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2200000007

第7章 中华民族民俗文化(2)

时间: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公历的4月4~6日之间,农历的三月间。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所以人们将两个节日合并为清明寒食节。

民俗活动: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除了汉族以外,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也过此节。

4.端午节

起源: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无论端午节起源于何时何地、纪念何人,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前要做的事情是如何继承、保护、发扬这些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活动: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比赛龙舟、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除了汉族以外,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也过此节。

5.中秋节

起源: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时间:中秋祭月的节日,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习俗活动:做形如圆月的甜饼祭祀,称为月饼,含团圆之意。现在以吃月饼赏月为过节内容。月饼有广式、苏式、川式、京式等类,以广式月饼最佳,广式月饼中又以莲蓉月饼为上乘,京式月饼制作则较为简单。另外,还有吃团圆饭、祭月及舞龙灯等活动。

除汉族外,蒙古族、回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等也过此节。

6.重阳节

起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时间: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活动: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另外,我国各地汉族还有很多的民间游艺习俗,如:民间歌谣:山歌号子、信天游;民间舞蹈:秧歌、花鼓、采茶;民间戏曲:灯戏、皮影戏、相声、道情(道情源于唐代道曲,为道士传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等。

第三节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概况

一、满族

(一)概况

概况:满族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来源于女真族。现人口近1000余万,散居在全国各地,其中40%以上分布在辽宁省,其他多散居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河北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语言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绝大多数满族通用汉语文。80%以上的满族人从事农业,居住城镇者从事手工业或服务行业。

历史:满族历史悠久,其先民从明代的女真族可上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肃慎人。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建立了牛录-八旗制度。同时,随着统一事业的逐步进行,满族原有的奴隶制迅速向封建制转化。1635年,皇太极废除诸申(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逐步统一全中国。满族人进关后,形成了满汉人民杂居的局面。在汉族较发达的生产技术影响下,奴隶制很快转变为封建地主经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和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迅速发展。

宗教信仰:满族人信仰萨满教,后来还信仰佛教。

(二)民俗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

满族的服饰:满族人的服饰主要是一种襟式长袍,因满族人皆为旗人,所以这种长袍称为旗袍。满族男女皆喜穿旗袍。女旗袍与男式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多于领口、衣襟、衣裙及端缘饰花边。外出则于颈间围一长巾,春秋季加穿马褂或马甲于袍外。20世纪40年代后,男式旗袍逐渐废弃不用,女式旗袍则由宽袖改为窄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后来逐渐传入汉族妇女的服饰中。此外,满族妇女喜穿木质高底鞋,称为“旗鞋”,亦称“马蹄底鞋”。另外,清代满族男子夏季还习惯戴一种叫做“凉帽”的礼帽。这种帽子无檐,形状如一正三角,俗称“喇叭式”。

饮食:长期以来,满族从事农业,兼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主食是小米,喜黏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爱。满族嗜烟酒。

礼节:满族常见的礼节是请安、打千。过去小辈对长辈,三天一请安,五天得打千。请安为小礼,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请某某安。”打千为大礼,其形式男女有别。男人见到长辈,先哈腰,左腿前伸并弯曲,右腿曳后;左手扶膝,右手下垂,与此同时唱喏:“请某某安”。女的头微低,双手贴腹相交,膝下蹲,同时唱喏:“请某某安”。满族请安有“定省”,即少辈对高龄长辈固定每天“请早安”、“请晚安”,这又称“晨昏定省”。抱腰接面礼是满族表示最亲密的大礼,一般用于至亲相见。其形式是,右手抱腰,左手抚背,交颈贴面。此俗自后金时就兴,“亲旧相见者,必抱腰接面,虽男妇间亦然”。

丧葬:实行土葬,人死入棺,由窗户抬出

节日: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大体一样。重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还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自己的特殊节日有:

1.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自发地举行庆祝活动,以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则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2.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游,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3.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4.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

5.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满族的禁忌:满族人忌坐西炕。因满族人的住宅以西为上,所以祖宗板安设于西墙正中,下为摆供祭品之处,除礼待贵客和摆放祭品、祭器外,不得随意坐卧蹬踏及放置杂物,以示对祖先的尊重。满族最主要的禁忌是不准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其次,是忌讳打喜鹊和乌鸦;第三是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第四是忌在罗杆(神杆)上拴牲口。

对狗和乌鸦的忌讳据说主要因为:

第一,狗为满族早期狩猎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不忍杀之而用,相沿成俗。

第二,据传狗曾救过老罕王努尔哈赤的命,其即位后命满族人不得杀狗,以示报答。

第三,认为狗是满族氏族制时期图腾崇拜之动物,所以部人不得服其皮。

同时,满族入也忌食鸦鹊肉。清代以来满族人不伤害乌鸦和喜鹊,不食其肉,而且有遗碎肉、粮食饲之者,其原因相传有两个:

第一,鸦鹊为满族氏族制时期所崇拜的图腾;

第二,传说鸦鹊曾救努尔哈赤脱险,故其后世子孙及族人不得伤害。

习俗方面,满族人还有不看娘家灯的禁忌。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嫁出的女儿不得看娘家的灯,或说儿媳妇亦不准看婆家的灯,要躲到姑母或姨母家去住。据说如犯了此忌就会不吉利,看灯者的父亲或公公会死去。

二、蒙古族

(一)概况

概况: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人口为5813947人。

历史: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拥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民族文化:蒙古族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典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史诗。

语言文字: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一布里亚特3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蒙古族以能歌善舞、喜摔跤、爱赛马著称,表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

宗教信仰: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

(二)民俗

住房:蒙古族传统的住房为蒙古包,后大部分都已定居,以砖瓦结构的平房为主。蒙古包是一种天穹式的建筑,古时汉文文献称其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的产物,由于圆形故在大风雪中阻力小,因而积雪少,下雪时包顶不会存水,包门小,寒气不易侵入;包顶可有通风口,可采光,又易于空气流通。最重要的是它是由木棍和皮毛绳连结而成,既可方便地拉开形成蒙古包,又可方便地收拢、折叠,缩小体积便于迁徙。蒙古包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纳20多人,小的,也能容十几个人。

同类推荐
  • “零距离”看美国

    “零距离”看美国

    作者编写《“零距离”看美国》奉献给读者,旨在让他们慢慢阅读,从中比较全面地了解美国的真实情况。本书尽量从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法律、风俗、旅游等各个方面,说说美国的奇闻趣事,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眼光,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讲述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观察比较美国与中国的异同,从比较中看中美两国的差异、差距及其发展变化,力争透过一些生活现象,揭示一些本质和内涵,带你零距离看美国。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花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花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如水的月光轻轻笼罩着大地,她觉得从未有过这般快意。温柔、恬静的月光是这般的恰到好处。
  • 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

    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商务谈判概述、商务谈判的准备、商务谈判的开局和报价、商务谈判的磋商和终结、商务谈判的语言与思维等。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热门推荐
  •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水流云是个小县城的捕快头子,没有偷奸耍猾,却也只是混混日子,带着手下每日逛逛,四处招摇显摆,这一生也就打算这样过了。忽然有一天,县城里出现了一个武功极高的“大盗”,戏耍得她团团转,引出了多年前的一段血案。更要命的是,这段血案,还与她的身世有关。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居然是……美人楼的女老板花倾心沉鱼落雁,众多王候贵公追求,唯独爱上了她;名花追逐,无端招来众多情敌的杀招,尤其是移仙宗宗主江同求花不得,誓断水流;不可一世的凤临王更是对她痛下杀手;唯有诡异的神秘人横空出世,每逢大难必伸援手。这个神秘人是谁?喂,兄弟,坐下,咱们交流交流……(本故事纯属虚构,轻松虐心小白文,可打发时光博君一笑)
  • TFBOYS校园时代

    TFBOYS校园时代

    苏涵和林萧萧和余悦悦初遇TFBOYS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都是同桌关系。
  • 白茶往事

    白茶往事

    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 像天使一样守候你

    像天使一样守候你

    在我最难过的时候你在我身边安慰,在我最孤单的时候你也会来陪,你总是在我需要你的时候出现,你就像是上天赐给我的天使,守护我保护我。
  • 地球出路

    地球出路

    人类始终在迷茫中前行,这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思潮在碰撞,各样人杰在为人类谋求出路,这是最坏的时代,在厄运和时代的碾压下,人杰和祸患共起舞,无数人倒在黎明前。陈必思看着人类厄运的根源,忍不住念出一首唐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硬科幻,无后宫,不yy。
  • 末日求生之新纪元

    末日求生之新纪元

    在25世纪,学生暴打教师的事情经常发生。而军方却借此机会利用学生来消灭曾犯过的过错。初三的雷迅.奥斯班级正好成为一年中被选中的四个班级之一。他们在绝望中互相鼓励,在饥饿中奋力战斗,在危险中躲过难关,而那些军人还以教委的名义组织学生击杀丧尸。用饥饿游戏的方式进行生死斗争,最后,嫁祸给了教委。
  • 少爷,我不准

    少爷,我不准

    曾几何时,你是我的信仰。少爷,该换衣服了;“恩”。少爷,能不能不要再变装啊。。。。“恩?不变,我怎么引狼入圈套啊。。。”现在,你是我的猎物。远处的他: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自投罗网,呵。。未来,我是你的依赖。我们的爱情,最初纯纯的爱;用最简单的方式还原爱情,手牵手,一起走到最后。。。
  • 华夏龙神传之血色残阳

    华夏龙神传之血色残阳

    继《至尊假太监未完本》之后,又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高中青年(男主叫残阳),因家人被人陷害惨死而走上了复仇的杀手生涯,在一次任务中因躲避敌人而碰上败在龙帝之手而逃避的苍龙,苍龙意外发现了其居然拥有华夏龙神的特殊体质,所以与外星人联手,以生化技术将其体质改造,并将潜能完全激发出来,目的就是复仇。一个拥有完整龙根体质的人在神通大成之后,便带着外星人对华夏发动了一场惊天的生化之战,龙帝邓风伙因为博爱而率领众华夏族人奋起抵御外星入侵,双方在星际之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战,落日的残阳也因这场大战而被染成了血色…
  • 炮灰修炼手册

    炮灰修炼手册

    What?!少女们梦寐以求的事尽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身边居然还有个缠着自己不放的王牌妖孽,天天一副不要脸的样子,各种撒娇,卖萌自己本想平平静静的过日子,却天天...?!!!世人惊叹:“卧槽这什么鬼?!!”
  • 异常睡眠

    异常睡眠

    孟依繁(阿怜):当无法拥抱温暖天空的时候,当必须为了复仇而一再欺骗的时候,当使得最爱自己的男孩心头滴血的时候……邵剑波:当发现自己心爱的人居心叵测的时候,当必须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当伤痕累累依然面露笑容的时候……安颐轩:一个没有抱负、整日混沌的男孩为了一个一无所知的女孩而奋不顾身的时候,当满怀情素而不敢倾吐的时候……陈浩东:当茫然不知中被利用的时候,当被最信任的人摧残的时候,当愿意放弃仇恨的时候……庞秋霞:当面对一生中唯一在乎的好友死讯的时候,当为了通灵、愿意用自己身体祭祀的时候,当无辜卷入一场浩劫的时候……当一个操控这一切的神秘人物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当数段线索慢慢汇聚到一起的时候,当看似零乱的篇章清晰起来的时候……没有提纲,就这么写下去,会通过日后修改尽量完善。通过核心人物阿怜,把这些人物和纷繁事件串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