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罪名14项难以脱身
原长春某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桑某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贪污罪、强奸罪等14项罪名,于2004年10月20日在吉林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由于案情重大,且涉及个人隐私,此案为异地不公开审理,同案受审的还有桑某等6名被告。
案件开始审理后,检察机关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宣读了一份3万多字的起诉书。起诉书指控桑某犯有以下14项罪名: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卖淫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诬告陷害罪;妨害公务罪;妨害作证罪;伪造企业印章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合同诈骗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贪污罪。据了解,在当天接受法庭讯问的6名被告人中,只有刘某承认部分罪行,包括桑某在内的其余5名被告人拒不认罪。
桑某在担任长春某集团公司领导职务时,公司号称拥有48家下属企业,年纳税3亿元,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但据公安机关调查,该公司真正称得上下属企业的只有6家,而且大多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全公司仅缴纳过400万元税款,却享受各种减缓免税、费和补贴款1000多万元。
此外,桑某姐弟几人享有多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殊荣,但是长春某集团公司自始至终都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国有企业。
2002年6月,吉林省公安部门经过秘密调查,成立专案组对桑某等人进行立案侦查。同年底,桑某因涉嫌多种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21
女儿被亲妈冤死
吉林省某地有一位21岁的独生女名叫晓波,她与外村一个小伙子谈上恋爱,你来我往倒也亲热。
过了一段时间,晓波忽然月经不来了,乳房也一天天大起来而且还胀痛。她害怕了,便悄悄地告诉给母亲。谁知这位母亲听后竟破口大骂女儿不要脸,伤风败俗。姑娘泣不成声地说,我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情,真的没有。
半个月后,晓波的母亲发现女儿的腹部也大了,就跑到男方家里催促他们两人赶快结婚。男方家人听了后矢口否认,并指责女方作风不正,并要断绝这门亲事。这样,晓波只得跳入清清的河水里,想让清澈的河水洗刷这不白之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姑娘无辜投河自尽之事惊动了当地的公安机关,经过法医解剖,认定姑娘是纯真的,没有怀孕。姑娘的舅父是一位老中医,不久才从外地回到乡里,姑娘的母亲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哥哥听完以后叹息地说,一个农村姑娘在谈恋爱过程中,突然被男方拥抱、接吻,精神上一定很紧张,导致脑垂体分泌功能的变化,引起内分泌紊乱,可能会引起“闭经溢乱综合征”。这是一种假象,中医称之为“气胎”,即肝郁气滞,气机失调,侵犯腹宫。晓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有了上述表现,结果姑娘被自己的亲妈给冤枉死了。
22
高考舞弊巧敛钱财
8月4日上午,某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某中学教师高考作弊案。
2004年高考前,某县城中学田某等7名教师共同商议,要求监考的教师为考生们提供“宽松”的作弊环境,并且每场以数目不等的好处费作为付给监考教师的报酬。他们分别联系了外校近百名监考老师,为103名考生不同程度的提供了“宽松”的考试环境。此外,他们还安排窃取部分试题,组织任教老师参与答题。
6月8日下午综合考试时,他们联合一名考生李某,由李某用数码相机偷拍部分试题后,假装肚子疼,利用去医务室的时候把试题带出考场,交给事先联系好的专门做题的该校教师,再将答案用手机发送短信息或直接以打电话的方式,将答案发送给有作弊要求并交过钱的学生,终于酿成了轰动一时的某中学高考舞弊案。
这7名教师在此次考试中,共向考生收取20余万元现金,除分别付给监考教师10余万元、并退还一部分没有得到“照顾”的考生款项之外,7名教师在考试结束后,分别得到了8000余元的“辛苦费”。
23
恶毒女子连杀四新郎
年龄刚满24岁的姑娘李某,受母亲的指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与4名男子结婚,并把他们一一杀死。李某从4名被害的新郎身上共骗取钱财2.68万元。2001年1月22日李某与她的母亲田某同时被公安机关拘留。
2000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某县城关镇李某与李孔村的黄某结婚,婚后的第四天晚上,李某谎报黄某出事了。黄的母亲跑到新房,见儿子口吐白沫,四脚不停的抽搐,当医生赶来时黄某已没救了。
2000年4月,李某经人介绍与黄某订婚前,就有人议论李某有“克夫命”,曾结过三次婚,婚后与丈夫过不了三四天,那男子就一命呜呼了。黄家怕儿子“重蹈前辙”,专门请人予以破解,以为这样就没事了,遂给李某送彩礼3000元并结了婚。这次黄某死后,人们更为惊奇,便报告给当地公安部门,后经调查,真相大明。
李某生于1977年,由于家境贫穷,她16岁时便辍学回家,好吃懒做,羡慕富人。后来她的母亲田某为女儿想了一条“挣钱”之计,找对象、收彩礼,结婚后设法把新郎害死,然后再嫁,这样不愁赚不了大钱。于是,李某曾经和瓦岗乡的黄某、付道乡的付某马某结过婚,都是使用其母亲配制的毒鼠药将这些人一一毒死。
24
依法缉捕外逃巨贪
2002年4月16日,从旧金山飞往北京的CA986次国际航班准点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的跑道上。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海关移民与执法局特工的押解下,逃亡美国长达两年半之久的巨贪、前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余振东,又被送回他妄想逃离的国土。
这是第一个由美方正式押送移交中方的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也是中美刑事执法合作的成功案例。余振东在外逃后回国受审,不仅意味着对涉案多种高达4.82亿美元的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大案涉案人员的缉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更意味着我国通过国际执法合作缉捕在逃犯罪嫌疑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监守自盗大案暴露
2001年10月初,中国银行在首次对全国计算机实现联网监控时,发现账目中存在高达4.82亿美元联行资金的缺口,事发地点被锁定在广东开平。
10月12日,银行方面发现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三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下落不明,随即向有关部门报案。经公安机关的紧急侦查,发现涉嫌挪用巨资的这三任行长已潜逃到香港,随后转机到了加拿大、美国。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3人自分别担任开平支行的行长、副行长和经理起就沆瀣一气。1993年开始,许超凡利用职务之便,假借开平中行客户名义,以代客买卖的形式进行外汇交易,大肆贪污挪用银行资金,并导致亏损1亿多美元。之后3个人又联合起来,先后从联行账户中拆借大量资金,以贷款名义转出并转至设在香港的潭江公司等名下。
1998年,在许超凡升任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处处长后,余振东、许国俊相继接替他的位置。因为他们3个人相互勾结,相互掩盖,案情才得以隐藏和持续8年之久。
他们将大部分资金非法转移到香港后,或购买房地产,或炒卖外汇、股票,或到赌场挥霍,或通过赌场洗钱,将赃款进一步转移到海外。他们仅在香港就疯狂购房置业达13套之多,市值数亿港币。为了转移资金,他们设计了非常复杂的洗钱程序,先由内地转往香港,在香港设立公司洗黑钱,再流动到加拿大、美国。就在2001年10月15日从香港出逃的那天,他们还从香港向国外赌场账户转移了800多万美元。
伸出黑手之后,他们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并准备出逃之路,陆续将家属移居海外。他们的妻子还采用同美国公民假结婚的手段,骗取了美国公民资格。而在1997年下半年,他们3人就分别用化名给自己非法办理了赴港单程证。在获取香港居民身份证后,又分别在2001年2月和案发前一个月,持香港居民身份证先后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加拿大驻香港总领馆办理了10年和1年多次往返的商务和旅游签证。
2001年11月,在他们出逃到美国和加拿大后,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并通过国际执法合作,迅速冻结了3人在香港、美国和加拿大的资产。此时,中美刚刚签署了《中美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中方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请求美方就此案向我提供刑事司法协助,查找逃往美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转移到美国的犯罪资产。
加速缉拿外逃贪官
余振东是中美建交25年来,第一例经过美国内严格法律程序、并由美方执法人员押送至中国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余振东等人作案时间长,其盗用的资金又在香港经过洗钱、“漂白”,在境外缉捕的难度可想而知。
追地从何人手?根据美方提供的拉斯维加斯赌场赌博记录,1994年以来,许超凡等人曾在拉斯维加斯多家赌场进行赌博。经过中国公安部与美联邦执法部门数次沟通,美司法部表示将尽力协助。
犯罪嫌疑人分别在内地、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进行犯罪活动,其资金转移需要用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来描述,工作量十分巨大,因此境内的侦查取证工作是境外缉捕工作的基础。据介绍,中国警方仅收集的物证就装满了几间屋子。
正是在境内境外双向推进下,2002年12月,余振东在洛杉矶被美方执法人员拘押。2003年9月,美方将所没收的355万美元赃款全部返还。三国四方合作收集的大量证据表明,余振东不仅触犯了中国的法律,还同时触犯了香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2004年2月,余振东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联邦法院受审,因非法入境、非法移民及洗钱3项罪名被判处144个月监禁。宣判后,余振东没有上诉,也没有提出诉讼之外的其他请求。根据中美司法机关先期达成的协议,2004年4月16日,美方将余振东驱逐出境并押送至中国,外逃两年之久的贪官终于落入法网。
25
爱财爱官不爱命
因为爱钱,他伪造假合同骗取“300万元承包款”,结果被检察官识破了真面目;因为爱官,进看守所时他还带着很多牙膏、拖鞋,想在在押人员中混个“小头目”当当;因为爱美女,他把王某送往日本,把李某送到美国,把贪污的公款大把大把用到情人的身上……就读于江苏某外贸学校的顾某,1980年毕业后即进入江苏化工进出口公司工作。在别人眼里,学财务出身的顾某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在业务上十分精明。果然,经过13年的摸爬滚打,凭着层出不穷的小聪明,顾某在石化行业稳稳地立住了脚跟。1993年10月,36岁的顾某坐上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某服装公司华东公司总经理的位子。
1996年,华东公司被撤销,按照规定,总公司要对其进行清算,这遭到了顾某的一再阻挠。就是从这时起,有关顾某的“传闻”渐渐多了起来。2000年,总公司纪委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称华东公司资产现在只剩下几百万元,负债高达1000多万元,是顾某经营不善以及由于他的腐败造成了公司的资不抵债。
“当初红红火火的国有企业怎么变成了一个烂摊子?”面对这样的质问,顾某非但没有感到心虚,恶人先告状—他反而来了个——一纸诉状将总公司告上法庭,称其与华东公司签订了3年的承包协议,总公司欠其3年的承包款共计300万元,并向法庭出示了协议书等据证。
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顾某提供的证据确实,判定他胜诉,同时冻结了总公司的银行账户。总公司不服,遂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案件很快被发回重审。
按照总公司纪委提供的线索,顾某存在重复报销贪污2.05万元公款的问题。但是,经检察官审查,这2万余元对顾某来说只是“毛毛雨”,他还有更多的贪污劣迹。
1993年9月,顾某在与某化工厂进行业务往来时,以做业务为由从盐城某工厂骗取了一份空白介绍信,在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某分理处私自设立了账户。几天后,顾某将华东公司购进的化工原料价格,由每吨人民币8万元提高至20万元,并将差价款共计35.7万元汇进上述账户中,几个月后又装进了自己的腰包。1996年10月,顾某在与总公司盐城分公司的业务往来过程中,将其支付给中化华东公司的化肥款42万元,汇至他个人投资的江苏中化贸易有限公司后占为己有……爱钱爱官的顾某生性风流,与妻女分手后,他不甘心贫乏无味地过这一辈子。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多一点浪漫和激情,他竟想到了用假文凭去征婚。
在顾某家,干警们发现了许多假文凭和证书。从这些假证书中可以看出,顾某对名校有着超乎寻常的倾慕和向往———那些假证书几乎清一色都是各大名校的。他甚至在一年之内就从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大学4所著名高校同时“毕业”了。
假文凭果然为相貌平平的顾某长了许多底气,再加上他优越的工作条件,征婚信息一发,果然引来众多女子的青睐,其中有不少是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医生、公务员等条件优秀的年轻女子。
据顾某称,在收到几百封佳丽来信后,他经过从容貌、学历、年龄、属相等几方面的“慎重”选择,3年间他先后与28名未婚女子同居,所以他常常炫耀自己“身边从来不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