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2600000051

第51章 铸就天网神盾

记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雷达系统仿真科研团队

雷达,被称为“战争的眼睛”,是各国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地探测飞机、导弹和卫星等各类战术和战略目标。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雷达系统进行监视和预警,敌人的飞机或导弹将轻而易举地撕破防线,国家安全将失去重要的屏障。

随着现代雷达系统越来越复杂与昂贵,雷达系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为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和验证节省了大量的费用,使得雷达系统的性能得到保证,因而成为雷达系统分析、设计、试验、评估和作战训练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雷达系统仿真(Radar System Simulation)就是通过建立雷达系统模型,利用软件和硬件的手段来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当今世界,美国的某雷达系统是其近20年来最复杂、耗资最巨的一个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分析它,仿真它,从而超越它。”我校电科院雷达系统仿真团队负责人张伟副研究员说。轻松的话语背后,是2004年至今的艰辛工作,是项目进展的成绩斐然——不久前,团队负责的雷达系统仿真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军方验收,相关负责人评价说:做得很有特色,考虑得很全面,各种因素都涉及了,走在了国内的前沿。

中国的雷达仿真系统,中国的天网神盾,又一次烙上了成电人的名字!

2004年至今,雷达系统仿真团队主要从事雷达系统仿真、目标及环境建模、目标成像与识别技术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等研究工作。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布式雷达仿真系统,创建了一套适用于系统仿真的软件仿真平台和系统仿真方法。团队三个课题通过了验收,在研项目6个,年均经费约300万元,发表一级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18篇,申请专利6项。团队还承担建设教育部“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任务。

这样的成绩是几个年轻人组成的一个更年轻的团队打拼出来的。目前,团队从最初的1个人发展成固定成员12人,包括博士后1人,博士3人。他们年龄最大的37岁,10个人都是30岁以下。

电科院贾宇明副院长说,这个团队,是目前电科院人员最多、项目最多、科研经费最多,富有创造力的团队,是电科院最重要的团队之一。

从“三无”到“三最多”

2004年,刚刚成立的电科院备受关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是我校在拓展科技工作领域、开拓科研新局面和创新科研体制方面的重大举措。在我校“一校三体”的办学理念中,电科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人才培养、学科拓展、学科汇聚、科技体制创新、扩大社会影响力等使命。

作为电科院较早组建的团队,雷达系统仿真团队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要人,只有负责人张伟自己;要钱,要项目,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没人、没钱、没项目,负责人张伟当时就是“三无人员”,怎么办?

本科、硕士、博士都从事雷达系统仿真研究方向,张伟知道这个方向大有可为,但该项研究在国内起步虽早,资料却很少;国外研究涉及国防机密,想看也看不到,连一个面目清晰的模仿对象都没有。张伟勇挑重担,把团队的组建视为自己工作的大机遇,他相信电科院搭建的平台是自己大展拳脚的舞台。这位刚刚毕业的博士,挽起袖子一点一点干——什么都没有,我还有刻苦、勤奋、钻研!

在导师向敬成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张伟查找资料,拜访专家,一点一点地积累学术资源,借助校内其他院系的力量,慢慢开始申报国家的相关课题。此时张伟还面临另一个难题——雷达系统仿真是一个多学科项目,涉及雷达成像、目标特性分析、目标识别和计算机仿真等多个方向,组建之初的团队在各个方向的人员配置不齐,每个方向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怎么开展研究工作?

张伟静下心沉下气来钻研,不但从事总体设计布局,同时深入每一个相关专业方向研究了解。“雷达系统仿真涉及的所有的方向,我都需要把握,在电科院的平台下,我校多个学院的在计算电磁学、雷达成像处理和雷达信号仿真等方向有专长的教师都伸出了援手。”电工学院的汪学刚教授、张晓玲教授等多位老师在张伟提出合作,或者是请求帮助的时候给予了及时的支援,为张伟的项目解决了很多难题。

2005年5月,电科院建立了与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一批优秀研究生到雷达仿真团队里参加研究,其中就有专业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贾海涛等研究生,跟随团队两年后,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凭借出色的成绩留在团队继续工作。2006年,团队影响力逐渐扩大,从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引进了两位博士。目前,团队成员在雷达信号处理、目标特性分析和识别、计算机网络和仿真技术、SAR成像、飞行器设计与控制、DSP及EDA设计等专业方向均有分布,成为专业配置较为合理的团队。在张伟的带动下,这群勤奋、年轻、有冲劲的年轻人在短短时间内打开局面,成为电科院“人员最多、项目最多、经费最多的团队”。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在雷达系统仿真团队的发展过程中,电科院院长田忠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团队组建之初,没有项目,田忠院长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学校总体科技优势,与团队多次会商讨论,寻找长处和突破口。在申报课题最紧张的日子,团队上午把上百页的申报材料送到田忠的手里,田忠院长当天就会看完连夜商量修改。团队成员贾海涛博士回忆说:“很多次修改材料都是从晚上11点多忙到凌晨,田院长一直和我们一起。记得有两次,田忠院长上午乘飞机离开成都到外地开会,下午就飞回来和我们商量工作。”

负责人张伟博士更是把一颗心和全副精神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来。组建之初百废待兴,张伟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的进展和课题的申报,另一方面要考虑人员的管理和项目的进程。他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团队的人员轮换率高,人员进出频繁,为了让工作能够顺利交接,张伟规定了严格的文档制度,而每一个人的文档,他都要认真审核。刚当父亲那段时间,家里人需要格外照顾,但张伟仍旧每天按时上班。“5·12”地震的第二天,余震不断,张伟就独自一人回到在9楼的实验室查看损失,第三天,大家就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在张伟以身作则的带动和严格、细致的管理下,团队里的年轻老师工作热情很高,多难的问题交给他们都从不打折扣不讨价还价,想方设法也要解决好。可以说,团队三年内完成三个大项目,在研项目六个,这些都是张伟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抢时间“抢”来的。

团队也非常注意学术交流和团队建设。2007年下半年,项目攻坚阶段,课题难,任务重,进度吃紧,两个月内团队相继有三个人离开,大家的情绪很受影响。张伟发现这个不好的苗头急在心上,他邀请了业内一位专家来给大家鼓气。专家看了团队的工作后说,我拒绝给你们鼓气,因为你们做的事本来就很好,很有发展前景。专家的态度给了大家很大的鼓舞。团队成员普遍年轻,知识积累和视野均有所限制,为此,张伟常常利用各种机会邀请业内专家来与团队交流,鼓舞大家,活跃学术气氛。

采取每周集中学习也是团队的惯例。“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学科方向不同,大家要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交流沟通和相互信任非常重要。在小组学习中,我把我的问题展示出来,大家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回答我的问题,相互学习,对每个人的促进都很大,也极大地促进了项目开展。”2007年加入团队的张顺生博士说。

心照不宣的“一家人”

“5·12”地震时,9楼办公室桌子上的东西“乒乒乓乓”地晃动、往下掉,桌椅在地板上前后滑动着,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墙壁似乎要倒塌下来,人很难站得稳。有人大叫“地震了!”,大家在那一刻都慌成一团,张伟大声喊道:“你们先走!”,大家就拼命往楼下跑,当大家站在楼前空地缓过神来,才看到张伟下楼。

在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看来,领头人张伟不仅仅在危难时刻先考虑别人,平时也特别关心大家。张顺生博士刚刚从北京来成都时,人生地不熟,找房子就弄得焦头烂额。张伟得知以后,东奔西跑,为张顺生找了价格适中、位置也比较近的房子,连中介费都帮张顺生付了。贾海涛家里出了一些事情,虽然项目紧张,但张伟二话不说,允许贾海涛回家,自己默默地承担了贾海涛的工作,让他安心处理事情。令贾海涛尤为感动的是,为了不影响课题的进程,张伟老师做了两个人的工作,非常忙,但是他还常常打电话问贾海涛需不需要帮助。团队每个成员生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送上每个人的祝福,没有专门经费,常常是张伟自掏腰包。贾海涛说,“我为什么会留下来?就是被张老师、被这个团队吸引。”

对这些,张伟均付之一笑:同事之间帮帮忙,是小事。

团队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比较腼腆,不爱说话。在这样“心照不宣”的氛围中,张顺生博士说,我能感觉到,我们是一家人。

一路走来,张伟也非常感谢团队里的其他年轻老师。他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都有相同的特点:沉静,敬业,喜欢琢磨新技术,对新事物敢于思考、摸索,对自己要求严格,面对难题,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些特点让我们走在了一起并且相互欣赏。我们想做事,我们能做事,我们的目标是,把团队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雷达仿真科研平台。”

(安澜 莫尚凝)

同类推荐
  •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

    给知识分子、人民大众以道德信仰和人生价值指引是徐贲的一贯特色,不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个人政治参与,徐贲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发人深思的,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本书中,徐贲从人的良心的角度阐述公民知识和道理的启蒙,倡导私德和开启公德,从人性和人心开始的心智启蒙,到宪政引导民德,逐步达到个人良知和社会共善。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

    《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可谓在后现代与现代之间,抓住了平衡的着力点,紧紧扣住“导学与导研相结合”这个主题,围绕教师行为“导”与学生行为“学、研”的矛盾悉心探索,总算让人在紧张中有一种松弛。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目前,人的一生只用了自身自学能力的百分之一,只利用了自己智力潜力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热门推荐
  • 星空下的血战

    星空下的血战

    新人新书,不解释!想看精彩血战的书迷前来围观!当然,喜欢的请相互传导。
  • 不如一世沉欢

    不如一世沉欢

    【生子抵不过情人。本文已完结】你一定不知道,我曾这样毫无指望地爱过你。这场婚礼,她整整等了三年,还未交换戒指,就已经被突然闯进来的女人打破了一切,美好全部化为苍白。这个女人,就是曾经占据着容湛的心整整十年的青梅竹马。曾经因为他入狱,当她刑满释放奔到婚礼现场的时候,楼念念嘴角挂着死灰般的笑容。***四年前。她是江城日报的实习记者,为了第一手材料,误上了江城刑警大冰山的床,并且从此赖上了他。而他是容少,腹黑冷峻。修长的手指勾着楼念念的下巴,俯身,鹰隼般的眸子盯着楼念念,令她无所遁形,薄唇轻启:“我有没有告诉你,我死都不会爱你?”“可是,我爱你就好了啊。”***“我怀孕了。”“打掉。”楼念念看着眼前这个冷漠的男人,她深爱着的男人,苦笑着开口,水眸里蒙上一层薄雾:“我就不应该奢望你这种冷血动物能够回心转意。”“那你就更应该打掉孩子了。”***四年后。“我们离婚吧!”几近绝望地看着他,眼底已经没有了半点眷恋。容湛,我爱了你整整四年,果然抵不过那十年陈旧的时光。
  • 圣魔纪事

    圣魔纪事

    “哈哈,魔鬼,你邀请老子来地狱,到底想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笔生意……”“生意?那你拿走了我的心脏……这就是老子的报酬?”“不……这只是一个抵押。”一个普通的少年,从此踏上了奇异的征程……
  • 宝贝惹到火

    宝贝惹到火

    做男公关可以做到酒国闻名,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最不可思议的是,就连一方富豪之女都被他的猎爱启示吸引,跨校来“嫖”这位“小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举国闻名的俊男,竟然是个处!一位活泼俏丽的贵族千金,一位冷漠却温柔的酒国帅哥,女追男?现在社会男女平等,不可以吗?看看她左祈蓝如何大展身手:帅哥,我来也!
  • 成败一张嘴

    成败一张嘴

    说话本身就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接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把道理讲得很清楚,而且有条有理,使别人乐于接受。口才好、说话动听的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希望就大。相反,如果口才不好、言语拙劣甚至出言不慎的人与他人发生误会时,就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理解以及帮助。
  •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本书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GDP、基尼系数等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数字开始,介绍这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等的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
  • 公主难伺候(宫系列)

    公主难伺候(宫系列)

    万里江山如画,纵横金戈铁马。任凭折戟沉沙,奈何谁主浮沉。她需要将军,所以他便成为杀伐决断的将军;她需要谋士,他便成为运筹帷幄的谋士;她需要过河的卒子,那么他便义无反顾地前行……只可惜,他终究无法成为她最想要的那个人。她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北宴的铁骑可以踏遍万里关河、如画江山,夺回失去的一切。为了这个目标,她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放弃。而他,只是意外。对于一个意外,无论是利用还是伤害,她都不会……觉得不忍。
  • 从落魄回来的男人

    从落魄回来的男人

    匪夷所思的时空穿梭,奇幻莫测的大脑演生,生死纵横的自我救赎,虐感十足的战斗爱恋,潸然泪下的兄弟情谊。他被背叛者放逐在自己创造的星球上,惊心动魄的挑战均来自当初他自己的设定,一个曾经把科技生意做到星际市场的大亨转眼沦为放逐者,这个落魄的男人与他的好友一起用智慧和勇气解开自己创造力和自然生态演变的密码,面对生死选择,他将与难友完成从未有过的技术性合体,一起设法返回地球展开奇妙复仇。到底是他,还是他,在把握他的命运?到底是自己,还是别人带来了自我的惩罚?残酷的趣味,切换式文风,展现从未有过的未来世界。
  • 宅门春光

    宅门春光

    贫民女子来到大家族,大太太贤淑温婉却暗藏杀机;二太太能言善道也心怀鬼胎。支凤如花美貌难道会甘拜下风?处处藏着玄机却内心备受煎熬,因为她遇见了王家的大少爷,两情相悦,尽情突破家族的困扰,长久不孕的她却为他生下了儿子,这个秘密能否被揭晓,女人们犹如猛虎下山,王家的男人如何抵挡?
  • 天地迷局

    天地迷局

    天有阴阳,地有五行,人居覆载之中,戴天履地,自有玄机悄然运行。本书将为大家讲述各种中国古代阵法、奇门易术,从而揭示五行世界中天道运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