丰、石嘴山等处回民相继而起。据《方略》称,马化龙“与伪军事周文灿、保文彪等纠集马兆元、王阿訇、周发、周连登等于九月间围攻灵州。”⑥其间普遍发生了起义回民与汉团械斗的事件。据庆昀奏称,在石嘴山,“该处回民带领汉民迎入该教礼拜寺,而回匪中之阿浑喝称见汉不留,回众始行恣杀。”①

北路回民起义的过程中,马化龙实际上成为领袖,尽管纳清泰、马兆元等人并非新教回民,也并非马化龙直系属下。

宁夏府城的回民领袖马万选、纳万元等率领的回民军于二年(1863)十月二十四日很轻易地便攻下宁夏城。《平定关陇纪略》称,城陷后,“侯云登被戕最酷,城中汉民屠戮罄尽。”②左宗棠的奏稿也提到“陷郡邑城池,戕害官吏,惨杀汉民至三十余万之多。”③但此说均为故意夸大之辞。据当时城内生存下来的人回忆,“官弁兵民杀死无数,而于正街铺户,则令其闭门安居,未曾加戮。”④可见被杀的多为官吏士兵之类,这些人因保卫城池,与回民作战甚烈,以致城破后遭到报复。侯云登之被杀,即出于此种原因。恩麟的奏折交代了前后原委,“有汉团王添德自称道署衙役,带领二三百人烧杀回庄,因而回众报复,疑为该道(即侯云登——本书注)指使。”“并因前次剿办灵州平罗回匪,深得汉团之力,未肯遽行遣散,于是回民深怨侯云登。”⑤这个过程颇具代表性,团练攻击回民,回民报复团练,便同时也报复与团练有联系的官员,官员代表着朝廷,对官员的攻击,实际便无异于对抗官府朝廷。

宁夏城陷后第二天,灵州亦陷,“次日,灵州回闻风而起,州城遂相继陷。”⑥攻守之余,“城中民人死者二万余。”此后,宁灵地区便长期处于哲合忍耶控制之下。庆昀奏称,当时“灵州一带回匪万余,平罗一带回匪数千。马化漋以灵州之金积堡为老巢,郝文选等以平罗县纳家闸为老巢”。但马化龙被认为“实为宁夏一带逆首。”⑦

马化龙虽是宁灵回民的领袖人物,但他重于领导而非实战,且他贵为新教领袖,向以教化服人而非滥施武力。从种种记载来看,马化龙积极采取措施稳固地方局势,宁夏城陷后保护商铺的命令即出自于他,据当时人回忆,“第三日传呼王爷入城……马化龙身坐大轿,拥卫多人,驰入公署,随闻传谕各铺户,照常生理,不许惊疑。”①据载,宁、灵城陷后,回民军的报复相当有限,“城内衙署民房均尚完好,回汉民人亦俱安堵。”②这与当时陕甘的其他被陷城镇的遭遇颇不同。

据《甘宁青史略》称,“马化龙欲守灵州以堡障金积堡,并以政治手腕收拾人心,以马占魁声望素符汉回信仰,乃令其知灵州事。濒行,授以六字诀,首曰:少杀人……又曰重农事。”马占魁视事后,“恢复秩序,禁止烧杀,久之汉人稍稍归矣。”③同治八年(1869)八月,刘松山克服灵州城,向汉民父老问起“回酋”之待民若何,“佥曰:前州牧马占魁虽非朝廷所命,而情关桑梓,事有便于民者试行之。”刘松山本人亦认为“及入其境,则桑麻遍野,进其城,则街市整齐。伪知州马殿魁人亦忠厚,在此维持秩序,煞费苦心。”因此“赦占魁从逆罪,令归金积堡谕马化龙速降。”④

马化龙在战乱之余,也积极调和汉回矛盾、搭救民众性命。慕寿祺曰:“马化龙虽叛踞金积,多历年所,而宅心慈善,视汉民如一家,民心皆为之倾向焉。……汲汲焉以收拾人心为急务。”⑤同治七年(1868)二月,“时金积堡城中食料缺乏,汉人入山抓‘发',归家后涤净少调面粉便可充饥。穷民纷纷出城。或恐其逃,请禁之。马化龙曰:民自求食,何禁为。悉听其便。”⑥穆图善奏折也称,抚局期间,七年闰四月,马化龙会同灵州兵役“将著名刁匪马白哇、马晶中、马举擒获解送宁夏郡城,分别斩首枭示”;六月,马化龙又将“暗中结盟谋为不轨之杨生魁、冯学礼、白天凤等一百馀人歼死,解散馀党,救出被胁良民甚多”。①

总体而言,回民军控制了宁灵局势之后,有意调和民族矛盾,各地普遍形成了族群和解的局面。灵属韦州堡有苏兆明者,“暗地维持,有谓恐汉民反噬,当先剪除者,兆明阳奉阴违,并私地给粮以赒其饥。”但是这样跳脱族类之见、调和民族矛盾的人物,在清军入甘后,“乃竟疑为兆元党而戮之也。”②

同治四年底,宁灵回民军与继任宁夏将军穆图善为首的官府达成抚议,宁灵一带“汉民相信日深,陆续归籍者难以数计。今已数年,汉回交相贸易,和好如初。”③在同治四年至八年(1865-1869)的抚议阶段,宁夏府属地方的权力实际上归新教掌握,马化龙也以“马朝清”的名字和“副将”的职衔在官员的奏文中知名。④但是在这种局势中,回民并没有完全把清廷权力从宁灵消灭或驱逐,宁灵的官员和护卫军队仍然存在,但断绝朝廷粮饷,反而仰仗新教回民集团的供养。刘松山后称:“灵州甘回素听马化龙之命,地方公事及徵收钱粮,向皆马化龙主持,在城文武各官薪粮亦皆由马化龙发给,回眾藐视官长,不受约束。”⑤张集馨对此很不满,批评“甘肃自回祸以来,专意主抚,屡受其愚弄,而不改弦更张,岂非气数。……宁夏和祥至礼拜寺行香挂红,给以功服,许以官职,而迄不就抚。甚至宁夏县彭庆章以女嫁回,甘心事逆。……武营平日素不操兵,又因营中兵弁多半回人,恐一发不制,故摇尾乞怜,希图无事。文员又以地瘠民贫,兵饷无所筹画,希冀逆回就抚,籍得苟安,而总未为国家久远计也。”⑥而马化龙甚至经常向名存实亡、仰人鼻息的宁夏官府示弱求抚。起义回民虽然取得控制权,但不能消除朝廷要收复失地的威胁,不得不屈与委蛇,寻求各种时机以实现自保,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八年(1869)八月,湘军复灵州,但九月十三日,灵州城再次为回民攻占,城中汉民遭到报复。①当时,绥远城将军定安疏报,刘松山一军在灵州城内不分良莠,肆行杀戮,以致降回复叛,报复汉民。刘松山因此遭革职处分。但当时湘人主军,最后呈送朝廷的调查结论认为刘松山忠勇性成,“惟不知地方情形,轻进贻误,实未尝杀回一人。定安谓松山肆行杀戮,致回民复叛,袭踞灵州各情,则皆传闻之辞耳。”②朝廷正值用兵之际,也有意对湘军示以安抚,最终置之不问。

九年(1870)十一月,金积堡回民军终于战败。十六日马化龙亲赴刘锦棠营濠外,愿以一人抵罪,死无所憾。清军在金积堡损失大将刘松山,其他提督、总兵等高级将领在内被杀31名,③左宗棠谓,“仆十余年剿发平捻,所部伤亡之多,无逾此役者。”④加上作战艰苦,清军自刘锦棠上下群思报复,“诸将士怒其久抗颜行,群思缚而磔之,以报私仇而雪公愤。⑤马化龙的“新教”身份更成为某种“原罪”。他带领新老教回民于同治二年(1863)就攻陷了宁、灵等官府统治的中心城镇,在官员和朝廷的角度,无疑是罪魁祸首。清军又于金积堡中掘出私藏军械,⑥更成诛杀的理由。但回民若在降前藏械,战事正紧,不用而藏,宁有此理?马化龙已赴清军营中,回军藏械何用?此事颇存疑点,但从左宗棠到清廷,以老湘军作战辛苦,勋劳卓著,竟不约而同,一概不问。十年(1871)正月十三日之后,刘锦棠、徐文秀、雷正绾、金运昌等于金积、平凉先后提马化龙、马耀邦眷属家人、哲派高层、回民将领共计100余人,或“凌迟处死”,或“概予骈诛。”家内未成年男丁如马五十六、马五十九等被解交内务府阉割,家内女眷则给官兵为奴。①

同类推荐
  • 驰骋之帝都雨夜

    驰骋之帝都雨夜

    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他是名将之后,他的祖先曾是开国元勋,他是否能成为股肱之臣?我想是的。当面对无可抗拒的命运时,慨叹悠悠苍天何薄与我,还是拔剑大吼去他妈的命运?由你自己决定。作品以史实为原型,加入笔者自己的幻想,力求塑造一个具有现代自由风气的历史故事。也许这些故事有些离奇有些夸张,但是时光的洪流终会汇入本该汇入的大海。只是,为什么要抗拒命运?是否应该抗拒命运?
  • 蒙尘传说

    蒙尘传说

    “大丈夫生而在世,诺比千金,要以守信为生存的第一准则”自盘古开天以来,大地由鸿蒙到洪荒,再到后世以人为首的世界,不知道过了多少万年,中古的蜀山剑派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传说,而今的世界,正道魔道早以混乱不清,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因为对世间的憧憬,对红尘的留恋。
  • 战时情

    战时情

    待你成亲时,便是我出征之时;义无反顾的手握战刀,冲入敌阵……...
  •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王朝秘史追叙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王朝秘史追叙

    本丛书以朝代、地理位置、人物等为主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历史。
  • 大话唐伯虎

    大话唐伯虎

    华太师:“从今天以后谁敢在华府提起‘唐’‘伯’‘虎’任意一个字杖责二十!”祝枝山:“表弟?嗯,他是我的偶像,本来我觉得自己够卑鄙够无耻,没想到却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国师:“唐师弟道法高深,迄今为止无人能及,当然,这都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皇帝:“我大明能有此人才实乃我大明之福。”秋香:“唐公子诗词书画双绝,为天下姑娘爱慕之人,什么?那个新来的低等下人?他怎么可能是唐公子呢!”************************携带功德系统,重生为大明风流才子唐伯虎……
热门推荐
  • 百花小说-小楼里的太阳花

    百花小说-小楼里的太阳花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 迟到先生

    迟到先生

    愿:所有山野都有雾灯;你手持火把渡岸而来,点亮我孤妄的青春。此后,夜车不再驶往孤站;风雨漂泊都能归舟。
  • 异界至尊:逆天魔妃

    异界至尊:逆天魔妃

    狠毒后母,变态弟弟,恶毒未婚夫联手设计杀害,导致复仇大盗幕杨清穿越。穿越时遇到一娃,开口就说是她夫君,好吧,就算是童言无忌吧。可是这孩纸腹黑一变,誓要娶她为妻。遇到她后的第一宗旨就是,宠她,宠她,在宠她。幕杨清猖狂一笑。“笑里藏刀那是我的个性,阴险狠毒那是我的宗旨,有仇必报那是我的本性。”
  • 重回青葱岁月

    重回青葱岁月

    重生回到十六岁,面对即将发生的家庭悲剧,她该如何扭转过来?花心的父亲,狠毒的后母,小霸王的异母弟弟,软弱的爷爷奶奶。这些都是浮云,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如何改变母亲被逼着走上绝路的命运。既然重回一世,那就让一切都改变吧。亲情爱情两手抓,活出一世的精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之雨过天晴

    火影之雨过天晴

    六道制造出一个月亮,那我就制造一个太阳;鸣人创出色诱之术,那我就创出青楼之术;带土冒充了斑,那我就冒充斑马……作者君:咳咳,以上是女主的YY,以下才是简介。李雨晴看着拿着强得天都怕的主们,忍不住抱怨:“劳资这是造的什么罪啊!!”上帝(作者君冒充):“因为你是杯子的女儿。”李雨晴:“……”
  • 剩女之顺其自然

    剩女之顺其自然

    当上海的大龄剩女达到几十万之众,当所有相亲交友活动的男女比例定格在了2:8或1:9的失衡数据上,当剩女已经成为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社会问题,那些尴尬的剩女们是怎样地活在当下呢?我们的女主人公是以怎样的一种心境和生活态度做自己的“上海剩女”呢?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这位上海才女将自己的心迹凝结成如此美丽的爱情逻辑,那份爱是生涩的、羞怯的,是温馨的,是顺其自然地随它去了。剩女们都在等待自己的缘分,她也在等待。她,为了躲避家人以及周遭人的烦缠在外借租,便于千万人之中邂逅到了“刚巧赶上”的人——“隔壁男”,她自暴自弃、行尸走肉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缘分,她等到了吗?她的顺其自然是帮助了她还是毁掉了她?《剩女之顺其自然》从一位普通“上海剩女”的角度,解读当下社会中那些口称没有择偶要求却还是不知不觉被剩下来的大龄女性的现状
  • 云雾三界

    云雾三界

    何为生,何为灭,何为情,何为道?这是一个始于三界内外的故事。让我们携手同游,共享这一仙侠奇缘,看江湖多情,品修真繁华……
  • 遗弃之族

    遗弃之族

    公元3000年,地球发现致命病毒,短短五年沦为死星,少数生命乘坐方舟远离星球,生死未卜。而此后,地球被其他星球称为死星,地球人随即被称为遗弃之族,魔族。
  • 太监闯后宫

    太监闯后宫

    一名现代宅男,因婚恋未果,而自寻短见,阴差阳错的穿越到南汉,玩转江湖,笑弄官场,而魏忠贤成了他叔父,得葵花宝典助他修炼,会有什么故事呢?
  • 网游三国重生

    网游三国重生

    人生并不缺少美好,我们缺少的只是发现美得眼光人生并不缺少机会,我们缺少的只是抓住机会的能力起点并不缺少好书,我们缺少的只是寻找好书的耐性生活太沉重了,想写点轻松点的文章,以纪念自己7-8年的看闲书生涯。本书是一本游戏类的历史军事书,非游戏数据流小钱让兄弟申请了个QQ群,群号是100324789.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