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2400000004

第4章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

——梁实秋

每天,通信学院二楼的一个房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总在办公室看文献、改文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对前来请教问题、咨询事情的学生、同事,他也总是谦和地解答,和蔼谦逊、淡定自然。这位老人,就是通信学院的李乐民院士。办公室-家,两点一线,年逾七十,仍然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一路走来,他的步伐是那样安静,他的神态是那样淡泊,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古语曰:“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乡。”淡然,乃人间第一真味。

有志长存少年时

1932年,李乐民出生于浙江南浔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归国的留学博士,曾担任东吴大学物理学教授。5岁时,李乐民来到上海,6岁上了小学。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没有迷住他的眼睛,反而让他更坚定了努力学习、不断拼搏的进取之心。小学五年级时,李乐民参加了中学的入学考试,以优异成绩被上海一中录取,提前一年结束了小学学业。至今,李乐民的中学同学还清楚地记得这个全班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的男生,“他是班里记性最好的同学,能把字典里的解释都背出来”,在2000年的同学会上,李乐民当年的聪颖仍然让大家万分佩服。

高中毕业,要考大学了,面临专业的选择。李乐民一直心仪的专业是物理与数学。一度想北上清华攻读物理专业的李乐民记挂着日渐老去的父母,放弃了北上求学的念头,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从此,与电讯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回忆起当初的选择,李乐民院士仍然笑意盎然:“当时是懵懵懂懂的选择,现在看来是选对了,通信成了国家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大学毕业后,李乐民留校任教。在担任助教的四年里,带学生、学俄语、进修,生活简单而充实,李乐民也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刚刚结束北京邮电学院进修学习的李乐民接到了交大电讯系整体搬迁到成都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命令。他连夜赶回苏州,承欢父母膝前仅仅一天便返回上海登上了万里长江西上入川的轮船,而他的行李,则直接从火车上了船,连上海交大的大门都没有进。

从此,李乐民由上海人变成了成都人,从“交大人”变成了“成电人”,开始了“成电”悠悠五十载的春华秋实。

万里西行赴巴蜀

从繁华的大上海的老牌大学来到白手起家的“成电”,放弃了许多,也成就了许多。回忆当年,李乐民院士仍然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虽然远离父母,但是服从了国家需要;虽然离开了交通大学,但是到了新中国以电子工业为背景的新型大学,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是的,建设新中国自己的电子工业、生产自己的电子设备,开启祖国的通信事业,的确对李乐民有太大的诱惑。

李乐民的妻子彭老师当时任职于上海另一所学院,当他们去找院长商量工作调动问题时,院长力劝彭老师留在上海:“成都太艰苦,你会不习惯的!”大上海的繁华、院长的挽留,依然没有阻止彭老师西去的决心:到成都,与丈夫一起,支持丈夫的事业、支持国家的建设。

投入新学校建设的李乐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校、投入到学生中。有一次,彭老师高烧需要上医院,正忙于带学生的李乐民将所有的学生都安排妥当了才抽出时间带妻子上医院。说起往事,彭老师只是淡然一笑,并没有太多的抱怨。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无私奉献的女人。”的确,站在李院士的背后,彭老师做出的牺牲确实太多太多。李乐民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学习中,家庭琐事都是彭老师操心。

百折千方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全面停课。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学校的科研工作仍然没有停滞。1968年至1969年间,一系(现通信学院)接到了彩电攻关的任务,当时世界各国都已研制出了完善的彩电制式和技术设备,而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彩电,研制、生产、使用自己制式的彩电,任务很艰巨。在顾德仁教授的带领下,包括李乐民在内的几十名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几经辛苦研发出了样机。虽然最终在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下,国家决定采用原有的PAL制式,但我校的科研实力由此得以崭露锋芒。

50年风雨沧桑,李院士印象最深的科研项目还要数1969年以开工日期9月30日命名的“930工程”,这是一项艰巨的科研任务,其中我校要求完成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数传机的研制。当时有五六十名老师参与了数传机的研发,这么多人的研发阵容在今天看来都是相当庞大的队伍,工程难度可见一斑。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说:“那时候只记得从早上起来,就到学校里面去搞研究,一直在实验室里,本来每个人每天只有三顿饭的,但是我们要工作到很晚,学校就专门为我们加了一餐,馒头!那时候能够吃上馒头多不容易啊,一到晚上十二点,大师傅就带着一大蒸笼热腾腾的馒头来到实验室,老师们吃完馒头后继续工作,一直到深夜两三点钟才回到家里。睡了几小时觉后,起来又要上班了,想起那时我们的生活真的很简单,一点也不怕累。”

这个工程持续了近两年,而李院士正是这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之一。想起那两年,李院士的妻子彭老师说:“那时候他每天回来,我都感觉到他压力很大,尤其是在解决关键技术的那几个月,一直都是那样紧张的状态。”工作如此艰巨,但是李院士总是说并不怕累,因为这是国家的任务,只怕做得不够好。“930工程”最终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930工程”本来是从另一个研究所接过来的攻坚任务,我们的老师,不仅将原本没能达到的目标实现了,还做得非常好!此后,老师们还完成了北京地铁通信系统的研制,这些项目使我校老师在同行中获得了肯定。由此,“成电”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大上升。

紧接着在为期多年的“1125”工程中,李乐民的课题组承担了其中的关键通信设备——微波信道用数据转接终端机的研制。在众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1125”工程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十年的“文革”浩劫,不仅没能消磨“成电人”的锐气,反而打磨出了他们的坚韧与顽强!

师“夷”长技以报国

1980年,李乐民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做访问学者,指导他的都是国际知名的通信技术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师资和设备为他实现自己的理想插上了翅膀。在两年的访学时间里,周末和节假日他也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专心工作,因为他知道:在美国的访学,机遇来之不易;学成归国,祖国的通信事业正等着他效力。两年内,他完成了多篇论文,在《IEEE通信学报》发表的3篇论文被国际学者多次引用,并在通信系统中抗窄带干扰方面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为数字信息传输做出了新的成绩。

出国前,李乐民在通信专业领域就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积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两年内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学习,使他掌握了数字通信领域的新知识,也学到了新的思维与方法。

带着从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到的经验与技术,带着从美国导师那里学到的新思维方法,带着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回国以后,李乐民仍然从事着通信工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50余年来,他攻克一个个难关,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四部,获国家部、省级科技奖20项。李乐民院士首次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决反馈滤波等结构抑制窄带干扰的方法,在理论分析上有新的突破,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他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数传机”,解决自适应均衡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数据转接终端机”,解决计算机信息不经数模变换直接上微波信道的关键技术;取得了“140兆比特/秒数字彩色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抗毁光纤以太局域网”和“电视与数据综合光纤传输网”等成果,对数字通信传输和通信工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年来,他对宽带通信网技术进行研究,作了新的理论分析并研制成功有关设备,带领研究生在该方向发表论文数十篇。

除此以外,李乐民院士还是第六届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5月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1989年9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余年了,成绩斐然,但今天,李乐民院士仍然重复着家-办公室的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每天到实验室工作仍然是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对生活索取很少的李院士,对工作的要求却很高,他总说:“我是在新中国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工作做不好,对不起国家的培养。”

俯首甘为孺子牛

国家培养了李乐民,而培养和指导学生则成了他最关注的事情、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李院士指导研究生100余名,其中已经完成学业的博士生56名。说起学生,李院士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56个博士,都能刻苦钻研,现在看来,个个都还有些成绩!”56名博士里,有的已经成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有的成为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我校等大学的教授,有的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学生的成绩斐然,而老师李乐民院士则将成绩归于学生和协助指导的老师,他说:“这些同学来读博士之前都有扎实的基础,他们都很勤奋,我只不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地方而已。”

其实,李乐民院士在学生身上花的心血很多。从选题的确定到第一篇论文的撰写,从方向的指导到困难问题的解决,李院士在学生身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李院士交给学生们做的课题多是来自自然科学基金,这些题目本来就具有相当的创新思维。当学生们在研究中碰到问题的时候,李院士也总是和他们一起讨论,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学生的第一篇有创新的论文很重要,是他们奠定学术能力的第一步。”李院士如是说。的确,这也是他花心思指导最多的地方。学生们的第一篇论文,他都要与学生反复讨论,并针对论文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986年,李乐民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他繁重的工作中又增加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来,虽然工作压力大、时间紧,但他仍然将履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责看做自己分内之责。他征求学校师生及各界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将群众的呼声传递给上级有关部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院士关心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的建议中,关于增加教育经费、改善青年教师待遇、解决离退休同志工资等都反映了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从建校走到今天,从年青的助教到成为一名院士,李乐民院士承载着五十载悠悠成电情,用他的执著抒写着“成电人”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

曾经暴风骤雨,而今和风细雨;曾经灿若星辰,而今月圆清辉;曾经酸甜苦辣,而今处之淡然,追求真理的信念却始终如一。

(黎藜 刘媛)

同类推荐
  •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可谓在后现代与现代之间,抓住了平衡的着力点,紧紧扣住“导学与导研相结合”这个主题,围绕教师行为“导”与学生行为“学、研”的矛盾悉心探索,总算让人在紧张中有一种松弛。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后,按预先规定的绝对数额定期支付的。
热门推荐
  • 半生江湖

    半生江湖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挂钩】*******************************主角的自我介绍: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就混过几年社会、当过几年特种兵、坐过几年牢而已。没什么特殊的本事,就是力量比人大点、口才比人好点、知识比人多点、观察力比人稍强点。业余爱好没什么长处,就是唱歌、跳舞、泡妞比人厉害点,其实我只是个普通的保险从业员。买保险吗,朋友?从我这半生不堪回首的江湖生活来看,这个世界太危险了,您想象一下吧。▃▃▃▃▃▃▃▃▃▃▃▃▃▃▃▃▃▃▃▃▃▃▃▃▃▃▃▃▃▃
  •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有一种心灵修行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圣雄甘地唯一的生活方式,智者,因斯坦最终的生命境界,最适宜21世纪环保法则的健康法则和人生法则,最博大深刻的佛教文化在最简单易行的佛餐方式中
  • 绝色宠妃,娘子,不许走

    绝色宠妃,娘子,不许走

    她曾是顶级杀手团“鬼面人”的成员,但再一次意外她穿越到了苍岚大陆,在苍岚大陆,她体验到了再前世没有的东西,友情,情亲,还有爱情。“靠,死流氓你放开我”“不放不放,放开娘子就走了”某妖孽孩子气的卖着萌。天哪,王爷你长得这样妖孽,这样卖萌真的好吗??你卖我也卖,“夫君,夫君我不走好不好,那你陪偶出去玩好不好?整天闷在府里好无聊啊!“王爷已阵亡,被萌爆了.......
  • 丛林里的围墙

    丛林里的围墙

    首领的故事,就要开始了。我和小柯去了市郊,那个“制造厂”已经拆完了,只剩下一片倒塌的墙。我俩在墙上坐下。坐着坐着夕阳就红了,把断墙也染红了,小柯的脸也格外红。那是一大片红红的草莓啊。时间把一些事情留在了昨天,也把一些事情带到了今天。那个烟斗,应该送还给10年以后,和10年以后的他。这是“时间”确定好的,我们无法修改。我说不好在公共汽车上,那是我和首领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最后一次见面。
  • 霸道校草的溺宠:老婆,快过来

    霸道校草的溺宠:老婆,快过来

    【宠文】【爆笑校园故事】睁开眼,霖落揉了揉眼睛。霖落浴室随便的洗漱了一下。准备下楼吃早饭。刚喝了一口牛奶,就感觉门口有一股强大的气息袭来。果然,一身白色衬衫的顾里缓缓向她走来。随后看了她一眼:“流鼻血了。”霖落抬了抬手去摸鼻子,结果什么都没有。“顾里我跟你没完!!”顾里看了看她:“哦?!怎么个没完发?”霖落对着他的唇就吻了下去,顾里勾了勾唇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小妖精。”
  • 医女毒妃:捞得一枚病王爷

    医女毒妃:捞得一枚病王爷

    大雨纷飞,云瑾瑶昏迷在雨中,青衣裙下尽是斑驳血迹,前世她为了那个冰冷的男人付出了一切。。。。云瑾瑶,京城出名之顽固,被世人被世人誉丑女无盐,却在一次宴会之中偶遇百里国太子,一见钟情,不料宴会惨遭人陷害,而嫁给了患有隐疾的景王--百里连成。现代医师云镜在一次医患矛盾中为救小师妹被人棒打而死,命运给了云镜又一次的机会......这里原来是净公子,现在改名了季公子
  • 未来之书一风之痕

    未来之书一风之痕

    一部西幻小说,如何用科学解释魔法?一件可以预知三千年后的神器,怎会揭露人类的起源?伪穿越的华夏少年,如何从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回归?落魄的骑士怎样与诸侯抗争,又能否登上权力的巅峰?让未来之书为您揭开序幕……
  • 网游之女王的高优雅

    网游之女王的高优雅

    HID谋,一个真实虚拟的古风游戏!第一代简陋沉重的头盔时代已经过去,到来的是最新版第二代,精致漂亮的手镯子时代,只要轻轻按开启,分分秒秒任何场所下都可体验穿越现代玩到古代的爽感!某场面某男:亲爱的,你就试试嘛~试试嘛~某女:不要,别再找我了,你堂堂一个NHI别再追问我这个小老百姓了。某男(严肃):我这是在为人民服务,完善HID谋。老公不是大神,但却是游戏的上帝(创造人类的那种),马里奥啊~上帝来求婚啦~我不要变帝母啊!
  • 秋蝉未眠

    秋蝉未眠

    十七岁少年宇阳,在六年前的秋天搬进一号废弃物品处理场,一截废弃的水泥管成了他的“家”。他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如果你遗失了自己平凡却心爱的宝物,也许,它就在宇阳的垃圾场小屋里。如果你遗忘了自己曾有的家人的温暖,也许,它会跟着宇阳回到你的心中。
  • 不负卿心

    不负卿心

    她勤劳勇敢,处处为他人着想,可是却被称为妖童,遭众人唾弃。他为一己私欲,收她为徒。教授同时不断吸取她的精元,以壮大自身。迎接她的,是无休止的欺骗和利用,真实身份的揭穿,让他肝肠寸断,为完成使命抹去她的记忆。以为只是一场游戏,可是却种下了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