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4700000003

第3章 从席地而卧到土床、火炕、雕花床(2)

1.2.2战国雕床

南方木床出现得很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遗址中,就出现了木棺和棺床。从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可知,当时已有木棺椁,如同棺床一样。

南方气候温湿多雨,地势卑湿,惟有以竹木为床,高出地表,才能保持干燥。原始木制卧床先用原木、木板铺扎成床的形状,使床板隔离地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期,漆木家具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说:古代篆字的床写作“爿”,横看就是床形。木床之置由来久矣,而床之形制也早已成熟。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了战国早期大漆彩绘雕花木床,床足上透雕花文装饰,床长225,宽136,高42.5厘米。分为床身、床足、床栏三个部分,床身部分用纵三根、横六根的方木组成长方形木框,在三根纵向构件的两端上方凿有凹口,以卡住边框。在搭接处向外挑出,雕刻成兽头形状。床框通体髹黑漆、床框四边及上面用朱漆绘回纹。床的腿足透雕两个相对的卷云纹,床足高度17厘米。床栏杆用竹木做成方格。栏杆相交处用藤条绑扎,床边中间拦干部位留有缺口以便上下,床脚以铜镶角以仿潮湿,这是一张供贵族使用的高级雕花木床。其造型结构简便实用,没有过多的附件,当时木制大床的形式与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完备。

春秋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木工匠师鲁班,传说木工工具拉锯、曲尺、墨斗等都是鲁班发明的,战国时期漆木雕刻床出现,说明春秋战国时代,木制雕花大床在贵族阶层中已经普遍使用。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了战国早期漆彩绘雕花木床,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1.2.3雕花苓床

床是人类一日劳作以后,晚间睡眠的栖息之地。《广雅》说:“棲谓之床。”以木床为栖息之处,干燥、温暖、宜人。战国楚墓中盛行在内棺内使用笭床,笭床是用以承垫尸体雕花木板床,。1951年,在长沙近郊战国墓中出土了龙纹笭床和几何纹笭床。其中有透雕龙纹的形象。

1953年,长沙仰天湖战国墓出土笭床,此床长度为1.8米,宽43厘米,厚4厘米,中间透雕双龙,龙身蜷曲缠绕,两端各雕两条小龙,卷成8字形状,全笭床一共雕刻了六条龙,雕工十分精良。另外,还有一种雕刻几何形纹的笭床,出土于武汉江陵雨台山战国墓。雕刻三角形纹笭床出土于江陵李家台战国墓。几何形纹笭床用透雕和半透雕的几何图形有十字形、L 形、T 字形、三角形纹样,透雕“L”、“十”、“T”形图案的笭床。早期木床床体低,离地面仅21厘米,可谓是“榻榻然近地也”。楚地气候炎热,盛产竹木,又出产大漆,雕花彩漆工艺非常发达,雕花彩漆木床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

床在古代的功用是可坐可卧,如同北方的火炕。《说文》说:“床,安身之坐者。”《释名》说:“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春秋战国时期,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先秦以席子为中心的起居习俗,床榻成为重要的起居寝具。在高足家具传入以前,古人坐的方法如蹲如跪,而坐在床边上可称为踞。《史记·郦食其传》说:“郦生入谒沛公,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脚。”而《汉书·朱买臣传》则说:“买臣为长史,张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贱,故凌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客人来了,坐在床上不施礼相迎是一种极其居傲的举动,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无论是踞床还是坐床,床作为家具可坐可卧,在南方是十分方便宜人的。(长沙仰天湖战国墓出土笭床)三、床名别称1.3.1八尺为床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各个诸侯国对床的名称都不同。床的名称,不同的诸侯国有不同的名称。

西汉文学家杨雄著《方言》一书中,列数古代不同诸侯国对床的不同称谓说:“齐鲁之间谓之箦。陈楚之间或谓之第。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杠。南楚之赵,东齐海岱之间谓之梓。卫之北郊,赵魏之间谓之牒。”同样是床,在不同的地区则有箦、第、树、杠、梓、牒等名称。汉代许慎著《说文》对床的部位名称解释道:“床身之安也。箦,床也。第,床箦也。杠,床前木也。”床是由床板、床杠组成的。

关于床的尺度,服虔《通俗文》说:“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秤,八尺曰床。”八尺大床应该是双人床。而榻仅有三尺五寸,只容一个人坐卧。单人床与婚时双人床的尺寸不一样。从童年的摇篮到单人床,这期间又有许多的童年记忆。古代称木工为梓人。梓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于我国东北南部至长江流域,其树木生长很快,木质轻软经久耐用,古代人用梓木打造家具。齐国官书《考工记》记木工有七,其中为有人。古人以梓木做床,童年的眠床以梓木打造,所以古人称家乡为乡梓。李白诗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可以将人引入到思乡情绪和梦乡的境地。梦乡之中可以暂时忘却尘世中的烦恼。古代诗人唱到:“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望。华山处士如相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床的作用,可以忘记世间的烦恼,可以休养生息。古代有一位遁隐不出的名士善睡,每日午后方起,作一诗自嘲曰:“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岁,止当三十五。”

睡乡之美,足以忘忧,雕花床上有床顶板,周有槅扇床栏,又有雕花床面,加上床帐帷幔,取光甚暗,所以古人称甜蜜的睡梦为“黑甜”。

1.3.2帝好胡床

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使用可以折叠的交椅,称为胡床。胡床自汉代“灵帝坐胡床”就有文字记载。胡床来自西北游牧民族,是一种便携式坐具。《后汉书·五行志》说:“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在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印度往来频繁,《晋书·五行志》说:“秦始皇之后,中国尚用胡床”。胡床与现在的马扎相同,是一种坐具,并不是卧床。汉代刘熙《释名》:“凳,凳床也。”凳是坐具,床供坐卧,故称凳床。在汉代和六朝时期,均为低矮家具,床只不过是用木质框架加短腿的床铺。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在诗中有多处提及床。如“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此处的床是坐具,在古代,坐具叫“床”,小的只能坐一人。再如“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下床去”是从座位上起来走了,去是离去。以上两处床都与坐具有关。汉代时,没有垂足高腿家具,人们席地而坐,随着丝绸之路与中亚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使用胡床,开始坐雕花髹漆的矮凳,在汉代和六朝时期,这些家具仅有较短的腿、床榻仅仅是由席子加上了矮腿的床榻。古代胡床又叫“交椅”或“交床”,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六》记为交牀,其文记道:

交牀,即古胡床之式。两头都有篏银银交钉圆木者。携以山逰,或舟中用之最便,金漆摺叠者俗,不堪用。

可以折叠的交椅,可以由仆人背着走,主人随时可以在休息时坐在放开的交椅上。在野外行军或在郊游时,胡床非常方便。《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推宋江坐第一把交椅,以象征权力与地位。

1.3.3夜雨联床

床是人生的诞生之所,是人生的睡眠之处,又是人们思考问题,神游八极的梦乡。黄帝坐卧于七宝登真之床,垂衣裳而治天下,历代文人高士莫不以踞床吟咏,卧榻执扇赋诗为雅事,形成了古人特有的榻上吟诗之举。床上吟咏可以卧遊山水,在床上休息,思想仍然可以凭想象而驰骋。于是床榻上卧着名士,绣榻上坐着佳人,唯有高人才能如此地清雅闲适,这些懒散的卧游高士得到世人的普遍欣赏。如诸葛亮高卧在南阳卧龙岗,非得刘备三顾茅庐不可,这是高人的举止与行径。

曹丕《燕歌行》有“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古人夜观天象,别看他高卧在床,可天象的星宿、人事的沉浮尽在心中。政治家关心的是治理天下,文学家专心于吟诗觅句,日午高卧成了智者诸葛孔明的行径。至于联床夜话,吟榻赋诗,更是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兄弟之间可以联床夜话,苏东坡在《九月十四日东府雨中作示子由》有“对床空悠悠,夜雨今萧瑟”的诗句,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情深。夜雨联床成了亲友兄弟久别重逢,倾心交谈的雅事。

宋代的床架更像是一个隔开的小房间。它是一个高度与房间相同的隔断,用带窗格的硬木做成。隔断后面放着垂挂帐幔的床,床边留有足够的地方放梳妆台和净桶,隔断前面也用帐幔遮掩着。此时的床已初步具有拔步床的形式。

今天的大床,结构趋于简单,是由床板、床杠和床架组成,没有过多的雕饰,智者的简单并非是缺少内容,如果我们回首古代的雕花大床,就会重新回忆起无数的历史故事,寻找到古典的美,体验出表现在雕花大床上的历史文化。繁华过后归于平淡,大道至简的哲理,更有利于今天的人们审视昔日繁文缛节的雕床,在受到岁月沧桑洗礼之后的典雅、庄重与浓华。

同类推荐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作者以省为划分标准,对各个省的文化,人文,性格,习俗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与批判,既有对该地的介绍褒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历史,性格,文化,习俗上的不足,全面地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各个省市的热爱和期望,本书针对多年前作者引起轩然大波的《丑陋地理志》进行反省,是作者的一部"忏悔"之作,内容上更丰富,更客观,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热门推荐
  • 老爸的狂暴末世之旅

    老爸的狂暴末世之旅

    刘星带着手机重生九二年,那一年他才六岁,那一年父母还风华正茂。正当刘星看着手机里面无数的歌曲小说做着抄袭成名一路装逼打脸的美梦的时候,末世降临了!我要的剧本不是这样子的!刘星傻眼了!打丧尸,灭怪兽,动不动来个副本刷一刷!似乎还挺不错!
  • 世间绝配:哑王宠妻无度

    世间绝配:哑王宠妻无度

    代嫁?想不到如此狗血的剧情也会出现在她叶月汐的身上。好吧,代嫁就代嫁,反正这个夫君除了是个哑巴以外其他样样都好,她这算不算赚了呢?不过为什么当他会说话了之后,嘴里吐出来的都是甜言蜜语。“你会陪我多久?”“葬在你身边够不够久?”
  • 惊涛怒

    惊涛怒

    澎湃汹涌的滚滚江水,烟波浩渺的日出之地,他一刀在手,破晓踏风而来;阴森可怖的万恶深渊,他横冲直闯在地狱幽冥之间;贯穿三界,跨越无尽的阻碍,步入浩如烟海的星辰之域,畅游高高在上的神仙天界,寻求被隔断万古的始祖之地。天之骄子争相较技,群雄逐鹿割据四方;千帆竞渡,卷起天地人间惊涛怒。
  • 成长进行曲——我们的秘密

    成长进行曲——我们的秘密

    对于校园生活,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创作的文字,能更加鲜活地反映当代的校园生活。
  • 召唤师世界

    召唤师世界

    兽灵本就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莫克拉大陆,人类与兽灵签订了契约,与人类并肩战斗。而他,前世今生,存活在这里,前世的死亡,让他回到了十年前,在这片异世大陆,坚信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 万帝之尊

    万帝之尊

    苍穹吾为皇,诸帝吾称尊。笑傲风云起,谁可伴红尘?起源之秘,长生之祸。登帝之路,天骄并起。长生之战,万帝并存。吾乃昊天大帝,自当唯我无敌!……这是一个人的时代。欢迎加入帝盟(书友群),群号码:301794558PS:新书上传,求各位看官支持,点个收藏,来个推荐,送张票票,留下您的足迹。
  • 宁我三生不遇君:凤阙

    宁我三生不遇君:凤阙

    前半生,她征战沙场,是人惧鬼憎的东夏将女。喜欢上一个颜若舜华的少年,引为侍君……对方却是敌国皇子:委身相求,只为杀掉她入主东夏,逐鹿中原。被他一剑穿心后,她以为这辈子缘尽,却不想命不该绝。被人救活后,她心念俱灰,一夜白头。阴差阳错被他八抬大轿娶为正妃,然而,他喜欢的根本不是她,只是透过她去寻觅另外一个女子的痕迹……
  • 红色凉心

    红色凉心

    (注:此文挑战读者切换和适应能力)她是大漠的公主,为了多年前的一番心动,和亲当日设计逃婚,在他面前撕碎嫁衣。他是景宣的王爷,神秘且只手遮天,前朝送去大漠的质子在喜欢的女孩帮助下逃出大漠再无音讯。萧红衣,墨子砚,腊梅树下她的眼神决然,夜探皇宫时他的手下留情。原来,他就是那个质子,一直心念着她。撕碎的嫁衣在哭泣,她再也没有机会为他一身一生一次的嫁衣。泪下,谁说红色暖心?明明那么凉。。
  • 葬命师

    葬命师

    玄学五术,唐绝得命理传承,称葬命师。这意味着,很多诡异秘事从此与他为伴。事件之所以成谜,是因为未知。而真相,往往隐藏在未知的恐惧之下,当一切浮出水面,最深层的恐怖即将觉醒!当恐怖来袭,正邪难辨!天伦梦碎,忠义无存,同床异梦,苍天将使命运,彻底失控!是谁在黑暗中狞笑着,操纵人生这场戏?又是谁在黑暗背后,作壁上观,微微冷笑。
  • 五大家族的爱恋之旅

    五大家族的爱恋之旅

    此书讲霜家、南宫家,欧阳家、凌家、叶家这五大家族的故事,是我的处女作,写的不好请大家谅解,并多给些建议!PS:主角有点多,我不可能顾的上所有的主角,所以请谅解,但霜冰月是真正的主角,她的镜头会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