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2400000018

第18章 毛泽东城市化思想(10)

第一,学生实行“社来社去”,即学生由社、队选送,毕业后仍回到原来社队当农民,为社、队培养农业科学技术骨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第二,从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建立了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新体制,以科研促教学。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若干课题组,围绕科研课题组织教学;

第三,办学方式,实行“几上几下”,每年分期组织学生回到自己社队,参加当地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从而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走向了社会。“上”就是在校学习,“下”就是回队实践。

在研究毛泽东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与实践时,不能不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的“上山下乡”运动。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意在培养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

1955年毛泽东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

1960年9月,报纸上发表了下乡知青邢燕子的事迹;1962年11月,中央安置城市上山下乡青年领导小组成立;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1964年7月9日,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

毛泽东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是“号召”一种自愿的行为加入新农村建设,推动知识与农村的结合;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知识青年大批到农村安家落户,“号召”就成了安置不能就业的城市知识青年的政策,并正式提出要把这批知青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1965年9月23日全国有100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到1973年8月4日已达到800多万。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9月初,周恩来在天安门广场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要求在场的青年“到基层去,上山下乡,到工矿和农村去劳动锻炼”。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此形成高潮。

“上山下乡”运动使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客观上用“知识”把城乡紧密联结起来,建立和增强了城乡合理交往的情感纽带,淡化了观念上的一些城乡界限,加快了用现代科技改造农村、农业、农民的进程。一些下乡知青,或者本人出于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意愿,或者家长为改善知青所在社、队的关系,改变知青所在地的落后环境,主动为社、队与相关单位牵线搭桥,为社队企业提供项目、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使知青扎根农村,也投资办起了一些知青工厂。知青在农业战线上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到1973年在800多万知青中,有5.9万人入了党,83万多人入了团,24万多人被选入各级领导班子。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的确出现过不少问题。1972年底,福建省一名知青家长李庆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反映了一些问题。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读了李庆霖的信后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表明毛泽东对这些问题是高度重视的。

李庆霖的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使毛泽东、党中央和国务院,直接、真实地了解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毛泽东复信后,周恩来便受毛泽东的委托,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贯彻执行毛泽东指示精神及具体“统筹解决”的办法。5月,在中央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形成了《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几个问题的解决意见》。国务院于6、7月间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8月4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这一系列的文件与措施,对解决当时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1976年2月,毛泽东在一封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又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但这时,毛泽东已经无力解决这些问题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10月31日到12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基本看法;1981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解决上山下乡运动的遗留问题。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结束。

千百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广阔的农村建功立业,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有的知青当上了民办教师,成为穷乡僻壤中一颗颗传播文化的种子;有的当上了“赤脚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民排忧解难,解除病痛;有的成了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了可喜成绩;有的被推选为生产队会计、保管,成了农民和农村的“红管家”;有的被选拔到农村的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爱戴的带头人;有的则在社队企业中积极奉献、大显身手,成为后来乡镇企业的开拓者、奠基人。而其中更多的知识青年,更是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姿态默默耕耘着,以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农产品,无私地支援着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值得人们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的知青们,他们将自己的全部青春、热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英名!

知识青年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农民,经历了一场极为艰难的心理磨炼历程。正是在这一历程中,他们的思想、体能、生活和感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在下乡中真切体会到了中国农民的艰辛,从而增强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激发起了强烈的变革农村的愿望和责任感。同时,也正由于他们经历了如此长期的艰苦磨炼,才使他们真正懂得了珍惜今天的生活,并养成了一种关心国家、乐于奉献、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目前全社会对他们的公正评价。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品格,所以在他们中间,走上领导岗位的,能够保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上学深造的,能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进入商界的,也能够凭借自己扎实的根底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获得显赫的成就。如今,他们已是共和国的中坚,正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在“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农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从表面现象上看,这似乎是城市化的“倒退”。但如果考虑到农村城镇化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毛泽东时代在共产党领导下这种特殊现象,无疑是加速了中国农村城镇化从而推进了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因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场“运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和研究,但从农村城镇化和中国城市化的视角来说,这无疑是毛泽东的一个创举。

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3号国情报告《城市与乡村》(1994年5月)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16062/0022_ts016062.htm

9.李金玲.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与当代启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1.韩光磊.毛泽东时代的农村改革,http://blog.sina.com.cn/u/4a722fc8010009y5

12.对毛泽东关于农村工业化思想的研究,http://www.csonline.com.cn

13.毛泽东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外国人这样评价毛泽东,2007-08-09,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0462/40463/6091539.html(《人民网》)

14.董志凯.从建设工业城市到提高城市竞争力——新中国城建理念的演进(1949~2001),http://www.cass.net.cn/file/2005101446865.html

15.毛秀琴,毛东海.今日大寨,金融信息参考,2005(7)

16.陈国泳,李琦.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党的文献,2002(3)

17.文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2007-05-15,http://hi.baidu.com/lishilaoshi/blog/item/57c3b91915ad164442a9ad66.html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时代的推进与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来得及使“编辑”这个职业广为人知,“编辑”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趋于消逝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编辑、懂得编辑,即便在自己的圈子里,编辑从业者自身是否就能领会自身职业的实质?编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编辑究竟在做什么,编辑究竟有没有明天……本书将对此作出解答。
  •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陈松信校长的《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是他几年来校长管理的一个结集,每篇文章都明显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事例的陈列,又都有着属于他的理性剖析。于是,让你感到鲜活而又富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书中流淌着这位校长成功的喜悦,也弥撒着某些失败教训的遗憾。
  •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教师要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与其职业生命相伴始终,而这种职责又是崇高的,不容推卸的。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平凡妻

    总裁的平凡妻

    她一个小小图书管理员,只不过参加了一场酒会,怎么会惹来这么多人追,她下定决定,不嫁总裁,可是,他们居然派了几个小鬼来收服她,太可恶!她才不吃他们那一套呢!
  • 无辰大帝

    无辰大帝

    宗门天才,无情驱逐。世界之大,何处容身?一柄斩皇,一套印决,十年觉醒。强大的力量,铸造了全新的自我。坎坷的生平,唤醒了灵魂的悸动。那来自心灵深处的咆哮:你不是人!是神!
  • 小天才科普套餐·植物精灵

    小天才科普套餐·植物精灵

    本书收录了植物有眼睛吗、为什么植物的根系都长得很长、植物有经络吗、为什么甘蔗下半截甜、植物有鼻子吗、甜叶菊为什么能制糖、树干为什么是圆柱形的、为什么檀香树旁要种上别的植物、植物有血液吗、桑树为什么不见开花而会长出桑果来、植物有血型吗、皂荚树的荚果为什么能洗衣服、为什么植物的根只朝地下生长等内容。
  • 生活必备丛书: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生活必备丛书: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只有健康怀孕才能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在怀孕时要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保健,特别是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知识,还必须了解有关妊娠知识和胎儿发育规律,并很好地进行胎教,这样的健康怀孕,才能生育身心非常健康的小宝宝。为此,本书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十分简单实用、科学权威,非常益于操作实施,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怀孕的良好读本。
  • 黑魔女

    黑魔女

    十九世纪,皇室统治的伊赫斯国中时常会发生让人无解的事件,可是任何人都无法调查出这些诡秘事件的真相。没人知道,其实这些事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一个曾经被世界抛弃的人,当她从地狱中回归而来,成了行走在黑夜的魔女,或许人们只在传说中听过这个在黑夜中控制百鬼夜行的人。当这位魔女大人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却发现伊赫斯国还有更多让人震惊的神秘。王者归来,俯视众生,当她已经强大到无所畏惧,究竟怎样的人才能站在她的身边?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轮回古世

    轮回古世

    我心中的所想。
  • 须弥圣人

    须弥圣人

    天道有情,大道不孤,识人不淑,奸佞谋害,情陨悲天,黯然身陨,遗宝显能,真灵未泯,一方宇宙的绝世强者悠然情帝因为一件上古遗宝惨遭“兄弟”暗算,差点身死道消,最后因为那件上古遗宝胎灵重修,祸福相依,转生在一片低级大陆,最后遗宝虽然消失,却留下了一部《须弥道经》且看情帝大人如何在最终手刃仇敌,勘破大道,证道成圣!《须弥圣人》官方书友群186040437
  • 苍刀祭

    苍刀祭

    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动也不动我醉一片朦胧恩和怨是幻是空
  • 倾城绝恋1:名门之恋

    倾城绝恋1:名门之恋

    冰冷的豪宅,是她的噩梦。冰冷的夜晚,是她噩梦的开始。她是最美丽的水晶少女,却被他无情地击碎。他是最致命的爱情陷阱,终让她彻底地沉沦。她明知他是一杯毒酒,却仍旧选择一饮而尽。他把她当作一只金丝雀,养在他的豪宅之中。他那抹邪魅的笑,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死死地禁锢。她为了自由,想尽一切办法来挣脱这个男人。可是,那张网却将她勒得越来越紧,甚至无法呼吸。直到他把她推进手术室,与别人订婚,她终于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谁知,她仍旧躲不过命运的牵绊,再次与他重逢……
  •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从母亲的孕前准备一直到婴儿的生长发育、科学喂养、日常保健、婴幼儿心理、学前启智以及常见病的防治、小儿用药等,对其数百个专题进行了科学、细致的研究、分析和解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参考价值。此外,书内还别具匠心地穿插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情趣图片,使本书的内容得以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可以说本书是集科学性、学术性、普及性于一体的百科式的全书;是新婚夫妇、年轻父母的必读之书;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的良师益友。