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2700000014

第14章 菁英篇(14)

面对这些成绩,邹寿彬校长在考察数学学院时提出了加强数理基础、数学教学贯穿本科四年的设想,也就是要把目前数学教学由三个学期延长为八个学期。傅英定说,数学学院已请学院专家组和教务处专家组论证关于这一设想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争取将这一方案设计成为2006年教育部评估的亮点之一。数学学院也将带着这一方案走出去,和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校进行比较,为把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再做贡献。

闲暇之时,傅英定也喜欢翻翻小说,看看人物传记,还喜欢唱唱歌,跑跑步。对此,傅英定笑着说:“这些娱乐活动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很多活动都被工作湮没了。这么多年来,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所做的这些工作离党的要求、离学校的要求及定位还有很大的距离。学校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真的很感谢学校领导及我的同事们对我的鼓励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同时我更多地感觉到了压力。只希望自己能倾尽所有,把自己的有生之年全部献给学校、献给我的学生。”

(徐洋)

杨中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士,四川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IEEE会员。

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其他省、部级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主持和参加编写著作三本,100多次被SCI和EI等数据库收录及被引用。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电子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7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人事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回国留学人员”;1998年被四川省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博士生导师。

宽带大功率行波管是能实现微波信号放大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和通讯等国防重点工程中,被誉为武器装备的“心脏”,同时它也是最重要的军民两用微波器件之一。高频大功率行波管的研制和生产非常困难,既有理论认识上的难度,也有工艺上的制约,多年来,杨中海教授一直默默地在这个领域探索,为设计、制造新型的行波管进行理论和设计的前沿探索,做着“造心”的工作。

学海不辍写追求

杨中海出生于书香门第,母亲教诲他从小立志“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正直爱国、积极上进的人。少年杨中海发奋学习,是成都石室中学的优秀学生。1961年高考,他填报的志愿是刚建校五年、分数与清华旗鼓相当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他说:“高中学到了原子,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我很感兴趣,所以就选择了五系(现物理电子学院),学习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

以四年全优的成绩结束本科学习,新的机遇摆在了杨中海的面前:国家计划培养首批研究生,我校也获准招收研究生。对于学校,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对于一心钻研的杨中海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每个班只选出一两名优秀同学参加这次研究生入学考试,杨中海也在此列,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打乱了一切秩序,学校于1966年全面停课,他只好抱憾毕业。

在校待业两年后,杨中海主动要求支援三线建设,到贵州凯里山沟里的军工厂工作,这一去就是十年。在凯里,杨中海挑过土,盖过房,还当过半年的炊事员,但他回忆最多的还是他的研究和在工作中的收获。由于是军管工厂,“文革”大浪冲击较少,杨中海和一大批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年轻人一起,从挖土方开始,建厂房,安装机器,调试,试制,生产,全程经历了一座微波管厂的建设。大山沟里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挡不住创造的热情,杨中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于国家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的研制工作中,他曾作为班长和技术指导带领自己的班组研制出新型高效的生产设备,还获得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的称号。

虽身在僻乡,但杨中海随时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方向。1973年,晶体管计算机刚刚引进国内,他敏锐地觉察到这种计算工具将对自己正在做的行波管理论和设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他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教科书,掌握了计算机的编程。第一次,他带着自己穿好的碗口粗的一大卷用来输入命令的纸带到贵州安顺试用计算机做计算,纸带命令通过光电输入计算机,高速打印机开始飞速地打印结果,“哗哗哗……”吐出来的纸堆了一大堆,计算机就是停不下来,工作人员赶紧过来强制关了机。后来他发现,计算机按照自己编的程序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程序中少了一个逗号,所以机器陷入了循环。不算完美的初次试用后,杨中海与计算机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他后来进行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1978年,高考招生制度恢复,杨中海感到研究生招生也一定会在不久以后恢复,于是他重拾书本,做了充分的准备,果然,经过半年的复习,他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我校物理电子学院读研。

十年一剑锋芒露

1981年,杨中海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又成为四川省首批、也是我校首届7名博士之一,师从刘盛纲院士。博士生毕业留校任教后,杨中海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继续完成其博士论文工作“新型准光腔及其准光腔回旋管”,探索解决大功率、高功率回旋管在向短毫米波、亚毫米波发展时遇到的困难。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准光腔结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能产生基波和二次谐波的短毫米波准光腔回旋管。以此项成果为主,他先后在电子回旋脉塞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这些成果被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称为“开创性工作”,先后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1985年、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和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86年到1989年,杨中海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为期三年的博士后工作。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更先进、处理速度更快的巨型计算机,将巨型计算机用于“相对论性回旋管”理论和设计,他的工作如虎添翼。学成回国时,杨中海用节约下来的美金买了一台最先进的微机带回了学校。刚回国,杨中海同样面临着科研项目很少、没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向的问题。在刘盛纲院士的关心下,他接手了国家“863计划”课题“自由电子激光在生物医学与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立即着手工作,很快获得了成果,这个项目使他在“863计划”的专家组中赢得了声誉,此后很多课题都获得了支持。辛勤付出总有收获,短短几年内,杨中海的科研工作水平就获得国内同行的肯定,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有项目还不够,对于出色的科学家来说,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特别的方向。杨中海发现,对于科学工作来说,解析理论、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是三大基本手段。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微波电真空器件的设计越来越多地依赖精确而强大的建模和模拟技术,这些模拟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硬件实验的时间和费用。但由于行波管民用军用的重要性,其设计程序软件多属西方发达国家禁运的产品。拥有自己的行波管设计软件,对于国家的战略发展有重要意义,杨中海决定自己来做这项工作。

1995年,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杨中海教授主持了军事电子预研项目“微波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平台”的开发。电子工业部非常看重这项工作,相关研究所和两个生产厂共同参与了这个项目。

项目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工作难度很大,同时多个单位的参与带来了复杂的协调工作,项目一度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在最艰难的时刻,杨中海教授“痴心不改”,他带着自己的团队通过艰苦的努力,独立完成了大部分的模块开发,在1999年底取得初步的成果,争取到“十五计划”支持。到2005年底接受“十五”验收,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提出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基于Unix平台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宽带大功率行波管CAD集成环境,被认为是国内功能最齐备、系统最完善、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宽带大功率行波管CAD集成环境”软件包,实现了二维实时动态显示功能,软件界面友好并具有开放接口。目前项目继续获得“十一五”计划支持,课题组继续对软件包进行完善和3D功能的开发。

评估鉴定专家们认为,该软件的完成对于提高我国微波管的设计能力,缩短开发周期,减少整管硬件实验,改善微波管性能,固化已有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我国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在国内微波管行业迅速推广应用,“神舟”系列飞船上使用的行波管就使用该软件进行了模拟设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今后研制新型号行波管,必须首先使用该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赤子丹心图报国

儒雅、谦和是杨中海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在他的同事和学生眼里,杨教授是一个有“谦谦之风、君子之态”的敦厚长者。在他的身上,科研工作的严谨求实与做人的谦和宽厚相得益彰。他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为完成任务废寝忘食。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较慢,为了随时监控实验数据,他常常是一张行军床睡在实验室里,由家人送饭;排队到其他单位的大型机上做计算,时间往往安排在周末和晚上,孩子没人管,他只好带着孩子去工作。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时,他总是讲起过去的艰苦环境,对同学们、也是对自己说:“条件更好了,我们要做出更好的成绩。”但对待同事和学生,他始终是宽厚温和的态度,在担任物理电子学院院长期间,他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做好学院的学科部署,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他更关心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前途,尽自己的能力考虑学院老师们的个人发展。他的同事和学生说,工作再忙压力再大都没见杨老师发过火,如果大家学习工作松懈了,杨老师总是温和地叮嘱:“你的进展太慢了,加把劲啊!”

多年来,杨中海教授一直从事物理电子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研究电子与波互作用理论、非线性理论、计算机模拟及CAD技术、真空微电子学等。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杨中海教授的学术履历上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但他却说:“我对自己做过的所有工作,都不是最满意。”他解释道:“觉得自己做的都不够好,总是有所欠缺,一直告诫自己要自强不息,不断改进、完善工作。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是我追求的目标。”

如今的杨中海教授已是两鬓斑白,但为着理想,他仍然带领着青年学子孜孜不倦地在科研之路上忙碌着。他说,自己最遗憾的是,40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国家和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工作成果都并不具备显著的实际效用。如今他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带领团队继续做好“宽带大功率行波管CAD软件包”,使中国有自己的行波管3D设计软件,真正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战略行业的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

(张娜刘媛)

尧德中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生命学部第十届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等杂志的编委;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致力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研究,目前承担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973”项目二级课题一项。发表论文有:SCI检索42篇、EI检索50余篇,出版独立专著一本,申请专利4项,获省级科研教学奖两项。

1965年8月,一个生命降临在重庆南川县一个三县交界、山青水秀的山村里。35年后,他代表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位权,以全国同行通讯评议第一和全票赞成的完美表现,一举拉近了成电与生命科学的距离,创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这位传奇人物就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尧德中。

能与尧德中面对面的交谈,心中的激动与喜悦自不必说,然而真正震撼我心灵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学者气质——幽默风趣、沉静从容、执著激昂、自然随和。镜框下面那双微笑而深邃的眼睛向我展示出他渊博的学识和不凡的经历。

同类推荐
  • 孤鸿寒啸

    孤鸿寒啸

    人生当有许多梦,大多在时光之箭的猛烈袭击下零落成泥、烟消云散了,实现者寥寥。于我,缪斯之梦却一直“噩梦缠身”,难以解脱。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新子不语

    新子不语

    本书是本别致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60余篇各具风格的文章。该书秉承陆春祥杂文一贯的创新精神,在文体文风、内容编排、装帧设计上均有新颖之处,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本书内容包括怪第一,袁枚访谈录,《官场词典》征稿启事,秘书李真“列传”,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我是顶尖科学家”,成人考试手册简编,“爱情保鲜药”使用小知识,“人造处女膜”转让技术等。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爱人,我写1778个故事来陪你

    妻子患上了恶性肿瘤,被宣告只有一年的生命。当作家的丈夫,除了想办法让妻子多开心,做不了别的。他想,至少每天为她写一篇能让她心情开朗起来的故事……从第一篇《围棋》开始,他每天写一篇,直到《最终篇》,总共写了1778篇,也令他的妻子奇迹般地活了五年之久。本书精选了伴随作家夫妇岁月记忆的其中52篇,还收录了在妻子与病魔斗争的五年间那些感人至深的写作内幕。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在豪门,华衣美食帅老公。可是老公太花心,小三带球找上门。当偶好欺负吗?偶要大爆发!!!本书有群了,群号115191847欢迎大家的加入,敲门砖:书内任何一人物名。新坑《阿杏》,宋劭琳穿越到古代的故事,简介:她本是现代的豪门小姐,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却穿越到古代的贫苦人家,她该怎么改变她和家人的生活?~~~~~~她说:这一辈子我都不可能爱上任何人。他说:阿杏,如果能让你在梦中也叫我的名字,我就是死了也甘愿……点开作者信息就可以直接点开。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亲的支持!O(∩_∩)O~
  • 月坊

    月坊

    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与他们必然的相遇,将我们的命运连接起来,化成一个名为情的圆圈,然后,我们在其中徘徊并且等待,等待能为彼此完成圆圈的那个人。
  • 无限之破世王者

    无限之破世王者

    无限+重生,一个从末世之中重生的宅男,从前世的小人物,在今世,逐渐强大,在强大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但是,末世真的只是终点吗?
  • 异界建国大业

    异界建国大业

    故事舞台是在一个被兽人们统治的世界中发生的,为了恢复正常世界秩序的各大种族和为了维护世界统治权的兽人不断地发生摩擦。从天而降的黑发少年无意中加入了在世界范围中引起轩然大波的“毁灭世界委员会”,与精灵公主一行人怀着各自的目的一起踏上了毁灭世界的旅途。等待这种族混杂的世界的究竟是毁灭,还是救赎呢?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 天剑之都市传奇

    天剑之都市传奇

    在月起三更时,在小村一个很平常的院子里面,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月光也带了些红色,一眼望去地上到处都是死人,过了良久良久。一个小孩子从地上慢慢的爬了起来。...........
  • 极品妖女游天下

    极品妖女游天下

    她,神出鬼没的顶尖国际大盗,却因食物中毒死亡。他,神之子,却因为一次误会,她就此纠缠上了他。某天,某男不耐烦的说:“你有完没完!都说了,不是我弄的!”某女啃着苹果,坐在树枝上,瞧着二郎腿口齿不清的说道:“你说不是你就真的不是你?傻子才信!”渐渐地,他习惯了她的纠缠,且看这位“龙女”是怎么被骗到手。
  • 进化之城

    进化之城

    有嗜睡症的新近员工,驾车载着公司女神和老板千金穿越到末日世界,重建文明,推倒女神之路!!没有了束缚和秩序,是在极端生物和丧尸潮前拼命逃生,还是觉醒血脉,打开自身封印,拼一场不同的人生?且看主角如何由弱变强,打遍欧亚战场,横扫极端生物,征战机械生命,江山如画,国士无双
  • 爱恨两茫茫

    爱恨两茫茫

    婉婷,外表清冷内心自卑,拥有花一样的容貌草一样的命运。十二岁那年,母亲被村民污辱,被父亲抛弃,弱小的她一边照顾疯颠的母亲一边发奋图强。她恨男人的无情无义,无廉无耻,无道无德、、、、她暗暗发誓,此生无爱有恨。可是,可是,当那个和自己同窗六年默默关心她,帮助她的校草宇航和别人恋爱牵手时,为何心那么那么的痛?撕烈的疼痛感胜过她憎恨男人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婉婷在爱与恨之间会做出怎样的决择。。。。。。
  • 才高识远:努力学习增才干

    才高识远:努力学习增才干

    本书告诉读者要努力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才高才能识远。书中将怎样做一个才高识远的人的基本方法列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